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的有效教学【历史论文】
浅谈中学历史的有效教学【历史论文】
浅谈中学历史的有效教学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李珂
内容提要:有效教学即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 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在新课程改革之际,我们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有效教学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创设多样的历史情境、讲练结合、导疑激趣等方法,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益。
新课程倡导“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强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有效教学即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 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 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 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 帮助学生达到对更复杂水平的理解; 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 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直接的反馈; 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 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 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事实上所谓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在新课程改革之际,我们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有效教学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各种途径,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诱导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①
所以,今天的教师如果依旧用“蜡烛”般的***,用“园丁”般的辛苦,和“一桶水”的储备,似乎已经不能取得相应的成绩。除了依旧需要上述条件以外,我们还需要因材施教,实现有效教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中学历史有效教学应该做到:
一、转换角色, 创设多样的历史情境, 激发学生的思维
根据新课程理念,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历史教师不能仅仅当教材知识的搬运者、教参的执行者, 必须从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中转变过来, 做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有效教学特别要注意摆正教师的角色地位, 做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 紧紧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 创设多样的历史情境, 帮助学生讨论、探究, 激发学生的思维, 形成自主学习的活水源头。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在情境的作用下,学生很易于将自己移入所感知的对象,产生情感体验。创设情境正是利用学生这种最可宝贵的特点,运用移情原理,使学生的情感、心理与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情境氛围发生共鸣,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促使学生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从产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态度倾向,到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教学活动,到自己的情感不由自主地移入到与情境的相关对象上;随着情境的延续,学生的情感逐步加深,最终渗透到学生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并成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历史体验教学中,通过创设模拟的历史场景或情景,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即再现历史情景) ,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如临其境的感觉中,与历史进行对话,亲“心”体验历史,使历史教学成为一种故事化、立体化的教学。在这样的历史教学中,没有太多赤裸裸的教导,有的是蕴藏在情景交融中的体验;没有太多生硬的强迫和灌输,有的是情感的相通和意义的自然生成;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有的是彰显个性的自由。因此,学生很自然地产生了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主动地融入到历史情境中去,与历史人物展开对话,与历史的关系世界展开对话,与编者对话,主动建构知识、感悟历史、产生情感、生成意义。因此,形式多样的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推动问题讨论的顺利进行, 改变“满堂灌”或“满堂问”的不良形式,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历史新情境中去学习、去探究、去感悟。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景”的创设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问题情景类,与“概括”、“评价”、历史时空相对应。为什么这么“概括”、这么“评价”,而不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这就可以编拟问题,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二是角色情景类,与历史人物、历史时空相对应。历史人物为什么只能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他本人到底想怎么做? 这就可以创设出角色情景;三是事件情景类,与历史事件(现象) 、历史时空相对应。这个历史事件为什么发生?发生之后为什么只能是这种样子? 这就可以创设事件情景;有效的创设事件情景的方法是利用各种图片、幻灯、录象和课件等进行直观教学,渲染气氛。比如上《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可把黄海大战中的插图给学生看,启迪学生思考:为什么致远舰在开足马力冲向日本旗舰“吉野号”时中了鱼雷呢?经教师的讲解,学生明白了:因清政府***无能克扣军饷,造成致远舰装备落后,再加上部队的管理不完善和错误指挥,最后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四是文物情景类,与历史时空、文化史等相对应。这样的遗址,这样的器物,这样的环境,这样的雕刻,这样的绘画等,古人们将如何生活、如何使用、如何创造? 这就可以创设文物情景。
二、以练带讲,以讲促练,使讲和练融为一体。
它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利用讲和练手段充分把学生推上主动者、创造者的地位,并在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和关节点问题上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学生思维和行为发展方向,逐步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讲练结合模式较高层次的体现,运用得当,会事半功倍。比如讲一战的结束问题:①让学生读书并做多项选择题:促使一战迅速结束的因素有A.美国参加对德作战B.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C.中国参战D.战争后期,双方都精疲力尽②变换角度,改为单项选择题: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让学生讨论并思考理由。这样学生答案可能出现四种。③教师再组织学生辩论,驳倒对方,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最后视具体情况引导学生正确作答。④由此设疑:可见战争和革命之间有什么关系?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导归纳出全面准确的结论: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⑤再设疑:还有哪些历史现象体现了这一结论?(或者降低难度,变为多项选择题),检验学生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也使知识系统化(即日俄战争与俄国1905 年革命;普法战争与巴黎九月革命;一战与德国十一月革命等——这也是由抽象到具体的演绎综合)。这种促使学生去探究、发现,步步深入分析思考的方式,对培养学生智能和理解记忆知识,都有积极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发现式或指导发现式,可以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会探索解决问题的方略,学会活用和有效地组织信息,并养成灵活而执着地追求的态度,“自主而自动”的学习习惯。
