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演奏与声乐演唱的异同
萨克斯演奏与声乐演唱的异同
萨克斯演奏与声乐演唱的异同
一、 萨克斯演奏与声乐演唱的共同点
萨克斯以醉人的音色广为音乐爱好者所喜爱,虽进入中国不久,却已爱者如潮,并且在所有的管乐器中萨克斯也最容易学。声乐是综合性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也有音乐家称之为:“用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而萨克斯和声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但也存在相同的技巧。
㈠ 萨克斯演奏与声乐演唱的生理基础
器乐演奏和声乐演唱的艺术都是在大脑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下,既要把握整体,又要对局部器官的运动进行思考,分析和调整。操纵各有关呼吸、发声技巧等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复杂生理和心理的活动。都是属于感觉的艺术。离开了从感知出发的基础,离开了长期、耐心的艺术实践,这样的音乐艺术也只能算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演奏和演唱都是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和调节过程,才能逐步形成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境界。
㈡ 呼吸体系
呼吸是演唱和管类乐器演奏的动力基础,而呼吸功能的产生则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它包括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腔、横膈膜等,起着发声动力的作用。吸气时,两肋扩张,肺部充满压力而使横膈膜伸展下降,胸腔扩张,肺部充满气息;呼气时,两肋松弛,横膈膜向上,逐渐恢复原状,胸腔随之缩小,肺部气息排出。这就是呼吸的运动过程。
演唱和吹奏的呼吸与日常呼吸产生于同一个生理机能,但是它们在活动方式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中的吸气和呼气的时间长短相同;而歌唱或者吹奏的呼吸,由于音乐因数的需要,相对而言,气要吸得深、快,而运用起来必须要加强控制和灵活性。歌唱与吹奏的呼吸分为三个过程:气息的吸入、气息的保持和气息的呼出。
吸气时,口腔要自然、平静、快速而无杂声,将气吸入肺的叶下部位,同时,胸腔、两胁、腰部四周,腹部都要自然扩张。当胸腔扩张压向横肠膜(位于胸、腹之间能伸缩的薄膜)往下移动,腹部的内脏肠、胃等虽有固定体积却能移动,一旦受到横脯膜下降的压力,腹部内脏组织又向腹壁移动,就会使肚子鼓起,这并不是把气吸到肚子里,因腹部没有呼吸器官,而是吸气时胸腔的扩张,横脯膜的下降,腹部组织的移动,使肚子鼓起。这样扰扩大了胸腔的空间,使腹部得以扩张,肺念扩张,吸入的气也就愈多。横隔膜下降一厘米,使客气面积扩大250—300立方厘米,若作强吸气时,一般横隔膜可下降3—4厘米。因此,胸腹式呼吸法,由于脯肌,腹肌同时协调动作,可使气量达到最大程度,气息的控制根据音乐的需要可达到自如,不易疲劳,可为合理的呼吸方法。
呼气(发音)时,利用的肌,横膈膜和腹肌联合控制,在保持吸满气,腹部鼓起的状态下,腹壁逐渐收缩回复原状。同时,借助于腹肌的压力和横脯膜的支撑力,使吸气时下降的横隔膜逐渐抬起回复原位,将气流控制成如同一根非常自然、平稳、均匀、有节制、通畅地 “气柱”呼出。
1、练习方法
①.仰面平躺床上,两腿自然平呻,如同睡觉,自然进行呼吸,双手在胸腔,腹部两肋、腰部四周,体会各部位的正确呼吸动作。
②.用闻鲜花、香菜、大口吸香烟和作深呼吸的感觉,体会呼吸的正确部位。
③.从珀步等运动后急促呼吸状态中,体会呼吸的正确部位。
④.通过以上几方面对呼吸部位的体会,可站立练,两腿分开与局同宽,一手放在腹部或腰围,一手手心对口腔,检验呼气时控制气息的能力,和吸气时各部位动作是否正确。每练一遍呼吸,要求吸气要快要吸足(但吹奏过程中。一般避免吸得过足),呼气要慢,要在十秒钟以上,通过练习达到正确自如地掌握胸腹式呼吸法。
⑤.在练习过程中,吸气一定要防止提胸、抬肩、收腹;一定要防止呼气过猛、不匀、不稳、时间过短。
2、关于换气
①.要预先在乐句、乐段,或在音乐结构的自然停顿处,设计好换气的位置(乐谱中的换气记号为'V'或',')。
②.急吸气。用于乐段的乐句之间没有空隙或乐句很长,要选择符合音乐规律的适当音后,缩短该音的时值进行各吸气,以免影响准确性。
③.呼气和吸气都要留有余地。呼气(演唱或吹奏)时,将气息保留一、两拍时就可换气,不可将气使用到极尽头时才换气,这样在换气时拉大喘气的空隙,影响时值节春,同时造成上气不接下气,影响音乐的艺术效果;吸气时,将气吸到八、九分即可,不可将气吸得十分饱满,这样,气息不易控制,呼气(吹奏)时,如遇到短、弱乐句,就会产生憋气,便失去了在演看中要松弛、自然、舒展的原则。
④.在演春连续的后半拍音型时,也要在乐句结束换气,不可见休止符或一吐一换气。这样,必将失去音乐的完整性。
⑤.在演秦连续快速,较长的音阶式乐曲时,换气要选择上行音或下行音之后换气。
㈢ 喉头位置
喉头在声乐中也称“喉器”。喉头位于颈椎四、五、六节的前面,在舌根和气管之间。上接舌骨,下连气管,由五块较大的软骨及连接这些软骨的肌肉群组成。
