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研究与复习
谈谈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研究与复习
永丰县佐龙二中 张咏清
一、开放性试题的基本特征
开放性试题指的是相对于有明确结论或标准答案的封闭性试题而言。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的深入,开放性题日益受到青睐和广泛关注。多年来,各省市也加强了对开放性试题的研究,无论是在试题的开放度上,还是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都不断推陈出新,每年都有各式各样的开放性试题如繁花般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让人眼花燎乱、目不暇接。
尽管如此,开放性题还只是刚刚步入春天,还处在生长变化之中,因而也很难马上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在这里,我们先结合一个实例来认识它的一般性特征。
例1.【课标内容标准】——探讨辛亥革命的意义
【传统封闭试题】——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新型开放试题】——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胜利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你的意见如何?说说你的理由。
(一)设问的多向性
围绕同一内容标准,传统试题与新型开放性试题的设问明显不同,前者引导学生思维是单向的,只考查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而后者是多向的,学生可回答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也可回答辛亥革命结局的局限性。多向性的设问,给了学生一个选择和发挥的空间。
(二)评价的多元性
因为传统的试题的答案是相对固定的,因而在评分标准中,一般都是采点给分,学生必须要将教材中形成定论的知识重现出来,才能得到相应的分数;开放性试题一般都强调采意给分,鼓励学生有新颖独到的见解。比如有的学生在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时,提出“它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对推动社会革命也起到积极的作用”,虽然认识不是很成熟,但只要持之有据,也需要肯定。此外,传统的试题考查的是主体认识的结果,要求学生认同辛亥革命在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上建立的不朽功绩,而开放性题则考查了学生形成认识的过程,不仅问学生的观点,而且问得出认识的依据及阐述观点的过程。因而从这些层面上来分析,开放性试题在评价上是多元的。
(三)答案的多样性
传统的试题设问的单向性,决定了它的答案也是相对固定的或惟一的。开放性试题的设问是多向的,学生的思维方向不一样,观点肯定也不尽相同,故答案具有多样性。学生可以回答辛亥革命是胜利的,也可以回答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还可以回答辛亥革命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但有它的胜利,只要理由充分、论述合理,都可视为成功的答案。
(四)功能的多重性
传统的试题侧重检测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其评估功能比较单一,而开放性试题却具有多重的评估功能。除了知识能力方面的目标评估外,还可以检测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情况,还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比如学生在发表对辛亥革命的看法时,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已经表达出来。与此同时,从他的回答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不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历史的、辩证地、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否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否掌握了史学的一般过程与一般方法。
二、开放性试题的现实意义
《课程标准》在阐述新课程基本理念时说:“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它既要全面检测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又兼有选拔功能,因而在当今的评估体制下,其导向性作用是不容低估的。新课程理念能否在教学中加以贯彻,给中考命题提出了挑战,开放性试题的设置是引导课程改革顺利推行的重要手段。
(一)开放性题的设置,有利于让师生对课程目标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例2.【课标内容标准】——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开放性题设置】——关注现实:长期以来,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一直否认20世纪30、40年代的那场侵华战争,称战争的目的是要把亚洲人从欧洲殖民统者下解放出来,把中国人民从野蛮世界中拯救出来,叫嚣“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历史反思:(1)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请搜集有关侵华史实加以说明。(2)想一想,日本右翼分子为什么要否认侵华罪行?你怎样看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
这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日本侵华罪行等史实的掌握情况、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史论结合的历史表述方法、对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基本态度、观点和价值观等,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综合体现,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历史教学不仅要达到“知识与能力”目标,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使其终身发展,还要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开放性题的设置,有利于让师生转变传统的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
开放性试题的取材范围是非常宽泛的,它可以是教材中的某一话题,也可以是史学论著中的相关论述,还可以来自档案资料、口述史料,而更多的可能是与现实紧密相关的热点话题、与学生学习生活或成长(情感的陶治、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塑造等)密切相关的话题。总之,只要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围绕课程目标来设计,试题内容就不一定要拘泥于某本教材、某种观点,这样,广大师生就会从教材的束缚中走出来,走向时代、走进社会、走入广阔的史学领域,“不唯书、不尽信书”。
开放性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多种思维品质,如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等。这些思维品质是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实践中形成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才能掌握基本的史学方法,才能激活这些思维“细胞”,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就要求广大师生转变陈旧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我们的老师就会去思考教学活动的主体问题,就会去思考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教书”或“教知识”还是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
(三)开放性题的设置,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不断钻研和创新教学方法。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师恪尽职守,对课本知识进行精心的解读和归纳,把一个个历史知识“块”,解析得条条缕缕,细致全面,然后塞给学生,让学生花力气去把它记住。历史是过去,与我们现实间隔着尘封而厚重的烟雾,我们总是要求学生隔着这烟雾记住烟雾那边的事,却很少让学生穿越这层烟雾,走近过去,深入到过去,深入到历史中,去感悟,去体察,去思索,去向四周张望一下,这不能不说是历史教师的悲哀,学生的悲哀,历史学科的悲哀!
