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

向下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 Empty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

帖子  fiery 周日 10 一月 2010 - 21:12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设置的指导思想,是意图使学生在持续信息技术经历的基础上,更多关注课程的深层次内涵。该模块所依托的技术内容不宜过分提高,可以在初中经验的基础上注入一定的实用技巧,将课程重点转移到适合高中学生认知水平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上。对于具备了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学生,可以顺利而充实地展开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建议教师通过补课等形式使其尽快跟上。

模块内容之间的衔接


•各选修模块带有一定程度的技术取向色彩。与必修模块相比,各选修模块是沿技术分类纵向设置的,如程序设计取向,多媒体技术取向,网络技术取向,数据库取向,人工智能取向。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设计中,采用了一个维持技术水平(指不将课程焦点定位在提高建立在各类应用工具及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上面)而提高文化含量与水平的思路,由于在此之前初中课程已经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泛泛的基础,所以,“信息技术基础”事实上成为一个涉及上述多个分类的技术横向的课程。

因此,“信息技术基础”中就会有许多地方与选修课程的内容相接触。即使是各个相邻的必修模块,也同样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接触。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整体,其中各个部分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意图机械地将其切割开反而是不应发生的错误。同样,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科目之间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接触甚至交叠,比如信息技术课程与数学课程在“算法”上的交叠。

所以,进行课程设计时,我们具体采用了三种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方法在教材编写及课程实施有一定参考价值。

第一种:



缩小两个不同课程或者不同模块之间交叠内容的量,减少交叠的课时数。这种办法在教材编写阶段使用比较有效。譬如,使交叠课时减少到2个课时以下,既能表现内容的有机连续,又使教师容易在教学中通过调整使教学稳定有序为原则。比如:在高一上学期,数学课程中已经安排了12个学时的算法内容。而到了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时,其中的算法就可以是复习,简单重提即可进入算法的程序设计实现内容,并借助算法的程序设计实现,使学生在学习使用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同时,进一步领会算法思想的精要,体会并认识其应用价值。

第二种:

对于不同模块之间相关或产生重复的内容按照难度层次进行分解以减少或避免重复。因为标准中主要涉及基础部分与各选修模块的相关与接触,所以,分解工作基本上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的,即相互接触的内容,在基础部分中只作简单的介绍或提及,在选修模块中则进行相对深入和系统的探讨。通过难度上的分解,有效“解决”了内容的相互交叠问题,同时,基础部分向学生提供的初浅提示有可能引发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兴趣,产生深入探究的渴望,这些又在无形之中为学生继续学习相关模块做好心理准备。浅、深分解法在以下几个位置的表现较有代表性。

例如:“信息技术基础”与“人工智能初步”



“信息技术基础”的信息处理部分,沿着技术发展趋向自然会涉及到智能信息处理。在信息技术基础中,仅仅要求学生在使用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过程中进行初步体验,形成感性认识。如:“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而且,活动建议如:“使用双向翻译软件,先将一段英文短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考察机器翻译的准确性,讨论机器翻译的优缺点”,及“访问一个自然语言处理网站如:http://www-ai.ijs.si/eliza/eliza.html或http://alice.sunlitsurf.com/live.html,用自然语言与其中的机器人对话,通过寻找其‘谈话’的破绽,讨论当前使用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局限性”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浅层的要求,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基本不需要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基础。

“人工智能初步”中,则系统选择人工智能领域内容易为高中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内容,知识及其表达、推理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单从语言的角度比较,基础部分只是建议使用自然语言进行对话,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而本模块则要求掌握人工智能语言这一基本工具的主要特征及简单应用方法,对语言的要求提高到简单开发层面。如:“了解一种人工智能语言的基本数据结构和程序结构,掌握相关概念,知道人工智能语言的主要特征”、“初步学会使用该语言设计程序求解简单问题,并能够上机调试、执行相应的程序”。



例如:“信息技术基础”与“数据管理技术”

将“信息技术基础”中的“信息资源管理”部分与“数据管理技术”的内容标准进行对照,即可发现:在应用层面,基础部分要求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目的是为了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数据管理技术”要求学会使用专业数据库,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使用数据库处理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同样着眼于应用,却是在更高、更深的层面。

