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信息技术协作共同体的几点研究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协作共同体的几点研究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协作共同体的几点研究
广东珠海斗门区第一中学 张启昕
[摘要]: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发展给高中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高中信息技术协作共同体方面进行研究,从高中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的认识上入手,从而对教师的角色的位置的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最后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新课程改革 协作共同体
前言:
众所周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说为了在中学生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中小学单独开设的必修学科,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明确了方向。然而对于这一新兴学科,作为中学教师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又没有过去的教学模式可依据,所以说这是一个新的工作,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在这一新形势下,需要我们深入体会课程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并在实践中形成一套适合本学科教学的方法和模式。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交流思想,通过合作并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由于以往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对信息技术和共同体单方面的研究上,没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对两者的研究,从理念认识入手,找到关于高中信息技术协作共同体的任何和策略。
一、高中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认识
高中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份,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程,要求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教育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没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又对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提出了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和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学会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基本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新课程标准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要加大教学情景创设,改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3、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特点
中学新课程改革将信息技术定位于一门立足于实践和注重创造,与其他学科高度综合的学科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新课改革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有三个特点:一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二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三是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这样,新课程改革对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除精通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多学科的基础知识、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4、信息技术课程的“小组协作式”教学
“小组协作式”教学,即学生的合作学习,由学生来构筑知识、发现知识、转移知识和扩展知识,由教师创造情境。“小组协作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了理想的教学环境。
在讲解Word编辑、润色章节教学内容之前,事先通过问卷调查、上课观察和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将全班学生按异质分组,每组5-6人。教师事先准备具有代表性的电子小报放在服务器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并要求学生编制内容健康向上、有主题思想的小报,如《学生体育报》、《学生团报》、《七彩少年报》等,题目可以自拟。在第一课时,教师利用前10分钟时间对Word的编辑、润色稍加点拨,然后要求各小组学生自己分工合作编制。在教学过程中每个人都积极地参与,发挥自己的作用。学习别人的长处,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一起探讨、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教学每个小组都交上了各具特色的小报。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而且同学之间关系更为融洽,并且做到了相互尊重。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进行了知识的交流与研讨,而且做到了语言的交流、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融。它体现了信息社会环境下人们工作、学习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协作能力。
二、计算机协作共同体教师角色的定位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网络传输工具的日益完善,使学习者与他人之间的双向沟通变得更为方便、快捷。动态的社会性交互,成为网络学习的重要特征。为了促进学习者与教师及其他学习者的沟通和合作,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高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作为共同体中的重要成员,扮演着学生的引导者、设计者、和协调者等多重角色,其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达成。
(一)学习的引导者
网络共同体最初的组织形式是一种自发的松散组织,由于组织内学习者知识水平、兴趣、年龄、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使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缺乏持久性,难以进行深入的学习讨论。因此,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初始阶段,教师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必要的引导。
1、意识引导。在协作共同体的初创阶段,教师应提前向学习者说明共同体的重要性,解释其重要的原因及对学习有什么样的促进效果,以便使学习者对共同体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教师要经常鼓励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相互求助、相互提供帮助,不要只把问题发给老师,这样更能让学习者感受到共同体对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他们的共同体意识,为以后积极、健康的学习和交流打下思想基础。
2、信息引导。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虽然可利用的资源数量巨大、门类齐全,但也存在着内容良莠不齐、真伪难辨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主题学习内容对网上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建成利用性较高的学习资源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引导者,教师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序地、扶放结合地培养学生迅速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鉴别信息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习的设计者
协作共同体是在共享性、协作性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和交流,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开放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性的任务,以便使学习者感到问题的意义及挑战,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不同的学习者可能会对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思路,因此讨论和交流是必要的。教师可以将任务分成若干个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要提交一份“产品”或“作品”,作为学习结果进行相互交流。围绕所确定的学习主题和任务,教师还需要设计、开发相应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网络课程、网络课件、媒体素材、案例、题库等,也可以是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为了保证学习资源能达成教学所需要的教育功效,资源的设计应该做到:选择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资源,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等;从多种不同的角度组织信息,帮助学习者认识知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学习的协调者
在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中, 如果成员较多、机体庞大,就不利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教师最好根据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的特点,选择一定的组织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等。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或意愿进行分组,每个学习小组安排一个组长,负责协调本小组的活动,并随时报告小组的进展情况;其次是明确各小组要解决的问题,组织组内协商对话,分配任务;最后各小组成员要根据分配的任务查找相关学习资源,通过一段时间的独立探索,便可进行小组内基于Web的专题讨论了。在讨论、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学员可以展开辩论、竞争;可以结成伴,协同一致;也可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虽然形式不一,但都要尽可能起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作用。在这期间,教师还可以利用BBS论坛、电子邮件、聊天室、公告板、视频会议系统或在线交谈等网络协作学习系统,发布言论,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讨论中的观点加以点评,进行个别化辅导;为学生解惑答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对当前问题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
此外,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讨论的全过程。
三、创建高中信息技术协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任务和策略
(一)创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任务
