要重视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
要重视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要〕为使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策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对如何进行教学策略的研究,以及怎样从认知过程四要素的角度来改进策略,提出了基本的设想和方法。
1.为什么要提出教学策略这个问题
自八十年代末以来,国家教委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表明教育目标由此更为系统、更为综合、更为现代化,也就是更高了。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问题,而一周五天工作日制度则使学校教育时间减少六分之一。于是,教学时间减少,学生负担要减轻,教育质量要提高,这些问题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就是说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去研究提高教学效率及具体对策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并不是新的。早在1632年,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提出研究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使教师因此而少数,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着欢乐”,要像节约粮食一样节约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时隔360多年,这还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其实它就是效率问题。所谓教学效率,是学生的学习收获与教师、学生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量度,它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因此直接关联到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目标是由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的。需要指出的是,教学止标的分类及表述目前常偏重于层次的划一与外显的行为。于是就有一种可能,过于划一的目标会低估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凭借外显行为的表征会掩盖教学活动的深刻性。这是由于,第一,教学的对象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与能力,并在生理、心理的其他侧面。以及社会化等诸方面得到迅速成长。但彼此间的成长速率并不相同,因而这种简单化的划分很容易忽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第二,外显的行为目标一般不能准确提示出全部心理活动的内隐因素,制定教学目标如果仅是从知识内容出发,离开了教与学的具体行为,离开了教师和学生实际的基础水平,必将问题百出。可以这样说,教学目标的全面、合理与个性化导向,是学者效率问题研究的前提。
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的教学策略,近几年来在教学设计领域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当教学目标确定以后,就需要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和步骤,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教学方案,这就是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而是带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过程;它也不是某种教学方法,而是在教育观念指导***现教学目的、原则、方法、手段的预设行为的综合结构。
2.怎样研究教学策略
这里我想主要就如何发挥群众性教育研究的优势,提倡一下从经验上升到策略的研究路线。本世纪初,最著名的理论家涂尔干(Durkhcim)曾论及教育科学“借用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于是在纯历史和纯哲学的教育概念上出现了突破口。这种突破导致了教育科学本世纪以来的重大进展。然而这种进展本身却潜伏着尖锐的矛盾:一面是上前心理实验方法的现实价值观的无比深刻性、教育主体与环境变量的异常复杂性;另一面是目前心理实验方法的现实局限性,精密科学方法对人的心理研究尚处于比较肤浅和简单化程度。矛盾的两方面共存于教育科学这个统一体之中,于是出现了大量盲点、误区和空白。主要由于这些原因,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当代教育改革实验与研究的如下特征:①强调学校课程、教材、专利法的整体改革以及与社会紧密结合。为使教育迎接时代生活的挑战,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是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而内容的改革又不能不涉及方法的改革,这些都需要通过实践和试验加以检验。国外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最伟大的产品不在科学技术而在新型的学校教育。众多的教育家则预言新的教育蓝图是:新的知识将迅速地应用于学习过程;新的教育媒体将被用来改善学校教育;合作将把家长与教育工作者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教育型、革新型的领导将成为未来管理者的主要特征。