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谈新课标指引下《改编创作的民歌》的教学实践-让民歌永远流淌在我们心中

向下

谈新课标指引下《改编创作的民歌》的教学实践-让民歌永远流淌在我们心中 Empty 谈新课标指引下《改编创作的民歌》的教学实践-让民歌永远流淌在我们心中

帖子  王虎 周二 22 十二月 2009 - 16:21

翻开上音版高中艺术欣赏教材,流传百年的音乐精粹,繁杂深奥的戏曲流派,绚丽多姿的民歌民乐,如梦似幻的影视风采以及具有都市文化代表的歌舞剧和音乐剧再加上百花齐放的舞蹈肢体艺术可说是繁花似锦、千姿百态。面对应接不暇的教学内容和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困扰了许多高中学段的音乐教师:曾经承担着学生音乐欣赏的“指挥者”且强调突出“专业”的音乐教师们,由于自身的学识能力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等原因,已难以应付这错综复杂、知识结构体系较强的教学要求;传统的以围绕教师讲解为中心的“学生欣赏作品     教师分析作品     学生复听作品”的“三部曲”欣赏教学模式既与新课程指导的高中音乐价值观相悖,也远远不能满足自主性较强、思维趋于成熟的现代高中生对音乐欣赏的渴望。所以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针对高中学生,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这要求音乐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地位,更应注重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体验、音乐实践与探索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从而理解音乐特定的社会价值,最终实现提高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本人在多年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大胆尝试,也从中获取了一些经验,现以上音版高中艺术鉴赏教材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歌情乐韵、悦耳爽心”中拓展部份的选题《改编创作的民歌》一课的教学案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中国民歌是华夏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一种最具民族特点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民歌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与民众的生活和劳动息息相关。她贴近民众的生活,是劳动者心声的自然流露,并能直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生活现状。民歌常见的体裁为号子,山歌和小调。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质的变化,新时代与新的生活方式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民歌所滋生的土壤。在力大无比的起重机下,人们无需再用“号子”来凝聚力量,受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影响,人们也无闲情和空隙来传唱山歌,更让现代人喜爱和接受的,是由专业词、曲作曲家创作的一系列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新生代民歌。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日趋成熟,更容易吸收和接纳外界的新生事物。但由于目前受广播电视或一些传媒的影响,使得更多的高中生青睐于“流行排行榜”和“歌手秀”,很少有人问津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瑰宝之一的民歌。面对几乎每天沉迷于流行歌曲而不能自拔、视民歌为“土得掉渣“的高中学生,该如何在他们身上注入民族音乐文化的元素,利用新生代的通俗民歌作诱导,让他们渐渐走近民歌并感到民歌的博大精深,提高对民歌的鉴赏能力呢?我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应广泛听取和吸纳学生对欣赏音乐的喜好再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作出相应的教学措施,从他们感兴趣的时代新歌和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曲入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寻找音乐素材的“母体”      民歌,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改编·创作的民歌》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欣赏中国传统民歌和被改编创作后的民歌,让学生感知作品旋律、节奏和风格上的变化,认知传统民歌经多样化改编以后赋予音乐作品新的含义和风格。

过程与方法:在比较欣赏音乐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交流、探究、归纳、总结、剖析传统民歌正在被当今“新生代民歌”所取代的原因和价值取向。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拓展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引发学生探究民歌的兴趣,开发潜能,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如下教学策略:

一、 对比导入,获得音乐审美的初步体验。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是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音乐审美体验的动力;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机和源泉……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兴趣,把握调节情感的技法,适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他们在兴趣的引导和情感的激发中进入审美体验阶段。”根据学生喜爱“流行潮”的特点,我在设计“导课”环节时,采用了对比导入的方法:通过网络资源,搜索了2006年中央台春节联欢会上由戴玉强、吴雁泽和西部农村流行民歌手阿宝三人共同演唱的内蒙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由吴雁泽一人演唱的传统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两段视频片段作对比欣赏,学生一下子被阿宝那富有山区特点,音色高亢明亮、最高音可达high“G”的特别嗓音吸引住了,紧接着的是戴玉强那宽厚、稳健的嗓音和吴雁泽的洪亮、宝刀未老的演唱巧妙有机地结合成一种形式自由的歌唱体裁。这种别具一格的演唱形式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随后播放由吴雁泽一人演唱的这首传统民歌时,学生很快从音乐的变化中找到了答案    两首歌曲在表现风格上存在着差异。学生快速而准确的回答,无疑是我“巧妙导入”所达到的理想效果,为接着探究民歌的改编与创作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分层探究,紧紧抓住学生的认知心理。

