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文短教”与“短文长教”
论“长文短教”与“短文长教”
论“长文短教”与“短文长教”
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阅读教学)历来受诟病颇多,于是,我们不断地“改革”。从“量”入手,增加学生的阅读篇幅是方法之一,但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引导学生与“无限”的文本对话,却一直难以解决:从“质”入手,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与密度也是方法之一,但怎样对一篇短文章进行“充实”,又是一个棘手而有争议的问题。
一、前提——目标优化
林林总总的对语文的口诛笔伐中,有一种说法颇引人注意,这就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程序的批判:一上语文课,无非是在解题、读生词、分段的基础上分析写作特点和中心意思,怎不令人生厌!
真令人惊诧莫名!
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如是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显然,所谓“工具性”,具体体现为对“知识和能力”的把握,就是所谓的“文”,一般来说较为显性;所谓“人文性”,具体体现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把握。这就是所谓的“道”,一般来说较为隐性。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并使两者结合。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不同的文本都有与众不同的语言形式和内容,这就是文本的写作特点和中心意思。教师通过对文本语言形式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尤其是读写)能力,这就是“文”;教师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这就是“道”。如果离开了对写作特点和中心意思的分析,语文课怎么进行?“对话”活动怎么开展?也就是说。如果语文课置写作特点与中心意思于不顾,那还是语文课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备课时要学会从不同的维度归纳写作特点与中心意思。之所以“多维”,是因为任何一个文本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如鲁迅的《药》,其写作特点有“两条线索”“侧面描写”“社会环境烘托”等等;其中心意思既可理解为“批判人民群众的愚昧麻木”,也可理解为“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在多维理解的基础上,就可以从“文”“道”双方考虑,设置教学目标了。
从教学目标的“量”的角度考虑。目标的设置应该遵循“一课一得”的原则,也就是说,一个课时最好只设置“文”“道”各一个目标。
如此,就做到了“教学目标的优化”。
二、“长文短教”要舍得“忽略”
上文说过,阅读教学的改革,从“量”上入手的较多。课本(包括读本)越来越厚是现实,从课文与规定课时之间的关系来看,根本不可能用多课时解决每一篇课文;然而。从阅读能力培养的效果来看,教材中的课文还远远达不到举一反三的需要,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还必须尽量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文本。这样一来。课时不够的矛盾就愈加突出。于是,加班加点就有了充足的理由。可以这么说,按标准规定的周课时数授课的学校难以寻觅,课时数乘以二,似乎还是“小巫”。教师累,学生疲,就这样恶性循环着。
为解决这一矛盾,一些有识之士致力于“长文短教”的研究,有认为应“优化目标设计”“优化问题设计”“优化作业设计”者,有认为应“紧扣文题”“品析重点词句”“把握文章的情感脉搏”者:也有提出具体方法者,如:“解析题目法”“中心突破法”“举一反三法”“标题法”“读写结合法”“归类法”“逆向思维法”。
然而,以上研究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认为,“长文短教”的关键是大胆“忽略”。“确定‘长文短教’作为一种方法,基于我们对母语学习规律的认识:作为母语学习者,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绝不是零起点,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了解课文的条件;于是,教师可以集中精力解决学生最困惑的那些少数问题。”就是说,阅读教学过程中忽略一些内容是完全合理的。
怎样“忽略”?用一个课时解决一篇无论多长的文章。上文说过,拿到文本后,首先从不同的维度归纳写作特点与中心意思,在此前提下考虑可行的教学目标;接着,分析学生最需要达到的是哪一组(“文”“道”各一)目标,将之定为教学的围绕物;然后,围绕这组目标进行教学活动并完成它;至于其他,可以暂时不顾。如要求一课时教完《祝福》,从文本的写作特点与中心意思出发,可以考虑从“倒叙”“叙述人称转换”“肖像描写”“语言动作描写”“环境烘托”“封建礼教吃人”“人物形象”等等设置教学目标;其次,考虑到这篇小说“叙述人称转换”的特点学生接触较少,可以将之设置为该课时的“文”的目标,至于“道”的目标,则可以从“封建礼教吃人”角度设置;然后,围绕这一组目标进行以课时为整体的教学活动。至于“倒叙”“肖像描写”“语言动作描写”“环境烘托”“人物形象”等,可以“忽略”,直至终了。当然,这里所谓的“忽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抛弃”,而是“寄存”,教学其他课文时如涉及到该点,可以再度“捡起”;同样,为完成本目标,也可以利用教学其他课文时所“忽略”的内容作为“旁证”。
同理,也可以用一个课时解决数篇文章。只要能抓住它们的“共性”设置目标即可;当然,也可以就某一目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总而言之,“达标”就是完成任务。
三、“短文长教”要善于“拓展”
上文说过,“怎样对一篇短文章进行‘充实’,又是一个棘手而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怎样“短文长教”的问题。
(一)“补充式”“短文长教”
江苏徐州铜山县新区春晖中学尹丽丽老师提出“长文短教”“补充式”,笔者认同她的观点,但还想议上几句。
即使是短小的内涵不甚丰富的文章,也应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只能是一组,(“文”“道”各一)将其余的“忽略”,千万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集中精力学深学透。因文本内涵不足用不了一课时怎么办?就应该向文本外拓展,将出现在其他文本中的与本目标紧密相关的内容引进课堂,起“旁证”作用;更可以从记忆中搜寻以往“长文短教”或“短文长教”中被“忽略”的内容,一方面起“旁证”作用,一方面不至遗漏一些课本中的重要内容。当然,这对教师而言,又是一个较高的要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延伸,围绕教学目标的拓展延伸。
