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钢琴教学之我见
儿童钢琴教学之我见
儿童钢琴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这关系到儿童以后是否能由衷地热爱音乐、坚持学习钢琴,因此这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音乐带给孩子的,首先应该感官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而弹琴的人就是这样借助一种乐器来获得这种感受,孩子亲身弹奏不同风格的乐曲有别于以往仅仅通过视听等途径欣赏音乐,然而全面陶冶提高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儿童学习钢琴不仅丰富了生活,促进了身心健康,增加了音乐修养,还能从美好、高尚的音乐之中不知不觉的陶冶性情。从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看,儿童的记忆、表象、想象、思维、语言等尚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具有明显的塑性,受外界影响较大。由于弹琴必须要手指动、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这就发挥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综合作用,刺激了脑细胞的发育,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提高。如何进行儿童钢琴教学呢?我就分成几点来进行简单地说明:
一、培养兴趣和爱
儿童钢琴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这关系到儿童以后是否能由衷地热爱音乐、坚持学习钢琴,因此这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音乐带给孩子的,首先应该感官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而弹琴的人就是这样借助一种乐器来获得这种感受,孩子亲身弹奏不同风格的乐曲有别于以往仅仅通过视听等途径欣赏音乐,然而全面陶冶提高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儿童学习钢琴不仅丰富了生活,促进了身心健康,增加了音乐修养,还能从美好、高尚的音乐之中不知不觉的陶冶性情。从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看,儿童的记忆、表象、想象、思维、语言等尚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具有明显的塑性,受外界影响较大。由于弹琴必须要手指动、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这就发挥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综合作用,刺激了脑细胞的发育,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提高。如何进行儿童钢琴教学呢?我就分成几点来进行简单地说明:
一、培养兴趣和爱好。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教学对象多为学前儿童,一般以五周岁左右开始学琴为宜。首先应着重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万不可“牛不喝水强按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已成为儿童钢琴教学的一个普遍话题和出发点,周广仁先生曾指出,现在的儿童学钢琴学得的太苦、太累,有的只是硬学,对培养儿童的乐感不利。周先生还强调,首先应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而不是死练技术,对于正常幼儿来说,喜欢唱,喜欢跳是天性,其实周先生觉得这是他们身上最原始的音乐感觉,需要我们需要去挖掘的。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通过我两年的在幼儿园的儿童钢琴教学实践,由我任教的新学生,一般在上课前我都会对其的手指能力,音乐的表现能力,节奏感、音乐感、记忆力等进行简单的测试。例如让孩子聆听和感受钢琴演奏的音乐,让孩子跟着琴声摆动身体,跟着琴声唱他们熟悉的歌曲,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与钢琴亲近起来,成为朋友。或者设计各种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熟悉键盘。在正式上琴学习前创造机会让孩子观看同龄人的表演,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应力争做到每周学生来上课时主动而快乐的,而不是把上课当成交作业甚至“还债”,尤其是面对刚刚开始学琴的幼儿,我们应该用音乐和琴声给孩子打造更丰富多彩的童年。作为教师,应具备乐观积极的心态,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弹奏示范,若能将孤燥的弹奏技术问题和不同风格乐曲转化为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易于接受的语言来表达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积极效应,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此外,多和学生进行语言和情感的交流也有助于形成愉快积极地授课氛围。调动和发挥学生在课上的主动性,而不让他们被动的模仿。通过带领学生读谱、视唱、打节奏等方式去让他们亲身感受音乐,逐步培养他们独立识谱和弹奏的能力。另外,充分发挥伴奏声部的作用,教师能够即兴编配和弹奏一些恰到好处的和声及简单的织体伴奏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初学者弹奏的原本简单乏味的旋律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声部听觉能力和良好的和声感觉,学生也会乐在其中。在儿童钢琴教学中,以集体课的形式更符合孩子的心理,从中可以避免个别教学给孩子带来的孤独感、单调感,让课堂动静结合,共同学习,共同游戏,相互合作,相互比赛,通过集体课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综合音乐才能。