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谈谈如何让悬念给学生产生对历史的兴趣

向下

谈谈如何让悬念给学生产生对历史的兴趣 Empty 谈谈如何让悬念给学生产生对历史的兴趣

帖子  微笑 周五 2 四月 2010 - 23:14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教学实践中如何设置悬念,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你的胃口,逼着你非继续听下去不可。这种方法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常用,称之为悬念设置

一、导入新课,要有悬念。

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亢奋状态。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40分钟教学效率的重要一节,而且学生学习情绪是否高涨,也取决于能否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

如在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课时,我讲到:《三国演义》这本著作想必有很多同学知道,那么你知道三国是哪三国?他们的建立者是谁呢?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又与谁有关呢?从而导入新课。

这样的悬念设置,使学生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在自然状态中顺利地迁移到教学中来,很好地完成了导入新课的任务。

二、在教材过渡时设置悬念。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些相关内容有机结合的整体,如何使学生顺畅地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

如在讲官渡之战这一节时,在讲完故事后,讲到战争结局时,可设置这样的悬念:①袁绍人多势众,却失败了,原因何在?②曹操势单力薄却胜利了,胜利的原因何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思考,这样使学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在教学中来,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适当的答案。

不仅如此,悬念还可以设置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之处。40分钟的教学,要使学生注意力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确实不易。

研究表明,经过10-20分钟的注意起伏,便会导致注意不随意地离开客体,教师讲课时每隔10-15分钟使学生转换一下不同种类的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注意的稳定。 ①因此,悬念设置在重点、难点处,既可使学生引起重视,又可消除由于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如在学习《南方经济发展》这一课时,问:三国时期的北方是一种什么局面?老百姓会如何生活呢?这与南方经济发展有无关系呢?这样就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内容,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结束前设置悬念。

教材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起因结果,存在内在联系的。旧课往往是新课的钥匙。因此,在结束旧课而要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的联系点,精心设置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谜的需要。

如在讲《北方的民族汇聚》时,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人口的南迁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北方人口南迁之后北方的地域又被谁占据呢?请同学们课后预习下一课内容找出答案。这样可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去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

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必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笑

帖子数 : 139
注册日期 : 09-11-29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