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程定位与教法探讨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程定位与教法探讨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面对新课改这一新的形势,该如何认识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在这次深刻的教育改革大计中的使命与作用,近两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也敦促我们,要对教改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再认识、再定位。以积极的姿态对待当今教育正在发生着的根本性的变革。1、新课程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2、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中大有可为。
在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程教法研讨,教师应从如下方面注意:1、教师讲解的科学性;2、教师操作的示范性;3、学生操作的实践性;4、把教师的讲解、示范性操作和学生操作相结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在新课改下的定位 信息技术学科教法研讨
一、信息技术课程在新课改下的定位:
信息技术课是从当初的计算机教学演变而来的。名称变了,其实质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为什么新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小学和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的课程标准呢?等等的问题使得我们感到困惑。以致于很多学校、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的存在价值产生了怀疑,特别是近两年各个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需求的进一步下降,以涪城为例,97-2002年是最缺人的时期,那个时候只要是计算机专业各个学校都抢着要,但到了03年需求下降了,到了06年整个涪城没招一个信息技术老师,再加上06年开始,四川省开始实施将每周两节信息技术课改为一节,更助长了这种怀疑的滋长。
于是,有人说:“现在开也是为了明天不开”;“电脑是玩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压根儿不用开”……这就是典型的“撤课论”。还有一种观点是,信息技术课是为其他课程服务的,它最终会被整合进学科课程中去的,就没有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了,这就是温和的“无课论”。这样看来信息技术课显然被置于了比较尴尬的境地。
让我们再看一下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显然,信息技术课被纳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面对这一新的形势,该如何认识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在这次深刻的教育改革大计中的使命与作用,近两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也敦促我们,要对教改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再认识、再定位。如果仍然将信息技术仅定位于“教辅工具”,仍然习惯流于形式的利用,那么,课堂教学运用中的表演性、随意性的状况,以及出现置疑信息技术在学校装备的投入与产出价值诸问题,在所难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信息技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的定位问题作一些探讨,以积极的姿态对待当今教育正在发生着的根本性的变革。
1、新课程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实施课程改革的指南,共有9大条,从第一条的“课程改革目标”起,到“课程结构”“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等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问题,尤其是在“教学过程”部分,单独列条表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其指向与要求十分明确,需要我们认真地贯彻实施。
在近两年的课程改革实验中,绵阳各学校都在新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应用了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一备课就会想到要用”“离不开”等话语,不只是反映了教师们对信息技术及媒体的需要,更意味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共识:教育信息技术正在成为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必要的因素。事实也表明,无论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学过程的实施和评价,还是学生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等都融人了对信息技术积极而广泛的运用。
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中的信息技术并非只是“辅助”,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新的教育纲要要求、新的教学活动需要信息技术,其重要意义还在于以此来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让我们的教育与时代同步。
2、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中大有可为
当前,信息技术是对教育影响极大,范围很广,涉及因素特多的科学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显示的多媒化,改善了信息的表达方式,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学习;在运用过程中的交互性,构成了信息传递与接受间的相互的、实时的交流;其超文本的组织方式,提供了“因材施教”与“因材施学”的条件,这些,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正在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得以更充分的体现。
①学生学习的工具
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无论是倡导的自展为本的教育目的,还有助于为他们进入数字化学习、养成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②教师教的手段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被赋予新的涵义,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体现于教学中,从“讲”到“导”的教学行为转变十分重要。因此,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超文本结构、适时性、交互性、提供情景、激发兴趣、诱发行为等优势及功能,使这一教学手段对教师的教更具拓展性、生成性,更能体现出“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的新理念。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必然应用,是当今教学实践活动的新要素。
同时,我们还看到如今的教师不仅仅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于教学,还要在课前课后利用这一技术收集、处理、应用信息,尤其是从网上获取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从而达到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要求。