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并且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对于儿童学钢琴,应该说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培养孩子。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学习的自觉性等等都会给一个孩子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每个孩子学琴的时间、年龄、家长的希望都有差异,我们不能因望子心切,而不顾仅仅四、五岁儿童心理、生理特点的实际,强施以苛刻的“训练”。有的孩子自尊心强,非常敏感。这样的孩子不能过分的批评,只能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有计划地指出他们弹奏中的错误,并需要用温和的语言讲。孩子们都很乐于接受这种语气,很快就能改正错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儿童的不同特点做到“对症下药”,因人施教,注意方法,授课和练习的内容要灵活多变,有机结合等。如在具体操作时可把个别上课和集体课根据学生情况搭配起来,集体课时可以让学生轮流上琴弹奏,还可以四手联弹,可以一起玩音乐游戏,互相指出缺点,互相帮助等。游戏是儿童时期的主导活动,因此游戏性教学法是儿童钢琴教学方法中最大的特色,儿童在弹琴时不可能一直注意力集中。因此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可以配合唱歌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欣赏、舞蹈活动。使儿童的精力和兴趣保持始终在音乐、游戏的状态。通过歌唱活动发展儿童对节奏、旋律的基本感受和表现能力;通过韵律活动培养儿童的节奏感;通过欣赏活动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能力。通过舞蹈活动可以让孩子运动起来,减少身心的劳累。有一些儿童年龄偏少,要集中精力从事一项活动,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5分钟,针对这种情况,在教材的选用上,尽量给他们安排一些他们喜欢的并且短小精干的曲子练习,抓住前15分钟,把主要教学重点安排好,教学战术上打“短、平、快”,最好动态与静态活动交替进行,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学习目的自然而然就达到了。对儿童授课时,要忌程式化,不要每次上课内容总是不变,这样会使孩子感到单调,乏味。我们可以再课中穿插一些故事讲解乐曲,跟琴歌唱,听音练习等内容,使短短的一堂课变得多样化,趣味化。
三、教学中注意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幼儿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音乐开发智力,通过学习音乐,可以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钢琴教学中有意识地区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幼儿智力的发展也十分有益的。如果只是死板地让孩子按乐谱的要求去弹奏,必然会扼杀他们的创造力。教师应该用生动的语言帮他们分析旋律所蕴含的情绪与思想,启发孩子天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孩子通过联想建立起他们自己心目中的音乐形象,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演奏,将感受到的音乐形象表达出来。艺术就是想象,而幼儿有着天然、丰富的想象力,老师应利用儿童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审美能力。例如汤姆森的小曲《捉迷藏》,有的儿童认为捉迷藏非常好玩,弹奏速度应该活泼欢快;而有的儿童则说捉迷藏时,要动脑筋,慢慢想小朋友藏在哪里,速度应该很慢,这时教师就要充分肯定儿童的想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弹奏,充分创造与发挥自己所感受的音乐形象。总之,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再充分表现音乐,激发幼儿用创造性思维方式学习音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师与家长的交流、配合与辅导。
家长是孩子学琴的第二个老师,教师与家长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承,教师不但要教好学生,还要指导家长合理地辅导和默契地配合。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主要落实在孩子上课以外全部练习。教师帮助家长树立信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培养孩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大人要首先能做到持之以恒。学龄前的幼儿接受钢琴启蒙教学,就像刚刚学走路时那样,需要父母的帮助。但这样的帮助既不能是喂饭式的包办代替,也不能是巴掌加尺子的强迫威逼。从孩子学琴起,家长也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跟着孩子一起学。琴童家长掌握一点识谱和弹奏的基本知识固然是有益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正确的辅导方法。但是往往令家长头疼的是孩子们在家里和在老师面前的表现会判若两人。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地练琴呢?在此作为家长,不妨转化一下角色,把原来总是在一旁充当“监工”的角色,可以尝试自己充当个“学生”,让孩子来充当弹奏和示范的“小老师”这样可以发挥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其次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练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代替催促;很重要的是适当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理智地区克服孩子在练琴过程中的困难,并合理地运用鼓励和奖励手段都是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的好办法。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安排每天的练琴内容、练习重点、练习目标,切不可简单地规定弹多少遍、弹多少时间,否则充其量只有“量”的变化,不会有“质”的提高。家长要在孩子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研究具体解决的办法。
