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
构建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网络的发展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一种创新教学的尝试,我在2006级5、6班进行了网络教学的实践。通过网络教室和“腾图网络教室”软件,教师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根据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对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建立教学主页,设计好教学课件;通过网络环境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效果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社会,教育过程是传播信息与获取信息的过程,当今社会的信息获取渠道是多样的,而信息的获取者(特别是我们的学生)将面临如何搜集、分析、处理众多信息的问题,在网络时代如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尝试进行了网络教学的初步实验,现将实验情况汇报如下:
1 、进行网络教学的目的:
网络的发展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一种创新教学的尝试,我在2006级5、6班进行了网络教学的实践。教学的内容是生物(人教社)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这节内容涉及到数亿万个细胞怎样构建有着严整结构体系的生物体,只有当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时,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在多细胞生物体形成的过程中,核心问题是细胞分化。高等动物体和高等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一定的差异。本章以人为例,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到个体,按照从微细到宏大的顺序介绍了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按照从宏大到微细的顺序介绍了高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本部分教学将侧重引导学生构建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框架。本章概念多、涉及到的生物学名词相当多,涉及到生物学的微观知识多,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学生恰好在此提前具备的知识层面不足,因此,我设想: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来弥补学生知识面的不足;2、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将抽象的、微观的、发展变化的生物学知识以直观、形象、动态的过程展现给学生,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促进交流、合作、探究性学习。4、本节内容多,课时紧,利用计算机网络可望提高课堂效率。
2 、网络教学模式的初步实验:
2.1 课堂教学环境的设置:将进行的网络教学安排在学校的网络教室,整个教室有55台与因特网相联的计算机,同时55台计算机安装了“腾图网络教室”软件,学生机可以受教师机的调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向学生机进行广播教学。学生1-2人使用一台计算机,学生的学习工具除了普通的课本、本子、笔外,还有联网的计算机,课程似乎是在教室里进行的,但学生的学习环境却延伸到了因特网的环境。
2.2 教师的备课准备:进行网络教学,教师备课的工作量很大,要备教学内容、备学生的学情,明确学习目标;要在计算机上建立教学主页,设计好教学课件;要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根据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对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合;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备课时应多找一些与相关知识有关的网站、主页,在上课时提供给学生,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扩展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
2.3 师生角色的变化:网络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因此它更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想。在设计教学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力求通过网络环境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式”学习,实现“主动探究,递进达标”。
2.4 教学过程的实施:上课时学生进入教学主页,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内容及学习提要,教师通过设疑,提供探究课题和学习任务,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课件、网址进入相关内容或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并在教学主页提供的公共信息栏中发表看法、观点、提出问题或解答问题,还可利用教师提前准备的检测试题进行达标检测,由计算机进行评改,及时检查学习效果。教师也可通过教师机及时调控和反馈教学,还可通过安装的“网络教室”软件对有针对性、共性的知识进行广播教学。
3 、网络教学的效果:
在实施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恰巧遇到翠屏区电教馆开展电教示范周活动,我以《植物体的层次结构》为内容,在全区上了一堂网络教学示范课,当场获得了到场的各级专家和同行的肯定和好评,从实施情况来看,学生比常规教学的学生在许多方面有较大的进步:
3.1 学习兴趣的提高。网络教学用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代替了抽象、枯燥的课本。虚拟技术使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胞、组织等微观世界知识和一些发展变化的生命现象以生动、直观、动态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再加上有趣的探究活动,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事实,使学生备感生命的奇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
3.2 学会信息资源的利用。通过网络教学的实践活动,初步使学生学会了上网收集信息,锻炼了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及分析能力。
3.3 探究合作能力的提高,学习方式的转变。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通过教师利用媒体巧设的情境,极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又能通过媒体的帮助很快解决问题,找到结论,因此,主动性大大提高。同时,网络教室为师生交流、生生互动,以及寻求外界的帮助提供了可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交流需求,提高了合作的能力。
3.4 利用教师提前准备的检测试题进行达标检测,实现了当堂训练;由计算机进行评改,及时检查学习效果。实现了教学的及时反馈,使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3.5 创建了反复学习的条件,实现了个性化学习。我们将制作好的教学软件和教学主页链接到学校的局域网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调出反复学习。
3.6 教学效果检测。学习完第二单元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内容后,我们作了单元检测,对比与常规教学班级的教学检测成绩分析来看:
网络教学
常规教学
班级
5班
6班
3班
4班
班级平均
86.5
88.7
83.2
80.6
总平均
87.6
81.9
网络教学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常规教学的好一些,这增强了我们继续实施网络教学的信心。
4 、实验反思:
通过尝试网络教学实验,我们发现了开展网络教学的许多优势,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网上资源多但杂而且针对性较差,迫切需要教师指导;教师本身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具大的知识库和资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为终身学习、发展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提供了条件,随着我校计算机设备的不断完善和扩充,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班的开展和北大附中网络资源的建立,网络教学将会更多在我校教学领域中实践,因此,探索出一条更高效、更完善的网络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规律,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5 、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柏庐,等. 中学多媒体教学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2]张小真. 多媒体与网络课件.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张迪梅. 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指导.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关键词:网络环境;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效果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社会,教育过程是传播信息与获取信息的过程,当今社会的信息获取渠道是多样的,而信息的获取者(特别是我们的学生)将面临如何搜集、分析、处理众多信息的问题,在网络时代如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尝试进行了网络教学的初步实验,现将实验情况汇报如下:
1 、进行网络教学的目的:
网络的发展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一种创新教学的尝试,我在2006级5、6班进行了网络教学的实践。教学的内容是生物(人教社)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这节内容涉及到数亿万个细胞怎样构建有着严整结构体系的生物体,只有当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时,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在多细胞生物体形成的过程中,核心问题是细胞分化。高等动物体和高等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一定的差异。本章以人为例,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到个体,按照从微细到宏大的顺序介绍了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按照从宏大到微细的顺序介绍了高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本部分教学将侧重引导学生构建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框架。本章概念多、涉及到的生物学名词相当多,涉及到生物学的微观知识多,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学生恰好在此提前具备的知识层面不足,因此,我设想: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来弥补学生知识面的不足;2、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将抽象的、微观的、发展变化的生物学知识以直观、形象、动态的过程展现给学生,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促进交流、合作、探究性学习。4、本节内容多,课时紧,利用计算机网络可望提高课堂效率。
2 、网络教学模式的初步实验:
2.1 课堂教学环境的设置:将进行的网络教学安排在学校的网络教室,整个教室有55台与因特网相联的计算机,同时55台计算机安装了“腾图网络教室”软件,学生机可以受教师机的调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向学生机进行广播教学。学生1-2人使用一台计算机,学生的学习工具除了普通的课本、本子、笔外,还有联网的计算机,课程似乎是在教室里进行的,但学生的学习环境却延伸到了因特网的环境。
2.2 教师的备课准备:进行网络教学,教师备课的工作量很大,要备教学内容、备学生的学情,明确学习目标;要在计算机上建立教学主页,设计好教学课件;要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根据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对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合;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备课时应多找一些与相关知识有关的网站、主页,在上课时提供给学生,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扩展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
2.3 师生角色的变化:网络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因此它更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想。在设计教学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力求通过网络环境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式”学习,实现“主动探究,递进达标”。
2.4 教学过程的实施:上课时学生进入教学主页,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内容及学习提要,教师通过设疑,提供探究课题和学习任务,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课件、网址进入相关内容或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并在教学主页提供的公共信息栏中发表看法、观点、提出问题或解答问题,还可利用教师提前准备的检测试题进行达标检测,由计算机进行评改,及时检查学习效果。教师也可通过教师机及时调控和反馈教学,还可通过安装的“网络教室”软件对有针对性、共性的知识进行广播教学。
3 、网络教学的效果:
在实施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恰巧遇到翠屏区电教馆开展电教示范周活动,我以《植物体的层次结构》为内容,在全区上了一堂网络教学示范课,当场获得了到场的各级专家和同行的肯定和好评,从实施情况来看,学生比常规教学的学生在许多方面有较大的进步:
3.1 学习兴趣的提高。网络教学用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代替了抽象、枯燥的课本。虚拟技术使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胞、组织等微观世界知识和一些发展变化的生命现象以生动、直观、动态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再加上有趣的探究活动,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事实,使学生备感生命的奇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
3.2 学会信息资源的利用。通过网络教学的实践活动,初步使学生学会了上网收集信息,锻炼了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及分析能力。
3.3 探究合作能力的提高,学习方式的转变。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通过教师利用媒体巧设的情境,极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又能通过媒体的帮助很快解决问题,找到结论,因此,主动性大大提高。同时,网络教室为师生交流、生生互动,以及寻求外界的帮助提供了可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交流需求,提高了合作的能力。
3.4 利用教师提前准备的检测试题进行达标检测,实现了当堂训练;由计算机进行评改,及时检查学习效果。实现了教学的及时反馈,使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3.5 创建了反复学习的条件,实现了个性化学习。我们将制作好的教学软件和教学主页链接到学校的局域网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调出反复学习。
3.6 教学效果检测。学习完第二单元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内容后,我们作了单元检测,对比与常规教学班级的教学检测成绩分析来看:
网络教学
常规教学
班级
5班
6班
3班
4班
班级平均
86.5
88.7
83.2
80.6
总平均
87.6
81.9
网络教学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常规教学的好一些,这增强了我们继续实施网络教学的信心。
4 、实验反思:
通过尝试网络教学实验,我们发现了开展网络教学的许多优势,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网上资源多但杂而且针对性较差,迫切需要教师指导;教师本身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具大的知识库和资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为终身学习、发展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提供了条件,随着我校计算机设备的不断完善和扩充,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班的开展和北大附中网络资源的建立,网络教学将会更多在我校教学领域中实践,因此,探索出一条更高效、更完善的网络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规律,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5 、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柏庐,等. 中学多媒体教学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2]张小真. 多媒体与网络课件.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张迪梅. 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指导.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fiery- 帖子数 : 126
注册日期 : 09-12-02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