在具体技术上,基础部分要求能够对简单数据库进行解剖分析,以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对数据库的分析和认识定位在浅层;选修模块中,从技术难度上提升,要求借助数据库系统软件设计数据库、建立数据库、管理数据库,更重要的是从技术思想深度挖掘,理解数据库的核心“关系”,抓住数据库的本质和核心。

第三种: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对信息获取思想与方法的强调,要求学生专门经历信息获取过程。这个信息获取是广泛意义上的信息获取而不仅仅是网络上的信息获取。但是,其中必然会将网络上的信息获取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强调其方法及其价值。而“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中同样有基于网络的信息获取,否则将不能构成完整的课程模块。这就导致两个模块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必然重复。

解决的思路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中,使学生作为网络信息的一般使用者,着重介绍网络信息分布与存贮的特征,如何借助工具对其进行针对需求的有效收集,如:“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而在“网络技术应用”中,则从解析搜索引擎工作原理与工作方法的角度去呈现这个主题,从而使两个模块内容有效分解,如:“通过尝试与分析,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与特点;知道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又称集成搜索引擎)等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产生背景、工作原理与发展趋势;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这种分解方法也符合作为必修课的“信息技术基础”之“基础”意义的重视和作为技术取向的“网络技术应用”模块对“技术”的适度关注。

模块的选择与把握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1、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部分即 “信息技术基础” 模块,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它既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又是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

2、算法与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就是通过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步骤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算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供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方法。因此,从信息素养同时也是科学素养培养的角度,学习程序设计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思考问题时更加科学严密和细致全面。程序设计以算法为思想基础,对于算法,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学习之后,具备一定的基础,可以在程序设计中进一步体验算法的思想。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人的问题解决同计算机的问题解决一样,需要遵循一定的思想,按照一系列的步骤进行。选择“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模块,就是希望学生借此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向着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向发展。

3、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在人类走出工业文明、进入信息社会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称为步入信息时代的两大技术杠杆,多媒体的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生活中到处可见多媒体的身影,因此,标准研制中将多媒体作为一种普及应用加入选修模块之列。

模块的名称定为“多媒体技术应用”,首先强调是“多媒体技术”而不是多媒体作品,着眼于技术的使用过程而不是使用结果,强调在过程中体验思想;其次,强调“技术应用”,不是局限于技术本身的范围,而是将多媒体技术看作是一种技术手段,重视对其的理解和具体应用,应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表达的需求,交流的需求,创作的需求。

4、数据管理技术



数据管理就是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这三个发展阶段。数据库可以简单理解为数据的“仓库”,它包含大量的数据。由于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低冗余度、较高的程序与数据独立性、易于扩充、易于编制应用程序等特点,现实社会中较大的信息系统都是建立在数据库设计之上。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管理系统从专用的应用程序发展成为通用的系统软件,促进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已广泛地渗透到社会之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数据库在资源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数据共享可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身处信息的海洋,学生需要掌握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这样,才能利用现有或根据需要设计建设合适的数据库系统管理信息、辅助学习和生活,从中体验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而且,通过对数据管理的学习,通过对数据中潜在“关系”的发现,可以为知识管理和知识发现奠定技术思想基础。

5、人工智能初步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运用计算机模拟和延伸人脑功能的综合性学科。现实中,人工智能在能否实现人类智能及目前的进展是否可以看作“智能”等问题上受到较为普遍的质疑,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人们所不满。但是有一点,人工智能研究处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它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要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联系,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体现时代性特征。“人工智能初步”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就是因为它代表信息技术的高端,能够反映学科前沿,体现思想和应用。

作为选修模块,人工智能课程目标的基本点定位在了解和体验上,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体验若干典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感受人工智能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激发对信息技术未来的追求。人工智能对设备条件要求相对较高,所以,标准要求根据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教学。

模块内的内容选择与深度把握
1、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软件工程方法与思想



软件工程的内容不属于高中学生的学习范围,但软件工程中强调了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就是要了解并掌握如何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尤其是要理解问题解决过程中采用的思想和方法,这是学习本模块的关键,也是具有普遍迁移价值的内容,因此,对系统思想和方法的关注成为教学的必然。

