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历史论文】
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历史论文】
毛小科
(邛崃市高埂中学,四川邛崃,611533)
[摘要]: 教学实践证明,对事物本质思维的力度越大、越深、越精、越活,那么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人的理性认识过程。中学历史是一门是一门向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思想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门学科。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就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用我们学到的观点去分析现实,从而正确认识和揭示事物的运动规律,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富有创造性。记得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是为了使其变得更聪明。
教学实践证明,对事物本质思维的力度越大、越深、越精、越活,那么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展开范例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深刻性集中表现在善于透过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深入地思考问题,系统地、一般化地理解问题,预见事物发展的进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教材的典型例子,拨笋式地展开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刻思维。例如:《洋务运动》一节中课后习题“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这一问题,有一部分答案能从教材中直接找到,即“洋务运动的结局以及失败的原因”。但是“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教材中缺未明显表述,而且它却是现如今高考对于洋务运动考查的精要所在。通过师生互动,在思考过程中,学生要仔细阅读教材的旮旯角角,从中发掘能够说明问题的材料。有了材料并不意味着就能得出答案,学生还得从这些材料中发掘有效信息,提出自己的认识。比如,“民用企业”部分,有段小字是对开平煤矿的描写,“产品很快打开销路,并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这段描写学生要能得出“洋务运动民用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此时教师再引申出:“洋务运动是否能完全抵制外资的入侵呢?”答案是否定的。史实就在刚才那段小字的后面:“1900年英国霸占了开平煤矿。”引导学生得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的民族工业始终处于双重压迫之中,不肯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与外国资本相比是极其的弱小。”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促进了思维的深刻性,解决了学生思想中的一些困扰。
(二)综合知识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从众多的知识领域和多方面的知识出发来解决问题,是思路开阔而全面的品质。随着素质教育逐步深入、高考模式改革的全面展开、能力考查的要求相应提高、考查问题角度多元化,对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既符合了当前教育功能多元化、学习智能多元化要求,又适应了高考人才选拔的要求。如2003年高考文综第41题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为主题,不断变换视角,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了美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我国的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和三峡移民工程等问题。考生在解题时,必须综合运用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知识,分析材料,研究情景,通过比较、归纳、评价、探究等思维活动才能作答。
再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中一个突出的课题“中国的对外开放”。在平时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这个课题上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即“就事论事”,讲解不平等条约就让学生记住开放口岸名称,讲新时期对外开放就让学生记住对外开放的格局。但是高考对这个问题的考查却并没有停留于表面。解答这类问题,就必须让学生抛弃单项思维和定势思维,采用广阔性思维方式进行解题,从历史、政治、地理等角度去分析:
1、近代对外开放
①从历史的角度记忆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认识近代对外开放的本质。
②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列强选择侵华途径的原因。
③从哲学角度分析近代对外开放对中国带来的两面影响。
2、新时期对外开放
①从历史的角度记忆开放的步骤格局,以及形成这一格局的历史根源。
②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形成这一格局的地理原因。
③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形成这一格局的原因(社会主要矛盾、政策、外交利益等)。
学生如果思维缺乏广阔性,思路狭窄,不能全面地、综合地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是答不好文综试题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大力强化训练学生综合思维,从历史学科内部综合延伸到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以及文理大综合,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广阔的思维属性。
(三)采用对比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在教学中,通过把性质特点不同、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对比,引导学生去评论、分析、激活他们的求知欲望。事物是多方面的,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视角也应该是多方面的。教师应在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及时捕捉学生思想动态,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走出误区,不依赖不盲从,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事物,否定、摒弃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例如:我在“中国***的诞生”这一节的教学中,摆出了近代几大阶级的救国之路:第一是地主阶级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结果都宣告破产,清末“新政”虽然比戊戌变法更广泛,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已经油尽灯枯;第二是农民阶级的《天朝田亩制度》和“扶清灭洋”,前者绝对平均主义违背历史客观规律,后者盲目排外、放松了对本国反动统治者的警惕,先后归于失败;第三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科学”,都由于其阶级的软弱性而破产,中国始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最后,在20世纪头二十年取得长足发展的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的先锋队——中国***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走“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将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路线,最终不但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且还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一对比分析、学生理解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必须发动人民群众以革命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必须先赢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才有国家的真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无产阶级是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通过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完成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情感教育,也才能让学生真正在高考中运用对比法完成答卷。
(四)揭示知识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指考虑和解决问题时思路鲜明、条理清楚,遵循逻辑规律。虽然中学生没有系统学习逻辑知识,不太懂逻辑规律,但是,如果他们经常听取老师合乎逻辑的讲解,或在教师引导下一次次地应用归纳法、演绎法,就能逐渐熟悉这些思维方法并逐步过渡到自觉加以应用,揭示知识关系,提高思维的逻辑性。