②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包括科学、道德、审美等)三个层面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由于社会要求教育对人的培养不单纯在于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还有生理素质的提高,良好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的形成,进而还有合科社会化要求的各种能力及个性心理品质的获得与完善。而且,教育实验所设计的任何教育影响,总是要通过学生的头脑,引起他的某种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才能产生效果,所以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研究的教改实验势必会有心理实验的成分。③重视改革实验的方法甚至研究路线的研究。现代教育实验一方面要求有尽可能的控制,要求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和数据尽可能客观化,精确化;另一方面则要求进一步重视理论思辨的作用,建立假说时要有充分的科学论证,实验过程中要凭真实的客观材料检验假说。至于研究路线,我想多说几句。
借鉴国际上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自本世纪五十年代起,各经济发达国家都相继从宏观到微观对教育进行改革。六十年代中期,欧美各国都有着一种强烈的信念:“教育研究达到促进教育的目的”,认为“教育的改进反过来又说明国民经济得到实质性的和持续的发展”。可是仅仅过了五、六年,整个七十年代反而成了“对教育研究失望的时期”(见〔瑞典〕胡森“教育研究的国际背景”一文)。究其原因,除了以中东石油战争为起点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之外,在于教育研究本身。这就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研究路线的深刻检讨。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对当时从工业界移植过来、原先成功地用于技术开发的R.D.D(研究—开发—推广)模式的抨击。从教育研究方法的角度看,这种从学者到教师的直线式的单向过程,在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人为地设置了一道鸿沟,由此导致研究成果连同它所开发的新编课程在学校实施时倍受挫折。人们开始放弃旧方法和寻找新的研究路线,并认为新的路线应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益于发挥实践者的作用。正如英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史坦豪斯(L.Sterhous)所说的:“教育要取得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教师接受又有助于教学研究的传统。”历史的经验值得记取,我们应当鼓励广大教师成为研究、开发的局内人,并在导找教学策略模式的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研究路线。
我们还应当鼓励教师重视自己的经验,因为教学经验是教师从事教学实践的结果,是教师对这一活动成败进止的体验。它对改进教学策略有指导作用,又是理论研究的原材料。由此应当提倡从经验上升到策略的研究路线(完整地说是从经验到策略和从理论到策略这两条路线的结合),当然这主要是针对侧重于改革实践的研究者而言的。作为实践研究者的第一线的教师必须致力于使自己的研究从经验描述提高到理论假说水平,从自然观察深入到实证思辨水平,从追求成果表述扩大到传播物化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十分注重专家学者与教师的能力合作,以便仔细考虑革新的技术;还应十分注重总结自己的经剑、积极借鉴外来经验。学习国外的思想和做法要有自己的主心骨,而且址是有民族性的东西址容易走向世界,例如古代的《学记》就是我们民族在教育理论上的宝贵财富。
3.有四个方面的教学策略值得研究
下面我想从认知过程四要素的角度谈改进策略的问题。
(1)激起认知动因的策略
先看存在的问题。现在还有不少学生来校学习是受父母之命、应考试之需,这种学习处于高压、厌烦等不良刺激支配之下,事倍而功半。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有“假学”与真学之别,真正的学习需要学习全部心理活动的参与。每个学生头脑里的认知结构和意向状态互为学习的前提,并且互相促进。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在最佳状态,我们至少应从下列侧面改进自己的策略。①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是在启发式基础上又前进一步的教学状态,需要发掘多种可能:如问题作为出发点,面对适度的困难,根据结果调整学习等。②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的成长,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习的理想模式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感情、精神、毅力、想象、语言、能力、技巧的感染,其作用大大超过空洞的说教。所有优秀教师最突出的共同点就在于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成功的“廖窍”在于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也就是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合适的期望目标。此外,教学方法研究也在不断进步,已如上述从启发式发展到强调学生参与,近来又发现学生能否参与的关键是教学方法的情感化。一个情感化,一个技术化(人们预料新的信息技术将对学校教育手段甚至整个教育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和变化),现正成为教学方法现代化的主要动向。
(2)组织认知内容的策略