标准中没有提及软件工程的思想,因为标准一旦明文出现,在不能正确理解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现实教学中内容难度的加深。对于这些必需的方法和思想,可以在教材编写和教学中酌情把握,在教学中进行体现,引发学生对系统方法和思想的思考,并在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有效应用。

2、网络技术应用的分组交换



内容标准:

能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例 IP电话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传统电话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

信息交换是网络通信的基础,信息交换技术属于网络技术基础的有机组成,但从难度上来说,交换技术超出了高中学生能够掌握的范围,不适宜向学生传授。然而,如果不对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等技术内容加以讲解,就难以解释IP电话比传统电话省钱的原因。IP电话在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为学生熟知并常用,对其原因的了解是应当而且可能的。

传统电话与IP电话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所采用的信息交换技术不同。传统电话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也就是通过网络中的节点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即形成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来实现数据传送。在通话过程中,双方会一直占用这条专用的线路,直到通话结束。IP电话则不然,它是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是将信息分割成较短的、按一定格式组成的分组进行交换和传输,多个分组可以在一条“线路”上进行传输,“线路”不是专用的。从技术实现的角度,传统电话是独占线路,而IP电话是共享线路,因此,IP电话的费用会比传统电话低的多。明确了传统电话与IP电话采用的技术原理,学生就能正确理解IP电话省钱的道理。

从课标中“列举并解释”的用词上,表明该部分内容不是对技术纵深的探讨,而是淡化技术,定位于对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等技术原理的了解和技术思想的关注。学生在对这些技术原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在传统电话与IP电话中的应用,借助自身使用经验,领悟原理,有助于学会使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以高中学生的水平,在不涉及过深技术的基础上,如果教学中对分组交换的原理加以形象的解释,学生应当是可以理解的。

3、网络技术应用的动态网页



内容标准:

理解动态网页的概念,能解释其工作过程。

能够根据表达任务的需求,使用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制作与发布动态网页。

纵观现在的各类网站,动态网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静态网页不能企及的一些功能。比如,利用动态网页可以实现信息的自动更新,方便网络的维护工作。又如,动态网页与用户具有一定的交互性,能根据用户的要求和选择而动态改变,随时响应。因此,学生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建设时,如果仅仅停留在静态网页层面上似乎有所欠缺。虽然动态网页的缺少在学生刚刚接触网站设计时可能没有什么影响,但从学生对网站设计与建设的整体认识出发,应当让学生在初步设计网站时就正确理解动态网页的作用,并在具体实现中加以体会。而且,学生对动态网页也有着天然的浓厚兴趣。基于以上考虑,标准中将动态网页的制作发布列为学生掌握的内容。

目前,已经出现了不少实现动态网页的技术与方法,例如,利用层叠样式表(CSS)、JavaScript、通用网关接口CGI(Common Gateway Inte***ce)、ASP(Active Server Pages)、JSP(Java Server Pages)、超文本预处理器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等。然而,高中生要掌握这些技术需要经历专门的学习,而且,这些技术相对较难,不太适合面向大众的普及教育,因此,不建议教学中介绍这些技术。而是要从更宽广的范围和意义上对动态网页进行重新理解,只看重其动态属性,而不关注实现技术。网络上有许多具有动态属性的网页组件,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下载这些组件,经过改造后加载至自己设计的网页中,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实现网页的动态,又避免了涉及过难的技术内容。

4、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



内容标准:

了解专家系统外壳的概念;学会使用一个简易的专家系统外壳,并能用它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

例 在专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通常采用“原型化”策略。

活动建议:针对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一个分类问题,利用简易专家系统外壳开发一个简单的专家系统。例如,用于识别校园中植物的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中的重要组成,也是其应用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是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经验,来解决现实社会特定领域中复杂问题的一类软件系统。一般而言,借助人工智能语言构筑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相当技术水平的工作,首先需要对人工智能语言的掌握与运用达到较高的水平。然而,标准中关于人工智能语言的初步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但远远达不到构筑专家系统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因此,完全依靠学生自己的技术水平去开发专家系统是不现实的,学习任务超出了学生的“最临近发展区”,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内容标准:

了解一种人工智能语言的基本数据结构和程序结构,掌握相关概念,知道人工智能语言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使用该语言设计程序求解简单问题,并能够上机调试、执行相应的程序。