无论是歌唱的发声运动,还是萨克斯演奏的声音控制,都是由喉腔内的软骨和肌肉的动作调节的。喉腔器官的操纵,关键在于依靠正确的呼吸支持和保持喉头的稳定。喉头的稳定不仅是歌唱的要素,在萨克斯演奏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呼吸和声音是否顺畅,共鸣管道是否形成,关系到音色,音量的正常发挥。如何认识和理解正确的喉头位置,贯穿着辩证的思维方式。需要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因人而异;因作品风格而异;因对音色的把握而异等。这也是同时学习声乐和萨克斯所遇见的最常见的问题,声乐练习过分的注意喉头的位置,会使声音紧逼、僵硬、虚弱;萨克斯练习过分的放松喉头的位置,又会使出来的音色偏软,低音区和高音区甚至没有声音等。因此建立合适的喉头位置是必要的,但是对喉头位置的理解应相对的概念、整体配合。绝对地、孤立地强调喉头的位置,只能得到不好的艺术效果。
二、 萨克斯演奏与声乐演唱的区别
㈠ 发声原理
声乐:声带是歌唱发声的振动体,它位于喉头的中间,在假声带的下方,两片声带左右并列,由表面附有弹性白色粘膜的纤维组成。声带的厚度由边沿向里,逐渐由薄变厚,声带之间呈三角形空间,称为声门,声带的前三分之一称为膜部,是发声振动的主要部分。声带的前端依附在甲状软骨上,声带的后端依附在披裂软骨上,有披裂软骨的旋转、滑动,带动声带的闭合。
萨克斯:萨克斯由管体、笛头、哨片组成不可分割的发声整体。萨克斯管体是一个共鸣腔,其中的空气柱震动产生声音。管身上多个有大小不同的开口并构造了复杂的按键系统(根据波姆音键系统)。由21到23个按键通过连杆控制一系列盖板的闭合或者开启,同时改变了管身的有效长度(从笛头到最近打开的孔的距离,所有的孔闭合即整个管身长度)。这样吹奏者可以有选择让声波在空气柱中传播不同的距离,于是产生了不同的音高。笛头是一个激振器,气流由固定在其上的哨片激发震动,传入管身。萨克斯笛头和单簧管一样支持单璜片但内腔更大。笛头的长度,内腔形状,开口大小(末端和哨片的夹角大小)以及材质都会对音色很大影响,一般来说金属材质,内腔扁平的笛头音色更明亮,常见于流行爵士乐;橡胶材质,内腔圆润的笛头音色较柔和,常见于古典乐。哨片是真正将人的气息转化为空气震动的部件它一般由芦竹制成。对于不同大小的笛头使用不同的哨片,软硬度是哨片的关键参数。
㈡ 声音技巧
1、 声乐练习技巧
⑴形体的松紧状态是相对的歌唱时身体要自然地直立,上身向前下弯作85度至75度的探身动作,将整个前半部身体松开,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小腹往上提气,力量上涌给声带造成的各种错误的压力;同时后腰、后背和后脖子要注意保持水平直线,此时身体的后半部分要略收紧,这就是我们歌唱时要求做到的前松后紧,外松内紧。
方法:第一、全身放松,深深吸入一口气,跟着微微乘着气息由 1至 i 歌唱,再吸入另一口气,快速而又畅通的亮声“呵”出音阶。此法有助增加气量以及发声明亮。不过,有些练唱者共鸣较浅窄,可能经过有“动机”的锻炼发觉喉紧气速。这时一定不要着急,放慢速度,一步步做到位。
第二、两手轻傍左右两边肋骨(腰上一点),然后吸气,在吸气时要感觉到两边肋骨横向扩张,手请仍保持原状,跟着收小腹把气呼出,呼气之时保持扩张两边肋骨。然后放松全身,再重覆一次、两次、三次一直到十七、八次吸气。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把肺活量增强,同时亦提升人体张力。
⑵ 器官的松紧状态是相对的歌唱时,产生共鸣的部位和胸、肩、颈、嘴、面部要以“松”为主,但面部肌肉要上“紧”,也就是说,笑肌、双颊要上提,上牙床要向下擎;下巴、下腭及舌要“下松”。控制气息的部位,包括横隔膜、两肋、腰肌、腹肌要以“紧”为主,两肋扩张,横隔膜下沉,才能扩大气息的容量,后腰肌向下,腰向四周扩张,气息才能有保持和牵制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歌唱时要求做到的上紧下松。
方法:第一、震音及弹跳音
①.吸气,气要吸得深。
②.用唇打出 1 2 3 4 5 6 7 i音阶,发声时,两边肋骨微扩张,小腹与双唇配合弹跳。
③.咀巴张开成圆型,以「呵」音配合腹部弹跳,从 1 至i。
目的:练就一把有力及有弹性的歌喉。
第二、练习连音
首先吸气,吸气时两旁肋骨微张,气吸至七分满便可以,因为吸气太深,太满反为令人容易泄气。 唱出“啊”音,由1---/2---/3---/4---/5---/6---/7---/i 再以MA音重复以上音程,每唱四拍吸一次气。记着练音阶的时候,吸气呼气要安静,发声不要让声音震抖。目的:这一式是训练歌声的穿透力。
⑶ 口咽腔在咬字吐字时的松紧状态是相对的字头声母一般是在咽腔的前部成阻、除阻而发音的,为了将字咬清,口腔前部在发声母时要有弹力,要求“前紧”,唇、齿、牙、舌、喉等发音器官在子音成阻、除阻的一刹那要“先紧”。唇、齿、舌、口在咬字头的一刹那“紧”之后,转发韵母时要立即松开,成为发母音时咬字吐字所需的状态,这就要“后松”,这就是我们歌唱时要求做到的前紧后松,先紧后松。以上三个方面的“松”与“紧”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是同时并存的,它们既对立又统一,这两个力量的对立统一说明了歌唱时发声状态的相对性。
方法:第一、咬字
咬字是指声母的发声部位,声母的清晰主要讲究发声部位的准确性,咬字经过唇、舌、齿、喉等器官。唇音:双唇音、唇齿音,如b、p、m、f;舌音:舌尖音,如:d、t、n、l;翘舌音,如zh、ch、sh、r;牙音:j、q、x;喉音:g、k、h等。
第二、吐字
吐字是指各个韵母的不同口形,由口腔的下颚和舌的不同调节而形成,即开、齐、撮、合得韵母口形。开口韵母:a、e、er、ai、en等;齐齿韵母:i、ie、iao、in等;撮口韵母:ue、uan等;合口韵母:u、ua、uo等。
