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中无处不在的“水”
物理实验中无处不在的“水”
物理实验中无处不在的“水”
江苏徐州睢宁县双沟第二中学 宋晓楼
水是宝贵的资源、是我们的生命之本,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样,在我们的物理教学中、在许多的物理实验中,只要你留心、在意,你也会发现水同样是无处不在。下面就列举一些,与诸君共享。
一、声学实验
1.振动发声: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盆中,发现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还可以将一杯水放在桌面上,敲击桌面发声,同时观察到杯中的水面晃动,也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液体传声:取一玻璃鱼缸,倒入水,放入一尾小金鱼,然后在旁边击掌,会发现小金鱼受到惊吓,四处乱窜,说明水(液体)可以传声。
3.音调:取几只玻璃杯,分别向其中倒入不同量的水,然后用小木棍敲击,发现声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调不同。
二、光学实验
1.光在水中传播:在一玻璃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让后用激光笔向水中照射,能看见清晰的光路;
2.人造彩虹:对着阳光喷水,能看到彩虹。
3.光的折射:①研究光的折射规律;②将一只笔插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从侧面观察,发现笔向上弯折;③隔着盛有水的玻璃杯观察物体,发现物体变大。
三、热学实验
1.练习温度计的使用。
2.观察“水的沸腾”、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放热、水的凝固等。
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比热容)。
4.煮不死的小金鱼,说明水不善于传热。
四、力学实验
1.练习量筒的读数;
2.练习使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3.用水和量筒测量小瓶子的容积。
4.借助于水的密度进行其他密度的测量:
①借助烧杯和天平,利用“体积相同时,不同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测量液体的密度;②借助烧杯和量筒,利用“质量相同时,不同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测量液体的密度;③借助弹簧测力计和水,测量小石块(金属块)的密度;④借助弹簧测力计、水和金属块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5.液体压强有关实验: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6.大气压强有关的实验:①覆杯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②冷水浇瓶实验,说明大气压的巨大;③用冷水浇沸腾后停止加热的水,观察到水再次沸腾,说明大气压与温度的高低有关,温度降低,气压降低,同时还说明液体的沸点与表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7.浮力有关的实验:①演示浮力产生的原因;②演示物体的浮沉;③制作“浮沉子”;④演示潜水艇模型的浮沉等。
教学中,如能利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总结、反思、回顾,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对知识的纵横联系,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思维,可谓一举多得。
江苏徐州睢宁县双沟第二中学 宋晓楼
水是宝贵的资源、是我们的生命之本,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样,在我们的物理教学中、在许多的物理实验中,只要你留心、在意,你也会发现水同样是无处不在。下面就列举一些,与诸君共享。
一、声学实验
1.振动发声: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盆中,发现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还可以将一杯水放在桌面上,敲击桌面发声,同时观察到杯中的水面晃动,也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液体传声:取一玻璃鱼缸,倒入水,放入一尾小金鱼,然后在旁边击掌,会发现小金鱼受到惊吓,四处乱窜,说明水(液体)可以传声。
3.音调:取几只玻璃杯,分别向其中倒入不同量的水,然后用小木棍敲击,发现声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调不同。
二、光学实验
1.光在水中传播:在一玻璃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让后用激光笔向水中照射,能看见清晰的光路;
2.人造彩虹:对着阳光喷水,能看到彩虹。
3.光的折射:①研究光的折射规律;②将一只笔插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从侧面观察,发现笔向上弯折;③隔着盛有水的玻璃杯观察物体,发现物体变大。
三、热学实验
1.练习温度计的使用。
2.观察“水的沸腾”、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放热、水的凝固等。
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比热容)。
4.煮不死的小金鱼,说明水不善于传热。
四、力学实验
1.练习量筒的读数;
2.练习使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3.用水和量筒测量小瓶子的容积。
4.借助于水的密度进行其他密度的测量:
①借助烧杯和天平,利用“体积相同时,不同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测量液体的密度;②借助烧杯和量筒,利用“质量相同时,不同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测量液体的密度;③借助弹簧测力计和水,测量小石块(金属块)的密度;④借助弹簧测力计、水和金属块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5.液体压强有关实验: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6.大气压强有关的实验:①覆杯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②冷水浇瓶实验,说明大气压的巨大;③用冷水浇沸腾后停止加热的水,观察到水再次沸腾,说明大气压与温度的高低有关,温度降低,气压降低,同时还说明液体的沸点与表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7.浮力有关的实验:①演示浮力产生的原因;②演示物体的浮沉;③制作“浮沉子”;④演示潜水艇模型的浮沉等。
教学中,如能利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总结、反思、回顾,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对知识的纵横联系,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思维,可谓一举多得。
sda- 帖子数 : 61
注册日期 : 10-01-07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