标准中的解决办法是,借助专用的专家系统的“外壳”或开发工具,让学生在构建小型知识库的层面上参与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实践,即从网上下载简易的专家系统外壳,利用其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强调学生对这种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5、数据管理技术中的SQL语言

内容标准:

了解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基本概念;掌握SQL的基本数据操作与数据查询语句(SELECT、INSERT、DELETE、UPDATE)的使用方法。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数据库支持的数据语言来实现的,“数据管理技术”模块重点强调学生对关系数据库的掌握,而SQL代表着关系数据库的主流,因而,SQL理所当然的成为学习内容。

SQL语言是一个综合的、功能强大的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每个功能都需要相应的语句来实现,完成核心功能共需9个动词,即数据查询的SELECT,数据定义的CREATE、 DROP、ALTER,数据操纵的INSERT、UPDATE、DELETE,数据控制的GRANT、REVOKE。如此丰富的功能,高中学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学习。标准中只是让学生产生大概的认识,了解SQL概念,掌握部分功能的语句使用方法。

6、数据管理技术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工具的选择



掌握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需要以具体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为载体,工具软件选择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标准中没有脱离实际对软件做统一的硬性规定,而是将选择权下放,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被选择用于教学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首先需要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符合目前软件界面的主流。图形界面具有共性,接近学生的软件使用经验,容易为学生接受和操作,可以尽量减少用于熟练软件本身的时间,让学生贯注于数据库的学习和掌握上;其次,软件工具最好属于通用软件,便于数据在其它软件中的调用和共享;再次,在适应目前需要的基础上,还要考虑软件的网络适应性,使数据库可以方便的连接至网络环境,为更大范围的资源利用提供可能。

只要图形用户界面时代还在继续,许多操作方法及文化规律大都是可以广泛迁移的,当学习者掌握了某种工具软件之后,由于软件的视窗风格和流行界面、通用工具图标、菜单操作等的一致性,可以很容易地触类旁通其他类似软件。

内容选择的其他问题
1、概念回避问题



在知识确认过程中,考虑到部分概念的具体情况,课程标准中采取了回避措施,即不对概念做出要求。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概念本身难以理解,不应纳入高中学习范围。比如,信息定义、信息特征。

另外,各选修模块的内容必然涉及一些新概念,概念的引入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认知负担,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对这些概念的处理要适度: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可以为学生所接受。具体说来,课程标准中选取的概念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解,没有列入选取范围的建议教学过程中不必提及。比如,数据库部分的学习强调对“关系”的理解,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关系”本质,为以后的知识发现和知识管理奠定技术思想基础,但教学中仅限于技术思想层面的延伸和扩展,“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的概念则不宜向学生进行详尽的介绍。

2、不平衡问题



如果仔细研究课程标准会发现,课程标准中几乎所有条目,都可以有因设施、设备等条件地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教科书编写者在编写的过程中将这种针对性具体落实,编写出适合不同地区和人群的教科书。



内容标准: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比如,关于信息获取,信息的来源具有多样性,网络不是唯一的来源。不具备网络条件的学校,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获取信息,如报纸、书籍、期刊、广播、电视等等。



又如,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工具依赖性,但具体工具可以根据现有条件选择,标准中没有指定具体的工具,希望能为不同地区提供足够的弹性空间。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适当调整。没有联入因特网的学校,可以考虑借助别的方式,如,虚拟网、局域网、校园网等方式,让学生体验网络应用。条件稍差一点的学校可以考虑使用386、486实现部分内容的教学,给学生以启蒙。

第二种情况是,概念本身适合高中学生认知,但对概念存在不同认识。标准作为国家文本具有权威性特征,如果在标准中有相应的要求,教师可能会寻求一种唯一的、标准的界定,这不符合标准的理念和思想。标准中的回避不等于教学中的回避,而是给教学更大的自主性空间,教材编写和教学中可以适当把握,提供某种恰当解释。多媒体定义、网络定义等属于此种类型。

关于多媒体,目前已达成共识,即一般情况下,多媒体就是指多媒体技术。分析关于多媒体技术的各种定义,可以发现,都强调了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三个基本特征,教材编写中只要抓住这几个本质属性,即可凭籍恰当表述予以展现,不需追求严格的字面上的一致。



