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新课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普通高中新课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基础教育地理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地理课程是一个整体,两者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密切联系。
初中阶段地理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学习这些内容除了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终身发展有用之外,也为学习高中地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高中地理课程不再全面学习区域地理,高中的必修课程大体上是学习系统地理,而高中选修课程除了个别一些模块以外基本上是学习应用地理。并且,与初中地理“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不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将来无论学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还是进入大学深造,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同样都是“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
学生经过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基本上能够为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地理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但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无论是从学习内容上,还是从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上与初中都存在着颇大的“跨度”,甚至出现“断层”。 随着教学的深入,初高中教学衔接不上的现象逐渐暴露出来,学生在学习上也出现滑坡现象。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良好的教学不能只看到学生现有达到的水平,而应当立足于长远的发展,看到学生的明天。初高中怎样衔接,如何给学生搭一个坡度较缓慢的“引桥”,让学生以比较整齐的阵容、较规范的步伐上好“引桥”,平缓地引他们上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每个高中地理教师都必须关注并且要做出努力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此,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以下意见,供地理同行们参考和借鉴。
一、充分认识初高中地理教学上存在的衔接问题
1、课标的问题
(1)地球与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初一学生掌握经纬网与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没有任何要求。经纬网与地图的学习,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有初步的立体几何知识,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尚未健全,立体几何的知识几乎是空白(在高中数学课程中,高中二年级学生才开始学习立体几何),要让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与技能难上加难。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经纬网与地图这部分内容没有进行加强与巩固,默认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理解并掌握了这部分内容。这一初高中课标衔接问题给高中地理教学造成困难。
(2)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要揭示区域自然环境本身的综合特点,而且要结合人口、社会、经济、历史发展等诸多人文因素,考察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从而为区域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线,要求初中学生以某一区域为例,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因此,各出版社在编写初中地理实验教材时都只对个别典型区域进行阐述,没有将所有区域纳入其中(课时限制)。这一状况造成初中学生对地理区域的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了解甚少、掌握不牢。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系统地理学习为主线,要求高中学生以某一区域为案例,学习掌握地理原理和方法,因此,地理区域的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就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这一初高中课标衔接问题给高中地理教学造成极大的困难。
2、教材的问题
初中课改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明确降低了教学难度,教学中注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高中教学内容相对于初中教学内容更加抽象、更注重逻辑性和理论分析。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教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而且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选择不完整,教材内容跳跃、跨度大,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深度掘进,广度拓宽,梯度增强,角度多维。特别是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一标多本”的广泛推广,初高中教材多元化现象大面积出现,我市初中地理教材是人教版的,而高一地理新教材是湘教版的,部分知识点对接不上,导致这种态势更加严重。
3、初高中实行新课改的差异问题
随着初中课改的深入实施而形成的初高中教育教学观念上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高中新知识的接受。初中进入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师生平等对话和交流互动、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的具体实施上也有了明显改进。与初中课改相比,高中课程改革刚刚起步,高中教学方式相对滞后,教学方式改革发展不均衡,教师一言堂,教法陈旧单一的现象还存在。这样,学生由初中很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走进高中相对死板沉闷的教学环境,便产生了很大的不适应。
4、中高考的差异问题
中高考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考试,前者为了完成初中阶段九年义务教育,考试形式是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二考合一,即达标考试。而且我市多年来中考没有地理学科,只在初二进行结业考试,基本上是学校自命题。因此,初中地理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量上和质上都大打折扣。许多初中教师只给学生划范围,出复习题,让学生死记硬背,以获取高分。许多学生平时没有好好学,根本不理解知识内容,到考前突击背老师划定的内容也能够达标过关,事后就忘得一干二净。而高考是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在文综的考试形式下,随着命题思想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向,对学科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比前者高得多。所以这些学生到了高中,遇到考试及平时教学复习时,往往不得要领,无法适应,导致学习上的滑坡,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初中地理教学只在初一和初二安排课程,初三一年空缺,接受高中教学时,知识遗忘程度非常严重,地理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尤其是农村中学毕业的学生,学习基础的参差不齐,也给高中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5、教师的问题
相当比例的初中学校让没有地理教师资格的教师进入地理课堂(我市初中地理教师中,专业毕业的还不到50%),这些教师没有受过地理专业教育,原来还能照本宣科,但初中课改后,教科书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大改变,知识内容相应减少,而增加了大量的图画、照片和表格,这样就需要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有些教师做不到这点,只能帮学生简单画画书,背一背。初中地理教学不容乐观,这给高一地理教学带来困难。
按现行的教育模式,绝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没有教过初中,基本没有或很少参加过初中的备课、听课、评课,对初中教学知之甚少,他们不了解高一新生学习的程度,不了解地理学科的初中教学内容,忽略了对初高中教学衔接的调查和研究,因而授课过程未能有机建立起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这使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教学较大知识容量和能力要求的压力下,加上对教师的教法不适应,从而在高中起始形成了部分学生的掉队和分化现象。
6、学生的问题
本届高一新生是实行初中课改以来的第二届毕业生。他们的主要特点是思维活跃、喜欢探究但基础不牢,考虑问题也不全面,尤其是不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学生在某些地理基础知识、技能、基本地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储备不足,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学习能力有缺漏,例如高中学习必须具备的重要地理原理知识(地球运动、气候等)部分基础缺失或不扎实;运用地图进行地理学习的能力、阅读地图与资料分析处理提取地理信息等能力不强;对中国和世界地理区域及特征认识不全等。这主要是由于初中课程标准对有些地理知识仅要求初步认识,一般不涉及原理性的知识,对中国区域、世界区域只进行案例式学习不作全面要求。特别是进入高中后,对学生的思维方法、能力要求、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造成初高中学习的“跨度感”。
因此,要消除学生在初、高中地理学习中那样一种“跨度感”,就应当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 不仅要对学生缺乏的知识基础作适当补充,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能力水平,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发展科学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的能力水平获得更高层次的提升,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顺利地完成向高中地理学习的过渡。
二、解决初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搞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是为了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初、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一座桥梁,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研究,以帮助学生在地理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实现自然的过渡和顺利的衔接;也为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让高中学生更快、更好地达到(或超过)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2、必要性原则
由于在中考中只占10分(这也是近两年才有),初中地理教学不被重视、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衔接不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在高中起始年级解决这一问题非常必要。
3、基础性原则
在解决地理课程衔接问题时,影响高中地理教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先补上,这样可以为学生接受新知识铺设一个台阶,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4、发展性原则
解决初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衔接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不但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三、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一)知识衔接和教学建议
必修一
课标衔接:
高中
课标
课程内容: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目标: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对应的初中课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点衔接: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上 1、地球仪 理解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纬度、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理解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应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2、地球运动 自转的方向、周期,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公转的方向、周期,公转产生四季,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地球上的五带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运动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教学建议: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在初中基本没有涉及,按课标要求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不要涉及太深,要求学生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对一些活动的处理,可删除或替换,有些活动对高中生来说没有意义,如第六页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半径有多少千米就可以删除。