三、以教师的精巧设问来诱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
“一旦懂得兴趣只是从内部强烈地认识到有一股要外溢的精力,教师就应该把教学和学生的天生的活动倾向联系起来,机敏地吸引学生的兴趣。”①教师的幽默语言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由于其时效性有限, 效果不长久。众知,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性格和创造习惯的养成, 我认为: 其关键应在一个“疑”字。“思维自惊奇而开始的”。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这就要求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做到有动有静, 有张有弛, 波涛迭起,教师应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随历史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发现,经过思考获得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分析出历史发展的逻辑过程和因果关系。 应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 组成问题的阶梯, 创设一个个矛盾。而疑应设何处? 一般说来, 疑应设在讲课的开头, 或讲课的重难点, 或讲课的衔接处, 或讲课的结尾, 以及教材易使人乏味的地方。如本人在一次分析关于“黄老之学”由西汉初的社会指导思想发展到汉武到汉武帝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过程中, 由于该问题较为抽象、枯澡, 学生听课兴趣受到影响。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进一步启动学生思维, 我及时启发学生: 从“黄老之学”这一理论特征, 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什么问题? 从中可以得到什么教训? 学生听到这个问题, 思维这根弦又一下拉紧了。经过一番思考后, 他们便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说“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不利于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形势发展需要, 其思想显然会淡出历史舞台; 而有的同学则讲到儒学经过儒家学者的整合和和创新之后, 顺应了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形势发展需要, 所以被汉武帝接收和采纳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成为了社会思想的核心。学生据此也普遍得出一个结论; 一种社会文化要永远保持它的先进性, 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 不断进行自我创新和自我完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高涨起来。可见, 导疑不愧为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激趣方法, 也是我们构建和谐课堂、活力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下,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是每一个历史教师所要关注的主题,也是时代对历史教师提的要求,也只有这样做,并努力做好,才能迎来历史改革的春天。才能达到“教育的更高目的在于启蒙人的智慧和思想”这一崇高境界。
--------------------------------------------------------------------------------
①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45页。
① See brubacher,J.Method of Instruction-Continued,A History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2nd.ed.1966;参见[美]布鲁巴克著,马力平译:《西方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下)》,瞿葆奎主编,徐勋、施良方选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94-495页。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李珂
内容提要:有效教学即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 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在新课程改革之际,我们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有效教学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创设多样的历史情境、讲练结合、导疑激趣等方法,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益。
新课程倡导“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强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有效教学即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 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 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 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 帮助学生达到对更复杂水平的理解; 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 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直接的反馈; 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 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 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事实上所谓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在新课程改革之际,我们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有效教学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各种途径,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诱导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①
所以,今天的教师如果依旧用“蜡烛”般的***,用“园丁”般的辛苦,和“一桶水”的储备,似乎已经不能取得相应的成绩。除了依旧需要上述条件以外,我们还需要因材施教,实现有效教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中学历史有效教学应该做到:
一、转换角色, 创设多样的历史情境, 激发学生的思维
根据新课程理念,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历史教师不能仅仅当教材知识的搬运者、教参的执行者, 必须从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中转变过来, 做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有效教学特别要注意摆正教师的角色地位, 做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 紧紧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 创设多样的历史情境, 帮助学生讨论、探究, 激发学生的思维, 形成自主学习的活水源头。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在情境的作用下,学生很易于将自己移入所感知的对象,产生情感体验。创设情境正是利用学生这种最可宝贵的特点,运用移情原理,使学生的情感、心理与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情境氛围发生共鸣,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促使学生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从产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态度倾向,到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教学活动,到自己的情感不由自主地移入到与情境的相关对象上;随着情境的延续,学生的情感逐步加深,最终渗透到学生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并成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历史体验教学中,通过创设模拟的历史场景或情景,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即再现历史情景) ,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如临其境的感觉中,与历史进行对话,亲“心”体验历史,使历史教学成为一种故事化、立体化的教学。