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对话”偏差
语文教学的“对话”偏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课改实践中,对话教学日益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打方式。对话教学,让师生在交流、碰撞中研读文本,切实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被动的局面。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但是,实施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对话教学也产生了一些偏差。
偏差一:在思维的浅水区游戏,缺乏“对话”教学的深刻性
[示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二部分教学片断:
教师:马克思在哪些方面有伟大贡献?
学生: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方面,理论的和实践的。
教师:第二部分中有没有关于这一点的概括性语句?
学生:有——“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教师:该句在本部分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领起下文。
教师:这一部分第6段在结构上又起什么作用呢?学生:承上启下。
[分析]
对于已经充分自读了全文的高中学生,教师不断提出这种几乎没有多少思维量的问题,学生脱口而出,表面对话热烈,双边活动丰富,实际上毫无价值,学生的思维只是一种动嘴不动心的“浅表思维”,甚至“虚假思维”。学生在这种思维“浅水区”里嬉戏,看不到学生对文本独到的深刻的感悟,师生之间更没有形成心灵的碰撞。学生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因此,这一段教学对话,可以说是“伪对话”、“假对话”。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对文本独到感悟的一种对话。因为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他们会对文本产生个性化的理解。这种理解,虽然难免幼稚、片面、偏执,但它是真实的、独到的、有个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就是这种个性化理解的沟通、交流、碰撞,是一种高于个体阅读的更广泛更深刻的对话。只有在认识的“深水区”产生思维的困惑、苦闷、碰撞,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才能得以提高。所以,理想的语文课堂对话,必须营造具有一定深度的思维场,语文教师应积极地引领学生进入对话思维的“深水区”,追求积极的深度的思维文化。
偏差二:在话语霸权的阴影里交流,缺乏“对话”教学的平等性
[示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八小节教学片断:
教师: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都驱逐他,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怎样理解“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学生:(思考片刻)表明马克思善于战斗、勇于战斗。
学生:表明马克思轻视敌人、蔑视敌人。
教师:(总结)马克思对敌人的“毫不在意”,当做蛛丝“轻轻抹去”。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体现了马克思的大无畏精神。
学生:(主动回答,但声音较小)也可以表达马克思对自己追求的革命理想的执著。
教师:(斜视学生)不要再瞎引申了,下面我们来看……
[分析]
“不要瞎引申了”,一语道破天机,教师是怕学生的无法预料的分析影响教学进程,也怕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难以让老师判定正误。所以,强制性地掐断了刚刚显露出的真实对话的幼苗。事实上,学生悄悄回答的这一答案很有道理,“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确实表现了马克思在蔑视敌人的同时,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的一种韧劲、一种执著。这一答案,应该是拓展了教师的理解,该生思维开阔,既源于作品,又善于开拓,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课堂生成。只可惜,教师的一句话给已经闪现的思维火花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教学对话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双方平等,没有了平等,何来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传统的惯性太大,总是摆脱不了“真理的拥有者”、“文本的权威解读者”的束缚,虽然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但是,语文教学对话过程中教师的“霸权”如影随形、若隐若现,钳制了学生的思想和话语,它像一股幽灵徘徊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上空,在这种“霸权”阴霾下的师生对话,又有多少真实的话语、鲜活的观点、灵动的思想呢?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诱发对话、促进对话、平等对话,“蹲下身子倾听”,尊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创造,甚至尊重学生的错误。教师和学生都应在对话中重建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
偏差三:在塑料花的芬芳里事受,缺乏“对话”教学的真实性
[示例]
《项链》教学片断:
教师:路瓦栽夫人的命运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学生1:性格决定命运,路瓦栽夫人的悲惨命运源于她爱慕虚荣的性格。
学生2:生活中一些细小的、偶然的因素。可能就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路瓦栽夫人的命运就证明了这一点。