这个问题大而言之涉及课程、教材。一套教材总是少数人编、多数人用,人多见解多,因此“俟人指责”是普遍现象;而且教材编写“没有尽头”,改了还可再改,三年一小改、十年一大改似乎已成一条规律。小而言之则是教师制订的教学方案。现在课堂教学中叙述式地照本宣笠,轻视概念和思想体系搞“题外战术”的现象还屡见不鲜。我们应注意到:学生头脑里的知识体系是由课程、教材、教学方案的结构和序列转化而来的,因此必须追求最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的呈示方式。对此,下列策略值得注意。①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知识结构化至少具有这样几项功能:首先,它以概念和原理作支撑,因此重点突出,体系简约,易于领会;其次,结构化的知识是记忆的支柱,可以抗拒遗忘;最后,结构化的知识便于联想,具有迁移、应用的活力当然,结构化的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牲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否则的话,过于严谨、刻板反而会成为学习的障碍。②组织最佳的有序累积过程。优秀都是与一般教师存在着明显的主差别,优秀教师的教学都注重以旧引新(在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间建立合理的、实质的联系)、训练讲究分步设置障碍(或称之为变式递进)。对于教学实践来说,讨论不同阶段结构之间的联系也许比单纯注重结构更有意义。这就是说,对现代日益丰富的学科内容,可以按照不同的学习阶段,构建不同的知识结构,使其一个包含一个形成在内在联系的“套箱”,例如数学学科中数、式、数学关系与数学模式,图形、形式演绎、符号自理等都可建立各种套箱模式,以此呈示给学生,对学习有很多优越性。在这里应当注意探明各个阶段知识内容的最佳结构以及这些结构之间呈现合适梯度的最佳序列。因为只有确立合适的梯度,才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率。布鲁纳(J?S?Bruner)的行为把握、图象把握和符号把握的三层阶梯,强调知识的发生过程是重要的。但发现式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完全实施;奥苏贝尔(D?P?Ausubel)同化理论符合心理过程,具体而可操作对课堂教学更具指导意义,但过于注重细节有“嚼烂了喂学生”之嫌,对于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过程,那对创造性的培养会带来阻碍。这就表明,新内容与原有知识固着点间的“潜在距离”太远太近都不好,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恰巧在这两者之中把握好“适度”两字,他们始终把能有力推动学习前进的适度序列视为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至于教材编写,还要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与学,任务更为艰巨。这真是“读书易,教书难,编书尤难”。在这里,普遍的最佳恐怕是没有的,在具体的教学目的、对象和环境之下,还是可以寻找到只适用于它们的最佳编排。
与知识内容的结构化相对的还有知识的问题化。人类的学习就个体接受前人的知识、经验而言总是离散的、不连续的,或如通常所说的是一个一个有限的知识点。所以任何课本也总是残缺不全的。但人有一种本领,他有可能利用一定丰富度的知识点,采取如同数学演算中的“内插”或“外推”方式,构建和产生连续的认知和行为。这与信息论中的冗余原理有关。不同内插、外推能力的人具有不同的主观冗余(如平时所说“明人不必细说”)。人的学习既是知识获得的过程,又是主观冗余获得的过程,高效学习的根据在于两者的平衡。这里有两个途径:一是提示合适的知识结构,以利于肉者平衡;一是追求知识发生的总是化,由“个别──抽取特征──一般原理”(德国的库贝用信息论阐明范例教学)可产生较大的主观冗余。关心未来教育学者早在八十年代初就认为,未来的学习着重于考虑,发掘总是求解能力。近年来,美国、英国、日本有不少人提出了“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这一观点。显然,它已不仅指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是一种带有全局性的教学指导思想,带有根本性的创新意义。但人们渐渐意识到,不能太偏激──问题解决与结构化的知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互补关系。
(3)安排认知方法的策略
学习内容的理想呈示、教学过程的最佳模式,这是教学策略研究的两大重要总是对后一个问题来说,如离开了具体的目标、对象侈谈某个唯一最优的教学过程则是毫无意义的。现在的问题是不少教师的教学还不甚得法,他们将学生作为被动灌输的容器,训练停留于模仿,搞题型复盖,加重学生负担。必须指出,学习是获得知识经验的学与进行行为实践的习相结合的活动范畴,学生的结构与心理结构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两者之间有着微妙的“相须互发”(宋代朱熹语)的关系。以前的教学常有偏颇,现在应该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活动。下面阐述这方面的策略。①最有效的学习该当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中国古代教育家推崇的教学过程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以此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科教学的改革曾总结出尝试法、探究法、发现法等成果,它们的基本模式是:引出问题──形成猜想──演绎结论──知识应用。这一模式与科学认识形成发展的一般途径大致相符,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实践业已证明,这种“开而弗达”、让学生参与探索的教学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这一策略现在不仅在学科课程中被广泛采用,而且正在向另一类新型的课程形态即活动课延伸,并构成其更为鲜明的特征。这主要是:自主性──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并居主体地位;此外还表现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活动,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和自我评价,并受到一定的教育或多方面的锻炼。主人的过程性──活动课对教学过程中的关注直超过了对教学结果的关注,它不仅仅是对于作为直接结果的产品的主人更是对全过程的外显行为、内隐心理的全面估量。②实现最佳教学过程的关键是接受式与活动式互相补充、合理结合。