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戊戌变法的失败”一课中的运用【历史论文】
问题教学法在“戊戌变法的失败”一课中的运用【历史论文】
问题教学法在“戊戌变法的失败”一课中的运用
安庆二中 石爱华
摘 要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使用,能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个交流、合作、探索、展示的机会;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体验心灵的催化剂。问题教学法在“戊戌变法的失败”一课中的恰当运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戊戌变法的失败;运用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南宋大学问家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这里,三位都说到了学习者贵在有“问题意识”。 “问题”起于“疑”、解于“问”和“答”、终于“获”。教学中的“问”有学生的自问、学生间的互问,更多时候是老师的提问。问题教学法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即从课程的丰富内涵中找到聚焦点或突破口,以老师提问题
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并分步骤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促成学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和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在自问、互问、他问中动口、动手、动脑、动情;并以积极的态度、深切的感知、快捷的路径,高效益地完成学习任务。下面我以“戊戌变法的失败”一课为例,交流一下我对问题教学法的教学实践及感受。
“戊戌变法的失败”是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第九单元第四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整个模块收尾之课。本课内涵非常丰富、学术性强、人文素材多,横向可以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相联系,向辛亥革命、西方启蒙思想传播等问题发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戊戌变法的失败”是中国人永远的心痛。对同时期日本和中国的比较研究更具有发人深省的意义。本课课标要求是: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了解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本课教学不仅要为模块和单元画上圆满的句号,还应该让学生产生历史和心灵的回声。面对如此繁重的课标任务,我摒弃了面面俱到的讲授和“数萝卜下窖”的任务型教学模式,选择了层层设问、步步引领的问题型教学方式。其间,我的“设问”和“回答”就是学生探究门径中的开关钥匙。
第一步,设置疑问、悬而不解。本课有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做参照,有本单元所学的戊戌变法背景、准备、措施等内容做铺垫,因此我以设疑的方式导入新课。问题如下:1868年9月,日本16岁的睦仁天皇改元明治,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日本迅速崛起为东方强国世界大国。30年后的1898年9月,中国27岁的光绪帝被幽禁于瀛台,参与维新变法的六位志士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口,变法措施被取消。中国在灾难的深渊中继续挣扎。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内忧外患的命运、同样有锐意改革的年轻统治者、同样有革故鼎新的作为,为什么日本成功而中国失败了呢?其中有太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这样的设疑可以让学生在回忆历史中构建鲜活的情景,在参照对比的反差中产生思维的冲击波,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进入老师预设的路径。
第二步,提出问题、各显其能。本课的课程资源丰厚,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初中历史教材对戊戌变法中相关的人和事,做了比较精细的刻画和描述;众多的课外读物和影视作品,在戊戌变法的相关的人和事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因此,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首先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再抛出如下问题:请观察课本中四幅图片——《慈禧太后》、《袁世凯》、《光绪帝被囚处——瀛台》、《谭嗣同》,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进行串讲。要求:有题目、有角度、有情节。承诺:最佳表现者将获得老师的奖励——电影《谭嗣同》光盘一张。这一下使学生都兴致勃勃、跃跃欲试起来。在同学们各具风采的串讲中,大家认为讲最精彩的是张震同学的《一个女人和N个男人的生死搏斗》,于是张震同学成了这节课上的“明星”。
其实,任何别出心裁、自成一说的串讲都要依托戊戌政变的知识背景,都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在完成此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尽显了的表现能耐和个性风采,分享了历史的魅力和成功者的喜悦。同时,学生们也感受到历史能横看成岭侧成峰,历史人物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为我们下一步教学思维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感知条件。