总之,儿童学习钢琴的过程有了欢乐,也有艰辛,是一条布满了鲜花的荆棘之路。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钢琴教学中的各个方面,把握儿童的身心特点、教师的教学艺术,并在家长的配合下将孩子引向钢琴艺术的神圣殿堂。
一、培养兴趣和爱
儿童钢琴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这关系到儿童以后是否能由衷地热爱音乐、坚持学习钢琴,因此这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音乐带给孩子的,首先应该感官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而弹琴的人就是这样借助一种乐器来获得这种感受,孩子亲身弹奏不同风格的乐曲有别于以往仅仅通过视听等途径欣赏音乐,然而全面陶冶提高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儿童学习钢琴不仅丰富了生活,促进了身心健康,增加了音乐修养,还能从美好、高尚的音乐之中不知不觉的陶冶性情。从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看,儿童的记忆、表象、想象、思维、语言等尚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具有明显的塑性,受外界影响较大。由于弹琴必须要手指动、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这就发挥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综合作用,刺激了脑细胞的发育,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提高。如何进行儿童钢琴教学呢?我就分成几点来进行简单地说明:
一、培养兴趣和爱好。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教学对象多为学前儿童,一般以五周岁左右开始学琴为宜。首先应着重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万不可“牛不喝水强按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已成为儿童钢琴教学的一个普遍话题和出发点,周广仁先生曾指出,现在的儿童学钢琴学得的太苦、太累,有的只是硬学,对培养儿童的乐感不利。周先生还强调,首先应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而不是死练技术,对于正常幼儿来说,喜欢唱,喜欢跳是天性,其实周先生觉得这是他们身上最原始的音乐感觉,需要我们需要去挖掘的。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通过我两年的在幼儿园的儿童钢琴教学实践,由我任教的新学生,一般在上课前我都会对其的手指能力,音乐的表现能力,节奏感、音乐感、记忆力等进行简单的测试。例如让孩子聆听和感受钢琴演奏的音乐,让孩子跟着琴声摆动身体,跟着琴声唱他们熟悉的歌曲,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与钢琴亲近起来,成为朋友。或者设计各种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熟悉键盘。在正式上琴学习前创造机会让孩子观看同龄人的表演,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应力争做到每周学生来上课时主动而快乐的,而不是把上课当成交作业甚至“还债”,尤其是面对刚刚开始学琴的幼儿,我们应该用音乐和琴声给孩子打造更丰富多彩的童年。作为教师,应具备乐观积极的心态,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弹奏示范,若能将孤燥的弹奏技术问题和不同风格乐曲转化为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易于接受的语言来表达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积极效应,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此外,多和学生进行语言和情感的交流也有助于形成愉快积极地授课氛围。调动和发挥学生在课上的主动性,而不让他们被动的模仿。通过带领学生读谱、视唱、打节奏等方式去让他们亲身感受音乐,逐步培养他们独立识谱和弹奏的能力。另外,充分发挥伴奏声部的作用,教师能够即兴编配和弹奏一些恰到好处的和声及简单的织体伴奏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初学者弹奏的原本简单乏味的旋律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声部听觉能力和良好的和声感觉,学生也会乐在其中。在儿童钢琴教学中,以集体课的形式更符合孩子的心理,从中可以避免个别教学给孩子带来的孤独感、单调感,让课堂动静结合,共同学习,共同游戏,相互合作,相互比赛,通过集体课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综合音乐才能。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并且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对于儿童学钢琴,应该说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培养孩子。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学习的自觉性等等都会给一个孩子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每个孩子学琴的时间、年龄、家长的希望都有差异,我们不能因望子心切,而不顾仅仅四、五岁儿童心理、生理特点的实际,强施以苛刻的“训练”。有的孩子自尊心强,非常敏感。这样的孩子不能过分的批评,只能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有计划地指出他们弹奏中的错误,并需要用温和的语言讲。