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家庭教育:优秀生为什么变得暴躁

向下

家庭教育:优秀生为什么变得暴躁 Empty 家庭教育:优秀生为什么变得暴躁

帖子  Admin 周一 11 一月 2010 - 16:03

作者:俞群

  案例

  小华是某重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从一年级至三年级,小华一直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她是班上的优等生,不仅各门功课名列前茅,而且表现积极活跃,深得老师们的喜爱,在家读书学习也从不需要大人操心。但上四年级以后,小华上学的路上有了一个伴——妹妹阿彤。同时,小华感觉到学习越来越吃力,作业怎么那么难?怎么老写不完?考试成绩越来越差, 成绩单上“优秀”越来越少了。小华发现家人更喜欢阿彤,而且阿彤也处处表现不错。父母经常表扬阿彤,而对小华常常是责备,说她不如妹妹,小华也越来越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妹妹。

  妹妹怎么学习那么好?噢,是我笨,我比妹妹差,我学习不好,你们都喜欢妹妹,你们不喜欢我,为什么,为什么?小华开始与父母顶嘴,妒忌妹妹,甚至倒在地上大哭大闹。父母看着女儿在地毯上来回打滚,看着地上乱扔着课本、摔得乱七八糟的凳子,父母想不通:原本乖巧的女儿怎么变得如此暴躁呢?是不是孩子精神有问题呢?奶奶忧心地带小华去精神卫生中心检查,小华也服了不少镇静药,却依然如故。或许小华是有心病吧?父亲决定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咨询室中,小华紧紧地拉着奶奶的手臂,她的父母与女儿隔桌而坐,一会儿,父亲站起来,走到女儿的旁边,紧挨女儿坐下来。

  从进一步的面谈中,咨询师了解到,小华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大家庭,大家都很疼她。她是祖父母的宝贝,是父母的希望。但小华6个月时,父母双双去美国求学,小华由祖父母抚养。当呀呀学语的小华开始喊“奶奶”,蹒跚的步履开始扑向爷爷的时候,两岁的小华又被送到美国父母家里。在美国,家庭环境是陌生的,父母对于两岁的小华也是陌生的。而且,父母身边还有一个婴儿——妹妹阿彤。妹妹占去了全家人的注意。小华7岁时,随全家人又回到中国上小学。

  在开始阶段的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还看到一个细节,有一次,小华向奶奶炫耀自己手中的水葫芦草,奶奶显得不感兴趣。小华就生气了,她狂暴地把手中的水葫芦草撕成一条一条的,然后硬让奶奶伸出手去摸。可见小华在奶奶身边是很任性的。

  专家点评

  浙江省儿童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俞群

  这个案例对现在很多父母出远门,让孩子在家乡留守的家庭很有启示意义。

  不管父母离家是因为出国深造还是打工谋生,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生不久即被放在老家让老人带养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而当孩子长大到二三岁,或者六七岁时,这些孩子又被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和业已生疏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孩子被迫离开了已经与他们建立了依恋关系的老人,离开了他们已经熟悉的生活环境。这样的孩子,常常缺乏安全感。他们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可能是回避、矛盾型的。他们一方面渴望父母的爱,另一方面又很难和长期疏离的父母有无拘无束的亲密感。这是因为,从出生开始,特别是五六个月开始到两岁左右,是婴儿和母亲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并同时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则他们日后在社交、学习上可能出现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

  本案有两个细节表明小华和父母比较疏离,其一,“小华紧紧地拉着奶奶的手臂,她的父母与女儿隔桌而坐,一会儿,父亲站起来,走到女儿的旁边,紧挨女儿坐下来”。这个细节说明,小华和奶奶更亲近,而其父母对这个女儿也不是很亲近的。尤其母亲,相对于父亲,对这个女儿更显得疏离,因为她没有意识到要坐到女儿身边去,反而是爸爸意识到了。

  其二,“小华向奶奶炫耀自己手中的水葫芦草,奶奶显得不感兴趣。小华就生气了,她狂暴地把手中的水葫芦草撕成一条一条的,然后硬让奶奶伸出手去摸。” 表明小华可以向奶奶任意发脾气,她在奶奶这里有安全感。

  实际上,小华由奶奶抚养只有两年,而由父母抚养有5年(6个月至两岁与祖父母一起生活,二岁~七岁在美国与父母一起生活,其他时间是由父母和祖父母共同抚养,可以忽略不计),二年抚养胜过5年,这是因为孩子出生后的前两年是孩子与抚养人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而恰恰在这段时间,小华的父母离开了小华,小华没能和自己的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这也是小华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根本原因。

  没能和父母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小华升上四年级后,随着功课难度的提高,她的努力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时,就产生强烈的焦虑:父母不会爱她了。更令她焦虑的是,妹妹阿彤也上学了,而且阿彤学习优秀。于是,她有了一个竞争对手——妹妹。妹妹的存在令小华相形见绌,父母因此更喜欢阿彤而不喜欢自己。

  小华不是一个特殊的孩子,小华的案例很具典型性。它说明,一个孩子如果没能在婴儿期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缺乏母爱,缺乏安全感,很可能导致看似不可理喻的心理行为问题——一个原本很优秀的孩子,忽然变得行为乖戾,脾气暴躁。

  所幸,小华的父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及时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下,小华的父母意识到了小华的心理需求:女儿的反常行为实际上是对父母爱的呼唤,是以一种歪曲的行为表达她的焦虑和不满。

  心理咨询师通过游戏和家庭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慢慢导出小华的不满情绪,并适时加以引导,帮助小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自己心理需要的关系。另一方面,帮助小华的父母认识到对孩子的爱,不可以讲条件。尤其是对像小华这样从小远离父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不可要求“以优秀的学业成绩来交换”。妈妈对小华的爱必须是无条件的。咨询师要求小华父母改变表达爱的方式,爱要说出来,要做出来,要明确让小华感受到爸爸妈妈对她的关怀和体贴,支持和鼓励。

  在心理咨询师专业的帮助下,家人都改变了对小华的态度,爸爸不再以妹妹来“激励”小华,而是更多地帮助小华学习,减少小华的学习压力;妹妹阿彤也体贴姐姐,主动陪姐姐游戏; 特别是小华的母亲,为了让小华感受到母爱,常常把小华带在身边,如去公园玩、去商店购物。家庭的支持对缓解小华的情绪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小华的问题得到了控制,发脾气的行为减少了。

  但短程的心理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华的心理问题,小华还需要个人成长方面的心理帮助。


-

Admin
Admin

帖子数 : 376
注册日期 : 09-11-25

http://jinsz.cool5site.net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