③课程学习的内容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社会生活、与科技的联系,还提出了学生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等能力要求,可见信息技术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也被融入了学生的学习之作为学习对象,当前从小学到高设置了学习信息技术的课程,有任务、教学目标、内容、安排与评论有相应的学习模块。所以,课程改革纲确地指出:“在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④学科整合的平台
学科教学的本位不在学科而在教学,因而这次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作了大的调整,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强调学科间的整合。开展课程改革实验的学校都非常重视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它们整合的探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与课程的整合;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整合于教学体系之中。实践表明,这些探索是有成效的。这一整合的努力启示我们,技术支持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课改乃至于更多的教改活动的成效与信息技术的支撑着必然的联系。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是不可或缺的。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其多方位的作用及其运用构建着教育教学中新的方式和方法。教育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的载体;正在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新的因素。信息技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的推广与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和深化我们对当今教与学的认识,推动着新时代教育的创新。
二、信息技术学科教法研讨:
信息技术教学不能把学生当成“磁盘”里创建的“新文件夹”,只管从“老师”这个“文件夹”里选择内容来“复制”,然后再“粘贴”在“学生”这个“新文件夹”里。而应选择一些学生喜欢而又愿意接受的方法。因此,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认为应重视以下几点。
1、教师讲解的科学性
信息技术课里的新概念较多,如第一册第二章《信息技术的主要工具》就包含有硬件:输入设备、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存储器、字节、CPU等;软件:程序、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等基本概念。这些概念都必须通过教师的讲述、解说,学生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讲解是教师有目的、有系统、有控制地揭示知识和剖析知识,它是通过语言媒体来完成的,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讲解这一手段时,必须注重科学性。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目的性 讲解的目的要明确、具体。整节课的目标是什么?主要分几个阶段来讲解?每一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教师应心中有数,周密安排,做到详略得当。这样才能使教师讲在“点子”上,讲在关键处,实现讲解的目的。如:对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走进互联网》这一章,我设计的教学目的是(1)让学生了解网络、因特网的基本概念;(2)初步了解网络之间如何传输和交换信息及TCP/IP通讯协议;(3)了解什么叫IP地址;(4)简单介绍在因特网上可以做些什么。通过这样设计,教师在讲解时思想就是清晰的,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
②严谨性 在讲解时,教师要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无懈可击的论证,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并推导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求实创新的作风,教学语言符合现代语法规范。如:我在讲初一第三章第二节《加工图形图象信息》(画图工具)的填充颜色时,通过多媒体现场对比演示,证明如果图形不是封闭的,就会发生颜色的泄漏。如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撤销前面的操作,将图形补充完整在填充颜色,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③启发性 启发学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启发要灵活多样,一要启发学生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主动学习;二要启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对比、演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运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如:我在讲管理信息资源时。
学校 计算机
年级 C :D盘符
班 文件夹
学生 文件
通过找一个学生对比法将目录树的概念和文件不能同名,讲的即清楚又直观
④适应性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讲解要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样思路清晰,语义连贯。过渡自然,条理分明,逻辑严密,便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并组成知识体系,这一点和其他学科一样。
⑤灵活性 在教学中,师生双方的活动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解要机智应变,风趣幽默,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程序。灵活地处理教材与现实的关系。同时,在注意教学信息反馈时,教师要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所学的观点、原理的看法。例如:初一下册第二章第二节《连接因特网》中讲的是用拨号上网方法,课时安排三节课,内容既过时,更无用,如果给学生讲,纯属浪费时间。而课后的阅读材料“什么是ADSL”更合乎现实情况。于是将课程做如下调整:1、讲解内容为ADSL、2、上机内容为学生查找①上网方式对比、②网速的概念、③你家的上网方式④学校和家里速度对比(要求做实验)。
⑥整体性 讲解的过程中不仅把导人、讲授和结束三个步骤形成整体,把各个阶段、各个部分讲解的内容形成整体,把讲解说明、叙述描绘、归纳演绎、推理论证等讲解方式形成整体,同时还要把讲解与其他教学方式相配合,整体和谐。
2、教师操作的示范性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存在着示范性操作,这就体现了操作示范新的特点,示范操作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针对性 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操作目的性要强,要为完成教学目的与任务服务,要克服随意性。