(二)“分解式”“短文长教”
有时有这样的情况,因手头资料紧缺或其他原因,需要多课时教读一篇篇幅较小但内涵比较丰富的文章。如:
山的呼唤(琼瑶)
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神奇与旖旎。□□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撒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竞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风声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籁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酝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的倾诉,山的声籁,和山的呼唤。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活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于是,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高不可攀,深入云霄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那山高达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桠,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在岩石的阴影下。你身边所有的一切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林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的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啼,此起彼应的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似乎在不住地低喊着:“来吧!来吧!来吧!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来吧!来吧!来吧!”
这就是那山的呼唤。□□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重去,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
将这样的“短文…‘长教”,具体操作与“长文短教”相似。首先,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中心意思,如“形散神聚”“托物言志”“辞格运用”“景物描写的层次”“不懈追求”“热爱自然”等等;然后,根据规定的课时与学生情况,定位各课时的教学目标,当然也应该“一课一得”。如第一课时围绕“托物言志”与“不懈追求”进行教学活动,第二课时围绕“景物描写的层次”与“热爱自然”进行教学活动,第三课时……其他内容“忽略”。如此操作,也能适应“长文长教”。
实际上,“长文短教”与“短文长教”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首先,它们的共同基础是教学目标的优化,优化的原则就是目标选定的角度与目标确定的量。其次,“长文短教”中“忽略”的内容可在“短文长教”中“捡起”,而“短文长教”也可以采用“长文短教”的一些方式方法。所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阅读教学)历来受诟病颇多,于是,我们不断地“改革”。从“量”入手,增加学生的阅读篇幅是方法之一,但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引导学生与“无限”的文本对话,却一直难以解决:从“质”入手,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与密度也是方法之一,但怎样对一篇短文章进行“充实”,又是一个棘手而有争议的问题。
一、前提——目标优化
林林总总的对语文的口诛笔伐中,有一种说法颇引人注意,这就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程序的批判:一上语文课,无非是在解题、读生词、分段的基础上分析写作特点和中心意思,怎不令人生厌!
真令人惊诧莫名!
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如是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显然,所谓“工具性”,具体体现为对“知识和能力”的把握,就是所谓的“文”,一般来说较为显性;所谓“人文性”,具体体现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把握。这就是所谓的“道”,一般来说较为隐性。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并使两者结合。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不同的文本都有与众不同的语言形式和内容,这就是文本的写作特点和中心意思。教师通过对文本语言形式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尤其是读写)能力,这就是“文”;教师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这就是“道”。如果离开了对写作特点和中心意思的分析,语文课怎么进行?“对话”活动怎么开展?也就是说。如果语文课置写作特点与中心意思于不顾,那还是语文课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备课时要学会从不同的维度归纳写作特点与中心意思。之所以“多维”,是因为任何一个文本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如鲁迅的《药》,其写作特点有“两条线索”“侧面描写”“社会环境烘托”等等;其中心意思既可理解为“批判人民群众的愚昧麻木”,也可理解为“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在多维理解的基础上,就可以从“文”“道”双方考虑,设置教学目标了。
从教学目标的“量”的角度考虑。目标的设置应该遵循“一课一得”的原则,也就是说,一个课时最好只设置“文”“道”各一个目标。
如此,就做到了“教学目标的优化”。
二、“长文短教”要舍得“忽略”
上文说过,阅读教学的改革,从“量”上入手的较多。课本(包括读本)越来越厚是现实,从课文与规定课时之间的关系来看,根本不可能用多课时解决每一篇课文;然而。从阅读能力培养的效果来看,教材中的课文还远远达不到举一反三的需要,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还必须尽量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文本。这样一来。课时不够的矛盾就愈加突出。于是,加班加点就有了充足的理由。可以这么说,按标准规定的周课时数授课的学校难以寻觅,课时数乘以二,似乎还是“小巫”。教师累,学生疲,就这样恶性循环着。