教师:你们讲的都有道理,但是,同学们要知道,路瓦栽夫人是生活在19世纪中叶的法国社会,路瓦栽夫人的命运不能不烙上时代的、阶级的烙印,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路瓦栽夫人的命运又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学生3:路瓦栽夫人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妇女,要想爬上资产者的宝座,上流社会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路瓦栽夫人对生活的追求是注定以失败归终。她的命运实际上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教师:我们从路瓦栽夫人的命运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现实和腐朽本质。
[分析]
这一段教学对话,粗看起来,师生默契,对话顺畅,但仔细推敲,对话过程中教师有明显的引导倾向。学生1、学生2的回答,是学生自我独到的感悟,是在没有教师任何暗示的情况下的真实理解,但教师对此一语带过。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对话。学生3的回答是揣摩了老师的意图的解答,可能并非出自学生初始的理解、真实的理解,只是一种迎合、一种默契,学生3已经成了教师手里操纵的牵线木偶。学生可能更多的是倾向于学生1、学生2的答案,因为中学生生活在今天的社会,路瓦栽夫人的命运揭示的是人生教训,他们对此更容易产生共鸣。对于时代的因素、阶级的因素,学生不可能简单地接受,必须有一个理解的过程、思维的转换,需要师生的对话交流。所以这一段教学对话看似“风行水上”,实际上并没有触及到学生的心灵。
真实是对话的生命。没有了真实,在一片虚假的繁荣里对话,对话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从本质上看,对话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等符号进行的精神上的双向交流、沟通和理解。这种精神上的沟通,就是阅读者个体对文本的真实的理解、个性化理解。真实,难免粗糙,甚至偏颇,尤其是成长过程中的学生,阅读的积累尚不够,真实的理解可能就是幼稚的理解、片面的理解,对话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幼稚、片面,探寻理解的准确、全面,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真实的理解,可能出乎预料,但它是鲜活的,是课堂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是学生语文水平提高的契机,教师就是要善于激发、发现、直面学生的真实理解、真实体会,组织对话交流,不要回避不确定性话题,不要期望课堂会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模式发展下去。作为语文教师需要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需要的是准确定位、求真务实。
偏差四:在直行道里反复往返,缺乏“对话”教学的多元性
[示例]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第7节教学片断:
教师:第7段主要是写“怎样活的问题”,作者以“魔鬼和恋人”作比,怎样理解?
学生1:说明“怎样活的问题”长时间困扰着作者,难以摆脱。难以说清。
学生2:“魔鬼”与“恋人”是完全对立的两个形象,说明作者想“怎样活的问题”的时候,有时感到恐怖、厌烦,有时感到向往、倾慕。
教师:两位同学的回答有道理。看来作者对“怎样活的问题”实在是难以说清,所以作者说。“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我们又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学生:说明作者要用一生来诠释“怎样活的问题”。
教师:但是,作者也不是对“怎样活的问题”没有任何发现。十五年中,作者在地坛还是发现了很多,文章以六个“譬如”,列举地坛景观,来说明作者所获得的生命感受,请同学们解读六个“譬如”。
(4名学生分别回答)
教师:对“味道”作者花的笔墨最多,怎样理解?
学生1:“味道”最说不清。
学生2:“味道”与生活的本质具有很多相同处……
(5名学生回答该问题,但均未找到问题的实质,最后教师只得“告诉”学生)
[分析]
因为话题具有相当的深度,涉及到史铁生对“怎样活的问题?的思考,所以师生对话难以达成共识。特别是对“味道”的解读,师生对话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碰撞。事实上,对史铁生“怎样活的问题”的理解。仅仅依靠师生之间的单一对话,是难以准确把握的,必须借助多途径的对话,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解读。对话是多方位的,以上对话教学没有看到阅读者个体与作者、文本的对话,学生了解史铁生的思想、灵魂,研读过全文特别是该段文字了吗?当师生对话难以继续时,为什么不可以激发生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仅仅组织学生在自我设问学生回答这种单一的直行道上来回往返,又怎能准确理解史铁生对“怎样活的问题”的深度思考呢?
倪文锦先生认为:“对话是个隐喻意义上的用语,但对话也是一个实际意义上的用语。隐喻意义上的对话强调的是对话的精神与品质,实际意义上的对话强调的是对话的行为方式与效果等等……单纯把对话理解为实际意义上的对话是对对话理解的狭隘化。”对话教学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应该是师生、生生、文本之间的多向、深层交流,高中语文教学更应看重“隐喻意义上的对话”,应特别注重对话的“精神与品质”。首先要注重阅读者个体与作者、文本的对话,这种对话不必诉诸声音,是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对文本的剖析、玩味、反思和模仿、运用等,是心灵的碰撞、思想的交汇,这是其他对话的基础;其次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除了年龄、阅历上的共同点,他们还具有对作品元认知的一致性,容易沟通交流,形成碰撞;再次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必须以文本对话、生生对话为基础,是文本对话、生生对话的提升和拓展,因为,教师毕竟阅读面更广、积累的资料更多、思考得也更深。以为对话教学仅仅是师生一对一的对话,是片面的、狭隘的。只有多种对话方式有机使用,对话教学才符合规律,才能取得教学的实效。
偏差一:在思维的浅水区游戏,缺乏“对话”教学的深刻性
[示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二部分教学片断:
教师:马克思在哪些方面有伟大贡献?