第三节 地球运动与初中联系较为密切,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初一学生掌握经纬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没有任何要求。经纬网的学习,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有初步的立体几何知识,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尚未健全,立体几何的知识几乎是空白,要让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与技能难上加难。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经纬网这部分内容没有进行加强与巩固,默认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理解并掌握了这部分内容。所以这部分内容应在课前做好铺垫,尤其让学生在学习这节内容前明确经纬网的最基本知识,扫除学习地球运动时的障碍,但不要扩展的太深,受课时的限制,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是关键。关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对这方面的要求是比较低的,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高中阶段教育的课标要求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其行为动词是“分析”,表明对本课“标准”的要求要从义务教育阶段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高中地理新教材分别以“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两个标题来说明地球运动的规律和地理意义。这部分内容与初中地理相关内容承接,建议把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放在一起对比学习,这样既便于学生对比理解记忆两种运动的基本规律,又便于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周期——太阳日和恒星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部分,建议在高一学年不要拓展得太深,毕竟大部分学生将来是要学习理科的,主要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即可。深层次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在高三文课复习时再加强。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上 陆地和海洋 1大洋和大洲 2海陆的变迁 沧海桑田、大陆漂移、板块的运动
七年级上 天气与气候 1多变的天气 天气及其影响、天气预报、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规律 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分布 4世界的气候 气候的地区差异、影响气候主要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七年级下 亚洲复杂的气候、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活动部分)、 非洲热带草原气候(活动部分)
八年级上 我国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锋面雨(阅读材料)、气象灾害:干旱、台风、寒潮、洪涝(活动)
中国水资源 水是宝贵的资源、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工程)、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农业节水、工业节水)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第三节 大气环境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状况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教学建议: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本节课内容在初中教材没有涉及,但学生有一些感性认识。
1、用实物教学,
2、应用化学知识:物质的组成—单质和化合物。
再强调地理学的矿物是自然情况下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
3、如果没有实物可以用多媒体教学用影像展示来突破难点。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1、用世界地形图突出地表形态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宏观上有感性认识。简单介绍地表形态的不断变化,承接初中教材涉及到的现象。最好用影视材料吸引学生注意力。高中从力学角度分析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重点探讨地表形态变化的能量来源、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
2、初中地理七年级上“海陆的变迁”教材中对板块构造学说已有初步的介绍,日本一节中也有关于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的活动探究,但初中学生对如此抽象的知识只有粗浅的认识,高中进一步细化边界的运动方向—动力机制,解释世界主要宏观地形单元形成原因。宏观:用板块构造运动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细化板块构造运动方向、界限、作用结果、表现。适当了解板块构造,对培养高中生的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来说,也很有必要。
3、展示地壳运动形成的断块山、褶皱山简图—回忆初中内容。高中背斜、向斜受力分析图、地形变换图。微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细化了背斜、向斜的不同时期的受力分析、地表形态。
4、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外力作用的地貌,让学生挑出来那些是风的作用、那些是流水的作用、进一步探讨这种作用在什么地方表现最明显,再进一步探讨作用的过程结果,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的来讲初中突出现象、高中突出原理。最终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归纳出一般规律的学习方法,技能。高中的知识面更宽、范围更广、视野更开阔、分析归纳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要求更高。
第三节 大气环境
本节内容非常多,基本是在原教材必修上册第二章的内容上做了适当的删减: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全球大气环境保护等。有些基础知识不帮助学生回顾和温习,就不能很好完成后面的教学。建议如下:
1、选取本地近几天来的天气变化、气候的特点,复习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通过教材43页图2—23,利用活动题帮助学生简单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因为这部分内容初中教材没有,需要适当补充。
3、“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部分,课标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在帮助学生了解大气的主要成分的基础上,利用教材41页的表格对大气各组成成份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等进行适当讲解。讲清了这些知识,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温室效应及其作用。
4、通过教材2—26 不同太阳高度辐射强度变化示意图了解受热面积、通过大气路径长短变化特点,揭示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及成因。
5、热力环流:以物理学的大气压强为突破口,强调垂直方向上气压的分布特点。授课之前先简单介绍气压的含义。应用物理学理论,热胀冷缩原理,推出地面受热空气垂直上升、遇冷空气垂直下降,导致同海拔空气密度大小变化,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进而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6、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初中地理教材基本不涉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所以学生不明确它们对气候的影响机制。要借助教材52页活动2题,让学生了解低压控制—→气流上升—→多雨,而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少雨,并适当说明一下上升为什么就可能多雨,下沉为什么少雨的原因。或者把后一节“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低压、高压与天气的知识放到前一节来讲述 (因为其中有讲到空气抬升逐渐冷却,其中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等知识) 作一定铺垫。
气候知识在中学地理中比较重要。初中侧重阅读气候统计图表资料,分析气候特征,气候影响因素分析要求较简单,主要是指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初中已有基础。但高一现在使用的湘教版教材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只介绍了“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两个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初中气候基础知识的引用。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气候的四大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包括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 、下垫面 (包括海陆位置、分布、地形、洋流等) 、人类活动。并对高初中地理中的不同提法 (如初中所提纬度位置与高中所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关系),初中地理零散或没有提到的其他因素 (如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作适当的补充教学,可再引用初中学过的我国的季风气候或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由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切实掌握对区域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与步骤。
7、常见天气系统建议注意初中学过的锋面雨、台风等知识。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1、用提问的方式、节水标志、语言表述(黄河之水天上来)水资源的一般特点。
2、用直观图示表现水循环过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归纳能力。
3、通过《地球水量构成》示意图 突出地球陆地上淡水资源的有限性,通过水循环强调水资源的循环持续利用,增强节水意识。探讨解决缺水的一般方法。
4、洋流部分内容初中没有,也是高一学生学习的难点,建议学习之前帮助学生先回顾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强调海水主要是随风流动的特点,并借助教材的活动来帮助学生构建这部分知识体系。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八年级上 中国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
七年级上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活动)
七年级下 亚洲气候分布、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活动)
八年级下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黄土高原、台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分布(活动)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第二节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第三节 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教学建议:
1、课前回忆初中学过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中国南北气温的差异和东西干湿的差异。
2、本章是对前面两章的总结和提升,所以在这一章的教学中要不断联系前面两章的知识。例如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就表现在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再如自然地理环境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规律实际上是以气候的分异规律为基础的,气候决定了当地的植被和动物种类。在本章的教学中应突出两个基本地理观念,一是综合性的观念,二是因地制宜的观念。
3、建议在教学中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是一节好课的良好开端。即创设了教学情境也是完成“情感 态度 价值观”目标的好材料。如:第四纪的银杏的灭顶之灾、濒临灭绝的华南虎和华南虎事件;“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的启示、“怒江建坝”惹争议;杭州西溪湿地的萎缩与保护性开发、上海浦东机场与候鸟迁移栖息等等。
4、运用好材料案例,例如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可以通过1998年长江洪水的成因分析,三峡水库的利弊分析以及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分析等事例来说明;又如因地制宜的观念可以选用我国农作物的分布、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等事例来说明。这两个基本观念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处的基本准则,只有深入理解并切实履行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注重学法引导,减轻学习负担。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能力,分为用(绘)图说明和读图分析(归纳)两大类;举例(或结合实例)说明的能力;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6、抓住主干,合理取舍,设计“知识框图”,使教材内容结构化。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7、有条件的学校在深入挖掘教材图像基础上,可以补充景观图片(或影像资料)用以说明地理环境要素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上 地形图的判读
七年级下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东南亚的地形—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俄罗斯的地形(活动)、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欧洲西部的地形、澳大利亚的地形;美国的地形;巴西的地形、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
八年级上 中国地形和地势;中国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土地资源、水资源;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交通运输枢纽、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八年级下 香港城市建设用地与地形的关系;台湾地形对城市的影响;说明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活动);长江沿岸地带城市的分布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建议:
1、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并且要求学生掌握案例分析方法。如:走进牡丹江、中国百万人口城市分布图、走进四大文明古国;梦回楼兰、走进玛雅、第四纪冰期及间冰期、全球变暖威胁岛国图瓦卢;大同煤矿、大庆油田、攀枝花钒钛矿、锰结核、可燃冰、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公众人物廖小义;2004年印度尼西亚海啸、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中国东川泥石流。
2、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要结合初中教材提到的我国及世界各地的地形对聚落影响的典型案例,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并抓住知识体系,逐一用案例说明,如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发展和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