第三步,发现问题、激活思维。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重要也很复杂的人物,在人们的惯常认识里,袁世凯是一千古罪人,如北洋军阀的开山鼻祖、镇压义和团的刽子手、辛亥革命后的盗国大贼等。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充当了“告密者”,似乎也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初中课本上对此是这样表述的:“谭嗣同见到袁世凯,要求袁世凯率兵保护皇帝。袁世凯假意答应。谭嗣同刚一离去。他立刻向直隶总督荣禄告密,出卖了光绪帝和维新派。慈禧太后和荣禄迅速动手,发动了政变” [1]。历史果真如此吗?如果我们学生感知的历史都如此的简单、苍白,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对学生还有思维的牵引力和灵魂的穿透力吗?为了使学生更加准确地进入历史时空,我补充了以下下资料: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崭露头角;在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以后,也曾向光绪帝上书,条陈变法事宜;强学会成立,袁世凯积极参加。他也曾经做出了使用兵力支持维新派的承诺。1898年9月18日,谭嗣同密访袁世凯要求他杀荣禄,除旧党,助行新政。袁当面一口答应,并慷慨激昂地说“诛荣禄如杀一狗耳”。事后,经过反复权衡,认为维新派实力有限,难成大事,遂返回天津,向荣禄告密。然后我对学生布置了如下任务:用慧眼和理性去审视戊戌政变中的袁世凯,并分别向老师提出一个有深度、有新意、有个性的问题。提不出问题的同学,必须解答或课外探究他人的问题。
其实,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需要洞察力和想象力。它不仅使学生找到了思维的路径和兴趣的切点,也使老师在学生的疑惑中发现了好的突破口,在学生的自信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在学生们提出的众多问题里,我挑选了“袁世凯为什么成不了中国的大久保利”这样一个内涵丰富的问题,作为探究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切入点。
第四步,探究问题、曲径通幽。戊戌政变的发生有偶然性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戊戌变法失败也有其多样性和复杂性,但对此就事论事或照本宣科是完不成课程目标的。于是我对学生提出的“袁世凯为什么成不了中国的大久保利”问题,做了如下的解释和阐发:这是由袁世凯的个人内在人格修养和外在社会政治环境压力决定的。袁世凯倒向顽固派、背叛维新派,使中国暂且不能出现日本“倒幕运动”(推翻封建幕府统治)那样的“倒慈运动”(铲除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日本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在中国不存在,中国没有形成以光绪皇帝为首的改革强力政权。
接着我反问:假设袁世凯成了中国的大久保利,“倒慈运动”会成功吗?学生们的思想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因为我们曾经引导学生分析过日本倒幕运动的成功是“合力”作用的结果:参与倒幕运动的有西南诸蕃的大名和中下级武士(即有“枪杆子”),有新兴地主、商人和资本家(即有“钱袋子”),有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即有“笔杆子”)。倒幕力量还得到了天皇的“讨幕密诏”(即抓住了“一张王牌”),借助了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即借用了“两个帮手”)。这些有利因素中国都具备吗?中国为什么不具备?在这里我们不一定要从学生那里得到答案,但一定要启迪部分优秀学生进入思维的高地。
就在同学们对中国维新改革力量的弱小而遗憾感慨时,我又说:假设中国的“倒慈运动”成功了,戊戌变法会成功吗?这时,学生们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认为有可能成功的理由是:中国太需要变法了,改革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康、梁的维新理论比较系统;西方和日本成功的经验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等。但更多的同学认为不可能成功,其理由归纳如下:即使中国的变法措施全面系统、行之有效,中国也不能走上富强之路。因为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背景进行的“曲线救国”行动,列强是绝对不容许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是中国的变法还没有等到列强破坏就祸起萧墙了。到此。我们师生在思维的穿梭、思想的共鸣中,发现了更大的空间、产生了更大的共振。
第五步,留下问题、余音无穷。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了,表面看是由于维新派过于激进的新政措施激起了守旧势力强烈的抵制和反对,光绪帝举止失当的反击和袁世凯的告密引起了慈禧的震怒。最终,戊戌政变给百日维新以封喉一剑。其实,对于失败原因的论定历来众说纷纭。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这样说过:“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2]美籍华裔大学者余英时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很多。依我个人的看法,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之间的冲突。当时满族统治集团本能地感觉到,决不能为了变法让政权流散于被统治的汉人之手。开国会、立宪法则必然导致满人不再能控制政权,他们享受了两百多年的特权和既得利益便将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3]。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课本是这样表述的:变法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单力薄,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更大民众,对光绪帝抱太大的希望,对帝国主义列强抱幻想。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耐人寻味的,在以上学生的求解中,不难发现有两个实质性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决定戊戌变法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中国的出路在何方?拿下这两个问题,就找到了通向一个学术问题的阶梯,就抓住了中国近代史的思想灵魂。对于学生来讲,第一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为此,我对学生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请结合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史实,以“改革的成败取决于×××”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紧扣所给主题,突出个人见解;结合中外史实,注重材料分析;文章结构合理,文字流畅通顺。在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进行深刻反省和理性思考的同时,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水到渠成了。其实,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戊戌变法后中国历史的本身。学生在追问“中国的出路在何方?”中,已把有限的课堂延伸到无限的思考求索之中。