孩子们都很乐于接受这种语气,很快就能改正错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儿童的不同特点做到“对症下药”,因人施教,注意方法,授课和练习的内容要灵活多变,有机结合等。如在具体操作时可把个别上课和集体课根据学生情况搭配起来,集体课时可以让学生轮流上琴弹奏,还可以四手联弹,可以一起玩音乐游戏,互相指出缺点,互相帮助等。游戏是儿童时期的主导活动,因此游戏性教学法是儿童钢琴教学方法中最大的特色,儿童在弹琴时不可能一直注意力集中。因此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可以配合唱歌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欣赏、舞蹈活动。使儿童的精力和兴趣保持始终在音乐、游戏的状态。通过歌唱活动发展儿童对节奏、旋律的基本感受和表现能力;通过韵律活动培养儿童的节奏感;通过欣赏活动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能力。通过舞蹈活动可以让孩子运动起来,减少身心的劳累。有一些儿童年龄偏少,要集中精力从事一项活动,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5分钟,针对这种情况,在教材的选用上,尽量给他们安排一些他们喜欢的并且短小精干的曲子练习,抓住前15分钟,把主要教学重点安排好,教学战术上打“短、平、快”,最好动态与静态活动交替进行,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学习目的自然而然就达到了。对儿童授课时,要忌程式化,不要每次上课内容总是不变,这样会使孩子感到单调,乏味。我们可以再课中穿插一些故事讲解乐曲,跟琴歌唱,听音练习等内容,使短短的一堂课变得多样化,趣味化。
三、教学中注意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幼儿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音乐开发智力,通过学习音乐,可以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钢琴教学中有意识地区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幼儿智力的发展也十分有益的。如果只是死板地让孩子按乐谱的要求去弹奏,必然会扼杀他们的创造力。教师应该用生动的语言帮他们分析旋律所蕴含的情绪与思想,启发孩子天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孩子通过联想建立起他们自己心目中的音乐形象,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演奏,将感受到的音乐形象表达出来。艺术就是想象,而幼儿有着天然、丰富的想象力,老师应利用儿童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审美能力。例如汤姆森的小曲《捉迷藏》,有的儿童认为捉迷藏非常好玩,弹奏速度应该活泼欢快;而有的儿童则说捉迷藏时,要动脑筋,慢慢想小朋友藏在哪里,速度应该很慢,这时教师就要充分肯定儿童的想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弹奏,充分创造与发挥自己所感受的音乐形象。总之,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再充分表现音乐,激发幼儿用创造性思维方式学习音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师与家长的交流、配合与辅导。
家长是孩子学琴的第二个老师,教师与家长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承,教师不但要教好学生,还要指导家长合理地辅导和默契地配合。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主要落实在孩子上课以外全部练习。教师帮助家长树立信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培养孩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大人要首先能做到持之以恒。学龄前的幼儿接受钢琴启蒙教学,就像刚刚学走路时那样,需要父母的帮助。但这样的帮助既不能是喂饭式的包办代替,也不能是巴掌加尺子的强迫威逼。从孩子学琴起,家长也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跟着孩子一起学。琴童家长掌握一点识谱和弹奏的基本知识固然是有益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正确的辅导方法。但是往往令家长头疼的是孩子们在家里和在老师面前的表现会判若两人。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地练琴呢?在此作为家长,不妨转化一下角色,把原来总是在一旁充当“监工”的角色,可以尝试自己充当个“学生”,让孩子来充当弹奏和示范的“小老师”这样可以发挥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其次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练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代替催促;很重要的是适当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理智地区克服孩子在练琴过程中的困难,并合理地运用鼓励和奖励手段都是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的好办法。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安排每天的练琴内容、练习重点、练习目标,切不可简单地规定弹多少遍、弹多少时间,否则充其量只有“量”的变化,不会有“质”的提高。家长要在孩子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研究具体解决的办法。
总之,儿童学习钢琴的过程有了欢乐,也有艰辛,是一条布满了鲜花的荆棘之路。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钢琴教学中的各个方面,把握儿童的身心特点、教师的教学艺术,并在家长的配合下将孩子引向钢琴艺术的神圣殿堂。
fiery- 帖子数 : 126
注册日期 : 09-12-02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