2、萨克斯练习技巧
⑴运用吐音
管乐次赛技术则取决于展、舌、呼吸、手指的协同动作。因此,运用舌吐音是吹奏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少专家学者也说吐音是管乐吹奏者“最糟糕的敌人”,实践也证明,由于运用音吐音上的问题,不能完美地表现作品。关于运用舌吐音的几个问题:
①.舌与气速:运用舌吐音时,要形成稳定而激进的高压气速,吐音效果则能改善。反之,气速不稳定,而以松散、无聚集力,无控制地呼吸,不是正确的胸腹式呼吸,没有应用正确的气怎支举,即是运用舍吐音也不奏效。因此,必须让学生认真练习呼吸,以及通过练习长音,对每个音形成适当、准确、稳定而激进的高压气速。
②.吐音时的舌头状态、位置、动作、起吹的发音原理:吐音时的舌头状态——松弛自然,微微抬起;位置——舍“尖”稍向上投,接触哨片;尖”的下沿,接触“两尖”处的部位要小而少;动作——舌前半部的音尖,既是在微微什缩,又是在工下轻微地触动哨片尖的下沿,发“突”或“都”音节。舌的状态、位置、动作要反复琢磨,不断苦练,才能使者头在吐音时放松,舒适自然,吐音缺果才能达到干净清楚纯美的程度。吐音要以慢练起,逐步达到快吐音,起火的发音原理——吐音时气不能断,气压始终保持在音尖周围,当舌头触及哨片尖的下沿时,使气流不能通过笛头与哨片之间的风口进入笛管,舌尖阻止了气流使哨片不能产生振动,发音也就终止了;当舌尖离开哨片尖的下沿时,使气流通过笛头与哨片之间的风口,由哨片产生振动而发音;舌尖触及哨片尖下沿的时间愈短,离开愈长,发音愈长;音尖触及哨片尖下沿的时间愈长,离开念短,发音念短,这时舌尖起到如同活塞或阀门的作用。
③. 吐音时的主要毛病:
第一,舌尖带动舌根前后大动,不仅延缓音的动作,而互脖子、喉头、双唇、面部肌肉都动,过音效果发出“丢欧”(diu ou)或“歹哀”(dai),以及其它混杂声音,破坏音乐风格,这是很糟糕的吐音。
第二,舌头触及哨片的面积过多、紧、重、猛,发出的声音死硬,使声音失常,破坏音乐效果。
第三,在连续的吐音中,每起吹一音断气一次吸气一次,多此一举造成唇部。两腮、劲部也动,使起次的音头粗野难听,破坏音乐效果。以上吐音毛病,必须按照前面讲述的两个问题加以纠正。
④.五种形式的吐音法:
第一,单吐法——采用三个音节吐音:“突”(tu)、“都”(du)、“啦”(1a)。“突”式吐音,经常采用于演奏干脆快速的乐段,这个音节在音头吐音时,可以增进舌头动作的稳定性,而且动作简捷,所以这个音节称之为“基本吨音”,使演各者发出各种表情变化和有特点的音乐效果。如长、短、快、慢、强、弱,但就其发出“突”(tu)音节的原则始终不变。“印”式吐法,又称“软过音”,舌头的位置和动作大致同基本吐音法,音头可稍稍平一点点,舌尖可稍微呈圆形,起音动作要有轻柔的意念,使发出的声音柔和并更富有连贯风格,这种吐音经常用于抒情旋律乐段的演奏和连断音(Legato—Staccato)的演奏。“啦”式吐法,虽用的少,但很有用,舌在哨片尖下沿轻微一扫,是挨非挨,断音极轻弱的吐音,使你能感觉到,而又实际听不到的效果,处理的极其灵巧微妙,这种吐音充分展现出高超演奏家的艺术特长。
第二双过法(又称复吐法)—双吐法用:突——库”(tu—ku)或“特—卡”(tc—ka)两个音节。双91需要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起音和收音方法,一般采用音阻止哨片扳动和咽部切断气流两种方式交替使用的方法。双突法擅于演奏快速的乐句,需有单吐法的良它基础,并对发音力度的控制和音乐表现方面有较好的素质,做到奏出的声音节奏平稳、音量平衡,起吹音统一,掌握十分熟练,才能在乐曲演春中,运用自如。
第三,三吐法——用“突——突——库”(tu—tu—ku)或“特——特——卡”(te—tc—ka)三个音节。这种吐法可同双吐法一样奏出极快的乐力,特别适合三连音形式或三个不同音反复形式的乐勾结构。这种三吐法常常使每一次反复的“突”显得过分突出,所以有些演奏者采用另外一些吐音的音节转换,如:tu—ku—tu或ku——tu---Kuo
第四,气吐法——用“夫”(fu)或“都夫”(du fu)音节的口型。这种吐音是萨克管在演奏轻音乐时常用的一种吐音法。练习时,尽可能少舍笛头,上齿靠近笛头前,下展尽量放松,做到上紧下松,哎音可直接由气带出“夫”(fu)声,也可以音带出“都夫”(dufu),此种过音多用于较慢的抒情乐曲。
第五,弹过法(又称滚音)——记谱术语Frullato,弹过音用“突鲁鲁…”(tululu…)是用舌头快速颤动的奏法。这种吐音在乐队演奏中很少用,使用于特殊的音乐效果。
⑤.单吐法(也称基本吐音法)——演奏者根据音乐表情变化的特点,可发出轻、重、长短等各种起吹效果,但“突”(tu)音节的发音原则始终不变。
⑵演奏技巧
要成功地演奏好萨克斯管,首先必须训练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力及理解能力,平时要多学习一点萨克斯管以外的理论。萨克斯管的演奏其实包括两个大部分,其一就是对基本功的训练,内容包括:好的演奏姿势、口形、运气的方法、音色、熟练的指法、清晰敏捷的吐音;其二就是技巧。技巧是建立在基本功的基础上的,技巧的运用是为了体现不同乐曲的风格和效果。技巧还带有创造性,一些高级的萨克斯管演奏大师在达到演奏的高深阶段时,能不断创造新的技巧来体现新的演奏效果。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技巧包括:自然颤音、滑音、喉音等等,下面将分别说明。
①、自然颤音