开放性题的设置就是明确告诉我们,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必须改变了,“满堂灌”“填鸭式”的知识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课改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实现“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历史知识”的转变,我们必须完成“由告诉学生历史结论到告诉学生历史方法”的转变。我们必须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深入到历史中去,探究这一段历史是怎样形成的。既要让他们站在历史的古道上思考,又要时常从高处鸟瞰历史,以形成自己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开放性试题的基本形式
开放性试题的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出很多的类型。
(一)从答题的环境上划分
开放性题通过设问,给考生一个相对宽泛的答题环境,从答题环境的不同,开放题可分为显性开放题和隐性开放题。显形题目的特点是题干中摆出了多种让学生自由选择的观点。隐形题是指题干中虽未明显摆出,但实际隐含着不同观点。如例1就是显性开放题,而例2则是隐性开放题。
(二)从内容的性质上划分
开放性题的选材范围比较宽泛,根据试题的内容性质,至少可分出以下五种类型。下面,我们结合题例来认识这些类型的开放题。
1.历史人物评说
例3.拿破仑是一个富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九(1)班开展一次“我心中的拿破仑”的调查活动。请你填写如下调查表。
在你心目中,拿破仑一生最主要的角色是——
政治家 军事家 独载者 侵略者
表明态度
史实依据
填表说明:先表明态度,在你认为的最主要角色下面划“√”,再阐述史实依据。如果你认为表中所列举的四个角色都不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则补充在最后一列,并阐述理由。
2.史学观点争议
例4.某班准备举办一次辩论会。正方观点:时势造英雄;反方观点:英雄造时势。如果你是该班一员,你想成为哪一方的辩论员?如果你果真成为该方辩论员,请结合所学历史人物及相关史实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辩论发言稿。(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3.情感态度体验
例5.《血铸中华》是共青团中央和社科院联合主办的系列纪念网站,如果你正在浏览“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就会听到网页中自动播放的声音:“1937年12月13日,人类的忌日,日军占领了南京,南京成为人间地狱。”下面是2009年3月5日某些网友在“参观留言”中的留言,如果你也想在这上面写下一段话,你会说些什么?请下来。
献给: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主题:向遇难者默衰 作者:xiao xu 时间:2009-03-05 09:35:36
你们的尸骨唤醒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正走向复兴,安息!
