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提高教学有效性之探讨
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提高教学有效性之探讨
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提高教学有效性之探讨
文言文经历几千年的淘洗,积淀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承载着极其璀璨的人文精神。于漪形象地称之为“渗进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然而,从教学现状来看,文言文似乎并未展开其迷人的魅力,教学效率的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钱梦龙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一、被异化的文言文教学
异化之一,目标定位功利化。或许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较长时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侧重于“言”,古汉语知识的传授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种目标下,课堂教学自然就成了对实词意义、虚词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知识的讲堂。如此一来,“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成了金科玉律,“满堂灌”成了不二选择,见“言”重“言”而忽视“文”漠视“文”的课堂比比皆是。
异化之二,教学过程程式化。教学形式基本上是串讲,逐字翻译,逐句讲解,讲完后再来个所谓的“内容分析”、“写法小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样的课堂,教师独霸话语,喋喋不休。
异化之三,教学主体萎靡化。调查显示,高中生喜爱教材中文言文的占17%,喜爱文言文课的占11%,自主选择教材之外古文阅读的占6%。学生在热衷网络语言、迷醉武侠小说的同时,他们的阅读兴趣正与古文渐行渐远。在文言文课堂上,学生绝大多数时间成了字词句的刻录机,很少有灵动的智慧火花闪现,教学主体在神圣的教学殿堂上渐趋萎靡。
二、“以趣激效”的文言文有效性教学方法
如何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尴尬,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兴趣是保证效率的最好媒介,“以趣激效”是提升文言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摆正教学定位,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只有“文”“言”并举的教学定位,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对文字的锱铢必较,留给学生的必是零星琐碎的印象。而事实上,学生更感兴趣的是经典古文所蕴含的事理哲理。因此,要想提高古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应该从教学内容上选择学生自己愿学乐习的内容,要“文”“言”并重,需“析词理趣,两手并举”。
(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活则生趣,趣则生爱”,若学习主体爱而乐学,学习效率自然随之提高。笔者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1 因“声”而尝试诵读之趣。几千年来,古人在学习方法上早就总结出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姚鼐的“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即为一证。诵读本来就是一种最生动、最鲜活的教学方式。在诵读中可读出抑扬,读出轻重,读出舒缓,读出情感,读出境界;在诵读中可积累语言知识,可培养语感,可陶冶情操。而我们的教学偏偏将这一经验弃置一旁,安排的诵读时间是少之又少,那些有限的朗读也多为机械性的,坑坑洼洼,结结巴巴,有气无力,破句连连,不见美感。笔者则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多样诵读:(1)“忘乎所以”式朗读。只有真正走进文本,忘掉自我,与人物同呼吸,与经典相融合,我们才会读出个体独到的体悟,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忘乎所以”式朗读,是进入忘我之境界的有效方法。(2)师范读,生跟读。毕竟文言文字少意深,音单义广,教师很有必要引导、示范,明确停顿、语气、语调、情感,学生在一定的感悟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读准进而领悟。(3)个体读、齐读、分角色读、比赛诵读等多种形式结合。
2 因“形”而体会品味之趣。古汉字是一种以形象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一般是因形示义(尤其是象形字、会意字),对它们进行“因形索义”的探究往往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加深理解。而这种理解性记忆的长久性显然远远超过纯粹的机械记忆。比如《论语》的“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一句,“劝”今义多为劝说,但此义于句中不通。若依形求义,我们会发现“劝”从力,凡形旁为“力”者,皆关乎“勉励、奋力”之义,因而此句的“劝”应作“勉励、鼓励”之解。我们更可联系《劝学》的“劝”之义,加以佐证。诸如“页”字头与头有关,“糸”字旁与绳子有关,“月”字旁与肉、身体相关,“又”与手相关等等,不胜枚举。
3 因“问”而感受探究之趣。巧妙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正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让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浙江夏云陶老师曾执教《大铁锤传》一文,这是一篇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记。传统的教法是,先逐句疏通字词,再分析人物形象。而夏老师打破了这种常规,巧妙地设置了三个问题引出对文本的解读:(1)大铁锤“奇”在何处?(2)这样一个勇士为何会找上宋将军,找上宋将军到底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3)作者为什么要为大铁锤立传,到底有何深刻的寄托?三个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课文,同时在解答中自然而然地疏通了字词。这正符合了王荣生先生的“核心点”之说:“语文教学的多项教学任务应巧妙统一在一个环节里,而不是几个方面各行其是,把语文课堂弄成一个个碎片”,“阅读教学内容要切人文本的精华、精髓”,“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围绕、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核心点”。
4 因“境”而体悟创造之趣。文言文叙写的人或物离我们很遥远,如果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既可调动学生学习文本的积极性,又可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鸿门宴》为例,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1)模拟情境,上台表演。我请了八位学生分别扮演刘邦、项羽、张良、范增、樊哙等人物。学生生动地再现了历史故事,并对人物的性格又添加了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对樊哙的“啖生彘肩”、“立饮斗酒”的夸张演绎,入木三分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2)创设情境,激烈争辩。当分析到人物范增时,我请学生设想在鸿门宴开始之前,范增是否已经知道或料到刘邦会来,他又会有何计划?由此引导学生对人物展开激烈地辩论。(3)虚拟情境,写作对话。在解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拟想假如让我们与项羽面对面,你会对他说什么?完成短文“西楚霸王,我想对你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端正了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改进教法,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文言文教学任重道远,对其有效性教学的探索和尝试还需各位同仁共同努力。
