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细节在音乐教学课堂中的作用
论教学细节在音乐教学课堂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所遇到的最大困境和挑战是教学的费时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课改深化的关键。音乐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教师只有关注教学中的每个细节,才能成就有效教学。
关键词:教学细节 音乐 课堂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所遇到的最大困境和挑战是教学的费时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课改深化的关键。音乐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教学细节也许是教师的新课导入、情境创设、教学语言,也许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行为组合,也许是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各种行为反应。教师只有关注教学中的每个细节,才能成就有效教学。
一、预设细节,打造灵动的课堂
教学细节作为一种情境是可以预设的,是预设中的生长与生长中的预设的和谐统一。精心创设情境这个细节,可以依于对音乐教材、学生、环境的深入把握和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音乐教师要善于预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寻找学生兴趣点。在课堂教学的40分钟内,开始的20分钟为高效期,一节课导入的成功则意味着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但是课的导入是往往被人忽略的一个细节,好的导入才能适合一节新课,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课前巧妙预设导入的细节,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将表达的需要巧妙地融进情境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让孩子们畅所欲言,从而迸发出一句句灵动而诗意的语言。由此可见,细节预设很重要。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对某些细节进行预设,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其次,捕捉学生情感喷薄点。“艺术就是情感”,情感是艺术教学的催化剂,音乐美实质上就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情感审美。因此,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情感喷薄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和形式,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使学生的情感、心理与之共鸣,全身心地沉浸于其中。培养学生以审美的态度享受音乐的能力和情趣,净化其心灵,塑造其完美人格,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举例来说,教学《热爱地球妈妈》一课时,首先给学生播放大自然遭受洪涝、干旱、海啸等灾害的录象及图片,以《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作背景,描述人类破坏自然遭受自然灾害的故事,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学生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接着深情并茂地范唱歌曲《热爱地球妈妈》,这样可以深深地感染学生,升华他们的情感,使学生们充分感受到环保的重大意义,并体会到环保应从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自觉地做到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这个特殊的情景是结合教学内容,抓住了情感喷薄点,精心预设的一个教学细节,通过视听结合,以情动人,充分体现了音乐以审美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因此,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倾吐独特感受的机会。当学生充分感知歌曲后,对地球妈妈的热爱之情已油然而升,此时让他们演唱这首歌曲,便给学生们创设了倾吐感受和抒发情感的机会,他们的情感便如泉水一般喷涌而出。课堂因此增添了几分灵动。
二、巧妙利用细节,打造智慧的课堂
首先,妙用课堂“偶发事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学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个转瞬即逝的机遇。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意外”,教师要敏锐发现、巧妙利用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寓教育于无痕。 其次,借助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和丰富性。对于音乐课,适量适度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让师生在走进教材的同时超越教材,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例如,音乐欣赏——《保卫黄河》。这首作品之所以被传唱多年,其原因是:它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旋律流畅,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等。学生回答踊跃,因课前搜集的资料能在班上展示而兴趣高涨,有一种成就感并形成了资源共享,扩大了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其实社区和家庭蕴藏着丰富的音乐课程资源。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查阅各种资料,并且对资源进行筛选、编排、评议,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学习了。而且这种学习的成果对于学生来说是通过努力而得到的,所以记忆深刻并倍加珍惜。
三、充分挖掘细节,打造活力课堂
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是可以从外部进行观察的教学行为或教学行为的组合,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教师若能挖掘细节,教学活动就能逐步走向深入,课堂教学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首先,抓住音乐要素。音乐要素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音乐教学的根本,音乐教学必须紧紧抓住音乐要素。如欣赏音乐作品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去分析音乐作品,这才是深层次的欣赏。音乐要素为欣赏提供了最好的审美实践机会,使欣赏者感受音乐语言的同时,还能够从音乐作品题材、体裁、风格中理解音乐的意蕴美。
其次,运用赏识教育。教育家霍懋征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能使学生们克服自卑,增强自信。爱是教育的生命之水,教师首先要具备仁爱之心,即爱学生爱教育事业,这是我们的人格魅力所在。
有一名学生,每次考试在班里都是倒数几名。因此,缺乏自信,性格内向特别胆小,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在一次音乐课上,教师发现她节奏感很好,而且音色也不错,于是教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说她唱的很好,如果声音再放开些会唱的更好听。听了老师的表扬,她又放声唱了一遍,这一遍唱完后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在以后的音乐课上,教师时常为她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后来这名同学的性格变得开朗大方,在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教育家周弘曾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赏识是学生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不是万能的,但学生的成长没有赏识是万万不能的。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拥有爱心和感恩之心,让他们学会去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教师应该小心翼翼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和缺点,更多地使用赞扬和肯定的手段,让学生感到安全,得到尊重,受到鼓励。这样就能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宽松、和谐的成长氛围,让学生们都在艺术的滋养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韩玉云.巧用音乐教学语言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音乐天地,2008.
[2]李春梅.优化音乐教学享受课堂精彩.教育教学研究,2007.