②准确性 在进行示范操作时,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准确无误。如果在示范操作过程中不准确,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就不容易准确地进行。比如:在进行指法练习指导时,一边讲解一边安排一个学生到前面给全体学生示范操作,“两脚平铺着地,端正而坐;十指自然放松,每次击键后都要回到这八个基本键位上。”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正确的指法练习姿势,就会在逐步熟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③指导性 在示范操作时,要指导学生弄清楚使用软件上一级目录与下一级目录的关系,一个文件夹与另一个文件夹的关系。我一般是采取先讲解后操作,或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操作。这样使学生视听结合地接受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和巩固知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学生操作的实践性
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操作技能,一方面需要教师的讲解与操作示范,另一方面需要他们亲自去练习、操作。这体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特点。
①在学生进行操作时,要让他们知道怎样操作,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操作后要学到什么,学生了解了这些,就有了完成操作的内部动因,减少了操作的盲目性,就能主动地参与操作。
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事物的规律,在操作内容上,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操作的速度和质量上,开始要强调准确,速度宁可慢一些;当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要领之后,再逐步要求加快速度,不断提高操作质量,以便他们熟练的掌握操作技能。
③上机操作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最主要的形式,它需要一定的数量和时间保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在操作时不能简单的重复同一个内容,而应根据教材内容有选择的运用以前学过的操作步骤来练习新学过的操作方法。
我在讲“画图工具”时是这样做的:先进行工具使用示范演示,然后请同学们照着我的示例做一遍。之后,请同学们发挥丰富的想象,自己给自己画一张生日贺卡。这样做既有模仿,学生的积极性又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4、把教师的讲解、示范性操作和学生操作相结合
信息技术教学有其许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即是教学方法。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渗透的。它们都有各自的使用条件、最适合的运用范围、长处和短处。讲解虽然有助于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发展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但一味地讲,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会妨碍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阻碍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示范操作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只能被动的观看教师的示范操作,而没有实践操作,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只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不讲解不示范,虽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但他们只能一点一点的积累经验,重复前人所走过的路,所干过的事,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重复”上,不利于学生快速的、系统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因此,我们必须把教师的讲解、示范操作和学生操作实践,科学地、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的素质才能迅速的、综合的、全面地得到发展。
二〇〇八年九月
在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程教法研讨,教师应从如下方面注意:1、教师讲解的科学性;2、教师操作的示范性;3、学生操作的实践性;4、把教师的讲解、示范性操作和学生操作相结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在新课改下的定位 信息技术学科教法研讨
一、信息技术课程在新课改下的定位:
信息技术课是从当初的计算机教学演变而来的。名称变了,其实质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为什么新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小学和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的课程标准呢?等等的问题使得我们感到困惑。以致于很多学校、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的存在价值产生了怀疑,特别是近两年各个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需求的进一步下降,以涪城为例,97-2002年是最缺人的时期,那个时候只要是计算机专业各个学校都抢着要,但到了03年需求下降了,到了06年整个涪城没招一个信息技术老师,再加上06年开始,四川省开始实施将每周两节信息技术课改为一节,更助长了这种怀疑的滋长。
于是,有人说:“现在开也是为了明天不开”;“电脑是玩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压根儿不用开”……这就是典型的“撤课论”。还有一种观点是,信息技术课是为其他课程服务的,它最终会被整合进学科课程中去的,就没有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了,这就是温和的“无课论”。这样看来信息技术课显然被置于了比较尴尬的境地。
让我们再看一下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显然,信息技术课被纳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面对这一新的形势,该如何认识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在这次深刻的教育改革大计中的使命与作用,近两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也敦促我们,要对教改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再认识、再定位。如果仍然将信息技术仅定位于“教辅工具”,仍然习惯流于形式的利用,那么,课堂教学运用中的表演性、随意性的状况,以及出现置疑信息技术在学校装备的投入与产出价值诸问题,在所难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信息技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的定位问题作一些探讨,以积极的姿态对待当今教育正在发生着的根本性的变革。
1、新课程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实施课程改革的指南,共有9大条,从第一条的“课程改革目标”起,到“课程结构”“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等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问题,尤其是在“教学过程”部分,单独列条表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其指向与要求十分明确,需要我们认真地贯彻实施。