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所长,也都有其所短,不能简单地肯定一种,否定一种,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大量的事实表明,赫尔巴特(J?F?Herbart)的接受式教学与杜威(J?Dewey)的活动式教学最近几十年来有明显接近的趋势──趔也许就在这两个极端的中间。目前不少教育理论家提出,教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是:一要确定形成认识能力与掌握知识之间的正确比例;二要灵活运用包括儿童中心主义所主张的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促进教学过程积极化。以学科课程为主,辅之以活动课程,让学得与习得相互补充,可以发迹以往那种封闭的、割裂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达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的境界,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使他们感到学校有了学习的“自我发展区”,这样,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特长才有可能健康地发展。根据上前的条件,在学校里构建一个从教师系统传授知识到学生基本自主地活动的“套筒式”的课程体系是比较可取的。在这个体系中,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过渡到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进而成为学生活动的促进者;学生从提高自主性过渡到适度自主,再到基本自主。
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以数学学科为例,简要回顾近几十年来有关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变化也许是有益的。众所周知,五十年代末美国兴起的“新数学”运动,由于过份强调数学的抽象结构,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现实生活服务,到七十年代初渐渐走向极端。在公众压力下,七十年代又提出了“回到基础”的口号,强调掌握最低限度的基本技能,但这一做法也没有数学教育的问题。在对“新数学”运动和“回到基础”的历史反思中,人们“从来没有得到那么多的关于数学教学实际的情况”。由此推动多方谋求对策,近年来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如《美国2061计划第一阶段数学专家小组报告》曾指出,“我们看到了一个基本的数学过程的循环,它反复出现,形成了最基本的形式:抽象、符号变换和应用”。这样,学校的数学教学过程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以往数学教学强调推导,但不考虑与抽象和应用这两个数学过程阶段的协调处理(我国叫作“掐头去尾烧中段”),这就排除了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的可能性,现在的结论是必须重视完整的数学过程的教学。这个完整的过程,首先是抽象,饰物概念抽象和用符号来表示。其次是符号变换,即山符号参与的下列数学──计算和演绎,这比其他过程要花更多的时间;还有预感试验、尝试归纳、寻找一般性等,这些都具有似真推理的性质。最后是应用,它包括用数学语言表述思想、开展交流,还有数学建模与求解。
(4)利用认知结果的策略
教学中还有一类问题是,学生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学针对性差,以造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比较低。解决这些问题,应注意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了解和正确利用。教学目标达成的最佳控制必须领事于反馈策略。实际上,反馈作为适应技巧,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调整都是的施教行为,以使教学相长;作为运行机制,则有助于掌握各个教学过程始末的因果联系。在这方面至少有下述策略可供选择。①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随时调节教学。主要的做法有:对学生作业、考查情况及时了解,轮流而批指导;课内小练习与“阶段过关”结合;“给学生以第二次教学的机会”。此外还有改错纠误注重错误背后的内容,即纵向深入到概念系统的内部,横向扩大问题的关联。在这方面,教育控制论与布卢姆(B?S?Bloom)的掌握学习理论能提供很好的启示。②改善控制机制是高效学习的现实途径。前已述及的教学目标的划一与行为化,还有这里要指出的简单反馈,都很有可能会低估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掩盖教学活动的深刻性,因此必须深入探讨简单反馈的弊端与防范,其中尤其应当研究反馈与学生创造性活动相辅相成的作用。反馈书迟延的时间间隔也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反馈强化的方式,当然应昼使学生经常支领悟进步的程度,达到内部的强化;至于外部的奖赏或处罚,通常应以鼓励积极性为主。此外,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评判能力,啬教学的活力,而且可以减轻单纯由教师实施反馈控制而啬的学生负担。最后,有效学习必须始终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精神状态相连接──教学的适切性(包括个别化)对策,似乎比因材施教有更广泛的操作内涵。
以上四方面的策略概括起来就是:学习热情保持在最佳状态的策略、学习内容理想呈示的策略、实现最佳教学过程的策略和教学目标达成的最佳控制的策略。基于目前现状,在为提高教学效率而开展教学策略研究时,我认为特别应注意下列几点:一是策略的处方性,针对什么问题开什么药方。二是策略在实践中的特别有效性,不是空想而是经得住实际考验的有效方案。三是必须逐步提高其合理性,特别要注意从认知科学方面取得依据。著名教育家刘佛年先生说过:教师们创造的经验可谓汗牛充栋,但凡是未能作出理性概括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常常会如过眼的云烟而不能站住。我们应该记取这个深刻的教训。经验的繁衍要有理论作支点,缺乏理性思考,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只能是一株不育的花木。