在这样的历史教学中,没有太多赤裸裸的教导,有的是蕴藏在情景交融中的体验;没有太多生硬的强迫和灌输,有的是情感的相通和意义的自然生成;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有的是彰显个性的自由。因此,学生很自然地产生了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主动地融入到历史情境中去,与历史人物展开对话,与历史的关系世界展开对话,与编者对话,主动建构知识、感悟历史、产生情感、生成意义。因此,形式多样的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推动问题讨论的顺利进行, 改变“满堂灌”或“满堂问”的不良形式,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历史新情境中去学习、去探究、去感悟。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景”的创设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问题情景类,与“概括”、“评价”、历史时空相对应。为什么这么“概括”、这么“评价”,而不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这就可以编拟问题,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二是角色情景类,与历史人物、历史时空相对应。历史人物为什么只能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他本人到底想怎么做? 这就可以创设出角色情景;三是事件情景类,与历史事件(现象) 、历史时空相对应。这个历史事件为什么发生?发生之后为什么只能是这种样子? 这就可以创设事件情景;有效的创设事件情景的方法是利用各种图片、幻灯、录象和课件等进行直观教学,渲染气氛。比如上《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可把黄海大战中的插图给学生看,启迪学生思考:为什么致远舰在开足马力冲向日本旗舰“吉野号”时中了鱼雷呢?经教师的讲解,学生明白了:因清政府***无能克扣军饷,造成致远舰装备落后,再加上部队的管理不完善和错误指挥,最后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四是文物情景类,与历史时空、文化史等相对应。这样的遗址,这样的器物,这样的环境,这样的雕刻,这样的绘画等,古人们将如何生活、如何使用、如何创造? 这就可以创设文物情景。
二、以练带讲,以讲促练,使讲和练融为一体。
它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利用讲和练手段充分把学生推上主动者、创造者的地位,并在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和关节点问题上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学生思维和行为发展方向,逐步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讲练结合模式较高层次的体现,运用得当,会事半功倍。比如讲一战的结束问题:①让学生读书并做多项选择题:促使一战迅速结束的因素有A.美国参加对德作战B.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C.中国参战D.战争后期,双方都精疲力尽②变换角度,改为单项选择题: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让学生讨论并思考理由。这样学生答案可能出现四种。③教师再组织学生辩论,驳倒对方,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最后视具体情况引导学生正确作答。④由此设疑:可见战争和革命之间有什么关系?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导归纳出全面准确的结论: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⑤再设疑:还有哪些历史现象体现了这一结论?(或者降低难度,变为多项选择题),检验学生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也使知识系统化(即日俄战争与俄国1905 年革命;普法战争与巴黎九月革命;一战与德国十一月革命等——这也是由抽象到具体的演绎综合)。这种促使学生去探究、发现,步步深入分析思考的方式,对培养学生智能和理解记忆知识,都有积极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发现式或指导发现式,可以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会探索解决问题的方略,学会活用和有效地组织信息,并养成灵活而执着地追求的态度,“自主而自动”的学习习惯。
三、以教师的精巧设问来诱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
“一旦懂得兴趣只是从内部强烈地认识到有一股要外溢的精力,教师就应该把教学和学生的天生的活动倾向联系起来,机敏地吸引学生的兴趣。”①教师的幽默语言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由于其时效性有限, 效果不长久。众知,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性格和创造习惯的养成, 我认为: 其关键应在一个“疑”字。“思维自惊奇而开始的”。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这就要求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做到有动有静, 有张有弛, 波涛迭起,教师应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随历史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发现,经过思考获得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分析出历史发展的逻辑过程和因果关系。 应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 组成问题的阶梯, 创设一个个矛盾。而疑应设何处? 一般说来, 疑应设在讲课的开头, 或讲课的重难点, 或讲课的衔接处, 或讲课的结尾, 以及教材易使人乏味的地方。如本人在一次分析关于“黄老之学”由西汉初的社会指导思想发展到汉武到汉武帝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过程中, 由于该问题较为抽象、枯澡, 学生听课兴趣受到影响。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进一步启动学生思维, 我及时启发学生: 从“黄老之学”这一理论特征, 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什么问题? 从中可以得到什么教训? 学生听到这个问题, 思维这根弦又一下拉紧了。经过一番思考后, 他们便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说“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不利于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形势发展需要, 其思想显然会淡出历史舞台; 而有的同学则讲到儒学经过儒家学者的整合和和创新之后, 顺应了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形势发展需要, 所以被汉武帝接收和采纳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成为了社会思想的核心。学生据此也普遍得出一个结论; 一种社会文化要永远保持它的先进性, 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 不断进行自我创新和自我完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高涨起来。可见, 导疑不愧为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激趣方法, 也是我们构建和谐课堂、活力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下,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是每一个历史教师所要关注的主题,也是时代对历史教师提的要求,也只有这样做,并努力做好,才能迎来历史改革的春天。才能达到“教育的更高目的在于启蒙人的智慧和思想”这一崇高境界。
--------------------------------------------------------------------------------
①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45页。
① See brubacher,J.Method of Instruction-Continued,A History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2nd.ed.1966;参见[美]布鲁巴克著,马力平译:《西方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下)》,瞿葆奎主编,徐勋、施良方选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94-495页。
牙齿- 帖子数 : 104
注册日期 : 09-12-10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