3、用好教材资料,如第二节大跨度的时间分析中,教材采用了较多的地理图表和数据,并安排了学生的探究活动,要用好材料以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处理好教材小栏目,如第一节活动5:探究四川盆地交通与地形——引导学生学习综合分析地形与交通线的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关系,掌握用综合的方法学习地理。
5、抓住主干,合理取舍,设计“知识框图”,使教材内容结构化。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必修二
课标衔接:
高 中
课 标
课程内容: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知识目标: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相对应的初中课标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衔接: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上 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同的人口政策(阅读材料);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图)
七年级下 亚洲人口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多样的地域文化;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印度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印度的人口政策;中东文化差异;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美国移民国家;巴西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八年级上 中国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八年级下 珠江三角洲的民工潮(阅读材料)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第三节 人口迁移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教学建议:
初中对于此部分注重现象的描述,知识比较分散,特别是初中学生只是机械的识记,不能将知识的因果联系衔接起来。这一章人口的知识初中和高中的教材还是相差较大,初中知识没有成体系的讲解,很多是以阅读材料或活动的形式给出的,而对于地域文化这部分内容,只是简单介绍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语言和宗教上的差异,而没有将文化对于人口增长有机的联系起来。因此,对于人口与环境这一章的讲解,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重点研究课标,根据课标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课标对于高中必修二第一章的要求是: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2、本章教学应该立足于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搞清基本概念: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等,以及理解基本原理:人口增长模式、影响人口增长与迁移的因素等。
3、教学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1)收集教学资源:当地人口三率的收集分析、外来民工的调查分析等。
(2)绘图与析图(不同类型的统计图)。
(3)问题讨论:典型案例所反映的问题讨论分析。
(4)撰写人口方面的小论文(研究性学习)。
4、结合区域地理,在特定的环境中应用相关的基本原理,从区域环境特征(自然和社会)分析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的特征及原因。从影响因素入手综合分析某一区域(日本、新疆、浙江等)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
5、补充知识:
(1)人口的分布
人口有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之分。前者是人口按陆地平面投影的地理位置分布的状况;后者则是人口按海拔高度所在的分布状况。世界人口的水平分布很不均匀,按纬度地带来说,主要分布在20°~60°的范围之内,低纬度地带,除局部地区外,人口偏少,高纬度地带更为稀少。按地区来说,亚洲东南半壁、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3个最大的人口稠密区,其人口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0%左右。其余地区,除规模较小的密集区外,大都为人口稀疏区。按距海远近来说,全世界有过半数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线200千米以内的地带,大陆腹地多为人烟稀少区域。垂直变化的总特点是人口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少。
中国的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如果从东北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西南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直线(称为黑河—腾冲线),约有94%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42.9%的东南部地区,约6%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57.1%的 西北部地区。
(2)世界人口增长两极分化
联合国人口基金发表的《2001年度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指出,世界人口增长仍趋两极分化。人口增长对环境和贫困的压力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报告指出,今年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1亿,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会再增加一半,达到93亿。今后增加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49个最不发达国家在今后50年中,人口将增长2倍。在世界人口发展中,两极分化仍然十分严重。占全球20%的富国人口的私人消费量占全球私人消费量的86%;而占全球最贫困的20%人口只占全球的1.3%。
(3)人口的增长
二战以前尤其是20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相当缓慢。在二战后人口增长速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接近2%。随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放慢,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积极推行计划生育,自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率趋于下降,1995-2000年世界平均人口增长率为1.3%,2000-2005年进一步下降为1.2%。其中,2000—2005年发达地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0.2%,欠发达地区为1.5%,亚洲为1.3%,非洲为2.2%,欧洲为-0.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为1.4%,中美洲为1.7%,大洋洲为1.2%,中国为0.7%。目前,全世界每分钟大约出生259人,中国每分钟约出生38人,平均不到两秒钟出生1个人。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上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乡村和城市、聚落与环境(不同建筑风格的聚落图片)、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七年级下 亚洲不同地区的住房差异;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澳大利亚矿产和城市的分布、 澳大利亚规划建设的城市堪培拉(图);巴西的城市化问题、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图、巴西利亚平面图
八年级下 北京、香港、澳门、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与上海 北京的现代化建设 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化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区位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 第二节 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特点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建议:
初中地理对城市的认识,主要是从城市的分布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文化景观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民族习俗的关系等角度。城市内部功能分区是新知识、地域文化对人口、城市的影响部分初中较少涉及。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作为难点,可多举例说明。城市的空间结构与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可以初中学过的北京、香港、澳门、上海为例。对城市化部分可适当引用初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初中对此已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乡土实际。对城市的影响可从城市聚落建筑风格、城市职能特点、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城市景观、城市发展等方面进行认识理解,适当列举上述初中的例子,多以景观图展示各类影响的例子。重点说明当今城市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的影响,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农业:
七年级下 东南亚—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水稻种植和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印度—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水稻、小麦的分布与(季风气候)降水、地形的关系;欧洲西部—传统的畜牧业:对欧洲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位置、气候、地形等方面的分析;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形成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发展形成不同的农业带;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农作物集中分布地带及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分析
八年级上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业的地区分布及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分析、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不同类型地区发展农业方向问题的讨论,初步了解影响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
工业:
七年级下 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经济特点的形成及主要影响因素、工业区集中分布沿海的特点;印度—发展中的工业:分析主要工业的分布及其与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印度的高新技术产业 ;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欧洲西部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形成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产资源与采矿业、冶金和机械制造业;美国—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硅谷、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铁矿资源丰富、现代工业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之列、矿产和重工业集中分布
八年级上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工业的空间分布、主要工业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八年级下 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工业区的分布 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
八年级上 我国的交通运输网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工业联系、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工业与环境)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建议: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初中地理主要侧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学习的案例比较少。教学中可充分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的知识,不难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重点分析农业技术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
2、农业地域类型,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教材简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农业类型,而省里下发的指导意见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等农业地域类型,建议要有选择地补充说明。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而不是死记硬背。
3、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回顾初中已学知识,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建议教学中通过对实例,对各因素作简要分析说明。注意综合分析一般因素与主导因素的关系。“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部分以案例形式帮助学生重点分析工业转移的表现和成因 ;“工业与环境”教材中没有案例说明,建议可用日本工业、美国工业、长江沿江地带工业污染等为例加以说明。
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应注重地理综合分析方法的掌握,学会举例分析说明农业地域类型或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材中的部分案例初中有初步学习过,经过深入分析学习,能理解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活动中的案例也可适当引用初中教材的例子,资料加深和拓展后进行分析。教材中有些较杂的内容可有选择地利用进行教学。
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初中没有涉及。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是要联系一些初中知识,比如: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名称和重要的铁路枢纽;我国主要的内河航线和主要内河港口城市等,建议在学习这节课之前简单帮学生回顾以下,但不要涉及过多,以免耽误教学进度。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下 人口对资源(土地)和环境的压力;印度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压力,印度的人口政策;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美国能源消耗大国 ;日本对太平洋沿岸的污染;南极环境资源保护