学生: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方面,理论的和实践的。
教师:第二部分中有没有关于这一点的概括性语句?
学生:有——“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教师:该句在本部分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领起下文。
教师:这一部分第6段在结构上又起什么作用呢?学生:承上启下。
[分析]
对于已经充分自读了全文的高中学生,教师不断提出这种几乎没有多少思维量的问题,学生脱口而出,表面对话热烈,双边活动丰富,实际上毫无价值,学生的思维只是一种动嘴不动心的“浅表思维”,甚至“虚假思维”。学生在这种思维“浅水区”里嬉戏,看不到学生对文本独到的深刻的感悟,师生之间更没有形成心灵的碰撞。学生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因此,这一段教学对话,可以说是“伪对话”、“假对话”。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对文本独到感悟的一种对话。因为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他们会对文本产生个性化的理解。这种理解,虽然难免幼稚、片面、偏执,但它是真实的、独到的、有个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就是这种个性化理解的沟通、交流、碰撞,是一种高于个体阅读的更广泛更深刻的对话。只有在认识的“深水区”产生思维的困惑、苦闷、碰撞,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才能得以提高。所以,理想的语文课堂对话,必须营造具有一定深度的思维场,语文教师应积极地引领学生进入对话思维的“深水区”,追求积极的深度的思维文化。
偏差二:在话语霸权的阴影里交流,缺乏“对话”教学的平等性
[示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八小节教学片断:
教师: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都驱逐他,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怎样理解“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学生:(思考片刻)表明马克思善于战斗、勇于战斗。
学生:表明马克思轻视敌人、蔑视敌人。
教师:(总结)马克思对敌人的“毫不在意”,当做蛛丝“轻轻抹去”。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体现了马克思的大无畏精神。
学生:(主动回答,但声音较小)也可以表达马克思对自己追求的革命理想的执著。
教师:(斜视学生)不要再瞎引申了,下面我们来看……
[分析]
“不要瞎引申了”,一语道破天机,教师是怕学生的无法预料的分析影响教学进程,也怕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难以让老师判定正误。所以,强制性地掐断了刚刚显露出的真实对话的幼苗。事实上,学生悄悄回答的这一答案很有道理,“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确实表现了马克思在蔑视敌人的同时,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的一种韧劲、一种执著。这一答案,应该是拓展了教师的理解,该生思维开阔,既源于作品,又善于开拓,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课堂生成。只可惜,教师的一句话给已经闪现的思维火花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教学对话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双方平等,没有了平等,何来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传统的惯性太大,总是摆脱不了“真理的拥有者”、“文本的权威解读者”的束缚,虽然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但是,语文教学对话过程中教师的“霸权”如影随形、若隐若现,钳制了学生的思想和话语,它像一股幽灵徘徊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上空,在这种“霸权”阴霾下的师生对话,又有多少真实的话语、鲜活的观点、灵动的思想呢?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诱发对话、促进对话、平等对话,“蹲下身子倾听”,尊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创造,甚至尊重学生的错误。教师和学生都应在对话中重建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
偏差三:在塑料花的芬芳里事受,缺乏“对话”教学的真实性
[示例]
《项链》教学片断:
教师:路瓦栽夫人的命运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学生1:性格决定命运,路瓦栽夫人的悲惨命运源于她爱慕虚荣的性格。
学生2:生活中一些细小的、偶然的因素。可能就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路瓦栽夫人的命运就证明了这一点。
教师:你们讲的都有道理,但是,同学们要知道,路瓦栽夫人是生活在19世纪中叶的法国社会,路瓦栽夫人的命运不能不烙上时代的、阶级的烙印,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路瓦栽夫人的命运又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学生3:路瓦栽夫人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妇女,要想爬上资产者的宝座,上流社会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路瓦栽夫人对生活的追求是注定以失败归终。她的命运实际上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教师:我们从路瓦栽夫人的命运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现实和腐朽本质。