在近两年的课程改革实验中,绵阳各学校都在新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应用了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一备课就会想到要用”“离不开”等话语,不只是反映了教师们对信息技术及媒体的需要,更意味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共识:教育信息技术正在成为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必要的因素。事实也表明,无论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学过程的实施和评价,还是学生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等都融人了对信息技术积极而广泛的运用。
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中的信息技术并非只是“辅助”,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新的教育纲要要求、新的教学活动需要信息技术,其重要意义还在于以此来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让我们的教育与时代同步。
2、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中大有可为
当前,信息技术是对教育影响极大,范围很广,涉及因素特多的科学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显示的多媒化,改善了信息的表达方式,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学习;在运用过程中的交互性,构成了信息传递与接受间的相互的、实时的交流;其超文本的组织方式,提供了“因材施教”与“因材施学”的条件,这些,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正在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得以更充分的体现。
①学生学习的工具
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无论是倡导的自展为本的教育目的,还有助于为他们进入数字化学习、养成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②教师教的手段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被赋予新的涵义,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体现于教学中,从“讲”到“导”的教学行为转变十分重要。因此,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超文本结构、适时性、交互性、提供情景、激发兴趣、诱发行为等优势及功能,使这一教学手段对教师的教更具拓展性、生成性,更能体现出“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的新理念。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必然应用,是当今教学实践活动的新要素。
同时,我们还看到如今的教师不仅仅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于教学,还要在课前课后利用这一技术收集、处理、应用信息,尤其是从网上获取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从而达到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要求。
③课程学习的内容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社会生活、与科技的联系,还提出了学生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等能力要求,可见信息技术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也被融入了学生的学习之作为学习对象,当前从小学到高设置了学习信息技术的课程,有任务、教学目标、内容、安排与评论有相应的学习模块。所以,课程改革纲确地指出:“在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④学科整合的平台
学科教学的本位不在学科而在教学,因而这次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作了大的调整,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强调学科间的整合。开展课程改革实验的学校都非常重视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它们整合的探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与课程的整合;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整合于教学体系之中。实践表明,这些探索是有成效的。这一整合的努力启示我们,技术支持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课改乃至于更多的教改活动的成效与信息技术的支撑着必然的联系。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是不可或缺的。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其多方位的作用及其运用构建着教育教学中新的方式和方法。教育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的载体;正在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新的因素。信息技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的推广与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和深化我们对当今教与学的认识,推动着新时代教育的创新。
二、信息技术学科教法研讨:
信息技术教学不能把学生当成“磁盘”里创建的“新文件夹”,只管从“老师”这个“文件夹”里选择内容来“复制”,然后再“粘贴”在“学生”这个“新文件夹”里。而应选择一些学生喜欢而又愿意接受的方法。因此,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认为应重视以下几点。
1、教师讲解的科学性
信息技术课里的新概念较多,如第一册第二章《信息技术的主要工具》就包含有硬件:输入设备、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存储器、字节、CPU等;软件:程序、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等基本概念。这些概念都必须通过教师的讲述、解说,学生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讲解是教师有目的、有系统、有控制地揭示知识和剖析知识,它是通过语言媒体来完成的,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讲解这一手段时,必须注重科学性。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目的性 讲解的目的要明确、具体。整节课的目标是什么?主要分几个阶段来讲解?每一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教师应心中有数,周密安排,做到详略得当。这样才能使教师讲在“点子”上,讲在关键处,实现讲解的目的。如:对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走进互联网》这一章,我设计的教学目的是(1)让学生了解网络、因特网的基本概念;(2)初步了解网络之间如何传输和交换信息及TCP/IP通讯协议;(3)了解什么叫IP地址;(4)简单介绍在因特网上可以做些什么。通过这样设计,教师在讲解时思想就是清晰的,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