八年级上 中国的水资源 土地资源
八年级下 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学建议
学习高中部分时,要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联系初中部分内容,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关系。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必修三
知识衔接: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下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西半球的国家—美国、巴西
八年级下 中国的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认识省级区域—北京、香港和澳门、台湾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认识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区域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教学建议:
1、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建议教师引领学生再次熟悉初中的知识,认识一些必要的地图。例:世界大洲图、世界分区图、主要国家的位置、中国政区图等。在复习的同时也深化了区域的含义。
2、本单元第二节区域的发展阶段按照农业、工业、高效益的产业(例高新产业)的顺序分析每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在活动中运用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及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案例,建议教师带领学生熟悉这两个地区的相关内容,包括该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资源状况、环境现状等。
3、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介绍了东、中、西部经济带的差异、发展差异(产业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外开发程度);南方和北方的区域差异;西部大开发等问题。在之前已经复习了中国政区图,建议教师引领学生复习中国气候图、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
4、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介绍了东西部的经济合作;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产业转移等内容,部分知识与初中教材联系紧密,建议教师进一步熟悉初中教材中相关的内容,例中国地形地势图、中国河流图、中国能源分布图等。
第二章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八年级上 地形与地势;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八年级下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八年级上 河流和湖泊
美国的田纳西河(初中教材无)
七年级下 美国——自然条件和农业地区专业化
七年级下 欧洲西部
德国的矿产资源和工业(初中教材无)
八年级下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如何防治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为例,说明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的现状及如何保护湿地
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自然、社会经济);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主要的农业带分布、成因);农业发展时出现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教学建议:
1、初中对于此部分知识没有系统的讲述,知识比较分散,特别是初中学生只是机械的识记,不能将知识的因果联系衔接起来。
2、针对初中地理知识的零碎性和间断性,要整体识图。学生会灵活的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因此在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知识衔接时,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推理问题。
第一节相关的内容在初中是以零碎的知识来体现的,学生不能将其完整的梳理,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总体归类,复习中国地形图、中国气温图、中国降水图、中国植被分布图来辅助分析西北地区的相关知识。
第二节有关湿地的内容在初中并没有给出概念,仅提到湖泊对河流有调节作用。高中要求考虑到湿地与其他因素(生物、洪水、航运、旅游等)的关系,地形图没有具体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教师需要细化,介绍中国主要湿地分布图。并给出与洞庭湖相关的地形、气候等情况,洞庭湖之前之后的对比图。
第三节初中给出了美国的地形图,对于其他相关的知识没有做更多的介绍,高中需利用初中的地图及高一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教师需要补充美国的气候图、河流图、地形图。并将其细化。
第五节初中没有涉及此区域的内容,而高中要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兴衰的原因等,达到灵活运用。建议教师给出欧洲西部的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河流图,进而通过分析德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得出本节课的知识。
第六节初中介绍了珠三角地区的自然状况及外向型经济,高中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出现的环境问题,其内容与高一知识联系紧密。建议复习高一有关城市的知识。
(二)、 方法衔接
从教学方法看,初中地理教学活动通常以具体的地理事实及相关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传授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训练基本的地理技能为主要目的,对教学活动控制程度比较高,老师就像学生的拐杖,学生的依赖性较大。而高中阶段侧重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更高层次思维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要使学生养成研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需要学生靠自己的头脑去自主思考解决以前没有遇到的很多问题。关注学生已有的初中经验、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开展案例教学,案例要典型并注意与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切忌牵强附会,应注重方法指导、能力提升,以达到高中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方法高初中均可用的方法应加以使用。例地理发现教学法、地理启发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等。进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都有所增强,高中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在问题的设计上和知识的传授上与初中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要让学生在延续初中学习地理以兴趣为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给他们一个缓冲的时间,做好学习方法的自然过渡和衔接。
具体做法:
1、对教材内容予以适当补充
建构主义教学论强调:“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一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允许被固定,因为,否则一个相应的具有知识内容的教学将不可能,但应留有较大的允许改变和补充的空间”。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师生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客观世界,更能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使教师能够将其个人对于教学内容构想的经验知识投入到教学中去”。基于各种教学论流派对这一教学论思想的公识,高中新教材的编写为教师留有一定的余地,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初高中没有衔接上的知识补充完整。自高二年级开始的地理教学需要系统地补充区域地理内容。文科班的地理教学是以高考说明为依据的,凡是高考所涉及的内容,都需要学生重新整理和完善。因此,高二、三年级文科班的地理教学除了要完成统一安排的地理选修内容外,还必须补充学生在初中没有学习过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内容,这些内容应随着高考大纲的变化而调整。
2、适当拓宽高、初中知识的边界,扩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由于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从已知到未知,将新知纳入旧知的结构而逐步演化提高的过程。所以,通过适时、适当的复习有关初中地理知识是高、初中地理教学衔接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学习新知识时一定要将本节涉及到的初中知识进行复习,这样可以为学生接受新知识铺设一个台阶,就降低了地理学习的难度。例如:在讲授热力环流的知识时,先复习初中学习过的关于热胀冷缩的知识,对于理解冷高压热低压就更容易理解。
3、培养地理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成功的最根本的动因是对物理学的兴趣,对物理世界的美的向往和爱好……”从很多奇妙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介绍地球是颗特殊的行星时,可以引入学生最关心的话题:是否真的存在外星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从他们日常生活或比较熟悉的现象中举例,列举出要有生命存在应该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从而概括出地球是特殊的行星的原因。
4、加强直观教学
高中地理刚开始就涉及到遥远的宇宙和地球的大气,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主要来源于构建侧视图和俯视图,以及这两种图形之间的转换。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非常抽象,难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并结合身边的实例,多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具,使学生能够通过平面的图形立体的教具,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5、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理念要求“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教学中这个理念的体现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材料: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拥有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和尊重学生不同的经验、见解、想法和说法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差异的多种教学方式。
6、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教学大纲;研究内容由学生和教师设定;评价注重过程,不但是为了评定绩效,也是为了作出决定,所以评价是回溯的,也是前瞻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进行社会调查,从图书馆、英特网等处广泛搜集有关资料,并对之进行整理、归类和取舍,其检索知识、探索求知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知识结构得以完善,为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使学生学会求知。
(三) 能力衔接
地理思维能力与地理学习能力方面,高中阶段是以初中为基础的进一步发展。初中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对地理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学习能力(比较、分析等),初步具有收集处理地理信息能力,初步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高中地理学习能力培养要求比初中更高,更突出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之上,侧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关注培养学生具有更高层次的探究能力、更高要求的收集处理地理信息能力。例如课程内容的行为动词多为"阐述、分析规律、分析原因、分析问题、结合实例分析、归纳规律、举例说明影响差异"等。
具体建议:
1、实施探究性教学,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总是致力于向学生展示结构完整、知识完备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养成了依赖、等待的惰性,进入高中后,由于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教师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不可能安排、呈现好所有的细节,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自主探索能力,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追寻、探究其解决方案。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思路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平时可以针对学生所感受到的疑难点和兴趣点,将科学探究的某些环节有机地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
2、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
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例如,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3、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高中地理内容标准中的大量内容需要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是达到这些标准的重要途径。可以采用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观点,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此外,地理设计也是一种可以尝试的学习活动,例如土地利用、城乡规划、交通规划、工业区位选址、某个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等都可以作为设计的主题。
除此之外,我们要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进行变更和适应。
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问题,不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知识的增补与温故知新的问题,而且是我们如何深入传统教育理论中合理的内核与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理论在高中教学上的实践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际中,遵循初高中教学规律和特点,不断探索,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问题。总之,初、高中课程衔接的路上依然充满荆棘,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地理教师认真探索解决台阶问题,顺利完成初高中跨度。