献给:一个伟大的民族 主题:化悲痛为力量 作者:小钏 时间:2009-03-05 10:13:28
一个国家不强盛,我们的人民不安全。团结、发展、***……
献给: 主题: 作者:(可略) 时间:(可略)
4.学习实践活动
例6.国庆前夕,某校九(1)班准备围绕新中国的历史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这次主题班会的组织者,请你按如下要求设计这堂班会课:
(1)主题班会的题目自拟,要求简洁明了。
(2)活动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但活动时间、活动范围要有可行性。
(3)活动过程应包括活动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环节。
(4)所选材料应联系教材,紧扣主题。
请回答:①主题班会的题目;(2分)②活动形式;(1分)③简述这堂主题班会课的活动过程;(2分)④简要列出这堂主题班会课所需的相关材料。(4分)
5.时事热点聚焦
例7.【时事背景】2009年2月25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伊夫·圣洛朗与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分别以1400万欧元的价格拍卖了中国圆明园流失的著名文物“12生肖兽首”中的鼠首和兔首铜像。此前,中国政府表示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是在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劫掠并流失海外多年的珍贵文物,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反对公开拍卖中国流失文物。3月2日,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峰在于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参与了圆明园兔、鼠首在法国巴黎的拍卖,并成为了最后竞拍者,但最后他决定拒绝付款。蔡铭超的理由是中国政府有规定,佳士得拍卖行在法国巴黎拍卖的鼠首和兔首铜像是从圆明园非法流失的。佳士得在我国申报进出境的文物,均应提供合法来源证明,如果不能提供这个证明或证明文件不全,将无法办理文物进出境审核手续。
【你说我说】对蔡铭超拍得文物却又拒付巨款一事你有何看法?
当然,开放性试题也可以从呈现的方式上来划分,包括:简单问题式、自主选择式、辩析争论式、角色体验式(自主体验式、换位体验式)、活动设计式、文学体裁式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举例。
四、开放性试题的复习建议
开放性试题的出现及发展,给我们的历史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意味着广大历史老师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命题者所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试题的设计来引导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引导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发生转变。而作为历史老师来说,主要要考虑的是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以适应其发展。眼下我们已经进入总复习阶段,最急迫的当然是考虑如何复习应考,下面几点是我个人关于开放性试题复习的几点认识与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切磋交流。
(一)夯实基础知识
开放性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能力、思维品质、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等,但不管是“能力”还是“情感态度”,它们的形成是建立在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之上,很难想象,一个学生对历史人物不熟悉、对历史事实不通晓、对历史概念不理解,他还能做到“以史为鉴”、还能形成积极“情感态度”、还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或价值观”。当然,我们强调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并不是说要让他们死记硬背,想一想,我们头脑中的那一点历史知识是我们死记硬背得来的吗?
(二)注重能力培养
“课程目标”告诉我们,学好历史知识不是惟一目的,更不是最终目标。解答好开放性试题,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观察与思考社会的能力、捕捉信息能力、分析判断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历史想象能力和历史表述能力等。学生的这些能力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在总复习阶段,我们不应该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梳理知识上面,应该结合复习内容,进行适度的能力训练。
(三)重视情感熏陶
纵观历来各省市的开放性试题,我们发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围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来设置的,这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或总复习阶段善于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但是,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我们总是忙于赶复习进度,认为遇到这样的开放题,只要学生说“好话”说“套话”即可得满分。其实不然。前不久,我出了一道要学生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留言薄上留言的开放性试题,不少学生就写下如“血债呀!小日本,你们什么时候偿还?”、“日本鬼子,我们中国人与你不共戴天!”之类的答案,你想想,这样的答案能得满分吗?
(四)突出自主学习
经验告诉我们,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贮存的时间比老师教给他们的哪些知识贮存的时间要长久得多。老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训练出能力,学生们通过争论获得的历史认识与情感态度比老师说教给他们的历史观点和情感认识要持久。这或许给了我们启示,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课堂空间交还给学生?我们是不是应该多给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时间?我们看了很多的开放性试题,这些试题不正走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正走进现实空间?