创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任务如下:
1、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信息化环境建设。为教师自主和主动学习搭建一个立体开放的生态环境,包括软、硬件环境系统的建设,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构建促进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平台,开展网上教师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寻求构建教育信息技术装备及其保障系统的有效途径,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提供主动的、可靠的支撑和保障。
2、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在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包括浦东新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主要途径和具体实践,如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研究、高中课堂教学设计的运用、网络环境下教育技术培训的新模式,以及实现教师研修体制、模式、手段和内容的创新。
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从评价角度解析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构成,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专业发展程度,利用网络技术评价教师网上专业发展的表现、能力、影响力和区域教师专业研修社区的建设水平,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总目标。
(二)创建高中信息技术协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根据上述任务,采取的策略和措施有:
1、信息技术环境下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相关理论问题研究。通过科学地界定“信息技术环境下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找出实践规律并进行有效指的方法;研究有效途径和方式以建设信息技术环境下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信息技环境下的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对于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以至对教师教育改革产生的影响;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在信息技环境下的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中高中课堂教学设计的运用。
2、开放环境的构建和基于网络的教师研修活动研究。根据高中学校的特点和要求,和一些构建促进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平台,应该开展网上教师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研究并探索将网下网上两条研修轨道有机结合,在开展校本研修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融教学、教研、科研、师训、干训为一体的教师教育立体生态环境,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及相应的研修管理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
3、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信息技术环境支撑和保障的研究。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学习共同体理论和信息技术保障系统的相关理论,对教育信息技术装备进行建设和管理,通过采集教师对信息技术环境和教育资源使用数据,分析教师使用效率,改善信息技术环境。建立相应的保障人员组织结构,通过对教育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和维修人员进行培训,从而形成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保障团队,寻求构建教育信息技术装备及其保障系统的有效途径,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提供主动的、可靠的支撑和保障。
4、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在学校现有网络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的服务和工具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开发相应的评价工具,对教师网上专业发展活动进行全过程的跟踪、记录和评价,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及时掌握区域性教育人才信息。
5、网上区域性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的新模式和新资源研究。根据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网络支持平台,开展以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管理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的要求,开发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技术培训资源。
结束语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协作共同体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学生享受快乐学习的机会,是高中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只有从高中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上得到认识,才能分析高中信息技术协作共同体在学习中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信息技术协作共同体的核心,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角色的位置,从而才能有的放矢的工作。
广东珠海斗门区第一中学 张启昕
[摘要]: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发展给高中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高中信息技术协作共同体方面进行研究,从高中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的认识上入手,从而对教师的角色的位置的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最后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新课程改革 协作共同体
前言:
众所周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说为了在中学生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中小学单独开设的必修学科,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明确了方向。然而对于这一新兴学科,作为中学教师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又没有过去的教学模式可依据,所以说这是一个新的工作,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在这一新形势下,需要我们深入体会课程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并在实践中形成一套适合本学科教学的方法和模式。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交流思想,通过合作并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由于以往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对信息技术和共同体单方面的研究上,没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对两者的研究,从理念认识入手,找到关于高中信息技术协作共同体的任何和策略。
一、高中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认识
高中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份,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程,要求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教育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没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又对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提出了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和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学会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基本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新课程标准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要加大教学情景创设,改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3、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特点
中学新课程改革将信息技术定位于一门立足于实践和注重创造,与其他学科高度综合的学科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新课改革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有三个特点:一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二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三是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这样,新课程改革对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除精通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多学科的基础知识、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4、信息技术课程的“小组协作式”教学
“小组协作式”教学,即学生的合作学习,由学生来构筑知识、发现知识、转移知识和扩展知识,由教师创造情境。“小组协作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了理想的教学环境。
在讲解Word编辑、润色章节教学内容之前,事先通过问卷调查、上课观察和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将全班学生按异质分组,每组5-6人。教师事先准备具有代表性的电子小报放在服务器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并要求学生编制内容健康向上、有主题思想的小报,如《学生体育报》、《学生团报》、《七彩少年报》等,题目可以自拟。在第一课时,教师利用前10分钟时间对Word的编辑、润色稍加点拨,然后要求各小组学生自己分工合作编制。在教学过程中每个人都积极地参与,发挥自己的作用。学习别人的长处,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一起探讨、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教学每个小组都交上了各具特色的小报。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而且同学之间关系更为融洽,并且做到了相互尊重。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进行了知识的交流与研讨,而且做到了语言的交流、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融。它体现了信息社会环境下人们工作、学习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协作能力。