比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知识点错综复杂,临近期末尤其感觉不值从何下手。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我认为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平时教学中突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关系。“事件甲的影响是事件乙和丙的原因背景,事件乙的结局对事件丙造成影响,事件丙的结局有反过来作用于事件甲……”。例如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之间就存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学生通过学习和复习、练习,在期末时应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原因和对象,而帝国主义的侵略却从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最终为革命奠定阶级和物质基础;封建主义与民族资本主义是一对矛盾体,封建主义的压迫是造成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的原因,但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而辛苦创办的洋务企业却又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并且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本国封建统治者又不得不放宽对民间资本发展的限制,随后,当壮大起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危及它的统治时,它又选择了与侵略者同盟剿杀革命………如此引导,教给学生的就不再是单个知识点,而是运用和获取信息的演绎、归纳、类比的思维方法,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五)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表现为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许多成就显赫的名人、伟人都具有思维独立性品质,因而就能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就能勇往直前地追求真理,就能标新立异,有所建树。
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去掉依赖性,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不要什么都“让人告诉”。鼓励学生对问题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允许有不同意见和争论,提出质疑。如对“清末新政”和“预备仿行立宪”的评价。高一历史教材上册基本上持的是否定的态度,
说“新政”——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说“预备仿行立宪”是个十足的骗局,最终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此处,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照本宣科,而要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教材,提出新的见解。比如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国的近代化”角度去思考二者对于中国的客观进步作用,也可从“历史发展潮流”角度去思考二者对于中国旧有体系的巨大冲击等等。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获得真知,这样不仅能尝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就是指人们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更深一步地探索新关系、寻找新答案的思维,即“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是政治高考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是不容质疑和刻不容缓的课堂教学内容。这也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新问题,必须也值得花大力气去研究和探讨。
历史学科教与学的一大目的就是“以史为鉴”,因此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用活教材,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深入分析,实现有所发现,有所体验,有所创新,获得真知灼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比如,“土地政策”是中国历史教学中的一大重难点,通过对中国从春秋“初税亩”到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从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到中国***彻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从解放初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等一系列土地政策的学习,除了让学生记忆这些死板的知识外,我个人认为更大的作用在于使学生从历史痕迹中自己找寻历史发展的规律,深刻认识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前景,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同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素质和修养。
学生在理解这些问题的同时,把课堂和社会这个大学校紧密结合起来,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学生经过这样的思维活动,创新意识得到加强,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后言
李岚清同志指出:“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不断补充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从根本上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朱风利.高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马海燕.中小学教师思维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邛崃市高埂中学,四川邛崃,611533)
[摘要]: 教学实践证明,对事物本质思维的力度越大、越深、越精、越活,那么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人的理性认识过程。中学历史是一门是一门向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思想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门学科。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就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用我们学到的观点去分析现实,从而正确认识和揭示事物的运动规律,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富有创造性。记得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是为了使其变得更聪明。
教学实践证明,对事物本质思维的力度越大、越深、越精、越活,那么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展开范例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深刻性集中表现在善于透过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深入地思考问题,系统地、一般化地理解问题,预见事物发展的进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教材的典型例子,拨笋式地展开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刻思维。例如:《洋务运动》一节中课后习题“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这一问题,有一部分答案能从教材中直接找到,即“洋务运动的结局以及失败的原因”。但是“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教材中缺未明显表述,而且它却是现如今高考对于洋务运动考查的精要所在。通过师生互动,在思考过程中,学生要仔细阅读教材的旮旯角角,从中发掘能够说明问题的材料。有了材料并不意味着就能得出答案,学生还得从这些材料中发掘有效信息,提出自己的认识。比如,“民用企业”部分,有段小字是对开平煤矿的描写,“产品很快打开销路,并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这段描写学生要能得出“洋务运动民用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此时教师再引申出:“洋务运动是否能完全抵制外资的入侵呢?”答案是否定的。史实就在刚才那段小字的后面:“1900年英国霸占了开平煤矿。”引导学生得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的民族工业始终处于双重压迫之中,不肯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与外国资本相比是极其的弱小。”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促进了思维的深刻性,解决了学生思想中的一些困扰。
(二)综合知识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从众多的知识领域和多方面的知识出发来解决问题,是思路开阔而全面的品质。随着素质教育逐步深入、高考模式改革的全面展开、能力考查的要求相应提高、考查问题角度多元化,对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既符合了当前教育功能多元化、学习智能多元化要求,又适应了高考人才选拔的要求。如2003年高考文综第41题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为主题,不断变换视角,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了美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我国的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和三峡移民工程等问题。考生在解题时,必须综合运用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知识,分析材料,研究情景,通过比较、归纳、评价、探究等思维活动才能作答。
再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中一个突出的课题“中国的对外开放”。在平时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这个课题上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即“就事论事”,讲解不平等条约就让学生记住开放口岸名称,讲新时期对外开放就让学生记住对外开放的格局。但是高考对这个问题的考查却并没有停留于表面。解答这类问题,就必须让学生抛弃单项思维和定势思维,采用广阔性思维方式进行解题,从历史、政治、地理等角度去分析:
1、近代对外开放
①从历史的角度记忆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认识近代对外开放的本质。
②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列强选择侵华途径的原因。
③从哲学角度分析近代对外开放对中国带来的两面影响。
2、新时期对外开放
①从历史的角度记忆开放的步骤格局,以及形成这一格局的历史根源。
②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形成这一格局的地理原因。