文言文经历几千年的淘洗,积淀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承载着极其璀璨的人文精神。于漪形象地称之为“渗进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然而,从教学现状来看,文言文似乎并未展开其迷人的魅力,教学效率的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钱梦龙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一、被异化的文言文教学
异化之一,目标定位功利化。或许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较长时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侧重于“言”,古汉语知识的传授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种目标下,课堂教学自然就成了对实词意义、虚词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知识的讲堂。如此一来,“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成了金科玉律,“满堂灌”成了不二选择,见“言”重“言”而忽视“文”漠视“文”的课堂比比皆是。
异化之二,教学过程程式化。教学形式基本上是串讲,逐字翻译,逐句讲解,讲完后再来个所谓的“内容分析”、“写法小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样的课堂,教师独霸话语,喋喋不休。
异化之三,教学主体萎靡化。调查显示,高中生喜爱教材中文言文的占17%,喜爱文言文课的占11%,自主选择教材之外古文阅读的占6%。学生在热衷网络语言、迷醉武侠小说的同时,他们的阅读兴趣正与古文渐行渐远。在文言文课堂上,学生绝大多数时间成了字词句的刻录机,很少有灵动的智慧火花闪现,教学主体在神圣的教学殿堂上渐趋萎靡。
二、“以趣激效”的文言文有效性教学方法
如何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尴尬,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兴趣是保证效率的最好媒介,“以趣激效”是提升文言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摆正教学定位,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只有“文”“言”并举的教学定位,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对文字的锱铢必较,留给学生的必是零星琐碎的印象。而事实上,学生更感兴趣的是经典古文所蕴含的事理哲理。因此,要想提高古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应该从教学内容上选择学生自己愿学乐习的内容,要“文”“言”并重,需“析词理趣,两手并举”。
(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活则生趣,趣则生爱”,若学习主体爱而乐学,学习效率自然随之提高。笔者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1 因“声”而尝试诵读之趣。几千年来,古人在学习方法上早就总结出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姚鼐的“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即为一证。诵读本来就是一种最生动、最鲜活的教学方式。在诵读中可读出抑扬,读出轻重,读出舒缓,读出情感,读出境界;在诵读中可积累语言知识,可培养语感,可陶冶情操。而我们的教学偏偏将这一经验弃置一旁,安排的诵读时间是少之又少,那些有限的朗读也多为机械性的,坑坑洼洼,结结巴巴,有气无力,破句连连,不见美感。笔者则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多样诵读:(1)“忘乎所以”式朗读。只有真正走进文本,忘掉自我,与人物同呼吸,与经典相融合,我们才会读出个体独到的体悟,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忘乎所以”式朗读,是进入忘我之境界的有效方法。(2)师范读,生跟读。毕竟文言文字少意深,音单义广,教师很有必要引导、示范,明确停顿、语气、语调、情感,学生在一定的感悟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读准进而领悟。(3)个体读、齐读、分角色读、比赛诵读等多种形式结合。
2 因“形”而体会品味之趣。古汉字是一种以形象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一般是因形示义(尤其是象形字、会意字),对它们进行“因形索义”的探究往往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加深理解。而这种理解性记忆的长久性显然远远超过纯粹的机械记忆。比如《论语》的“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一句,“劝”今义多为劝说,但此义于句中不通。若依形求义,我们会发现“劝”从力,凡形旁为“力”者,皆关乎“勉励、奋力”之义,因而此句的“劝”应作“勉励、鼓励”之解。我们更可联系《劝学》的“劝”之义,加以佐证。诸如“页”字头与头有关,“糸”字旁与绳子有关,“月”字旁与肉、身体相关,“又”与手相关等等,不胜枚举。
3 因“问”而感受探究之趣。巧妙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正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让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浙江夏云陶老师曾执教《大铁锤传》一文,这是一篇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记。传统的教法是,先逐句疏通字词,再分析人物形象。而夏老师打破了这种常规,巧妙地设置了三个问题引出对文本的解读:(1)大铁锤“奇”在何处?(2)这样一个勇士为何会找上宋将军,找上宋将军到底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3)作者为什么要为大铁锤立传,到底有何深刻的寄托?三个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课文,同时在解答中自然而然地疏通了字词。这正符合了王荣生先生的“核心点”之说:“语文教学的多项教学任务应巧妙统一在一个环节里,而不是几个方面各行其是,把语文课堂弄成一个个碎片”,“阅读教学内容要切人文本的精华、精髓”,“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围绕、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核心点”。
4 因“境”而体悟创造之趣。文言文叙写的人或物离我们很遥远,如果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既可调动学生学习文本的积极性,又可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鸿门宴》为例,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1)模拟情境,上台表演。我请了八位学生分别扮演刘邦、项羽、张良、范增、樊哙等人物。学生生动地再现了历史故事,并对人物的性格又添加了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对樊哙的“啖生彘肩”、“立饮斗酒”的夸张演绎,入木三分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2)创设情境,激烈争辩。当分析到人物范增时,我请学生设想在鸿门宴开始之前,范增是否已经知道或料到刘邦会来,他又会有何计划?由此引导学生对人物展开激烈地辩论。(3)虚拟情境,写作对话。在解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拟想假如让我们与项羽面对面,你会对他说什么?完成短文“西楚霸王,我想对你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端正了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改进教法,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文言文教学任重道远,对其有效性教学的探索和尝试还需各位同仁共同努力。
fiery- 帖子数 : 126
注册日期 : 09-12-02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