二、计算机协作共同体教师角色的定位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网络传输工具的日益完善,使学习者与他人之间的双向沟通变得更为方便、快捷。动态的社会性交互,成为网络学习的重要特征。为了促进学习者与教师及其他学习者的沟通和合作,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高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作为共同体中的重要成员,扮演着学生的引导者、设计者、和协调者等多重角色,其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达成。
(一)学习的引导者
网络共同体最初的组织形式是一种自发的松散组织,由于组织内学习者知识水平、兴趣、年龄、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使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缺乏持久性,难以进行深入的学习讨论。因此,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初始阶段,教师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必要的引导。
1、意识引导。在协作共同体的初创阶段,教师应提前向学习者说明共同体的重要性,解释其重要的原因及对学习有什么样的促进效果,以便使学习者对共同体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教师要经常鼓励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相互求助、相互提供帮助,不要只把问题发给老师,这样更能让学习者感受到共同体对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他们的共同体意识,为以后积极、健康的学习和交流打下思想基础。
2、信息引导。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虽然可利用的资源数量巨大、门类齐全,但也存在着内容良莠不齐、真伪难辨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主题学习内容对网上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建成利用性较高的学习资源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引导者,教师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序地、扶放结合地培养学生迅速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鉴别信息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习的设计者
协作共同体是在共享性、协作性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和交流,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开放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性的任务,以便使学习者感到问题的意义及挑战,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不同的学习者可能会对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思路,因此讨论和交流是必要的。教师可以将任务分成若干个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要提交一份“产品”或“作品”,作为学习结果进行相互交流。围绕所确定的学习主题和任务,教师还需要设计、开发相应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网络课程、网络课件、媒体素材、案例、题库等,也可以是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为了保证学习资源能达成教学所需要的教育功效,资源的设计应该做到:选择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资源,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等;从多种不同的角度组织信息,帮助学习者认识知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学习的协调者
在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中, 如果成员较多、机体庞大,就不利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教师最好根据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的特点,选择一定的组织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等。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或意愿进行分组,每个学习小组安排一个组长,负责协调本小组的活动,并随时报告小组的进展情况;其次是明确各小组要解决的问题,组织组内协商对话,分配任务;最后各小组成员要根据分配的任务查找相关学习资源,通过一段时间的独立探索,便可进行小组内基于Web的专题讨论了。在讨论、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学员可以展开辩论、竞争;可以结成伴,协同一致;也可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虽然形式不一,但都要尽可能起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作用。在这期间,教师还可以利用BBS论坛、电子邮件、聊天室、公告板、视频会议系统或在线交谈等网络协作学习系统,发布言论,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讨论中的观点加以点评,进行个别化辅导;为学生解惑答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对当前问题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
此外,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讨论的全过程。
三、创建高中信息技术协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任务和策略
(一)创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任务
创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任务如下:
1、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信息化环境建设。为教师自主和主动学习搭建一个立体开放的生态环境,包括软、硬件环境系统的建设,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构建促进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平台,开展网上教师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寻求构建教育信息技术装备及其保障系统的有效途径,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提供主动的、可靠的支撑和保障。
2、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在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包括浦东新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主要途径和具体实践,如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研究、高中课堂教学设计的运用、网络环境下教育技术培训的新模式,以及实现教师研修体制、模式、手段和内容的创新。
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从评价角度解析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构成,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专业发展程度,利用网络技术评价教师网上专业发展的表现、能力、影响力和区域教师专业研修社区的建设水平,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总目标。
(二)创建高中信息技术协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根据上述任务,采取的策略和措施有:
1、信息技术环境下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相关理论问题研究。通过科学地界定“信息技术环境下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找出实践规律并进行有效指的方法;研究有效途径和方式以建设信息技术环境下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信息技环境下的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对于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以至对教师教育改革产生的影响;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在信息技环境下的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中高中课堂教学设计的运用。
2、开放环境的构建和基于网络的教师研修活动研究。根据高中学校的特点和要求,和一些构建促进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平台,应该开展网上教师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研究并探索将网下网上两条研修轨道有机结合,在开展校本研修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融教学、教研、科研、师训、干训为一体的教师教育立体生态环境,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及相应的研修管理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
3、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信息技术环境支撑和保障的研究。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学习共同体理论和信息技术保障系统的相关理论,对教育信息技术装备进行建设和管理,通过采集教师对信息技术环境和教育资源使用数据,分析教师使用效率,改善信息技术环境。建立相应的保障人员组织结构,通过对教育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和维修人员进行培训,从而形成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保障团队,寻求构建教育信息技术装备及其保障系统的有效途径,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提供主动的、可靠的支撑和保障。
4、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在学校现有网络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的服务和工具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开发相应的评价工具,对教师网上专业发展活动进行全过程的跟踪、记录和评价,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及时掌握区域性教育人才信息。
5、网上区域性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的新模式和新资源研究。根据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网络支持平台,开展以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管理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的要求,开发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技术培训资源。
结束语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协作共同体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学生享受快乐学习的机会,是高中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只有从高中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上得到认识,才能分析高中信息技术协作共同体在学习中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信息技术协作共同体的核心,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角色的位置,从而才能有的放矢的工作。
fiery- 帖子数 : 126
注册日期 : 09-12-02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