1.为什么要提出教学策略这个问题
自八十年代末以来,国家教委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表明教育目标由此更为系统、更为综合、更为现代化,也就是更高了。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问题,而一周五天工作日制度则使学校教育时间减少六分之一。于是,教学时间减少,学生负担要减轻,教育质量要提高,这些问题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就是说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去研究提高教学效率及具体对策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并不是新的。早在1632年,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提出研究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使教师因此而少数,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着欢乐”,要像节约粮食一样节约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时隔360多年,这还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其实它就是效率问题。所谓教学效率,是学生的学习收获与教师、学生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量度,它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因此直接关联到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目标是由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的。需要指出的是,教学止标的分类及表述目前常偏重于层次的划一与外显的行为。于是就有一种可能,过于划一的目标会低估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凭借外显行为的表征会掩盖教学活动的深刻性。这是由于,第一,教学的对象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与能力,并在生理、心理的其他侧面。以及社会化等诸方面得到迅速成长。但彼此间的成长速率并不相同,因而这种简单化的划分很容易忽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第二,外显的行为目标一般不能准确提示出全部心理活动的内隐因素,制定教学目标如果仅是从知识内容出发,离开了教与学的具体行为,离开了教师和学生实际的基础水平,必将问题百出。可以这样说,教学目标的全面、合理与个性化导向,是学者效率问题研究的前提。
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的教学策略,近几年来在教学设计领域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当教学目标确定以后,就需要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和步骤,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教学方案,这就是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而是带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过程;它也不是某种教学方法,而是在教育观念指导***现教学目的、原则、方法、手段的预设行为的综合结构。
2.怎样研究教学策略
这里我想主要就如何发挥群众性教育研究的优势,提倡一下从经验上升到策略的研究路线。本世纪初,最著名的理论家涂尔干(Durkhcim)曾论及教育科学“借用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于是在纯历史和纯哲学的教育概念上出现了突破口。这种突破导致了教育科学本世纪以来的重大进展。然而这种进展本身却潜伏着尖锐的矛盾:一面是上前心理实验方法的现实价值观的无比深刻性、教育主体与环境变量的异常复杂性;另一面是目前心理实验方法的现实局限性,精密科学方法对人的心理研究尚处于比较肤浅和简单化程度。矛盾的两方面共存于教育科学这个统一体之中,于是出现了大量盲点、误区和空白。主要由于这些原因,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当代教育改革实验与研究的如下特征:①强调学校课程、教材、专利法的整体改革以及与社会紧密结合。为使教育迎接时代生活的挑战,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是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而内容的改革又不能不涉及方法的改革,这些都需要通过实践和试验加以检验。国外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最伟大的产品不在科学技术而在新型的学校教育。众多的教育家则预言新的教育蓝图是:新的知识将迅速地应用于学习过程;新的教育媒体将被用来改善学校教育;合作将把家长与教育工作者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教育型、革新型的领导将成为未来管理者的主要特征。②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包括科学、道德、审美等)三个层面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由于社会要求教育对人的培养不单纯在于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还有生理素质的提高,良好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的形成,进而还有合科社会化要求的各种能力及个性心理品质的获得与完善。而且,教育实验所设计的任何教育影响,总是要通过学生的头脑,引起他的某种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才能产生效果,所以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研究的教改实验势必会有心理实验的成分。③重视改革实验的方法甚至研究路线的研究。现代教育实验一方面要求有尽可能的控制,要求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和数据尽可能客观化,精确化;另一方面则要求进一步重视理论思辨的作用,建立假说时要有充分的科学论证,实验过程中要凭真实的客观材料检验假说。至于研究路线,我想多说几句。