使用问题教学法的历史课堂,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个交流、合作、探索、展示的机会;老师精心策划和适时抛出的问题成为学生高效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体验心灵的催化剂。“戊戌变法的失败”一课的教学创新,受益的不仅有学生也有我自己。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发现中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提升教学。
问题教学法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一、设计问题要讲科学性。提问题切忌含糊其辞,不着边际,无法作答。一节课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个个问题的设计也要围绕重难点展开。问题之间要有梯度,即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问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既要注意章节之间的联系,也要注意单元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中外历史的联系。使问题式教学法在帮助学生形成纵横交错的历史知识体系方面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二、提出问题要具有启发性。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层层设问即层层启发。问题提出来以后,不是由教师越俎代疱,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跟着老师、跟着问题的思路,进行逻辑推理并得出正确结论。那种填空式的有问题没思考的提问是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悖的。三、提问过程要注意广泛性。学生最反感教师总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它既造成了大多数同学的心理障碍,又影响了课堂教学气氛和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同学,充分发挥课堂民主,调动每一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课堂提问中也要适当使用奖惩机制。四、求解问题要有开放性。开放式教学,就是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大胆探索和尽兴表现既能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积极性,又能留下课后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总之,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普遍适应性,因课程资源的不同,问题的设计具有多样性。问题教学的关键是老师的提问,一个个恰到好处的提问是教学的灵魂,能创造出课堂的风景。
参考文献
[1]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 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
安庆二中 石爱华
摘 要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使用,能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个交流、合作、探索、展示的机会;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体验心灵的催化剂。问题教学法在“戊戌变法的失败”一课中的恰当运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戊戌变法的失败;运用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南宋大学问家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这里,三位都说到了学习者贵在有“问题意识”。 “问题”起于“疑”、解于“问”和“答”、终于“获”。教学中的“问”有学生的自问、学生间的互问,更多时候是老师的提问。问题教学法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即从课程的丰富内涵中找到聚焦点或突破口,以老师提问题
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并分步骤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促成学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和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在自问、互问、他问中动口、动手、动脑、动情;并以积极的态度、深切的感知、快捷的路径,高效益地完成学习任务。下面我以“戊戌变法的失败”一课为例,交流一下我对问题教学法的教学实践及感受。
“戊戌变法的失败”是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第九单元第四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整个模块收尾之课。本课内涵非常丰富、学术性强、人文素材多,横向可以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相联系,向辛亥革命、西方启蒙思想传播等问题发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戊戌变法的失败”是中国人永远的心痛。对同时期日本和中国的比较研究更具有发人深省的意义。本课课标要求是: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了解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本课教学不仅要为模块和单元画上圆满的句号,还应该让学生产生历史和心灵的回声。面对如此繁重的课标任务,我摒弃了面面俱到的讲授和“数萝卜下窖”的任务型教学模式,选择了层层设问、步步引领的问题型教学方式。其间,我的“设问”和“回答”就是学生探究门径中的开关钥匙。