③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形成这一格局的原因(社会主要矛盾、政策、外交利益等)。
学生如果思维缺乏广阔性,思路狭窄,不能全面地、综合地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是答不好文综试题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大力强化训练学生综合思维,从历史学科内部综合延伸到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以及文理大综合,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广阔的思维属性。
(三)采用对比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在教学中,通过把性质特点不同、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对比,引导学生去评论、分析、激活他们的求知欲望。事物是多方面的,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视角也应该是多方面的。教师应在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及时捕捉学生思想动态,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走出误区,不依赖不盲从,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事物,否定、摒弃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例如:我在“中国***的诞生”这一节的教学中,摆出了近代几大阶级的救国之路:第一是地主阶级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结果都宣告破产,清末“新政”虽然比戊戌变法更广泛,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已经油尽灯枯;第二是农民阶级的《天朝田亩制度》和“扶清灭洋”,前者绝对平均主义违背历史客观规律,后者盲目排外、放松了对本国反动统治者的警惕,先后归于失败;第三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科学”,都由于其阶级的软弱性而破产,中国始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最后,在20世纪头二十年取得长足发展的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的先锋队——中国***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走“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将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路线,最终不但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且还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一对比分析、学生理解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必须发动人民群众以革命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必须先赢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才有国家的真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无产阶级是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通过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完成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情感教育,也才能让学生真正在高考中运用对比法完成答卷。
(四)揭示知识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指考虑和解决问题时思路鲜明、条理清楚,遵循逻辑规律。虽然中学生没有系统学习逻辑知识,不太懂逻辑规律,但是,如果他们经常听取老师合乎逻辑的讲解,或在教师引导下一次次地应用归纳法、演绎法,就能逐渐熟悉这些思维方法并逐步过渡到自觉加以应用,揭示知识关系,提高思维的逻辑性。
比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知识点错综复杂,临近期末尤其感觉不值从何下手。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我认为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平时教学中突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关系。“事件甲的影响是事件乙和丙的原因背景,事件乙的结局对事件丙造成影响,事件丙的结局有反过来作用于事件甲……”。例如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之间就存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学生通过学习和复习、练习,在期末时应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原因和对象,而帝国主义的侵略却从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最终为革命奠定阶级和物质基础;封建主义与民族资本主义是一对矛盾体,封建主义的压迫是造成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的原因,但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而辛苦创办的洋务企业却又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并且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本国封建统治者又不得不放宽对民间资本发展的限制,随后,当壮大起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危及它的统治时,它又选择了与侵略者同盟剿杀革命………如此引导,教给学生的就不再是单个知识点,而是运用和获取信息的演绎、归纳、类比的思维方法,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五)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表现为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许多成就显赫的名人、伟人都具有思维独立性品质,因而就能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就能勇往直前地追求真理,就能标新立异,有所建树。
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去掉依赖性,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不要什么都“让人告诉”。鼓励学生对问题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允许有不同意见和争论,提出质疑。如对“清末新政”和“预备仿行立宪”的评价。高一历史教材上册基本上持的是否定的态度,
说“新政”——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说“预备仿行立宪”是个十足的骗局,最终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此处,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照本宣科,而要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教材,提出新的见解。比如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国的近代化”角度去思考二者对于中国的客观进步作用,也可从“历史发展潮流”角度去思考二者对于中国旧有体系的巨大冲击等等。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获得真知,这样不仅能尝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就是指人们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更深一步地探索新关系、寻找新答案的思维,即“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是政治高考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是不容质疑和刻不容缓的课堂教学内容。这也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新问题,必须也值得花大力气去研究和探讨。
历史学科教与学的一大目的就是“以史为鉴”,因此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用活教材,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深入分析,实现有所发现,有所体验,有所创新,获得真知灼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比如,“土地政策”是中国历史教学中的一大重难点,通过对中国从春秋“初税亩”到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从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到中国***彻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从解放初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等一系列土地政策的学习,除了让学生记忆这些死板的知识外,我个人认为更大的作用在于使学生从历史痕迹中自己找寻历史发展的规律,深刻认识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前景,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同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素质和修养。
学生在理解这些问题的同时,把课堂和社会这个大学校紧密结合起来,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学生经过这样的思维活动,创新意识得到加强,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后言
李岚清同志指出:“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不断补充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从根本上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朱风利.高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马海燕.中小学教师思维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牙齿- 帖子数 : 104
注册日期 : 09-12-10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