(五)强化问题意识
毕竟,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半径是有限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有一个发展过程,他们能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居于历史学科和历史课堂的最高处,强化自身的问题意识,即善于发掘学科问题、善于启示学生追溯学科问题、善于引导学生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到哥伦布,你可能出示美国人和委内瑞拉人对他的不同的评价;说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加剧时,你可以让学生想想当时中国人提出了哪些救国方案等。一个历史老师总是要有一些问题意识的,这样的话,你的学生也就多了一些可探究的问题。
一、开放性试题的基本特征
开放性试题指的是相对于有明确结论或标准答案的封闭性试题而言。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的深入,开放性题日益受到青睐和广泛关注。多年来,各省市也加强了对开放性试题的研究,无论是在试题的开放度上,还是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都不断推陈出新,每年都有各式各样的开放性试题如繁花般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让人眼花燎乱、目不暇接。
尽管如此,开放性题还只是刚刚步入春天,还处在生长变化之中,因而也很难马上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在这里,我们先结合一个实例来认识它的一般性特征。
例1.【课标内容标准】——探讨辛亥革命的意义
【传统封闭试题】——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新型开放试题】——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胜利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你的意见如何?说说你的理由。
(一)设问的多向性
围绕同一内容标准,传统试题与新型开放性试题的设问明显不同,前者引导学生思维是单向的,只考查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而后者是多向的,学生可回答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也可回答辛亥革命结局的局限性。多向性的设问,给了学生一个选择和发挥的空间。
(二)评价的多元性
因为传统的试题的答案是相对固定的,因而在评分标准中,一般都是采点给分,学生必须要将教材中形成定论的知识重现出来,才能得到相应的分数;开放性试题一般都强调采意给分,鼓励学生有新颖独到的见解。比如有的学生在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时,提出“它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对推动社会革命也起到积极的作用”,虽然认识不是很成熟,但只要持之有据,也需要肯定。此外,传统的试题考查的是主体认识的结果,要求学生认同辛亥革命在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上建立的不朽功绩,而开放性题则考查了学生形成认识的过程,不仅问学生的观点,而且问得出认识的依据及阐述观点的过程。因而从这些层面上来分析,开放性试题在评价上是多元的。
(三)答案的多样性
传统的试题设问的单向性,决定了它的答案也是相对固定的或惟一的。开放性试题的设问是多向的,学生的思维方向不一样,观点肯定也不尽相同,故答案具有多样性。学生可以回答辛亥革命是胜利的,也可以回答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还可以回答辛亥革命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但有它的胜利,只要理由充分、论述合理,都可视为成功的答案。
(四)功能的多重性
传统的试题侧重检测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其评估功能比较单一,而开放性试题却具有多重的评估功能。除了知识能力方面的目标评估外,还可以检测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情况,还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比如学生在发表对辛亥革命的看法时,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已经表达出来。与此同时,从他的回答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不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历史的、辩证地、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否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否掌握了史学的一般过程与一般方法。
二、开放性试题的现实意义
《课程标准》在阐述新课程基本理念时说:“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它既要全面检测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又兼有选拔功能,因而在当今的评估体制下,其导向性作用是不容低估的。新课程理念能否在教学中加以贯彻,给中考命题提出了挑战,开放性试题的设置是引导课程改革顺利推行的重要手段。
(一)开放性题的设置,有利于让师生对课程目标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例2.【课标内容标准】——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开放性题设置】——关注现实:长期以来,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一直否认20世纪30、40年代的那场侵华战争,称战争的目的是要把亚洲人从欧洲殖民统者下解放出来,把中国人民从野蛮世界中拯救出来,叫嚣“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历史反思:(1)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请搜集有关侵华史实加以说明。(2)想一想,日本右翼分子为什么要否认侵华罪行?你怎样看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
这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日本侵华罪行等史实的掌握情况、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史论结合的历史表述方法、对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基本态度、观点和价值观等,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综合体现,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历史教学不仅要达到“知识与能力”目标,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使其终身发展,还要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开放性题的设置,有利于让师生转变传统的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
开放性试题的取材范围是非常宽泛的,它可以是教材中的某一话题,也可以是史学论著中的相关论述,还可以来自档案资料、口述史料,而更多的可能是与现实紧密相关的热点话题、与学生学习生活或成长(情感的陶治、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塑造等)密切相关的话题。总之,只要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围绕课程目标来设计,试题内容就不一定要拘泥于某本教材、某种观点,这样,广大师生就会从教材的束缚中走出来,走向时代、走进社会、走入广阔的史学领域,“不唯书、不尽信书”。
开放性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多种思维品质,如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等。这些思维品质是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实践中形成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才能掌握基本的史学方法,才能激活这些思维“细胞”,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就要求广大师生转变陈旧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我们的老师就会去思考教学活动的主体问题,就会去思考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教书”或“教知识”还是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
(三)开放性题的设置,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不断钻研和创新教学方法。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师恪尽职守,对课本知识进行精心的解读和归纳,把一个个历史知识“块”,解析得条条缕缕,细致全面,然后塞给学生,让学生花力气去把它记住。历史是过去,与我们现实间隔着尘封而厚重的烟雾,我们总是要求学生隔着这烟雾记住烟雾那边的事,却很少让学生穿越这层烟雾,走近过去,深入到过去,深入到历史中,去感悟,去体察,去思索,去向四周张望一下,这不能不说是历史教师的悲哀,学生的悲哀,历史学科的悲哀!