自然颤音必须在获得良好的基本音色后产生。自然颤音的产生来自和身体直接相关的腹、喉、唇和颚,因而就出现了以上四种自然颤音的分类形式。其中被大多数成功的演奏者所采用的是颚式自然颤音。作为支撑口型的缓冲垫(唇),当领动作时,上牙的压力传递给下唇,下唇接到信号后,肌肉的弹性又反馈于颚部,并将每一动作过程直接反射给哨片。从而影响自然颤音频率的变化,进而造成音高、音色、音量的变化,形成对比。我们称这一类型的技巧为颚式自然颤音。有人形容“萨克斯管笑了”,就是体现了自然颤音的效果。
腹式自然颤音是变化震动哨片的气流压力,主要依靠腹部肌肉运动来达到目的。在某种情况下,腹式自然颤音的效果非常令人满意。但是要做到像颚式自然颤音那样准确、灵敏地控制,是非常困难的。
不论采用那类自然颤音的方式,都必须将其作为音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将其分割或视为一种“装饰手段”。
颤音奏法Trill记谱在演奏中,从记谱的本音开始到其上方音再回到本音,根据音乐的需要反复快速地演奏。
如
在萨克管演奏中,运用颌式自然颤音,发“呀——呀——呀—呀……”(ya—ya—ya —ya……”)音节。萨克管运用自然颤音是以音乐的风格和特定乐句的情绪特征决定的,是以纯正的,纯净的发音建立于演奏者对乐器极为微妙的控制,以及自身的音乐艺术修养的基础之上,从而使演奏的音乐听起来流畅柔和、丰满圆满悦耳。我们要学习研究、模仿各种最好的艺术家的自然颤音。
②、喉音
喉音属自然颤音分类形式中的一种,所以也可称喉式自然颤音,也有人称它为破音、沙音。虽然有许多不同的称呼,但它的效果是一致的。我国的民族管乐器笛子、唢呐等,也常用喉音技巧来体现粗犷、豪放的演奏效果。在中西管乐器的演奏中,喉音是根据喉部肌肉发声原理来演奏的。人们都知道,音是通过物体震动而产生的。萨克斯管发声的震动源体是单簧哨片。要获得新的演奏效果,就要增加第二物体的震动,这个物体只有靠身体的喉部肌肉来完成。促使两个物体(哨片、声带)同时震动,综合产生的效果就是喉式自然颤音。一般来说,喉音用于较激烈的乐句和乐段,给人一种刺激感。有人形容此种效果是带歇斯底里的效果,听来很疯狂,在美国摇滚乐和爵士乐里用途最广,我国的流行音乐中经常在前奏、间奏中用到。初练时有人感到喉部很痒,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性训练,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③、滑音
当今萨克斯管的演奏风格中,滑音(滑奏)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它的效果极像中文拼音字母所采用的四声一样,故采用韵母声调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符号(—、/、∨、\)作为滑音形式,并分别在声调符号上加上指示箭头:阴平就是音的淮确音高,不采用任何符号;阳平作为上滑音用符号/表示;上声作为下转上滑音(下滑加上滑)用符号表示;去声作为下滑音用符号\表示。按滑音(滑奏)速度的要求可分激进滑音和慢速滑音两种。滑音的方法又可分为气滑音和指滑音两种。气滑音是靠气息控制和喉部、唇部肌肉的控制而构成的,不改变口型位置;指滑音是以手指控制管键的开闭速度和气息控制的结合而产生滑奏效果的。学习滑奏方法时,演奏者必须具备对准确音高的辨别能力。对音高辨别能力较差的学生,一定要同时进行练耳和长音的训练,以求得更好的滑奏效果。国外的高级萨克斯管演奏家能进行大二度的滑奏。相信经过刻苦的训练,一定会使萨克斯管服从于你的调度。
滑音各法Glissando记谱在演奏中,滑音是声音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下齿带动下唇改变簧片的林动动面积和长短而得到下滑音和上滑音。下滑音:用下齿带动下尽在放松啥劲控制的同时向外伸展,使簧片的振动面积增多增长;
上滑音:必须在练会下滑音的基础上再练上滑音。上滑音的练习方法,与下滑音的过程相反,先由下齿带动下唇,由伸展放松控制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发音。
滑音的运用以音乐的风格和情绪特征的需要,多听好的爵士乐和轻音乐,掌握和提高滑音的技巧。
④、虚音
在萨克斯管所演奏的抒情段落里,有时会出现一种轻柔、虚弱、迷人的音色,这是由气流的大小和哨片震动所产生的音量的比例关系所决定的,是在不改变、不影响音色的前提下,将音量控制得小一点,让气流声大一点,产生的效果是以优美为核心,就像在音的四周包围了浓浓的气团,让气团簇拥着音同时出现,在低音区最易体现这种效果。对于基本掌握长音练习者,应该同时对虚音进行练习。
三、研究结果
通过以上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分析,声乐演唱与萨克斯演奏应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正所谓“艺术是相同的”,声乐的学习与萨克斯的学习不仅要在技巧上不断反复实践,而且要加强生活体验、增强修养,才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进行演唱、演奏和教学工作。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气息。在气息的控制上,不管是声乐演唱,还是萨克斯演奏,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呼吸状态和气息的保持能力。技巧上,目的都是使得唱出或吹奏出优美的音色。而不同点中,最重要的是喉头的控制,声乐演唱中应注意喉头的稳定位置,而萨克斯则会用到喉头控制音色,如果把握不好甚至会影响到声乐的学习。因此,了解声乐演唱与萨克斯演奏的异同有着重要意义。