②严谨性 在讲解时,教师要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无懈可击的论证,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并推导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求实创新的作风,教学语言符合现代语法规范。如:我在讲初一第三章第二节《加工图形图象信息》(画图工具)的填充颜色时,通过多媒体现场对比演示,证明如果图形不是封闭的,就会发生颜色的泄漏。如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撤销前面的操作,将图形补充完整在填充颜色,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③启发性 启发学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启发要灵活多样,一要启发学生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主动学习;二要启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对比、演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运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如:我在讲管理信息资源时。
学校 计算机
年级 C :D盘符
班 文件夹
学生 文件
通过找一个学生对比法将目录树的概念和文件不能同名,讲的即清楚又直观
④适应性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讲解要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样思路清晰,语义连贯。过渡自然,条理分明,逻辑严密,便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并组成知识体系,这一点和其他学科一样。
⑤灵活性 在教学中,师生双方的活动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解要机智应变,风趣幽默,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程序。灵活地处理教材与现实的关系。同时,在注意教学信息反馈时,教师要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所学的观点、原理的看法。例如:初一下册第二章第二节《连接因特网》中讲的是用拨号上网方法,课时安排三节课,内容既过时,更无用,如果给学生讲,纯属浪费时间。而课后的阅读材料“什么是ADSL”更合乎现实情况。于是将课程做如下调整:1、讲解内容为ADSL、2、上机内容为学生查找①上网方式对比、②网速的概念、③你家的上网方式④学校和家里速度对比(要求做实验)。
⑥整体性 讲解的过程中不仅把导人、讲授和结束三个步骤形成整体,把各个阶段、各个部分讲解的内容形成整体,把讲解说明、叙述描绘、归纳演绎、推理论证等讲解方式形成整体,同时还要把讲解与其他教学方式相配合,整体和谐。
2、教师操作的示范性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存在着示范性操作,这就体现了操作示范新的特点,示范操作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针对性 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操作目的性要强,要为完成教学目的与任务服务,要克服随意性。
②准确性 在进行示范操作时,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准确无误。如果在示范操作过程中不准确,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就不容易准确地进行。比如:在进行指法练习指导时,一边讲解一边安排一个学生到前面给全体学生示范操作,“两脚平铺着地,端正而坐;十指自然放松,每次击键后都要回到这八个基本键位上。”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正确的指法练习姿势,就会在逐步熟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③指导性 在示范操作时,要指导学生弄清楚使用软件上一级目录与下一级目录的关系,一个文件夹与另一个文件夹的关系。我一般是采取先讲解后操作,或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操作。这样使学生视听结合地接受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和巩固知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学生操作的实践性
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操作技能,一方面需要教师的讲解与操作示范,另一方面需要他们亲自去练习、操作。这体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特点。
①在学生进行操作时,要让他们知道怎样操作,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操作后要学到什么,学生了解了这些,就有了完成操作的内部动因,减少了操作的盲目性,就能主动地参与操作。
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事物的规律,在操作内容上,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操作的速度和质量上,开始要强调准确,速度宁可慢一些;当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要领之后,再逐步要求加快速度,不断提高操作质量,以便他们熟练的掌握操作技能。
③上机操作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最主要的形式,它需要一定的数量和时间保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在操作时不能简单的重复同一个内容,而应根据教材内容有选择的运用以前学过的操作步骤来练习新学过的操作方法。
我在讲“画图工具”时是这样做的:先进行工具使用示范演示,然后请同学们照着我的示例做一遍。之后,请同学们发挥丰富的想象,自己给自己画一张生日贺卡。这样做既有模仿,学生的积极性又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4、把教师的讲解、示范性操作和学生操作相结合
信息技术教学有其许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即是教学方法。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渗透的。它们都有各自的使用条件、最适合的运用范围、长处和短处。讲解虽然有助于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发展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但一味地讲,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会妨碍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阻碍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示范操作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只能被动的观看教师的示范操作,而没有实践操作,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只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不讲解不示范,虽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但他们只能一点一点的积累经验,重复前人所走过的路,所干过的事,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重复”上,不利于学生快速的、系统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因此,我们必须把教师的讲解、示范操作和学生操作实践,科学地、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的素质才能迅速的、综合的、全面地得到发展。
二〇〇八年九月
突然的自我- 帖子数 : 143
注册日期 : 09-11-27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