初中阶段地理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学习这些内容除了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终身发展有用之外,也为学习高中地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高中地理课程不再全面学习区域地理,高中的必修课程大体上是学习系统地理,而高中选修课程除了个别一些模块以外基本上是学习应用地理。并且,与初中地理“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不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将来无论学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还是进入大学深造,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同样都是“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
学生经过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基本上能够为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地理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但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无论是从学习内容上,还是从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上与初中都存在着颇大的“跨度”,甚至出现“断层”。 随着教学的深入,初高中教学衔接不上的现象逐渐暴露出来,学生在学习上也出现滑坡现象。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良好的教学不能只看到学生现有达到的水平,而应当立足于长远的发展,看到学生的明天。初高中怎样衔接,如何给学生搭一个坡度较缓慢的“引桥”,让学生以比较整齐的阵容、较规范的步伐上好“引桥”,平缓地引他们上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每个高中地理教师都必须关注并且要做出努力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此,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以下意见,供地理同行们参考和借鉴。
一、充分认识初高中地理教学上存在的衔接问题
1、课标的问题
(1)地球与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初一学生掌握经纬网与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没有任何要求。经纬网与地图的学习,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有初步的立体几何知识,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尚未健全,立体几何的知识几乎是空白(在高中数学课程中,高中二年级学生才开始学习立体几何),要让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与技能难上加难。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经纬网与地图这部分内容没有进行加强与巩固,默认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理解并掌握了这部分内容。这一初高中课标衔接问题给高中地理教学造成困难。
(2)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要揭示区域自然环境本身的综合特点,而且要结合人口、社会、经济、历史发展等诸多人文因素,考察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从而为区域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线,要求初中学生以某一区域为例,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因此,各出版社在编写初中地理实验教材时都只对个别典型区域进行阐述,没有将所有区域纳入其中(课时限制)。这一状况造成初中学生对地理区域的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了解甚少、掌握不牢。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系统地理学习为主线,要求高中学生以某一区域为案例,学习掌握地理原理和方法,因此,地理区域的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就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这一初高中课标衔接问题给高中地理教学造成极大的困难。
2、教材的问题
初中课改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明确降低了教学难度,教学中注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高中教学内容相对于初中教学内容更加抽象、更注重逻辑性和理论分析。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教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而且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选择不完整,教材内容跳跃、跨度大,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深度掘进,广度拓宽,梯度增强,角度多维。特别是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一标多本”的广泛推广,初高中教材多元化现象大面积出现,我市初中地理教材是人教版的,而高一地理新教材是湘教版的,部分知识点对接不上,导致这种态势更加严重。
3、初高中实行新课改的差异问题
随着初中课改的深入实施而形成的初高中教育教学观念上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高中新知识的接受。初中进入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师生平等对话和交流互动、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的具体实施上也有了明显改进。与初中课改相比,高中课程改革刚刚起步,高中教学方式相对滞后,教学方式改革发展不均衡,教师一言堂,教法陈旧单一的现象还存在。这样,学生由初中很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走进高中相对死板沉闷的教学环境,便产生了很大的不适应。
4、中高考的差异问题
中高考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考试,前者为了完成初中阶段九年义务教育,考试形式是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二考合一,即达标考试。而且我市多年来中考没有地理学科,只在初二进行结业考试,基本上是学校自命题。因此,初中地理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量上和质上都大打折扣。许多初中教师只给学生划范围,出复习题,让学生死记硬背,以获取高分。许多学生平时没有好好学,根本不理解知识内容,到考前突击背老师划定的内容也能够达标过关,事后就忘得一干二净。而高考是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在文综的考试形式下,随着命题思想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向,对学科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比前者高得多。所以这些学生到了高中,遇到考试及平时教学复习时,往往不得要领,无法适应,导致学习上的滑坡,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初中地理教学只在初一和初二安排课程,初三一年空缺,接受高中教学时,知识遗忘程度非常严重,地理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尤其是农村中学毕业的学生,学习基础的参差不齐,也给高中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5、教师的问题
相当比例的初中学校让没有地理教师资格的教师进入地理课堂(我市初中地理教师中,专业毕业的还不到50%),这些教师没有受过地理专业教育,原来还能照本宣科,但初中课改后,教科书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大改变,知识内容相应减少,而增加了大量的图画、照片和表格,这样就需要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有些教师做不到这点,只能帮学生简单画画书,背一背。初中地理教学不容乐观,这给高一地理教学带来困难。
按现行的教育模式,绝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没有教过初中,基本没有或很少参加过初中的备课、听课、评课,对初中教学知之甚少,他们不了解高一新生学习的程度,不了解地理学科的初中教学内容,忽略了对初高中教学衔接的调查和研究,因而授课过程未能有机建立起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这使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教学较大知识容量和能力要求的压力下,加上对教师的教法不适应,从而在高中起始形成了部分学生的掉队和分化现象。
6、学生的问题
本届高一新生是实行初中课改以来的第二届毕业生。他们的主要特点是思维活跃、喜欢探究但基础不牢,考虑问题也不全面,尤其是不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学生在某些地理基础知识、技能、基本地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储备不足,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学习能力有缺漏,例如高中学习必须具备的重要地理原理知识(地球运动、气候等)部分基础缺失或不扎实;运用地图进行地理学习的能力、阅读地图与资料分析处理提取地理信息等能力不强;对中国和世界地理区域及特征认识不全等。这主要是由于初中课程标准对有些地理知识仅要求初步认识,一般不涉及原理性的知识,对中国区域、世界区域只进行案例式学习不作全面要求。特别是进入高中后,对学生的思维方法、能力要求、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造成初高中学习的“跨度感”。
因此,要消除学生在初、高中地理学习中那样一种“跨度感”,就应当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 不仅要对学生缺乏的知识基础作适当补充,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能力水平,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发展科学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的能力水平获得更高层次的提升,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顺利地完成向高中地理学习的过渡。
二、解决初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搞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是为了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初、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一座桥梁,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研究,以帮助学生在地理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实现自然的过渡和顺利的衔接;也为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让高中学生更快、更好地达到(或超过)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2、必要性原则
由于在中考中只占10分(这也是近两年才有),初中地理教学不被重视、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衔接不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在高中起始年级解决这一问题非常必要。
3、基础性原则
在解决地理课程衔接问题时,影响高中地理教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先补上,这样可以为学生接受新知识铺设一个台阶,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4、发展性原则
解决初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衔接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不但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三、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一)知识衔接和教学建议
必修一
课标衔接:
高中
课标
课程内容: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目标: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对应的初中课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点衔接: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上 1、地球仪 理解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纬度、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理解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应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2、地球运动 自转的方向、周期,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公转的方向、周期,公转产生四季,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地球上的五带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运动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教学建议: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在初中基本没有涉及,按课标要求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不要涉及太深,要求学生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对一些活动的处理,可删除或替换,有些活动对高中生来说没有意义,如第六页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半径有多少千米就可以删除。
第三节 地球运动与初中联系较为密切,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初一学生掌握经纬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没有任何要求。经纬网的学习,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有初步的立体几何知识,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尚未健全,立体几何的知识几乎是空白,要让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与技能难上加难。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经纬网这部分内容没有进行加强与巩固,默认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理解并掌握了这部分内容。所以这部分内容应在课前做好铺垫,尤其让学生在学习这节内容前明确经纬网的最基本知识,扫除学习地球运动时的障碍,但不要扩展的太深,受课时的限制,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是关键。关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对这方面的要求是比较低的,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高中阶段教育的课标要求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其行为动词是“分析”,表明对本课“标准”的要求要从义务教育阶段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高中地理新教材分别以“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两个标题来说明地球运动的规律和地理意义。这部分内容与初中地理相关内容承接,建议把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放在一起对比学习,这样既便于学生对比理解记忆两种运动的基本规律,又便于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周期——太阳日和恒星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部分,建议在高一学年不要拓展得太深,毕竟大部分学生将来是要学习理科的,主要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即可。深层次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在高三文课复习时再加强。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上 陆地和海洋 1大洋和大洲 2海陆的变迁 沧海桑田、大陆漂移、板块的运动