(三)经历信息技术过程





经历信息技术过程是指让学生独立完成操作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过程和方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基于表达、交流需求的实际问题。信息技术过程主要包括三大基本阶段,即规划、设计、制作。对不同的问题对象,过程的阶段可以更为具体的细化成某种工作模式。例如,创作多媒体作品以实现某种交流效果,实际过程可以细化为分析需求—规划内容—选择媒体—策划创意—设计信息呈现方式—制作作品—交流评价这一工作模式,建设网站的具体过程可以细化为分析——规划——设计——创作——发布——评价这样的工作过程。

经历信息技术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表达、交流等实际问题的特殊性、有效性,掌握信息问题解决过程中有关规划、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进而体会到人、机之间的互动作用和人、技术、社会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是本课程标准中贯穿始终并着重强调的内容。

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这是基本的信息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来表达思想、意图,实现有效的交流是综合性的信息问题。目前,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解决这类综合性信息问题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人类基于需求的创意与技术有机融合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多媒体作品和网页、网站。按照技术特征,这种表现形式可分为:一般多媒体作品、虚拟现实作品、动态网页、主题网站等等。





课程标准的选修模块中,从目标到内容,都渗透了解决学生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基本方式和要求。概括的说,就是在做中学,在经历中体验,在感受中体会。要创设条件,让学生融于实际问题和具体工作的情境之中,不断感受技术思想与文化,体验技术在提升人类生活、工作的质量,帮助人类认识事物和实现创造等方面的特殊意义与作用,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并积累经验(已获得的个性化的知识、技能、方法),形成更高层次的信息能力。

根据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自身特征及其在应用于表达交流的特点,新课标在选修模块中设计了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有关内容。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中,设计了创作虚拟现实作品、多媒体作品等内容,“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中,针对性的选择了主题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等内容。

规划、设计、制作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三个基本过程。从系统观点出发,这是多媒体作品和网站开发的三个基本阶段。在信息技术课程的两个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和网络技术应用)中,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或分工、合作创作多媒体作品、开发主题网站的过程,渗透系统观点、思想与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用软件工程的方法研究问题,形成解决方案,最终通过具体技术方法和技术工具的运用解决问题。





引导和调动学生经历信息技术过程


1、创作主题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



建立贴近学生生活的创作主题,是让学生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前提。教师不是将已经设计好的创作主题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以选择、确立创作主题为契机,启动学生进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历程。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方法,激发思想火花,师生共同确定创作的主题。当然,教师应该事先深思熟虑几条线索,几个以技术运用范围和程度为依据的约束条件,以及几个为达成学习目标必须应该满足的条件,并在适当的时候将其发表,以引导学生进行缜密的思考。当然,还可以将学生分组,以任务的形式让每个小组提出一个创作主题,然后向全班发表并要求陈述理由,通过讨论最终确定一个或几个创作主题。

学生积极参与确定的创作主题,应是最贴近学生经验、最能反映学生生活的,因此,必定为学生有效经历信息技术过程奠定基础。



2、创作内容设计生动、具体

创作的内容设计得生动具体,也是保证学生有效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重要前提。如果是经过师生“头脑风暴”而确定的创作主题,那么,教师应该根据事先思考确定的约束条件和满足条件,做好围绕创作主题的创作内容设计,使创作内容更加具体、生动,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契合高中生的作品创作经验。

生动、具体的创作内容,可以减轻学生在规划、设计、制作阶段的迷茫与困惑,降低学生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历程中不必要的认知负荷。

3、信息情境描述详细、明确

信息情境是对创作主题、创作内容、工作线索、任务要求等问题的统称。通过信息情境,学生可以理解创作的主题,把握创作的内容,明确创作的需求,能够较好的确定工作步骤和目标。