借鉴国际上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自本世纪五十年代起,各经济发达国家都相继从宏观到微观对教育进行改革。六十年代中期,欧美各国都有着一种强烈的信念:“教育研究达到促进教育的目的”,认为“教育的改进反过来又说明国民经济得到实质性的和持续的发展”。可是仅仅过了五、六年,整个七十年代反而成了“对教育研究失望的时期”(见〔瑞典〕胡森“教育研究的国际背景”一文)。究其原因,除了以中东石油战争为起点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之外,在于教育研究本身。这就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研究路线的深刻检讨。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对当时从工业界移植过来、原先成功地用于技术开发的R.D.D(研究—开发—推广)模式的抨击。从教育研究方法的角度看,这种从学者到教师的直线式的单向过程,在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人为地设置了一道鸿沟,由此导致研究成果连同它所开发的新编课程在学校实施时倍受挫折。人们开始放弃旧方法和寻找新的研究路线,并认为新的路线应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益于发挥实践者的作用。正如英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史坦豪斯(L.Sterhous)所说的:“教育要取得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教师接受又有助于教学研究的传统。”历史的经验值得记取,我们应当鼓励广大教师成为研究、开发的局内人,并在导找教学策略模式的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研究路线。
我们还应当鼓励教师重视自己的经验,因为教学经验是教师从事教学实践的结果,是教师对这一活动成败进止的体验。它对改进教学策略有指导作用,又是理论研究的原材料。由此应当提倡从经验上升到策略的研究路线(完整地说是从经验到策略和从理论到策略这两条路线的结合),当然这主要是针对侧重于改革实践的研究者而言的。作为实践研究者的第一线的教师必须致力于使自己的研究从经验描述提高到理论假说水平,从自然观察深入到实证思辨水平,从追求成果表述扩大到传播物化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十分注重专家学者与教师的能力合作,以便仔细考虑革新的技术;还应十分注重总结自己的经剑、积极借鉴外来经验。学习国外的思想和做法要有自己的主心骨,而且址是有民族性的东西址容易走向世界,例如古代的《学记》就是我们民族在教育理论上的宝贵财富。
3.有四个方面的教学策略值得研究
下面我想从认知过程四要素的角度谈改进策略的问题。
(1)激起认知动因的策略
先看存在的问题。现在还有不少学生来校学习是受父母之命、应考试之需,这种学习处于高压、厌烦等不良刺激支配之下,事倍而功半。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有“假学”与真学之别,真正的学习需要学习全部心理活动的参与。每个学生头脑里的认知结构和意向状态互为学习的前提,并且互相促进。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在最佳状态,我们至少应从下列侧面改进自己的策略。①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是在启发式基础上又前进一步的教学状态,需要发掘多种可能:如问题作为出发点,面对适度的困难,根据结果调整学习等。②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的成长,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习的理想模式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感情、精神、毅力、想象、语言、能力、技巧的感染,其作用大大超过空洞的说教。所有优秀教师最突出的共同点就在于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成功的“廖窍”在于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也就是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合适的期望目标。此外,教学方法研究也在不断进步,已如上述从启发式发展到强调学生参与,近来又发现学生能否参与的关键是教学方法的情感化。一个情感化,一个技术化(人们预料新的信息技术将对学校教育手段甚至整个教育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和变化),现正成为教学方法现代化的主要动向。
(2)组织认知内容的策略