七年级上 天气与气候 1多变的天气 天气及其影响、天气预报、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规律 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分布 4世界的气候 气候的地区差异、影响气候主要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七年级下 亚洲复杂的气候、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活动部分)、 非洲热带草原气候(活动部分)
八年级上 我国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锋面雨(阅读材料)、气象灾害:干旱、台风、寒潮、洪涝(活动)
中国水资源 水是宝贵的资源、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工程)、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农业节水、工业节水)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第三节 大气环境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状况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教学建议: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本节课内容在初中教材没有涉及,但学生有一些感性认识。
1、用实物教学,
2、应用化学知识:物质的组成—单质和化合物。
再强调地理学的矿物是自然情况下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
3、如果没有实物可以用多媒体教学用影像展示来突破难点。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1、用世界地形图突出地表形态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宏观上有感性认识。简单介绍地表形态的不断变化,承接初中教材涉及到的现象。最好用影视材料吸引学生注意力。高中从力学角度分析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重点探讨地表形态变化的能量来源、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
2、初中地理七年级上“海陆的变迁”教材中对板块构造学说已有初步的介绍,日本一节中也有关于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的活动探究,但初中学生对如此抽象的知识只有粗浅的认识,高中进一步细化边界的运动方向—动力机制,解释世界主要宏观地形单元形成原因。宏观:用板块构造运动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细化板块构造运动方向、界限、作用结果、表现。适当了解板块构造,对培养高中生的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来说,也很有必要。
3、展示地壳运动形成的断块山、褶皱山简图—回忆初中内容。高中背斜、向斜受力分析图、地形变换图。微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细化了背斜、向斜的不同时期的受力分析、地表形态。
4、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外力作用的地貌,让学生挑出来那些是风的作用、那些是流水的作用、进一步探讨这种作用在什么地方表现最明显,再进一步探讨作用的过程结果,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的来讲初中突出现象、高中突出原理。最终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归纳出一般规律的学习方法,技能。高中的知识面更宽、范围更广、视野更开阔、分析归纳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要求更高。
第三节 大气环境
本节内容非常多,基本是在原教材必修上册第二章的内容上做了适当的删减: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全球大气环境保护等。有些基础知识不帮助学生回顾和温习,就不能很好完成后面的教学。建议如下:
1、选取本地近几天来的天气变化、气候的特点,复习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通过教材43页图2—23,利用活动题帮助学生简单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因为这部分内容初中教材没有,需要适当补充。
3、“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部分,课标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在帮助学生了解大气的主要成分的基础上,利用教材41页的表格对大气各组成成份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等进行适当讲解。讲清了这些知识,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温室效应及其作用。
4、通过教材2—26 不同太阳高度辐射强度变化示意图了解受热面积、通过大气路径长短变化特点,揭示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及成因。
5、热力环流:以物理学的大气压强为突破口,强调垂直方向上气压的分布特点。授课之前先简单介绍气压的含义。应用物理学理论,热胀冷缩原理,推出地面受热空气垂直上升、遇冷空气垂直下降,导致同海拔空气密度大小变化,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进而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6、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初中地理教材基本不涉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所以学生不明确它们对气候的影响机制。要借助教材52页活动2题,让学生了解低压控制—→气流上升—→多雨,而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少雨,并适当说明一下上升为什么就可能多雨,下沉为什么少雨的原因。或者把后一节“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低压、高压与天气的知识放到前一节来讲述 (因为其中有讲到空气抬升逐渐冷却,其中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等知识) 作一定铺垫。
气候知识在中学地理中比较重要。初中侧重阅读气候统计图表资料,分析气候特征,气候影响因素分析要求较简单,主要是指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初中已有基础。但高一现在使用的湘教版教材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只介绍了“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两个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初中气候基础知识的引用。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气候的四大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包括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 、下垫面 (包括海陆位置、分布、地形、洋流等) 、人类活动。并对高初中地理中的不同提法 (如初中所提纬度位置与高中所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关系),初中地理零散或没有提到的其他因素 (如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作适当的补充教学,可再引用初中学过的我国的季风气候或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由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切实掌握对区域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与步骤。
7、常见天气系统建议注意初中学过的锋面雨、台风等知识。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1、用提问的方式、节水标志、语言表述(黄河之水天上来)水资源的一般特点。
2、用直观图示表现水循环过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归纳能力。
3、通过《地球水量构成》示意图 突出地球陆地上淡水资源的有限性,通过水循环强调水资源的循环持续利用,增强节水意识。探讨解决缺水的一般方法。
4、洋流部分内容初中没有,也是高一学生学习的难点,建议学习之前帮助学生先回顾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强调海水主要是随风流动的特点,并借助教材的活动来帮助学生构建这部分知识体系。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八年级上 中国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
七年级上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活动)
七年级下 亚洲气候分布、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活动)
八年级下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黄土高原、台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分布(活动)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第二节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第三节 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教学建议:
1、课前回忆初中学过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中国南北气温的差异和东西干湿的差异。
2、本章是对前面两章的总结和提升,所以在这一章的教学中要不断联系前面两章的知识。例如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就表现在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再如自然地理环境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规律实际上是以气候的分异规律为基础的,气候决定了当地的植被和动物种类。在本章的教学中应突出两个基本地理观念,一是综合性的观念,二是因地制宜的观念。
3、建议在教学中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是一节好课的良好开端。即创设了教学情境也是完成“情感 态度 价值观”目标的好材料。如:第四纪的银杏的灭顶之灾、濒临灭绝的华南虎和华南虎事件;“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的启示、“怒江建坝”惹争议;杭州西溪湿地的萎缩与保护性开发、上海浦东机场与候鸟迁移栖息等等。
4、运用好材料案例,例如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可以通过1998年长江洪水的成因分析,三峡水库的利弊分析以及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分析等事例来说明;又如因地制宜的观念可以选用我国农作物的分布、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等事例来说明。这两个基本观念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处的基本准则,只有深入理解并切实履行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注重学法引导,减轻学习负担。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能力,分为用(绘)图说明和读图分析(归纳)两大类;举例(或结合实例)说明的能力;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6、抓住主干,合理取舍,设计“知识框图”,使教材内容结构化。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7、有条件的学校在深入挖掘教材图像基础上,可以补充景观图片(或影像资料)用以说明地理环境要素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上 地形图的判读
七年级下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东南亚的地形—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俄罗斯的地形(活动)、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欧洲西部的地形、澳大利亚的地形;美国的地形;巴西的地形、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
八年级上 中国地形和地势;中国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土地资源、水资源;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交通运输枢纽、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八年级下 香港城市建设用地与地形的关系;台湾地形对城市的影响;说明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活动);长江沿岸地带城市的分布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建议:
1、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并且要求学生掌握案例分析方法。如:走进牡丹江、中国百万人口城市分布图、走进四大文明古国;梦回楼兰、走进玛雅、第四纪冰期及间冰期、全球变暖威胁岛国图瓦卢;大同煤矿、大庆油田、攀枝花钒钛矿、锰结核、可燃冰、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公众人物廖小义;2004年印度尼西亚海啸、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中国东川泥石流。
2、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要结合初中教材提到的我国及世界各地的地形对聚落影响的典型案例,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并抓住知识体系,逐一用案例说明,如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发展和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
3、用好教材资料,如第二节大跨度的时间分析中,教材采用了较多的地理图表和数据,并安排了学生的探究活动,要用好材料以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处理好教材小栏目,如第一节活动5:探究四川盆地交通与地形——引导学生学习综合分析地形与交通线的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关系,掌握用综合的方法学习地理。
5、抓住主干,合理取舍,设计“知识框图”,使教材内容结构化。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必修二