描述详细、清晰的信息情境,有利于规划和设计阶段的工作,比如,便于工作任务的分解,便于小组分工合作创作方式的采用。

4、规划工作围绕四个为什么启动

规划是创作进程的开始,也是不被学生重视或容易被忽略的阶段。教师需要以某种可操作、行之有效的方式做好引导与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规划阶段较好的学习、运用和体会系统思想、方法,体验其对规划工作的指导作用。比如,教师可以提供四个问题和一张表格,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并将答案填写在表格里。如果是小组合作的创作活动,规划工作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四个问题是:我们要求做什么?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应当做什么?我们需要如何做?指导学生围绕这四个问题进行创作的规划,通过思考并明确回答四个问题,将学生带入规划工作之中。最后要求学生提供关于创作规划的“总体蓝图”,即关于“做什么”的具体说明和创作工作流程。教师也可以通过提供案例分析,说明如何在回答四个问题的过程中,使创作的总体规划逐渐清晰起来。

•围绕四个“为什么”启动规划工作,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线索,有利于学生在规划中抓住主要矛盾,使学生对规划工作不敷衍了事,为调动学生有效经历信息技术过程增添保障。

•5、设计工作渗透软件工程方法



如果说,规划使“做什么”的问题得到解决,那么,设计则是解决作品如何实现的问题,即决定“如何做”是设计的主要任务。因此,设计是创作进程发展的高潮期,是学生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核心期,也是学习、体会软件工程方法的最佳期。要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更为有效的发展,必须让学生的设计工作在科学方法指导下进行。但是,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不能以理论讲授的形式搬上高中讲堂,而应该在学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以指导的方式巧妙渗透。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式,通过与学生一起分析设计事例,让学生明了设计是依据总体规划进行的,设计应采取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软件工程方法,设计阶段要完成作品功能与性能要求的设计,完成作品系统结构的设计、媒体信息的设计、过程设计等,即要达到明确作品“怎么实现”的目的。

•坚持以巧妙的方式将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渗透在学生乐于的设计工作中,有助于学生对设计工作的意义、目标、任务的理解与把握,有助于学生体验到设计过程中的规划性与创造性,更有利于学生圆满完成设计工作而获得成功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在经历信息技术过程中做出更大的投入。



•6、工作结果表格化

工作结果表格化是引导和调动学生积极而有效的投入信息技术过程的一种办法,当然不是唯一的办法。要求学生将规划、设计阶段的工作结果表格化,可有几方面的好处:其一,将一些必要的引导线索(如解决问题的步骤、过程、甚至是方法等)和做事的具体要求隐含在表格的项目中,使得指导脱胎于空洞的理论说教;其二,具体且具有针对性的表格项目,以及填写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做填表这个显性事情中不断建构隐含其中的意义;其三,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投入信息技术过程的内驱力;其四,前一阶段的工作结果总是后续工作的依据,以表格表达工作结果清晰、明了、简介、便于阅读,有利于学生对以方法指导工作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

显然,教师设计出既能全面反映不同阶段工作结果,又便于学生填写的表格,是以工作结果表格化引导和调动学生有效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基本前提。



7、强调沟通与交流



交流、沟通是拥有创新的源泉。以创作多媒体作品、建设网站为载体创设的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环境,其中包含着许多创造、创新的需求。教师应在此过程中,把握时机,提出新颖的沟通、交流方式,使师生共享智慧成果,进而促进新思想的萌芽与发展。



8、强调分工与合作



根据创作主题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应在学生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不同阶段(包括规划、设计、制作),引导学生依据任务分解情况,进行适当的分工与合作。分工、合作是否适当与任务分解有关,例如,如果不同子任务之间相对独立,就便于以任务为基础进行分工与合作。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活动,明确的分工与和谐的合作,对每一个组员都能积极投入创作之中,保证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有效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在组织引导中特别关注这一环节,及时排除影响分工、合作效度的障碍。



9、提供支持创作的资源

创作多媒体作品、建设主题网站都需要丰富的资源。要使学生在经历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会由于资源的匮乏而使创意不能较好的实现,从而影响创作投入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应该围绕作品创作的主题,为学生准备支持创作的资源,包括提供资源来源线索,获取方法,一些难于获取的资源等。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收集、积累媒体素材,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分类齐全的、便于利用的多媒体素材包。