这个问题大而言之涉及课程、教材。一套教材总是少数人编、多数人用,人多见解多,因此“俟人指责”是普遍现象;而且教材编写“没有尽头”,改了还可再改,三年一小改、十年一大改似乎已成一条规律。小而言之则是教师制订的教学方案。现在课堂教学中叙述式地照本宣笠,轻视概念和思想体系搞“题外战术”的现象还屡见不鲜。我们应注意到:学生头脑里的知识体系是由课程、教材、教学方案的结构和序列转化而来的,因此必须追求最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的呈示方式。对此,下列策略值得注意。①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知识结构化至少具有这样几项功能:首先,它以概念和原理作支撑,因此重点突出,体系简约,易于领会;其次,结构化的知识是记忆的支柱,可以抗拒遗忘;最后,结构化的知识便于联想,具有迁移、应用的活力当然,结构化的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牲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否则的话,过于严谨、刻板反而会成为学习的障碍。②组织最佳的有序累积过程。优秀都是与一般教师存在着明显的主差别,优秀教师的教学都注重以旧引新(在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间建立合理的、实质的联系)、训练讲究分步设置障碍(或称之为变式递进)。对于教学实践来说,讨论不同阶段结构之间的联系也许比单纯注重结构更有意义。这就是说,对现代日益丰富的学科内容,可以按照不同的学习阶段,构建不同的知识结构,使其一个包含一个形成在内在联系的“套箱”,例如数学学科中数、式、数学关系与数学模式,图形、形式演绎、符号自理等都可建立各种套箱模式,以此呈示给学生,对学习有很多优越性。在这里应当注意探明各个阶段知识内容的最佳结构以及这些结构之间呈现合适梯度的最佳序列。因为只有确立合适的梯度,才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率。布鲁纳(J?S?Bruner)的行为把握、图象把握和符号把握的三层阶梯,强调知识的发生过程是重要的。但发现式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完全实施;奥苏贝尔(D?P?Ausubel)同化理论符合心理过程,具体而可操作对课堂教学更具指导意义,但过于注重细节有“嚼烂了喂学生”之嫌,对于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过程,那对创造性的培养会带来阻碍。这就表明,新内容与原有知识固着点间的“潜在距离”太远太近都不好,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恰巧在这两者之中把握好“适度”两字,他们始终把能有力推动学习前进的适度序列视为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至于教材编写,还要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与学,任务更为艰巨。这真是“读书易,教书难,编书尤难”。在这里,普遍的最佳恐怕是没有的,在具体的教学目的、对象和环境之下,还是可以寻找到只适用于它们的最佳编排。
与知识内容的结构化相对的还有知识的问题化。人类的学习就个体接受前人的知识、经验而言总是离散的、不连续的,或如通常所说的是一个一个有限的知识点。所以任何课本也总是残缺不全的。但人有一种本领,他有可能利用一定丰富度的知识点,采取如同数学演算中的“内插”或“外推”方式,构建和产生连续的认知和行为。这与信息论中的冗余原理有关。不同内插、外推能力的人具有不同的主观冗余(如平时所说“明人不必细说”)。人的学习既是知识获得的过程,又是主观冗余获得的过程,高效学习的根据在于两者的平衡。这里有两个途径:一是提示合适的知识结构,以利于肉者平衡;一是追求知识发生的总是化,由“个别──抽取特征──一般原理”(德国的库贝用信息论阐明范例教学)可产生较大的主观冗余。关心未来教育学者早在八十年代初就认为,未来的学习着重于考虑,发掘总是求解能力。近年来,美国、英国、日本有不少人提出了“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这一观点。显然,它已不仅指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是一种带有全局性的教学指导思想,带有根本性的创新意义。但人们渐渐意识到,不能太偏激──问题解决与结构化的知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互补关系。
(3)安排认知方法的策略
学习内容的理想呈示、教学过程的最佳模式,这是教学策略研究的两大重要总是对后一个问题来说,如离开了具体的目标、对象侈谈某个唯一最优的教学过程则是毫无意义的。现在的问题是不少教师的教学还不甚得法,他们将学生作为被动灌输的容器,训练停留于模仿,搞题型复盖,加重学生负担。必须指出,学习是获得知识经验的学与进行行为实践的习相结合的活动范畴,学生的结构与心理结构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两者之间有着微妙的“相须互发”(宋代朱熹语)的关系。以前的教学常有偏颇,现在应该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活动。下面阐述这方面的策略。①最有效的学习该当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中国古代教育家推崇的教学过程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以此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科教学的改革曾总结出尝试法、探究法、发现法等成果,它们的基本模式是:引出问题──形成猜想──演绎结论──知识应用。这一模式与科学认识形成发展的一般途径大致相符,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实践业已证明,这种“开而弗达”、让学生参与探索的教学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这一策略现在不仅在学科课程中被广泛采用,而且正在向另一类新型的课程形态即活动课延伸,并构成其更为鲜明的特征。这主要是:自主性──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并居主体地位;此外还表现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活动,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和自我评价,并受到一定的教育或多方面的锻炼。主人的过程性──活动课对教学过程中的关注直超过了对教学结果的关注,它不仅仅是对于作为直接结果的产品的主人更是对全过程的外显行为、内隐心理的全面估量。②实现最佳教学过程的关键是接受式与活动式互相补充、合理结合。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所长,也都有其所短,不能简单地肯定一种,否定一种,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大量的事实表明,赫尔巴特(J?F?Herbart)的接受式教学与杜威(J?Dewey)的活动式教学最近几十年来有明显接近的趋势──趔也许就在这两个极端的中间。