开放性题的设置就是明确告诉我们,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必须改变了,“满堂灌”“填鸭式”的知识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课改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实现“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历史知识”的转变,我们必须完成“由告诉学生历史结论到告诉学生历史方法”的转变。我们必须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深入到历史中去,探究这一段历史是怎样形成的。既要让他们站在历史的古道上思考,又要时常从高处鸟瞰历史,以形成自己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开放性试题的基本形式
开放性试题的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出很多的类型。
(一)从答题的环境上划分
开放性题通过设问,给考生一个相对宽泛的答题环境,从答题环境的不同,开放题可分为显性开放题和隐性开放题。显形题目的特点是题干中摆出了多种让学生自由选择的观点。隐形题是指题干中虽未明显摆出,但实际隐含着不同观点。如例1就是显性开放题,而例2则是隐性开放题。
(二)从内容的性质上划分
开放性题的选材范围比较宽泛,根据试题的内容性质,至少可分出以下五种类型。下面,我们结合题例来认识这些类型的开放题。
1.历史人物评说
例3.拿破仑是一个富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九(1)班开展一次“我心中的拿破仑”的调查活动。请你填写如下调查表。
在你心目中,拿破仑一生最主要的角色是——
政治家 军事家 独载者 侵略者
表明态度
史实依据
填表说明:先表明态度,在你认为的最主要角色下面划“√”,再阐述史实依据。如果你认为表中所列举的四个角色都不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则补充在最后一列,并阐述理由。
2.史学观点争议
例4.某班准备举办一次辩论会。正方观点:时势造英雄;反方观点:英雄造时势。如果你是该班一员,你想成为哪一方的辩论员?如果你果真成为该方辩论员,请结合所学历史人物及相关史实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辩论发言稿。(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3.情感态度体验
例5.《血铸中华》是共青团中央和社科院联合主办的系列纪念网站,如果你正在浏览“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就会听到网页中自动播放的声音:“1937年12月13日,人类的忌日,日军占领了南京,南京成为人间地狱。”下面是2009年3月5日某些网友在“参观留言”中的留言,如果你也想在这上面写下一段话,你会说些什么?请下来。
献给: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主题:向遇难者默衰 作者:xiao xu 时间:2009-03-05 09:35:36
你们的尸骨唤醒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正走向复兴,安息!