课标衔接:
高 中
课 标
课程内容: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知识目标: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相对应的初中课标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衔接: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上 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同的人口政策(阅读材料);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图)
七年级下 亚洲人口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多样的地域文化;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印度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印度的人口政策;中东文化差异;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美国移民国家;巴西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八年级上 中国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八年级下 珠江三角洲的民工潮(阅读材料)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第三节 人口迁移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教学建议:
初中对于此部分注重现象的描述,知识比较分散,特别是初中学生只是机械的识记,不能将知识的因果联系衔接起来。这一章人口的知识初中和高中的教材还是相差较大,初中知识没有成体系的讲解,很多是以阅读材料或活动的形式给出的,而对于地域文化这部分内容,只是简单介绍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语言和宗教上的差异,而没有将文化对于人口增长有机的联系起来。因此,对于人口与环境这一章的讲解,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重点研究课标,根据课标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课标对于高中必修二第一章的要求是: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2、本章教学应该立足于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搞清基本概念: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等,以及理解基本原理:人口增长模式、影响人口增长与迁移的因素等。
3、教学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1)收集教学资源:当地人口三率的收集分析、外来民工的调查分析等。
(2)绘图与析图(不同类型的统计图)。
(3)问题讨论:典型案例所反映的问题讨论分析。
(4)撰写人口方面的小论文(研究性学习)。
4、结合区域地理,在特定的环境中应用相关的基本原理,从区域环境特征(自然和社会)分析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的特征及原因。从影响因素入手综合分析某一区域(日本、新疆、浙江等)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
5、补充知识:
(1)人口的分布
人口有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之分。前者是人口按陆地平面投影的地理位置分布的状况;后者则是人口按海拔高度所在的分布状况。世界人口的水平分布很不均匀,按纬度地带来说,主要分布在20°~60°的范围之内,低纬度地带,除局部地区外,人口偏少,高纬度地带更为稀少。按地区来说,亚洲东南半壁、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3个最大的人口稠密区,其人口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0%左右。其余地区,除规模较小的密集区外,大都为人口稀疏区。按距海远近来说,全世界有过半数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线200千米以内的地带,大陆腹地多为人烟稀少区域。垂直变化的总特点是人口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少。
中国的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如果从东北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西南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直线(称为黑河—腾冲线),约有94%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42.9%的东南部地区,约6%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57.1%的 西北部地区。
(2)世界人口增长两极分化
联合国人口基金发表的《2001年度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指出,世界人口增长仍趋两极分化。人口增长对环境和贫困的压力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报告指出,今年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1亿,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会再增加一半,达到93亿。今后增加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49个最不发达国家在今后50年中,人口将增长2倍。在世界人口发展中,两极分化仍然十分严重。占全球20%的富国人口的私人消费量占全球私人消费量的86%;而占全球最贫困的20%人口只占全球的1.3%。
(3)人口的增长
二战以前尤其是20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相当缓慢。在二战后人口增长速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接近2%。随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放慢,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积极推行计划生育,自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率趋于下降,1995-2000年世界平均人口增长率为1.3%,2000-2005年进一步下降为1.2%。其中,2000—2005年发达地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0.2%,欠发达地区为1.5%,亚洲为1.3%,非洲为2.2%,欧洲为-0.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为1.4%,中美洲为1.7%,大洋洲为1.2%,中国为0.7%。目前,全世界每分钟大约出生259人,中国每分钟约出生38人,平均不到两秒钟出生1个人。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上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乡村和城市、聚落与环境(不同建筑风格的聚落图片)、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七年级下 亚洲不同地区的住房差异;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澳大利亚矿产和城市的分布、 澳大利亚规划建设的城市堪培拉(图);巴西的城市化问题、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图、巴西利亚平面图
八年级下 北京、香港、澳门、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与上海 北京的现代化建设 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化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区位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 第二节 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特点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建议:
初中地理对城市的认识,主要是从城市的分布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文化景观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民族习俗的关系等角度。城市内部功能分区是新知识、地域文化对人口、城市的影响部分初中较少涉及。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作为难点,可多举例说明。城市的空间结构与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可以初中学过的北京、香港、澳门、上海为例。对城市化部分可适当引用初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初中对此已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乡土实际。对城市的影响可从城市聚落建筑风格、城市职能特点、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城市景观、城市发展等方面进行认识理解,适当列举上述初中的例子,多以景观图展示各类影响的例子。重点说明当今城市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的影响,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农业:
七年级下 东南亚—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水稻种植和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印度—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水稻、小麦的分布与(季风气候)降水、地形的关系;欧洲西部—传统的畜牧业:对欧洲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位置、气候、地形等方面的分析;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形成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发展形成不同的农业带;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农作物集中分布地带及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分析
八年级上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业的地区分布及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分析、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不同类型地区发展农业方向问题的讨论,初步了解影响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
工业:
七年级下 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经济特点的形成及主要影响因素、工业区集中分布沿海的特点;印度—发展中的工业:分析主要工业的分布及其与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印度的高新技术产业 ;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欧洲西部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形成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产资源与采矿业、冶金和机械制造业;美国—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硅谷、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铁矿资源丰富、现代工业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之列、矿产和重工业集中分布
八年级上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工业的空间分布、主要工业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八年级下 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工业区的分布 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
八年级上 我国的交通运输网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工业联系、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工业与环境)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建议: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初中地理主要侧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学习的案例比较少。教学中可充分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的知识,不难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重点分析农业技术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
2、农业地域类型,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教材简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农业类型,而省里下发的指导意见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等农业地域类型,建议要有选择地补充说明。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而不是死记硬背。
3、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回顾初中已学知识,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建议教学中通过对实例,对各因素作简要分析说明。注意综合分析一般因素与主导因素的关系。“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部分以案例形式帮助学生重点分析工业转移的表现和成因 ;“工业与环境”教材中没有案例说明,建议可用日本工业、美国工业、长江沿江地带工业污染等为例加以说明。
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应注重地理综合分析方法的掌握,学会举例分析说明农业地域类型或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材中的部分案例初中有初步学习过,经过深入分析学习,能理解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活动中的案例也可适当引用初中教材的例子,资料加深和拓展后进行分析。教材中有些较杂的内容可有选择地利用进行教学。
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初中没有涉及。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是要联系一些初中知识,比如: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名称和重要的铁路枢纽;我国主要的内河航线和主要内河港口城市等,建议在学习这节课之前简单帮学生回顾以下,但不要涉及过多,以免耽误教学进度。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下 人口对资源(土地)和环境的压力;印度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压力,印度的人口政策;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美国能源消耗大国 ;日本对太平洋沿岸的污染;南极环境资源保护
八年级上 中国的水资源 土地资源
八年级下 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学建议