目前不少教育理论家提出,教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是:一要确定形成认识能力与掌握知识之间的正确比例;二要灵活运用包括儿童中心主义所主张的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促进教学过程积极化。以学科课程为主,辅之以活动课程,让学得与习得相互补充,可以发迹以往那种封闭的、割裂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达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的境界,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使他们感到学校有了学习的“自我发展区”,这样,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特长才有可能健康地发展。根据上前的条件,在学校里构建一个从教师系统传授知识到学生基本自主地活动的“套筒式”的课程体系是比较可取的。在这个体系中,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过渡到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进而成为学生活动的促进者;学生从提高自主性过渡到适度自主,再到基本自主。
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以数学学科为例,简要回顾近几十年来有关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变化也许是有益的。众所周知,五十年代末美国兴起的“新数学”运动,由于过份强调数学的抽象结构,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现实生活服务,到七十年代初渐渐走向极端。在公众压力下,七十年代又提出了“回到基础”的口号,强调掌握最低限度的基本技能,但这一做法也没有数学教育的问题。在对“新数学”运动和“回到基础”的历史反思中,人们“从来没有得到那么多的关于数学教学实际的情况”。由此推动多方谋求对策,近年来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如《美国2061计划第一阶段数学专家小组报告》曾指出,“我们看到了一个基本的数学过程的循环,它反复出现,形成了最基本的形式:抽象、符号变换和应用”。这样,学校的数学教学过程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以往数学教学强调推导,但不考虑与抽象和应用这两个数学过程阶段的协调处理(我国叫作“掐头去尾烧中段”),这就排除了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的可能性,现在的结论是必须重视完整的数学过程的教学。这个完整的过程,首先是抽象,饰物概念抽象和用符号来表示。其次是符号变换,即山符号参与的下列数学──计算和演绎,这比其他过程要花更多的时间;还有预感试验、尝试归纳、寻找一般性等,这些都具有似真推理的性质。最后是应用,它包括用数学语言表述思想、开展交流,还有数学建模与求解。
(4)利用认知结果的策略
教学中还有一类问题是,学生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学针对性差,以造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比较低。解决这些问题,应注意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了解和正确利用。教学目标达成的最佳控制必须领事于反馈策略。实际上,反馈作为适应技巧,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调整都是的施教行为,以使教学相长;作为运行机制,则有助于掌握各个教学过程始末的因果联系。在这方面至少有下述策略可供选择。①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随时调节教学。主要的做法有:对学生作业、考查情况及时了解,轮流而批指导;课内小练习与“阶段过关”结合;“给学生以第二次教学的机会”。此外还有改错纠误注重错误背后的内容,即纵向深入到概念系统的内部,横向扩大问题的关联。在这方面,教育控制论与布卢姆(B?S?Bloom)的掌握学习理论能提供很好的启示。②改善控制机制是高效学习的现实途径。前已述及的教学目标的划一与行为化,还有这里要指出的简单反馈,都很有可能会低估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掩盖教学活动的深刻性,因此必须深入探讨简单反馈的弊端与防范,其中尤其应当研究反馈与学生创造性活动相辅相成的作用。反馈书迟延的时间间隔也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反馈强化的方式,当然应昼使学生经常支领悟进步的程度,达到内部的强化;至于外部的奖赏或处罚,通常应以鼓励积极性为主。此外,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评判能力,啬教学的活力,而且可以减轻单纯由教师实施反馈控制而啬的学生负担。最后,有效学习必须始终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精神状态相连接──教学的适切性(包括个别化)对策,似乎比因材施教有更广泛的操作内涵。
以上四方面的策略概括起来就是:学习热情保持在最佳状态的策略、学习内容理想呈示的策略、实现最佳教学过程的策略和教学目标达成的最佳控制的策略。基于目前现状,在为提高教学效率而开展教学策略研究时,我认为特别应注意下列几点:一是策略的处方性,针对什么问题开什么药方。二是策略在实践中的特别有效性,不是空想而是经得住实际考验的有效方案。三是必须逐步提高其合理性,特别要注意从认知科学方面取得依据。著名教育家刘佛年先生说过:教师们创造的经验可谓汗牛充栋,但凡是未能作出理性概括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常常会如过眼的云烟而不能站住。我们应该记取这个深刻的教训。经验的繁衍要有理论作支点,缺乏理性思考,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只能是一株不育的花木。
清风- 帖子数 : 175
注册日期 : 09-11-25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