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历史课堂教学魅力五招
提升历史课堂教学魅力五招
提升历史课堂教学魅力五招
马应顺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核心阵地,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情感交流、培养健全人格的主要途径。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张扬个性而又深邃隽永的历史课堂,能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艺术熏陶中成长,点燃智慧的火花,绽放思想的光辉,使其乐在其中,兴味盎然,增强学习的兴趣,推动自主探究,甚至成为其终身难忘的精神财富。
长期以来,由于考试的压力,使原本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历史课堂,窄化为解经式的讲授几本枯燥乏味的教材,演练无尽的习题,失去了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那一篇篇动人的乐章,被肢解为几个单调的音符,。学生在被动中记忆历史片段,失去了鲜活,没有生命的灵光。。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不少教师积极探索,力图摆脱困境,改变课堂的无“人”境界,创造出了许多精彩纷呈的魅力课堂。他们的成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看到了出路和希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打造魅力课堂,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那么,如何提高历史教学课堂魅力呢?
1、创设情景,精心导入。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般。一堂优秀的历史课,应从一开头就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抓住学生思想。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准了,就为演奏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想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这段话发人深省,深刻的说明了导入环节对一堂课的重要性。
在导入新课过程中,教师既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创设适合的情景,也要善于运用形象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思考状态。如笔者在执教《战略决战的胜利》一课时,选择了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雄壮激越、催人奋进的音乐,辅以***同志题写的《大决战》片头,中间投影出三大决战示意图,让学生一下就进入情景,然后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导入:“六十年前,在中共中央和***同志的英明决策和领导下,英勇无畏的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华北、华东战场上,与***反动军队展开殊死决战,干脆利落地歼灭了***军队150多万人,为全国解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让我们重新走进这段历史,去感受烽火连天的***岁月,缅怀永垂不朽的英雄!”
2、让历史人物活起来
历史是人类创造的,讲好历史人物才能把历史课堂上活。在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古今中外历史上,涌现了一代又一代天之骄子,他们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纵横捭阖,推动着历史的进步,从而演绎出一幅五光十色的历史画卷。
历史人物教学重在突出人物的鲜活个性,展示出生动的形象,揭示其精神风貌,形成辩证、全面、形象、深刻的认识和评价。如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张元教授在为中学生讲授隋唐史时引导学生分析评价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把隋炀帝描写为浪子形象,一方面是因为他长的帅、英俊漂亮,很聪明、自负;另一方面,又会花钱,挥霍浪费、穷奢极欲,从而使学生对隋炀帝形成了生动的形象。
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丰富的材料,抓住细节,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突出人物的个性。如在进行美国南北战争的教学中,为了表现林肯平凡朴实中蕴含崇高与伟大的精神,笔者讲述了战争期间,林肯在百忙中经常在白宫接待美国民众。有一次,一位满脸忧伤的妇女找到总统请求林肯解救自己的儿子,她的儿子在军队服役,因为晚上站岗时打瞌睡,按规定即将执行枪决。林肯听后觉得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深夜值班时疲劳过度而打瞌睡完全是人之常情,可以原谅。于是,他赶紧给前线将军写了一封“枪下留人”的信,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更好地理解了林肯平民总统的伟大人格,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统。
3.关注现实
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观念上的现代史”。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继续。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实。在历史教学中结合现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魅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找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内在联系与区别,探其规律。如在学习工业革命时,把工业革命与洋务运动、建国初的工业化、当今中国的工业化结合起来,通过城乡巨变,体会工业革命的伟大力量,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又如,再学习罗斯福新政时与当今世界金融危机和各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联系起来,比较其异同,结合思考,从中得到有意义的启示。
4.学科渗透
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内涵丰富,诸如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思想等,几乎无所不涉。马克思说:“我们只懂唯一的一门科学——历史学。”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巧妙利用学生已有其他学科知识,理解学习历史,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学习《隋唐时期的文化》时,结合学生语文课学习的古诗,让学生一起朗诵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诗人的名篇,体会其意境,分析其特色,从而感受诗歌的美感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既受到艺术的熏陶,也得到情感的升华。
5.让你的语言文采飞扬
文史结合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传世史学名著大都是文学中的上乘佳作。无论是从“无韵离骚” 《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四纪传正史,还是以《左传》《资治通鉴》等为代表的粺史野乘,无不是史以文传,文史交相辉映。近现代史学名家张荫麟、钱穆、陈寅恪、范文澜、郭沫若、陈旭麓等,也都是文史皆长,其作品有极强的感染力。许多国外史学名著也因文笔生动而广为流传。已故历史教育论专家赵恒烈先生在谈及课堂教学语言时,提出了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东西如实表达出来,使学生听了,也如你所想的那样,想的清楚,说的明白,能完整地表达思想。第二种境界是声情并茂,是语言、表情、动作配合起来,表达地活灵活现,使之传神而动听。第三境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教师的讲述,如带领学生到历史现场,入其境、见其人、闻其声。选词有方,文有限而意无穷;点拨着力,思路清晰而受益不尽。”
历史教师要善于学习和积累,在锤炼语言上下功夫,让语言准确、生动,富于文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精彩的语言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点燃思想的火花。如上海著名特级教师李惠军在一堂课的结束时翻出了以下的感言:“人类从区域探险、全球探险到宇宙探险‘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提高,体现了文明的进步。在信息时代,人类面临的困境也促使人类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或许人类终将在无垠的宇宙中找到一个适合居住的 新家园,但当地球可能是人类最后一个避难所的时候,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朴实而伟大的道理道理——关爱地球就是关爱人类,就是关爱生命。……忧思是一个无尽的、开放的和多元的话题,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继续思考。”短短数语,扣人心弦,发人深省,余味无穷。
马应顺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核心阵地,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情感交流、培养健全人格的主要途径。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张扬个性而又深邃隽永的历史课堂,能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艺术熏陶中成长,点燃智慧的火花,绽放思想的光辉,使其乐在其中,兴味盎然,增强学习的兴趣,推动自主探究,甚至成为其终身难忘的精神财富。
长期以来,由于考试的压力,使原本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历史课堂,窄化为解经式的讲授几本枯燥乏味的教材,演练无尽的习题,失去了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那一篇篇动人的乐章,被肢解为几个单调的音符,。学生在被动中记忆历史片段,失去了鲜活,没有生命的灵光。。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不少教师积极探索,力图摆脱困境,改变课堂的无“人”境界,创造出了许多精彩纷呈的魅力课堂。他们的成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看到了出路和希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打造魅力课堂,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那么,如何提高历史教学课堂魅力呢?