(四)强调技术过程与文化生活的一体化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这种描述表明:(1)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先要从问题开始,分析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这是信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才是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可以认为,对信息文化的追求应当最终以流畅地内化为个体自然意识为最高境界。在信息获取的问题上,就是需要能够产生自然而然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需求,引发后继的信息活动;(2)内容标准先后顺序的安排也表明,对信息获取不是单纯的从技术上要求掌握搜索策略和技巧,具体的技术操作只是技术过程的一个环节,技术的掌握应当服务于整个应用的需要。这种安排有利于明确:基础部分不是将目标锁定于技术训练,而是通过更多、更深的体验,将人们的视野引向技术背后的思想和价值,引向信息技术的灵魂——信息文化。表面上看是要使学生达到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实际上是要使信息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





例 E-mail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但垃圾邮件又给人们带来困扰。



例 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容易诱发实际生活中的社交恐惧症。

•例 长时间凝视监视器屏幕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影响健康。

这些例子所指的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又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设,逐步形成对网络道德等方面的正确认识,指导自己的信息实践,保证健康的信息素养的养成。

“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该选修模块既要以技术训练和技术教育为基础,又要实现超越,上升至文化素养的教育,多媒体技术中所体现的文化生活,以技术为承载,需要在技术过程中得到体现。

具体地讲,以往人们受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技术培训以及各级各类院校中多媒体技术教育的影响,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停留在较低的水平,狭隘地认为多媒体就是制作或者应用多媒体作品,并将这种观点带到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中,简单地将与多媒体技术相关部分的教学当成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或者开发训练。在新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和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应该站到更高的位置认识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在当前信息社会条件下,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比比皆是,环绕在我们的四周,充斥着我们的视听,影响、支持甚至在决定着我们的生活:生活与学习中的信息处理是使用多媒体手段,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使用多媒体手段,与同学、朋友、同事以及周围社会的交流使用多媒体手段,处处可见多媒体技术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课程标准中许多描述表达了这层思想,如:“通过评价与鉴赏他人的多媒体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与之相应,标准中强调让学生使用多媒体技术表达思想、实现交流与完成创作,认识多媒体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强调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和提升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和认识多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所携带、支持和传达的具有更加广泛意义技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譬如,“通过实例分析,研讨多媒体信息存储、呈现与传递的特点,总结不同的媒体信息对表现主题、表达思想的作用;分析合理选择与恰当运用不同类型的媒体,对表现主题、传递信息所产生的影响。”就是这个意思。









而如“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中的“国际性的因特网组织包括因特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 简称ISOC,网址http://www.isoc.org/)、因特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简称ICANN,网址http://www.icann.org/,中文相关网址http://www.icann.org.cn/),它们都是非盈利的因特网管理与服务机构。”既是关于网络管理组织的介绍,又是关于国际范围网络文化话语权的介绍。

(五)技术思想与文化思想的挖掘





数据库技术思想与知识管理、知识发现



内容标准:

通过实例分析,初步掌握数据收集、数据分类和建立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实体—关系图描述关系数据模型。

•理解层次和网状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当前的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主要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其中关系模型是一类重要的也是最为根本的数据模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支持关系模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于数据库的学习,也是要求掌握层次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对于网状模型和层次模型的标准只是要求理解其基本概念。



掌握关系数据库中的库、表、字段、记录等概念,理解“关系”所表达的含义。

标准中强调要理解“关系”的含义,是基于以下考虑:对于数据库、数据表的认识,本质上就是要寻找数据之间的关系。然而,在过去甚至是现在的教材及教学中,只是沿袭学科专著上的描述,将数据表视为横向与纵向的二维表格,表中的数据之间的关系也简单为二维的,对关系的表达仅限于此,这种理解和解释远不到位,不够彻底。



从更深的层面去挖掘、探究关系的本质,就会发现,数据库中的任何一个字段经过索引、筛选、过滤等处理之后,都可以与其它字段的相应内容建立一种多维的关系,明确关系的这种多维特征,才能真正发现现有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的种种联系,从而有可能进一步从中提取某些有益的信息。如此分析,可以从数据的有序与无序,从数据之间关系的发现,从思想和方法上将数据库技术中所学得的知识延伸至知识发现、知识管理等领域,使当前学习与学科前沿进展连结起来。



数据挖掘是知识发现的重要技术,是指从现有的大量有噪声的、不完全的、模糊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帮助决策者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如,“尿布与啤酒”就是知识发现的典型案例。

fiery

帖子数 : 126
注册日期 : 09-12-02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