[3]邢伟.让音乐课堂教学更具有吸引力.琼州学院学报,2007.
关键词:教学细节 音乐 课堂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所遇到的最大困境和挑战是教学的费时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课改深化的关键。音乐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教学细节也许是教师的新课导入、情境创设、教学语言,也许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行为组合,也许是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各种行为反应。教师只有关注教学中的每个细节,才能成就有效教学。
一、预设细节,打造灵动的课堂
教学细节作为一种情境是可以预设的,是预设中的生长与生长中的预设的和谐统一。精心创设情境这个细节,可以依于对音乐教材、学生、环境的深入把握和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音乐教师要善于预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寻找学生兴趣点。在课堂教学的40分钟内,开始的20分钟为高效期,一节课导入的成功则意味着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但是课的导入是往往被人忽略的一个细节,好的导入才能适合一节新课,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课前巧妙预设导入的细节,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将表达的需要巧妙地融进情境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让孩子们畅所欲言,从而迸发出一句句灵动而诗意的语言。由此可见,细节预设很重要。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对某些细节进行预设,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其次,捕捉学生情感喷薄点。“艺术就是情感”,情感是艺术教学的催化剂,音乐美实质上就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情感审美。因此,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情感喷薄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和形式,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使学生的情感、心理与之共鸣,全身心地沉浸于其中。培养学生以审美的态度享受音乐的能力和情趣,净化其心灵,塑造其完美人格,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举例来说,教学《热爱地球妈妈》一课时,首先给学生播放大自然遭受洪涝、干旱、海啸等灾害的录象及图片,以《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作背景,描述人类破坏自然遭受自然灾害的故事,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学生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接着深情并茂地范唱歌曲《热爱地球妈妈》,这样可以深深地感染学生,升华他们的情感,使学生们充分感受到环保的重大意义,并体会到环保应从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自觉地做到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这个特殊的情景是结合教学内容,抓住了情感喷薄点,精心预设的一个教学细节,通过视听结合,以情动人,充分体现了音乐以审美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因此,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倾吐独特感受的机会。当学生充分感知歌曲后,对地球妈妈的热爱之情已油然而升,此时让他们演唱这首歌曲,便给学生们创设了倾吐感受和抒发情感的机会,他们的情感便如泉水一般喷涌而出。课堂因此增添了几分灵动。
二、巧妙利用细节,打造智慧的课堂
首先,妙用课堂“偶发事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学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个转瞬即逝的机遇。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意外”,教师要敏锐发现、巧妙利用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寓教育于无痕。 其次,借助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和丰富性。对于音乐课,适量适度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让师生在走进教材的同时超越教材,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例如,音乐欣赏——《保卫黄河》。这首作品之所以被传唱多年,其原因是:它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旋律流畅,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等。学生回答踊跃,因课前搜集的资料能在班上展示而兴趣高涨,有一种成就感并形成了资源共享,扩大了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其实社区和家庭蕴藏着丰富的音乐课程资源。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查阅各种资料,并且对资源进行筛选、编排、评议,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学习了。而且这种学习的成果对于学生来说是通过努力而得到的,所以记忆深刻并倍加珍惜。
三、充分挖掘细节,打造活力课堂
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是可以从外部进行观察的教学行为或教学行为的组合,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教师若能挖掘细节,教学活动就能逐步走向深入,课堂教学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首先,抓住音乐要素。音乐要素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音乐教学的根本,音乐教学必须紧紧抓住音乐要素。如欣赏音乐作品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去分析音乐作品,这才是深层次的欣赏。音乐要素为欣赏提供了最好的审美实践机会,使欣赏者感受音乐语言的同时,还能够从音乐作品题材、体裁、风格中理解音乐的意蕴美。
其次,运用赏识教育。教育家霍懋征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能使学生们克服自卑,增强自信。爱是教育的生命之水,教师首先要具备仁爱之心,即爱学生爱教育事业,这是我们的人格魅力所在。
有一名学生,每次考试在班里都是倒数几名。因此,缺乏自信,性格内向特别胆小,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在一次音乐课上,教师发现她节奏感很好,而且音色也不错,于是教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说她唱的很好,如果声音再放开些会唱的更好听。听了老师的表扬,她又放声唱了一遍,这一遍唱完后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在以后的音乐课上,教师时常为她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后来这名同学的性格变得开朗大方,在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教育家周弘曾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赏识是学生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不是万能的,但学生的成长没有赏识是万万不能的。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拥有爱心和感恩之心,让他们学会去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教师应该小心翼翼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和缺点,更多地使用赞扬和肯定的手段,让学生感到安全,得到尊重,受到鼓励。这样就能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宽松、和谐的成长氛围,让学生们都在艺术的滋养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韩玉云.巧用音乐教学语言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音乐天地,2008.
[2]李春梅.优化音乐教学享受课堂精彩.教育教学研究,2007.
[3]邢伟.让音乐课堂教学更具有吸引力.琼州学院学报,2007.
突然的自我- 帖子数 : 143
注册日期 : 09-11-27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