为解决这一矛盾,一些有识之士致力于“长文短教”的研究,有认为应“优化目标设计”“优化问题设计”“优化作业设计”者,有认为应“紧扣文题”“品析重点词句”“把握文章的情感脉搏”者:也有提出具体方法者,如:“解析题目法”“中心突破法”“举一反三法”“标题法”“读写结合法”“归类法”“逆向思维法”。
然而,以上研究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认为,“长文短教”的关键是大胆“忽略”。“确定‘长文短教’作为一种方法,基于我们对母语学习规律的认识:作为母语学习者,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绝不是零起点,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了解课文的条件;于是,教师可以集中精力解决学生最困惑的那些少数问题。”就是说,阅读教学过程中忽略一些内容是完全合理的。
怎样“忽略”?用一个课时解决一篇无论多长的文章。上文说过,拿到文本后,首先从不同的维度归纳写作特点与中心意思,在此前提下考虑可行的教学目标;接着,分析学生最需要达到的是哪一组(“文”“道”各一)目标,将之定为教学的围绕物;然后,围绕这组目标进行教学活动并完成它;至于其他,可以暂时不顾。如要求一课时教完《祝福》,从文本的写作特点与中心意思出发,可以考虑从“倒叙”“叙述人称转换”“肖像描写”“语言动作描写”“环境烘托”“封建礼教吃人”“人物形象”等等设置教学目标;其次,考虑到这篇小说“叙述人称转换”的特点学生接触较少,可以将之设置为该课时的“文”的目标,至于“道”的目标,则可以从“封建礼教吃人”角度设置;然后,围绕这一组目标进行以课时为整体的教学活动。至于“倒叙”“肖像描写”“语言动作描写”“环境烘托”“人物形象”等,可以“忽略”,直至终了。当然,这里所谓的“忽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抛弃”,而是“寄存”,教学其他课文时如涉及到该点,可以再度“捡起”;同样,为完成本目标,也可以利用教学其他课文时所“忽略”的内容作为“旁证”。
同理,也可以用一个课时解决数篇文章。只要能抓住它们的“共性”设置目标即可;当然,也可以就某一目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总而言之,“达标”就是完成任务。
三、“短文长教”要善于“拓展”
上文说过,“怎样对一篇短文章进行‘充实’,又是一个棘手而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怎样“短文长教”的问题。
(一)“补充式”“短文长教”
江苏徐州铜山县新区春晖中学尹丽丽老师提出“长文短教”“补充式”,笔者认同她的观点,但还想议上几句。
即使是短小的内涵不甚丰富的文章,也应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只能是一组,(“文”“道”各一)将其余的“忽略”,千万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集中精力学深学透。因文本内涵不足用不了一课时怎么办?就应该向文本外拓展,将出现在其他文本中的与本目标紧密相关的内容引进课堂,起“旁证”作用;更可以从记忆中搜寻以往“长文短教”或“短文长教”中被“忽略”的内容,一方面起“旁证”作用,一方面不至遗漏一些课本中的重要内容。当然,这对教师而言,又是一个较高的要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延伸,围绕教学目标的拓展延伸。
(二)“分解式”“短文长教”
有时有这样的情况,因手头资料紧缺或其他原因,需要多课时教读一篇篇幅较小但内涵比较丰富的文章。如:
山的呼唤(琼瑶)
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神奇与旖旎。□□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撒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竞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风声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籁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酝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的倾诉,山的声籁,和山的呼唤。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活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于是,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高不可攀,深入云霄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那山高达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桠,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在岩石的阴影下。你身边所有的一切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林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的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啼,此起彼应的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似乎在不住地低喊着:“来吧!来吧!来吧!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来吧!来吧!来吧!”
这就是那山的呼唤。□□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重去,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
将这样的“短文…‘长教”,具体操作与“长文短教”相似。首先,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中心意思,如“形散神聚”“托物言志”“辞格运用”“景物描写的层次”“不懈追求”“热爱自然”等等;然后,根据规定的课时与学生情况,定位各课时的教学目标,当然也应该“一课一得”。如第一课时围绕“托物言志”与“不懈追求”进行教学活动,第二课时围绕“景物描写的层次”与“热爱自然”进行教学活动,第三课时……其他内容“忽略”。如此操作,也能适应“长文长教”。
实际上,“长文短教”与“短文长教”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首先,它们的共同基础是教学目标的优化,优化的原则就是目标选定的角度与目标确定的量。其次,“长文短教”中“忽略”的内容可在“短文长教”中“捡起”,而“短文长教”也可以采用“长文短教”的一些方式方法。所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fiery- 帖子数 : 126
注册日期 : 09-12-02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