学习高中部分时,要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联系初中部分内容,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关系。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必修三
知识衔接: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下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西半球的国家—美国、巴西
八年级下 中国的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认识省级区域—北京、香港和澳门、台湾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认识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区域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教学建议:
1、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建议教师引领学生再次熟悉初中的知识,认识一些必要的地图。例:世界大洲图、世界分区图、主要国家的位置、中国政区图等。在复习的同时也深化了区域的含义。
2、本单元第二节区域的发展阶段按照农业、工业、高效益的产业(例高新产业)的顺序分析每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在活动中运用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及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案例,建议教师带领学生熟悉这两个地区的相关内容,包括该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资源状况、环境现状等。
3、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介绍了东、中、西部经济带的差异、发展差异(产业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外开发程度);南方和北方的区域差异;西部大开发等问题。在之前已经复习了中国政区图,建议教师引领学生复习中国气候图、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
4、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介绍了东西部的经济合作;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产业转移等内容,部分知识与初中教材联系紧密,建议教师进一步熟悉初中教材中相关的内容,例中国地形地势图、中国河流图、中国能源分布图等。
第二章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八年级上 地形与地势;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八年级下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八年级上 河流和湖泊
美国的田纳西河(初中教材无)
七年级下 美国——自然条件和农业地区专业化
七年级下 欧洲西部
德国的矿产资源和工业(初中教材无)
八年级下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如何防治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为例,说明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的现状及如何保护湿地
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自然、社会经济);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主要的农业带分布、成因);农业发展时出现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教学建议:
1、初中对于此部分知识没有系统的讲述,知识比较分散,特别是初中学生只是机械的识记,不能将知识的因果联系衔接起来。
2、针对初中地理知识的零碎性和间断性,要整体识图。学生会灵活的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因此在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知识衔接时,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推理问题。
第一节相关的内容在初中是以零碎的知识来体现的,学生不能将其完整的梳理,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总体归类,复习中国地形图、中国气温图、中国降水图、中国植被分布图来辅助分析西北地区的相关知识。
第二节有关湿地的内容在初中并没有给出概念,仅提到湖泊对河流有调节作用。高中要求考虑到湿地与其他因素(生物、洪水、航运、旅游等)的关系,地形图没有具体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教师需要细化,介绍中国主要湿地分布图。并给出与洞庭湖相关的地形、气候等情况,洞庭湖之前之后的对比图。
第三节初中给出了美国的地形图,对于其他相关的知识没有做更多的介绍,高中需利用初中的地图及高一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教师需要补充美国的气候图、河流图、地形图。并将其细化。
第五节初中没有涉及此区域的内容,而高中要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兴衰的原因等,达到灵活运用。建议教师给出欧洲西部的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河流图,进而通过分析德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得出本节课的知识。
第六节初中介绍了珠三角地区的自然状况及外向型经济,高中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出现的环境问题,其内容与高一知识联系紧密。建议复习高一有关城市的知识。
(二)、 方法衔接
从教学方法看,初中地理教学活动通常以具体的地理事实及相关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传授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训练基本的地理技能为主要目的,对教学活动控制程度比较高,老师就像学生的拐杖,学生的依赖性较大。而高中阶段侧重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更高层次思维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要使学生养成研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需要学生靠自己的头脑去自主思考解决以前没有遇到的很多问题。关注学生已有的初中经验、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开展案例教学,案例要典型并注意与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切忌牵强附会,应注重方法指导、能力提升,以达到高中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方法高初中均可用的方法应加以使用。例地理发现教学法、地理启发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等。进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都有所增强,高中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在问题的设计上和知识的传授上与初中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要让学生在延续初中学习地理以兴趣为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给他们一个缓冲的时间,做好学习方法的自然过渡和衔接。
具体做法:
1、对教材内容予以适当补充
建构主义教学论强调:“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一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允许被固定,因为,否则一个相应的具有知识内容的教学将不可能,但应留有较大的允许改变和补充的空间”。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师生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客观世界,更能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使教师能够将其个人对于教学内容构想的经验知识投入到教学中去”。基于各种教学论流派对这一教学论思想的公识,高中新教材的编写为教师留有一定的余地,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初高中没有衔接上的知识补充完整。自高二年级开始的地理教学需要系统地补充区域地理内容。文科班的地理教学是以高考说明为依据的,凡是高考所涉及的内容,都需要学生重新整理和完善。因此,高二、三年级文科班的地理教学除了要完成统一安排的地理选修内容外,还必须补充学生在初中没有学习过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内容,这些内容应随着高考大纲的变化而调整。
2、适当拓宽高、初中知识的边界,扩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由于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从已知到未知,将新知纳入旧知的结构而逐步演化提高的过程。所以,通过适时、适当的复习有关初中地理知识是高、初中地理教学衔接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学习新知识时一定要将本节涉及到的初中知识进行复习,这样可以为学生接受新知识铺设一个台阶,就降低了地理学习的难度。例如:在讲授热力环流的知识时,先复习初中学习过的关于热胀冷缩的知识,对于理解冷高压热低压就更容易理解。
3、培养地理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成功的最根本的动因是对物理学的兴趣,对物理世界的美的向往和爱好……”从很多奇妙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介绍地球是颗特殊的行星时,可以引入学生最关心的话题:是否真的存在外星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从他们日常生活或比较熟悉的现象中举例,列举出要有生命存在应该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从而概括出地球是特殊的行星的原因。
4、加强直观教学
高中地理刚开始就涉及到遥远的宇宙和地球的大气,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主要来源于构建侧视图和俯视图,以及这两种图形之间的转换。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非常抽象,难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并结合身边的实例,多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具,使学生能够通过平面的图形立体的教具,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5、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理念要求“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教学中这个理念的体现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材料: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拥有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和尊重学生不同的经验、见解、想法和说法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差异的多种教学方式。
6、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教学大纲;研究内容由学生和教师设定;评价注重过程,不但是为了评定绩效,也是为了作出决定,所以评价是回溯的,也是前瞻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进行社会调查,从图书馆、英特网等处广泛搜集有关资料,并对之进行整理、归类和取舍,其检索知识、探索求知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知识结构得以完善,为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使学生学会求知。
(三) 能力衔接
地理思维能力与地理学习能力方面,高中阶段是以初中为基础的进一步发展。初中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对地理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学习能力(比较、分析等),初步具有收集处理地理信息能力,初步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高中地理学习能力培养要求比初中更高,更突出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之上,侧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关注培养学生具有更高层次的探究能力、更高要求的收集处理地理信息能力。例如课程内容的行为动词多为"阐述、分析规律、分析原因、分析问题、结合实例分析、归纳规律、举例说明影响差异"等。
具体建议:
1、实施探究性教学,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总是致力于向学生展示结构完整、知识完备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养成了依赖、等待的惰性,进入高中后,由于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教师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不可能安排、呈现好所有的细节,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自主探索能力,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追寻、探究其解决方案。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思路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平时可以针对学生所感受到的疑难点和兴趣点,将科学探究的某些环节有机地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
2、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
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例如,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3、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高中地理内容标准中的大量内容需要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是达到这些标准的重要途径。可以采用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观点,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此外,地理设计也是一种可以尝试的学习活动,例如土地利用、城乡规划、交通规划、工业区位选址、某个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等都可以作为设计的主题。
除此之外,我们要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进行变更和适应。
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问题,不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知识的增补与温故知新的问题,而且是我们如何深入传统教育理论中合理的内核与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理论在高中教学上的实践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际中,遵循初高中教学规律和特点,不断探索,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问题。总之,初、高中课程衔接的路上依然充满荆棘,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地理教师认真探索解决台阶问题,顺利完成初高中跨度。
冥月- 帖子数 : 50
注册日期 : 09-11-26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