一、 萨克斯演奏与声乐演唱的共同点
萨克斯以醉人的音色广为音乐爱好者所喜爱,虽进入中国不久,却已爱者如潮,并且在所有的管乐器中萨克斯也最容易学。声乐是综合性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也有音乐家称之为:“用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而萨克斯和声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但也存在相同的技巧。
㈠ 萨克斯演奏与声乐演唱的生理基础
器乐演奏和声乐演唱的艺术都是在大脑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下,既要把握整体,又要对局部器官的运动进行思考,分析和调整。操纵各有关呼吸、发声技巧等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复杂生理和心理的活动。都是属于感觉的艺术。离开了从感知出发的基础,离开了长期、耐心的艺术实践,这样的音乐艺术也只能算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演奏和演唱都是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和调节过程,才能逐步形成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境界。
㈡ 呼吸体系
呼吸是演唱和管类乐器演奏的动力基础,而呼吸功能的产生则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它包括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腔、横膈膜等,起着发声动力的作用。吸气时,两肋扩张,肺部充满压力而使横膈膜伸展下降,胸腔扩张,肺部充满气息;呼气时,两肋松弛,横膈膜向上,逐渐恢复原状,胸腔随之缩小,肺部气息排出。这就是呼吸的运动过程。
演唱和吹奏的呼吸与日常呼吸产生于同一个生理机能,但是它们在活动方式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中的吸气和呼气的时间长短相同;而歌唱或者吹奏的呼吸,由于音乐因数的需要,相对而言,气要吸得深、快,而运用起来必须要加强控制和灵活性。歌唱与吹奏的呼吸分为三个过程:气息的吸入、气息的保持和气息的呼出。
吸气时,口腔要自然、平静、快速而无杂声,将气吸入肺的叶下部位,同时,胸腔、两胁、腰部四周,腹部都要自然扩张。当胸腔扩张压向横肠膜(位于胸、腹之间能伸缩的薄膜)往下移动,腹部的内脏肠、胃等虽有固定体积却能移动,一旦受到横脯膜下降的压力,腹部内脏组织又向腹壁移动,就会使肚子鼓起,这并不是把气吸到肚子里,因腹部没有呼吸器官,而是吸气时胸腔的扩张,横脯膜的下降,腹部组织的移动,使肚子鼓起。这样扰扩大了胸腔的空间,使腹部得以扩张,肺念扩张,吸入的气也就愈多。横隔膜下降一厘米,使客气面积扩大250—300立方厘米,若作强吸气时,一般横隔膜可下降3—4厘米。因此,胸腹式呼吸法,由于脯肌,腹肌同时协调动作,可使气量达到最大程度,气息的控制根据音乐的需要可达到自如,不易疲劳,可为合理的呼吸方法。
呼气(发音)时,利用的肌,横膈膜和腹肌联合控制,在保持吸满气,腹部鼓起的状态下,腹壁逐渐收缩回复原状。同时,借助于腹肌的压力和横脯膜的支撑力,使吸气时下降的横隔膜逐渐抬起回复原位,将气流控制成如同一根非常自然、平稳、均匀、有节制、通畅地 “气柱”呼出。
1、练习方法
①.仰面平躺床上,两腿自然平呻,如同睡觉,自然进行呼吸,双手在胸腔,腹部两肋、腰部四周,体会各部位的正确呼吸动作。
②.用闻鲜花、香菜、大口吸香烟和作深呼吸的感觉,体会呼吸的正确部位。
③.从珀步等运动后急促呼吸状态中,体会呼吸的正确部位。
④.通过以上几方面对呼吸部位的体会,可站立练,两腿分开与局同宽,一手放在腹部或腰围,一手手心对口腔,检验呼气时控制气息的能力,和吸气时各部位动作是否正确。每练一遍呼吸,要求吸气要快要吸足(但吹奏过程中。一般避免吸得过足),呼气要慢,要在十秒钟以上,通过练习达到正确自如地掌握胸腹式呼吸法。
⑤.在练习过程中,吸气一定要防止提胸、抬肩、收腹;一定要防止呼气过猛、不匀、不稳、时间过短。
2、关于换气
①.要预先在乐句、乐段,或在音乐结构的自然停顿处,设计好换气的位置(乐谱中的换气记号为'V'或',')。
②.急吸气。用于乐段的乐句之间没有空隙或乐句很长,要选择符合音乐规律的适当音后,缩短该音的时值进行各吸气,以免影响准确性。
③.呼气和吸气都要留有余地。呼气(演唱或吹奏)时,将气息保留一、两拍时就可换气,不可将气使用到极尽头时才换气,这样在换气时拉大喘气的空隙,影响时值节春,同时造成上气不接下气,影响音乐的艺术效果;吸气时,将气吸到八、九分即可,不可将气吸得十分饱满,这样,气息不易控制,呼气(吹奏)时,如遇到短、弱乐句,就会产生憋气,便失去了在演看中要松弛、自然、舒展的原则。
④.在演春连续的后半拍音型时,也要在乐句结束换气,不可见休止符或一吐一换气。这样,必将失去音乐的完整性。
⑤.在演秦连续快速,较长的音阶式乐曲时,换气要选择上行音或下行音之后换气。
㈢ 喉头位置
喉头在声乐中也称“喉器”。喉头位于颈椎四、五、六节的前面,在舌根和气管之间。上接舌骨,下连气管,由五块较大的软骨及连接这些软骨的肌肉群组成。