[分析]
这一段教学对话,粗看起来,师生默契,对话顺畅,但仔细推敲,对话过程中教师有明显的引导倾向。学生1、学生2的回答,是学生自我独到的感悟,是在没有教师任何暗示的情况下的真实理解,但教师对此一语带过。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对话。学生3的回答是揣摩了老师的意图的解答,可能并非出自学生初始的理解、真实的理解,只是一种迎合、一种默契,学生3已经成了教师手里操纵的牵线木偶。学生可能更多的是倾向于学生1、学生2的答案,因为中学生生活在今天的社会,路瓦栽夫人的命运揭示的是人生教训,他们对此更容易产生共鸣。对于时代的因素、阶级的因素,学生不可能简单地接受,必须有一个理解的过程、思维的转换,需要师生的对话交流。所以这一段教学对话看似“风行水上”,实际上并没有触及到学生的心灵。
真实是对话的生命。没有了真实,在一片虚假的繁荣里对话,对话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从本质上看,对话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等符号进行的精神上的双向交流、沟通和理解。这种精神上的沟通,就是阅读者个体对文本的真实的理解、个性化理解。真实,难免粗糙,甚至偏颇,尤其是成长过程中的学生,阅读的积累尚不够,真实的理解可能就是幼稚的理解、片面的理解,对话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幼稚、片面,探寻理解的准确、全面,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真实的理解,可能出乎预料,但它是鲜活的,是课堂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是学生语文水平提高的契机,教师就是要善于激发、发现、直面学生的真实理解、真实体会,组织对话交流,不要回避不确定性话题,不要期望课堂会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模式发展下去。作为语文教师需要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需要的是准确定位、求真务实。
偏差四:在直行道里反复往返,缺乏“对话”教学的多元性
[示例]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第7节教学片断:
教师:第7段主要是写“怎样活的问题”,作者以“魔鬼和恋人”作比,怎样理解?
学生1:说明“怎样活的问题”长时间困扰着作者,难以摆脱。难以说清。
学生2:“魔鬼”与“恋人”是完全对立的两个形象,说明作者想“怎样活的问题”的时候,有时感到恐怖、厌烦,有时感到向往、倾慕。
教师:两位同学的回答有道理。看来作者对“怎样活的问题”实在是难以说清,所以作者说。“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我们又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学生:说明作者要用一生来诠释“怎样活的问题”。
教师:但是,作者也不是对“怎样活的问题”没有任何发现。十五年中,作者在地坛还是发现了很多,文章以六个“譬如”,列举地坛景观,来说明作者所获得的生命感受,请同学们解读六个“譬如”。
(4名学生分别回答)
教师:对“味道”作者花的笔墨最多,怎样理解?
学生1:“味道”最说不清。
学生2:“味道”与生活的本质具有很多相同处……
(5名学生回答该问题,但均未找到问题的实质,最后教师只得“告诉”学生)
[分析]
因为话题具有相当的深度,涉及到史铁生对“怎样活的问题?的思考,所以师生对话难以达成共识。特别是对“味道”的解读,师生对话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碰撞。事实上,对史铁生“怎样活的问题”的理解。仅仅依靠师生之间的单一对话,是难以准确把握的,必须借助多途径的对话,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解读。对话是多方位的,以上对话教学没有看到阅读者个体与作者、文本的对话,学生了解史铁生的思想、灵魂,研读过全文特别是该段文字了吗?当师生对话难以继续时,为什么不可以激发生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仅仅组织学生在自我设问学生回答这种单一的直行道上来回往返,又怎能准确理解史铁生对“怎样活的问题”的深度思考呢?
倪文锦先生认为:“对话是个隐喻意义上的用语,但对话也是一个实际意义上的用语。隐喻意义上的对话强调的是对话的精神与品质,实际意义上的对话强调的是对话的行为方式与效果等等……单纯把对话理解为实际意义上的对话是对对话理解的狭隘化。”对话教学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应该是师生、生生、文本之间的多向、深层交流,高中语文教学更应看重“隐喻意义上的对话”,应特别注重对话的“精神与品质”。首先要注重阅读者个体与作者、文本的对话,这种对话不必诉诸声音,是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对文本的剖析、玩味、反思和模仿、运用等,是心灵的碰撞、思想的交汇,这是其他对话的基础;其次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除了年龄、阅历上的共同点,他们还具有对作品元认知的一致性,容易沟通交流,形成碰撞;再次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必须以文本对话、生生对话为基础,是文本对话、生生对话的提升和拓展,因为,教师毕竟阅读面更广、积累的资料更多、思考得也更深。以为对话教学仅仅是师生一对一的对话,是片面的、狭隘的。只有多种对话方式有机使用,对话教学才符合规律,才能取得教学的实效。
fiery- 帖子数 : 126
注册日期 : 09-12-02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