1、创设情景,精心导入。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般。一堂优秀的历史课,应从一开头就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抓住学生思想。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准了,就为演奏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想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这段话发人深省,深刻的说明了导入环节对一堂课的重要性。
在导入新课过程中,教师既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创设适合的情景,也要善于运用形象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思考状态。如笔者在执教《战略决战的胜利》一课时,选择了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雄壮激越、催人奋进的音乐,辅以***同志题写的《大决战》片头,中间投影出三大决战示意图,让学生一下就进入情景,然后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导入:“六十年前,在中共中央和***同志的英明决策和领导下,英勇无畏的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华北、华东战场上,与***反动军队展开殊死决战,干脆利落地歼灭了***军队150多万人,为全国解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让我们重新走进这段历史,去感受烽火连天的***岁月,缅怀永垂不朽的英雄!”
2、让历史人物活起来
历史是人类创造的,讲好历史人物才能把历史课堂上活。在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古今中外历史上,涌现了一代又一代天之骄子,他们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纵横捭阖,推动着历史的进步,从而演绎出一幅五光十色的历史画卷。
历史人物教学重在突出人物的鲜活个性,展示出生动的形象,揭示其精神风貌,形成辩证、全面、形象、深刻的认识和评价。如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张元教授在为中学生讲授隋唐史时引导学生分析评价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把隋炀帝描写为浪子形象,一方面是因为他长的帅、英俊漂亮,很聪明、自负;另一方面,又会花钱,挥霍浪费、穷奢极欲,从而使学生对隋炀帝形成了生动的形象。
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丰富的材料,抓住细节,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突出人物的个性。如在进行美国南北战争的教学中,为了表现林肯平凡朴实中蕴含崇高与伟大的精神,笔者讲述了战争期间,林肯在百忙中经常在白宫接待美国民众。有一次,一位满脸忧伤的妇女找到总统请求林肯解救自己的儿子,她的儿子在军队服役,因为晚上站岗时打瞌睡,按规定即将执行枪决。林肯听后觉得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深夜值班时疲劳过度而打瞌睡完全是人之常情,可以原谅。于是,他赶紧给前线将军写了一封“枪下留人”的信,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更好地理解了林肯平民总统的伟大人格,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统。
3.关注现实
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观念上的现代史”。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继续。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实。在历史教学中结合现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魅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找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内在联系与区别,探其规律。如在学习工业革命时,把工业革命与洋务运动、建国初的工业化、当今中国的工业化结合起来,通过城乡巨变,体会工业革命的伟大力量,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又如,再学习罗斯福新政时与当今世界金融危机和各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联系起来,比较其异同,结合思考,从中得到有意义的启示。
4.学科渗透
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内涵丰富,诸如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思想等,几乎无所不涉。马克思说:“我们只懂唯一的一门科学——历史学。”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巧妙利用学生已有其他学科知识,理解学习历史,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学习《隋唐时期的文化》时,结合学生语文课学习的古诗,让学生一起朗诵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诗人的名篇,体会其意境,分析其特色,从而感受诗歌的美感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既受到艺术的熏陶,也得到情感的升华。
5.让你的语言文采飞扬
文史结合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传世史学名著大都是文学中的上乘佳作。无论是从“无韵离骚” 《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四纪传正史,还是以《左传》《资治通鉴》等为代表的粺史野乘,无不是史以文传,文史交相辉映。近现代史学名家张荫麟、钱穆、陈寅恪、范文澜、郭沫若、陈旭麓等,也都是文史皆长,其作品有极强的感染力。许多国外史学名著也因文笔生动而广为流传。已故历史教育论专家赵恒烈先生在谈及课堂教学语言时,提出了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东西如实表达出来,使学生听了,也如你所想的那样,想的清楚,说的明白,能完整地表达思想。第二种境界是声情并茂,是语言、表情、动作配合起来,表达地活灵活现,使之传神而动听。第三境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教师的讲述,如带领学生到历史现场,入其境、见其人、闻其声。选词有方,文有限而意无穷;点拨着力,思路清晰而受益不尽。”
历史教师要善于学习和积累,在锤炼语言上下功夫,让语言准确、生动,富于文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精彩的语言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点燃思想的火花。如上海著名特级教师李惠军在一堂课的结束时翻出了以下的感言:“人类从区域探险、全球探险到宇宙探险‘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提高,体现了文明的进步。在信息时代,人类面临的困境也促使人类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或许人类终将在无垠的宇宙中找到一个适合居住的 新家园,但当地球可能是人类最后一个避难所的时候,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朴实而伟大的道理道理——关爱地球就是关爱人类,就是关爱生命。……忧思是一个无尽的、开放的和多元的话题,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继续思考。”短短数语,扣人心弦,发人深省,余味无穷。
冥月- 帖子数 : 50
注册日期 : 09-11-26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