无论是歌唱的发声运动,还是萨克斯演奏的声音控制,都是由喉腔内的软骨和肌肉的动作调节的。喉腔器官的操纵,关键在于依靠正确的呼吸支持和保持喉头的稳定。喉头的稳定不仅是歌唱的要素,在萨克斯演奏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呼吸和声音是否顺畅,共鸣管道是否形成,关系到音色,音量的正常发挥。如何认识和理解正确的喉头位置,贯穿着辩证的思维方式。需要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因人而异;因作品风格而异;因对音色的把握而异等。这也是同时学习声乐和萨克斯所遇见的最常见的问题,声乐练习过分的注意喉头的位置,会使声音紧逼、僵硬、虚弱;萨克斯练习过分的放松喉头的位置,又会使出来的音色偏软,低音区和高音区甚至没有声音等。因此建立合适的喉头位置是必要的,但是对喉头位置的理解应相对的概念、整体配合。绝对地、孤立地强调喉头的位置,只能得到不好的艺术效果。
二、 萨克斯演奏与声乐演唱的区别
㈠ 发声原理
声乐:声带是歌唱发声的振动体,它位于喉头的中间,在假声带的下方,两片声带左右并列,由表面附有弹性白色粘膜的纤维组成。声带的厚度由边沿向里,逐渐由薄变厚,声带之间呈三角形空间,称为声门,声带的前三分之一称为膜部,是发声振动的主要部分。声带的前端依附在甲状软骨上,声带的后端依附在披裂软骨上,有披裂软骨的旋转、滑动,带动声带的闭合。
萨克斯:萨克斯由管体、笛头、哨片组成不可分割的发声整体。萨克斯管体是一个共鸣腔,其中的空气柱震动产生声音。管身上多个有大小不同的开口并构造了复杂的按键系统(根据波姆音键系统)。由21到23个按键通过连杆控制一系列盖板的闭合或者开启,同时改变了管身的有效长度(从笛头到最近打开的孔的距离,所有的孔闭合即整个管身长度)。这样吹奏者可以有选择让声波在空气柱中传播不同的距离,于是产生了不同的音高。笛头是一个激振器,气流由固定在其上的哨片激发震动,传入管身。萨克斯笛头和单簧管一样支持单璜片但内腔更大。笛头的长度,内腔形状,开口大小(末端和哨片的夹角大小)以及材质都会对音色很大影响,一般来说金属材质,内腔扁平的笛头音色更明亮,常见于流行爵士乐;橡胶材质,内腔圆润的笛头音色较柔和,常见于古典乐。哨片是真正将人的气息转化为空气震动的部件它一般由芦竹制成。对于不同大小的笛头使用不同的哨片,软硬度是哨片的关键参数。
㈡ 声音技巧
1、 声乐练习技巧
⑴形体的松紧状态是相对的歌唱时身体要自然地直立,上身向前下弯作85度至75度的探身动作,将整个前半部身体松开,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小腹往上提气,力量上涌给声带造成的各种错误的压力;同时后腰、后背和后脖子要注意保持水平直线,此时身体的后半部分要略收紧,这就是我们歌唱时要求做到的前松后紧,外松内紧。
方法:第一、全身放松,深深吸入一口气,跟着微微乘着气息由 1至 i 歌唱,再吸入另一口气,快速而又畅通的亮声“呵”出音阶。此法有助增加气量以及发声明亮。不过,有些练唱者共鸣较浅窄,可能经过有“动机”的锻炼发觉喉紧气速。这时一定不要着急,放慢速度,一步步做到位。
第二、两手轻傍左右两边肋骨(腰上一点),然后吸气,在吸气时要感觉到两边肋骨横向扩张,手请仍保持原状,跟着收小腹把气呼出,呼气之时保持扩张两边肋骨。然后放松全身,再重覆一次、两次、三次一直到十七、八次吸气。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把肺活量增强,同时亦提升人体张力。
⑵ 器官的松紧状态是相对的歌唱时,产生共鸣的部位和胸、肩、颈、嘴、面部要以“松”为主,但面部肌肉要上“紧”,也就是说,笑肌、双颊要上提,上牙床要向下擎;下巴、下腭及舌要“下松”。控制气息的部位,包括横隔膜、两肋、腰肌、腹肌要以“紧”为主,两肋扩张,横隔膜下沉,才能扩大气息的容量,后腰肌向下,腰向四周扩张,气息才能有保持和牵制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歌唱时要求做到的上紧下松。
方法:第一、震音及弹跳音
①.吸气,气要吸得深。
②.用唇打出 1 2 3 4 5 6 7 i音阶,发声时,两边肋骨微扩张,小腹与双唇配合弹跳。
③.咀巴张开成圆型,以「呵」音配合腹部弹跳,从 1 至i。
目的:练就一把有力及有弹性的歌喉。
第二、练习连音
首先吸气,吸气时两旁肋骨微张,气吸至七分满便可以,因为吸气太深,太满反为令人容易泄气。 唱出“啊”音,由1---/2---/3---/4---/5---/6---/7---/i 再以MA音重复以上音程,每唱四拍吸一次气。记着练音阶的时候,吸气呼气要安静,发声不要让声音震抖。目的:这一式是训练歌声的穿透力。
⑶ 口咽腔在咬字吐字时的松紧状态是相对的字头声母一般是在咽腔的前部成阻、除阻而发音的,为了将字咬清,口腔前部在发声母时要有弹力,要求“前紧”,唇、齿、牙、舌、喉等发音器官在子音成阻、除阻的一刹那要“先紧”。唇、齿、舌、口在咬字头的一刹那“紧”之后,转发韵母时要立即松开,成为发母音时咬字吐字所需的状态,这就要“后松”,这就是我们歌唱时要求做到的前紧后松,先紧后松。以上三个方面的“松”与“紧”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是同时并存的,它们既对立又统一,这两个力量的对立统一说明了歌唱时发声状态的相对性。
方法:第一、咬字
咬字是指声母的发声部位,声母的清晰主要讲究发声部位的准确性,咬字经过唇、舌、齿、喉等器官。唇音:双唇音、唇齿音,如b、p、m、f;舌音:舌尖音,如:d、t、n、l;翘舌音,如zh、ch、sh、r;牙音:j、q、x;喉音:g、k、h等。
第二、吐字
吐字是指各个韵母的不同口形,由口腔的下颚和舌的不同调节而形成,即开、齐、撮、合得韵母口形。开口韵母:a、e、er、ai、en等;齐齿韵母:i、ie、iao、in等;撮口韵母:ue、uan等;合口韵母:u、ua、uo等。
2、萨克斯练习技巧
⑴运用吐音