献给:一个伟大的民族 主题:化悲痛为力量 作者:小钏 时间:2009-03-05 10:13:28
一个国家不强盛,我们的人民不安全。团结、发展、***……
献给: 主题: 作者:(可略) 时间:(可略)
4.学习实践活动
例6.国庆前夕,某校九(1)班准备围绕新中国的历史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这次主题班会的组织者,请你按如下要求设计这堂班会课:
(1)主题班会的题目自拟,要求简洁明了。
(2)活动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但活动时间、活动范围要有可行性。
(3)活动过程应包括活动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环节。
(4)所选材料应联系教材,紧扣主题。
请回答:①主题班会的题目;(2分)②活动形式;(1分)③简述这堂主题班会课的活动过程;(2分)④简要列出这堂主题班会课所需的相关材料。(4分)
5.时事热点聚焦
例7.【时事背景】2009年2月25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伊夫·圣洛朗与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分别以1400万欧元的价格拍卖了中国圆明园流失的著名文物“12生肖兽首”中的鼠首和兔首铜像。此前,中国政府表示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是在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劫掠并流失海外多年的珍贵文物,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反对公开拍卖中国流失文物。3月2日,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峰在于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参与了圆明园兔、鼠首在法国巴黎的拍卖,并成为了最后竞拍者,但最后他决定拒绝付款。蔡铭超的理由是中国政府有规定,佳士得拍卖行在法国巴黎拍卖的鼠首和兔首铜像是从圆明园非法流失的。佳士得在我国申报进出境的文物,均应提供合法来源证明,如果不能提供这个证明或证明文件不全,将无法办理文物进出境审核手续。
【你说我说】对蔡铭超拍得文物却又拒付巨款一事你有何看法?
当然,开放性试题也可以从呈现的方式上来划分,包括:简单问题式、自主选择式、辩析争论式、角色体验式(自主体验式、换位体验式)、活动设计式、文学体裁式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举例。
四、开放性试题的复习建议
开放性试题的出现及发展,给我们的历史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意味着广大历史老师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命题者所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试题的设计来引导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引导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发生转变。而作为历史老师来说,主要要考虑的是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以适应其发展。眼下我们已经进入总复习阶段,最急迫的当然是考虑如何复习应考,下面几点是我个人关于开放性试题复习的几点认识与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切磋交流。
(一)夯实基础知识
开放性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能力、思维品质、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等,但不管是“能力”还是“情感态度”,它们的形成是建立在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之上,很难想象,一个学生对历史人物不熟悉、对历史事实不通晓、对历史概念不理解,他还能做到“以史为鉴”、还能形成积极“情感态度”、还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或价值观”。当然,我们强调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并不是说要让他们死记硬背,想一想,我们头脑中的那一点历史知识是我们死记硬背得来的吗?
(二)注重能力培养
“课程目标”告诉我们,学好历史知识不是惟一目的,更不是最终目标。解答好开放性试题,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观察与思考社会的能力、捕捉信息能力、分析判断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历史想象能力和历史表述能力等。学生的这些能力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在总复习阶段,我们不应该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梳理知识上面,应该结合复习内容,进行适度的能力训练。
(三)重视情感熏陶
纵观历来各省市的开放性试题,我们发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围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来设置的,这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或总复习阶段善于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但是,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我们总是忙于赶复习进度,认为遇到这样的开放题,只要学生说“好话”说“套话”即可得满分。其实不然。前不久,我出了一道要学生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留言薄上留言的开放性试题,不少学生就写下如“血债呀!小日本,你们什么时候偿还?”、“日本鬼子,我们中国人与你不共戴天!”之类的答案,你想想,这样的答案能得满分吗?
(四)突出自主学习
经验告诉我们,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贮存的时间比老师教给他们的哪些知识贮存的时间要长久得多。老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训练出能力,学生们通过争论获得的历史认识与情感态度比老师说教给他们的历史观点和情感认识要持久。这或许给了我们启示,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课堂空间交还给学生?我们是不是应该多给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时间?我们看了很多的开放性试题,这些试题不正走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正走进现实空间?
(五)强化问题意识
毕竟,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半径是有限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有一个发展过程,他们能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居于历史学科和历史课堂的最高处,强化自身的问题意识,即善于发掘学科问题、善于启示学生追溯学科问题、善于引导学生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到哥伦布,你可能出示美国人和委内瑞拉人对他的不同的评价;说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加剧时,你可以让学生想想当时中国人提出了哪些救国方案等。一个历史老师总是要有一些问题意识的,这样的话,你的学生也就多了一些可探究的问题。
微笑- 帖子数 : 139
注册日期 : 09-11-29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