第一步,设置疑问、悬而不解。本课有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做参照,有本单元所学的戊戌变法背景、准备、措施等内容做铺垫,因此我以设疑的方式导入新课。问题如下:1868年9月,日本16岁的睦仁天皇改元明治,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日本迅速崛起为东方强国世界大国。30年后的1898年9月,中国27岁的光绪帝被幽禁于瀛台,参与维新变法的六位志士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口,变法措施被取消。中国在灾难的深渊中继续挣扎。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内忧外患的命运、同样有锐意改革的年轻统治者、同样有革故鼎新的作为,为什么日本成功而中国失败了呢?其中有太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这样的设疑可以让学生在回忆历史中构建鲜活的情景,在参照对比的反差中产生思维的冲击波,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进入老师预设的路径。
第二步,提出问题、各显其能。本课的课程资源丰厚,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初中历史教材对戊戌变法中相关的人和事,做了比较精细的刻画和描述;众多的课外读物和影视作品,在戊戌变法的相关的人和事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因此,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首先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再抛出如下问题:请观察课本中四幅图片——《慈禧太后》、《袁世凯》、《光绪帝被囚处——瀛台》、《谭嗣同》,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进行串讲。要求:有题目、有角度、有情节。承诺:最佳表现者将获得老师的奖励——电影《谭嗣同》光盘一张。这一下使学生都兴致勃勃、跃跃欲试起来。在同学们各具风采的串讲中,大家认为讲最精彩的是张震同学的《一个女人和N个男人的生死搏斗》,于是张震同学成了这节课上的“明星”。
其实,任何别出心裁、自成一说的串讲都要依托戊戌政变的知识背景,都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在完成此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尽显了的表现能耐和个性风采,分享了历史的魅力和成功者的喜悦。同时,学生们也感受到历史能横看成岭侧成峰,历史人物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为我们下一步教学思维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感知条件。
第三步,发现问题、激活思维。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重要也很复杂的人物,在人们的惯常认识里,袁世凯是一千古罪人,如北洋军阀的开山鼻祖、镇压义和团的刽子手、辛亥革命后的盗国大贼等。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充当了“告密者”,似乎也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初中课本上对此是这样表述的:“谭嗣同见到袁世凯,要求袁世凯率兵保护皇帝。袁世凯假意答应。谭嗣同刚一离去。他立刻向直隶总督荣禄告密,出卖了光绪帝和维新派。慈禧太后和荣禄迅速动手,发动了政变” [1]。历史果真如此吗?如果我们学生感知的历史都如此的简单、苍白,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对学生还有思维的牵引力和灵魂的穿透力吗?为了使学生更加准确地进入历史时空,我补充了以下下资料: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崭露头角;在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以后,也曾向光绪帝上书,条陈变法事宜;强学会成立,袁世凯积极参加。他也曾经做出了使用兵力支持维新派的承诺。1898年9月18日,谭嗣同密访袁世凯要求他杀荣禄,除旧党,助行新政。袁当面一口答应,并慷慨激昂地说“诛荣禄如杀一狗耳”。事后,经过反复权衡,认为维新派实力有限,难成大事,遂返回天津,向荣禄告密。然后我对学生布置了如下任务:用慧眼和理性去审视戊戌政变中的袁世凯,并分别向老师提出一个有深度、有新意、有个性的问题。提不出问题的同学,必须解答或课外探究他人的问题。
其实,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需要洞察力和想象力。它不仅使学生找到了思维的路径和兴趣的切点,也使老师在学生的疑惑中发现了好的突破口,在学生的自信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在学生们提出的众多问题里,我挑选了“袁世凯为什么成不了中国的大久保利”这样一个内涵丰富的问题,作为探究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切入点。
第四步,探究问题、曲径通幽。戊戌政变的发生有偶然性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戊戌变法失败也有其多样性和复杂性,但对此就事论事或照本宣科是完不成课程目标的。于是我对学生提出的“袁世凯为什么成不了中国的大久保利”问题,做了如下的解释和阐发:这是由袁世凯的个人内在人格修养和外在社会政治环境压力决定的。袁世凯倒向顽固派、背叛维新派,使中国暂且不能出现日本“倒幕运动”(推翻封建幕府统治)那样的“倒慈运动”(铲除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日本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在中国不存在,中国没有形成以光绪皇帝为首的改革强力政权。
接着我反问:假设袁世凯成了中国的大久保利,“倒慈运动”会成功吗?学生们的思想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因为我们曾经引导学生分析过日本倒幕运动的成功是“合力”作用的结果:参与倒幕运动的有西南诸蕃的大名和中下级武士(即有“枪杆子”),有新兴地主、商人和资本家(即有“钱袋子”),有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即有“笔杆子”)。倒幕力量还得到了天皇的“讨幕密诏”(即抓住了“一张王牌”),借助了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即借用了“两个帮手”)。这些有利因素中国都具备吗?中国为什么不具备?在这里我们不一定要从学生那里得到答案,但一定要启迪部分优秀学生进入思维的高地。
就在同学们对中国维新改革力量的弱小而遗憾感慨时,我又说:假设中国的“倒慈运动”成功了,戊戌变法会成功吗?这时,学生们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认为有可能成功的理由是:中国太需要变法了,改革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康、梁的维新理论比较系统;西方和日本成功的经验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等。但更多的同学认为不可能成功,其理由归纳如下:即使中国的变法措施全面系统、行之有效,中国也不能走上富强之路。因为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背景进行的“曲线救国”行动,列强是绝对不容许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是中国的变法还没有等到列强破坏就祸起萧墙了。到此。我们师生在思维的穿梭、思想的共鸣中,发现了更大的空间、产生了更大的共振。