管乐次赛技术则取决于展、舌、呼吸、手指的协同动作。因此,运用舌吐音是吹奏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少专家学者也说吐音是管乐吹奏者“最糟糕的敌人”,实践也证明,由于运用音吐音上的问题,不能完美地表现作品。关于运用舌吐音的几个问题:
①.舌与气速:运用舌吐音时,要形成稳定而激进的高压气速,吐音效果则能改善。反之,气速不稳定,而以松散、无聚集力,无控制地呼吸,不是正确的胸腹式呼吸,没有应用正确的气怎支举,即是运用舍吐音也不奏效。因此,必须让学生认真练习呼吸,以及通过练习长音,对每个音形成适当、准确、稳定而激进的高压气速。
②.吐音时的舌头状态、位置、动作、起吹的发音原理:吐音时的舌头状态——松弛自然,微微抬起;位置——舍“尖”稍向上投,接触哨片;尖”的下沿,接触“两尖”处的部位要小而少;动作——舌前半部的音尖,既是在微微什缩,又是在工下轻微地触动哨片尖的下沿,发“突”或“都”音节。舌的状态、位置、动作要反复琢磨,不断苦练,才能使者头在吐音时放松,舒适自然,吐音缺果才能达到干净清楚纯美的程度。吐音要以慢练起,逐步达到快吐音,起火的发音原理——吐音时气不能断,气压始终保持在音尖周围,当舌头触及哨片尖的下沿时,使气流不能通过笛头与哨片之间的风口进入笛管,舌尖阻止了气流使哨片不能产生振动,发音也就终止了;当舌尖离开哨片尖的下沿时,使气流通过笛头与哨片之间的风口,由哨片产生振动而发音;舌尖触及哨片尖下沿的时间愈短,离开愈长,发音愈长;音尖触及哨片尖下沿的时间愈长,离开念短,发音念短,这时舌尖起到如同活塞或阀门的作用。
③. 吐音时的主要毛病:
第一,舌尖带动舌根前后大动,不仅延缓音的动作,而互脖子、喉头、双唇、面部肌肉都动,过音效果发出“丢欧”(diu ou)或“歹哀”(dai),以及其它混杂声音,破坏音乐风格,这是很糟糕的吐音。
第二,舌头触及哨片的面积过多、紧、重、猛,发出的声音死硬,使声音失常,破坏音乐效果。
第三,在连续的吐音中,每起吹一音断气一次吸气一次,多此一举造成唇部。两腮、劲部也动,使起次的音头粗野难听,破坏音乐效果。以上吐音毛病,必须按照前面讲述的两个问题加以纠正。
④.五种形式的吐音法:
第一,单吐法——采用三个音节吐音:“突”(tu)、“都”(du)、“啦”(1a)。“突”式吐音,经常采用于演奏干脆快速的乐段,这个音节在音头吐音时,可以增进舌头动作的稳定性,而且动作简捷,所以这个音节称之为“基本吨音”,使演各者发出各种表情变化和有特点的音乐效果。如长、短、快、慢、强、弱,但就其发出“突”(tu)音节的原则始终不变。“印”式吐法,又称“软过音”,舌头的位置和动作大致同基本吐音法,音头可稍稍平一点点,舌尖可稍微呈圆形,起音动作要有轻柔的意念,使发出的声音柔和并更富有连贯风格,这种吐音经常用于抒情旋律乐段的演奏和连断音(Legato—Staccato)的演奏。“啦”式吐法,虽用的少,但很有用,舌在哨片尖下沿轻微一扫,是挨非挨,断音极轻弱的吐音,使你能感觉到,而又实际听不到的效果,处理的极其灵巧微妙,这种吐音充分展现出高超演奏家的艺术特长。
第二双过法(又称复吐法)—双吐法用:突——库”(tu—ku)或“特—卡”(tc—ka)两个音节。双91需要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起音和收音方法,一般采用音阻止哨片扳动和咽部切断气流两种方式交替使用的方法。双突法擅于演奏快速的乐句,需有单吐法的良它基础,并对发音力度的控制和音乐表现方面有较好的素质,做到奏出的声音节奏平稳、音量平衡,起吹音统一,掌握十分熟练,才能在乐曲演春中,运用自如。
第三,三吐法——用“突——突——库”(tu—tu—ku)或“特——特——卡”(te—tc—ka)三个音节。这种吐法可同双吐法一样奏出极快的乐力,特别适合三连音形式或三个不同音反复形式的乐勾结构。这种三吐法常常使每一次反复的“突”显得过分突出,所以有些演奏者采用另外一些吐音的音节转换,如:tu—ku—tu或ku——tu---Kuo
第四,气吐法——用“夫”(fu)或“都夫”(du fu)音节的口型。这种吐音是萨克管在演奏轻音乐时常用的一种吐音法。练习时,尽可能少舍笛头,上齿靠近笛头前,下展尽量放松,做到上紧下松,哎音可直接由气带出“夫”(fu)声,也可以音带出“都夫”(dufu),此种过音多用于较慢的抒情乐曲。
第五,弹过法(又称滚音)——记谱术语Frullato,弹过音用“突鲁鲁…”(tululu…)是用舌头快速颤动的奏法。这种吐音在乐队演奏中很少用,使用于特殊的音乐效果。
⑤.单吐法(也称基本吐音法)——演奏者根据音乐表情变化的特点,可发出轻、重、长短等各种起吹效果,但“突”(tu)音节的发音原则始终不变。
⑵演奏技巧
要成功地演奏好萨克斯管,首先必须训练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力及理解能力,平时要多学习一点萨克斯管以外的理论。萨克斯管的演奏其实包括两个大部分,其一就是对基本功的训练,内容包括:好的演奏姿势、口形、运气的方法、音色、熟练的指法、清晰敏捷的吐音;其二就是技巧。技巧是建立在基本功的基础上的,技巧的运用是为了体现不同乐曲的风格和效果。技巧还带有创造性,一些高级的萨克斯管演奏大师在达到演奏的高深阶段时,能不断创造新的技巧来体现新的演奏效果。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技巧包括:自然颤音、滑音、喉音等等,下面将分别说明。
①、自然颤音
自然颤音必须在获得良好的基本音色后产生。自然颤音的产生来自和身体直接相关的腹、喉、唇和颚,因而就出现了以上四种自然颤音的分类形式。其中被大多数成功的演奏者所采用的是颚式自然颤音。作为支撑口型的缓冲垫(唇),当领动作时,上牙的压力传递给下唇,下唇接到信号后,肌肉的弹性又反馈于颚部,并将每一动作过程直接反射给哨片。从而影响自然颤音频率的变化,进而造成音高、音色、音量的变化,形成对比。我们称这一类型的技巧为颚式自然颤音。有人形容“萨克斯管笑了”,就是体现了自然颤音的效果。
腹式自然颤音是变化震动哨片的气流压力,主要依靠腹部肌肉运动来达到目的。在某种情况下,腹式自然颤音的效果非常令人满意。但是要做到像颚式自然颤音那样准确、灵敏地控制,是非常困难的。
不论采用那类自然颤音的方式,都必须将其作为音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将其分割或视为一种“装饰手段”。
颤音奏法Trill记谱在演奏中,从记谱的本音开始到其上方音再回到本音,根据音乐的需要反复快速地演奏。
如
在萨克管演奏中,运用颌式自然颤音,发“呀——呀——呀—呀……”(ya—ya—ya —ya……”)音节。萨克管运用自然颤音是以音乐的风格和特定乐句的情绪特征决定的,是以纯正的,纯净的发音建立于演奏者对乐器极为微妙的控制,以及自身的音乐艺术修养的基础之上,从而使演奏的音乐听起来流畅柔和、丰满圆满悦耳。我们要学习研究、模仿各种最好的艺术家的自然颤音。
②、喉音
喉音属自然颤音分类形式中的一种,所以也可称喉式自然颤音,也有人称它为破音、沙音。虽然有许多不同的称呼,但它的效果是一致的。我国的民族管乐器笛子、唢呐等,也常用喉音技巧来体现粗犷、豪放的演奏效果。在中西管乐器的演奏中,喉音是根据喉部肌肉发声原理来演奏的。人们都知道,音是通过物体震动而产生的。萨克斯管发声的震动源体是单簧哨片。要获得新的演奏效果,就要增加第二物体的震动,这个物体只有靠身体的喉部肌肉来完成。促使两个物体(哨片、声带)同时震动,综合产生的效果就是喉式自然颤音。一般来说,喉音用于较激烈的乐句和乐段,给人一种刺激感。有人形容此种效果是带歇斯底里的效果,听来很疯狂,在美国摇滚乐和爵士乐里用途最广,我国的流行音乐中经常在前奏、间奏中用到。初练时有人感到喉部很痒,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性训练,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③、滑音
当今萨克斯管的演奏风格中,滑音(滑奏)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它的效果极像中文拼音字母所采用的四声一样,故采用韵母声调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符号(—、/、∨、\)作为滑音形式,并分别在声调符号上加上指示箭头:阴平就是音的淮确音高,不采用任何符号;阳平作为上滑音用符号/表示;上声作为下转上滑音(下滑加上滑)用符号表示;去声作为下滑音用符号\表示。按滑音(滑奏)速度的要求可分激进滑音和慢速滑音两种。滑音的方法又可分为气滑音和指滑音两种。气滑音是靠气息控制和喉部、唇部肌肉的控制而构成的,不改变口型位置;指滑音是以手指控制管键的开闭速度和气息控制的结合而产生滑奏效果的。学习滑奏方法时,演奏者必须具备对准确音高的辨别能力。对音高辨别能力较差的学生,一定要同时进行练耳和长音的训练,以求得更好的滑奏效果。国外的高级萨克斯管演奏家能进行大二度的滑奏。相信经过刻苦的训练,一定会使萨克斯管服从于你的调度。
滑音各法Glissando记谱在演奏中,滑音是声音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下齿带动下唇改变簧片的林动动面积和长短而得到下滑音和上滑音。下滑音:用下齿带动下尽在放松啥劲控制的同时向外伸展,使簧片的振动面积增多增长;
上滑音:必须在练会下滑音的基础上再练上滑音。上滑音的练习方法,与下滑音的过程相反,先由下齿带动下唇,由伸展放松控制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发音。
滑音的运用以音乐的风格和情绪特征的需要,多听好的爵士乐和轻音乐,掌握和提高滑音的技巧。
④、虚音
在萨克斯管所演奏的抒情段落里,有时会出现一种轻柔、虚弱、迷人的音色,这是由气流的大小和哨片震动所产生的音量的比例关系所决定的,是在不改变、不影响音色的前提下,将音量控制得小一点,让气流声大一点,产生的效果是以优美为核心,就像在音的四周包围了浓浓的气团,让气团簇拥着音同时出现,在低音区最易体现这种效果。对于基本掌握长音练习者,应该同时对虚音进行练习。
三、研究结果
通过以上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分析,声乐演唱与萨克斯演奏应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正所谓“艺术是相同的”,声乐的学习与萨克斯的学习不仅要在技巧上不断反复实践,而且要加强生活体验、增强修养,才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进行演唱、演奏和教学工作。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气息。在气息的控制上,不管是声乐演唱,还是萨克斯演奏,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呼吸状态和气息的保持能力。技巧上,目的都是使得唱出或吹奏出优美的音色。而不同点中,最重要的是喉头的控制,声乐演唱中应注意喉头的稳定位置,而萨克斯则会用到喉头控制音色,如果把握不好甚至会影响到声乐的学习。因此,了解声乐演唱与萨克斯演奏的异同有着重要意义。
fiery- 帖子数 : 126
注册日期 : 09-12-02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