第五步,留下问题、余音无穷。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了,表面看是由于维新派过于激进的新政措施激起了守旧势力强烈的抵制和反对,光绪帝举止失当的反击和袁世凯的告密引起了慈禧的震怒。最终,戊戌政变给百日维新以封喉一剑。其实,对于失败原因的论定历来众说纷纭。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这样说过:“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2]美籍华裔大学者余英时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很多。依我个人的看法,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之间的冲突。当时满族统治集团本能地感觉到,决不能为了变法让政权流散于被统治的汉人之手。开国会、立宪法则必然导致满人不再能控制政权,他们享受了两百多年的特权和既得利益便将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3]。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课本是这样表述的:变法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单力薄,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更大民众,对光绪帝抱太大的希望,对帝国主义列强抱幻想。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耐人寻味的,在以上学生的求解中,不难发现有两个实质性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决定戊戌变法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中国的出路在何方?拿下这两个问题,就找到了通向一个学术问题的阶梯,就抓住了中国近代史的思想灵魂。对于学生来讲,第一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为此,我对学生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请结合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史实,以“改革的成败取决于×××”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紧扣所给主题,突出个人见解;结合中外史实,注重材料分析;文章结构合理,文字流畅通顺。在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进行深刻反省和理性思考的同时,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水到渠成了。其实,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戊戌变法后中国历史的本身。学生在追问“中国的出路在何方?”中,已把有限的课堂延伸到无限的思考求索之中。
使用问题教学法的历史课堂,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个交流、合作、探索、展示的机会;老师精心策划和适时抛出的问题成为学生高效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体验心灵的催化剂。“戊戌变法的失败”一课的教学创新,受益的不仅有学生也有我自己。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发现中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提升教学。
问题教学法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一、设计问题要讲科学性。提问题切忌含糊其辞,不着边际,无法作答。一节课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个个问题的设计也要围绕重难点展开。问题之间要有梯度,即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问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既要注意章节之间的联系,也要注意单元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中外历史的联系。使问题式教学法在帮助学生形成纵横交错的历史知识体系方面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二、提出问题要具有启发性。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层层设问即层层启发。问题提出来以后,不是由教师越俎代疱,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跟着老师、跟着问题的思路,进行逻辑推理并得出正确结论。那种填空式的有问题没思考的提问是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悖的。三、提问过程要注意广泛性。学生最反感教师总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它既造成了大多数同学的心理障碍,又影响了课堂教学气氛和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同学,充分发挥课堂民主,调动每一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课堂提问中也要适当使用奖惩机制。四、求解问题要有开放性。开放式教学,就是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大胆探索和尽兴表现既能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积极性,又能留下课后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总之,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普遍适应性,因课程资源的不同,问题的设计具有多样性。问题教学的关键是老师的提问,一个个恰到好处的提问是教学的灵魂,能创造出课堂的风景。
参考文献
[1]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 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
牙齿- 帖子数 : 104
注册日期 : 09-12-10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