高中生是一个拥有一定的知识量,同时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的学习群体,但他们对“艺术审美”的判断能力是尚不成熟的,且他们的经验和能力是在教师如穿针引线般的启发指引下逐渐积累发展起来的。分层探究逐渐深入式的教学策略,给予了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营造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层层设疑,使学生在参与、讨论、发现、总结并获得结论的过程中获得探究的喜悦和认知心理的满足等。我在引导学生探究赏析内蒙新生代创作民歌《吉祥三宝》的教学过程中,便是应用了如上教学策略而获得了教学上的理想效果。

在《吉祥三宝》问世后的近期内,它那热情洋溢且具有浓郁内蒙韵味和脍炙人口的旋律博得了众多人的喜爱,成为当时人们茶余饭后的传唱经典。可于此同时,网上的一些博客却愤恨地批露了这首歌创作的内幕:“此歌是抄袭了法国歌曲《蝴蝶》的旋律,所以我们不能把它作为中国人自己的创作作品。”带着这个疑问,我在课堂上就以《吉祥三宝》是否是中国内蒙地区的新生代创作民歌为题让学生展开一系列的探究。在声像视频呈示2006年春晚布仁巴雅尔一家演唱的这首歌之前,我先用直接式的导入进行设问,让学生从这首歌的旋律、节奏入手进行探究,然后带着问题欣赏,同时我再以启发式的演唱演示之后,学生也很快得出了这首歌的旋律明快跳跃、清脆甜美,节奏紧凑明快、轻松自由等特点。据于这种情形,我紧跟着再进一步发问:“那么这首歌调式、歌词内容以及伴奏乐器怎样?”“表现的民族性格如何?”等一系列问题来唤起学生进一步探究这首歌音乐特点的兴趣和欲望。为了使问题的指向更明确,探究出来的答案更具准确性,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分别探究其中一个问题,给予他们5分钟时间根据初中学到过的民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最后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回答。我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给他们引导和启示:让探究调式的小组唱谱,在唱谱过程中来获得“调式”的性质;让研究伴奏乐器的小组复听歌曲,通过仔细辨听乐器的音色来获取乐器的名称;让其他两个小组不断地演唱歌词来获得歌词所蕴含的民族性格和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钟之后,研究成果开始展示,研究调式的小组经研究、讨论后认为这首歌是属于中国民族调式中的A角调式加清角;研究歌词内容的小组认为这首歌歌词篇幅短小精悍,演唱时用的是地方语(蒙语)和普通话的结合,演唱形式采用的是问答形式且口语化,载歌载舞,有说有笑,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这一切特点具备了民歌的特征;随即研究民族性格的小组不甘示弱:我们从演唱者热情洋溢的歌声中仿佛看到了蒙古人民乐观向上,淳情朴实的民族性格;最后研究伴奏乐器的小组也同样表示:在复听歌曲过程中,我们从间奏处听到了马头琴那清晰、悠扬的演奏声,让人浮想起内蒙大草原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般的一幅壮观美丽的图景。所有探究结果表明《吉祥三宝》具备内蒙民歌的一切特征,它应属于内蒙地区的新生代创作民歌!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我以亲切的语态、启发式的眼神不断和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并根据学生当时的反应即时调整教学方法,***设境,穿针引线,既设置“障碍”让学生探询,又通过设问、讲解、讨论、视听等方式“剥笋般”层层深入,解疑答惑。在结尾处我还特别给学生指出,最后男主人唱的悠扬的衬词旋律就是内蒙民歌中特有的长调音乐。“长调”、“马头琴”、“呼麦”乃是蒙古族音乐的“吉祥三宝”。其中《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也是属于长调音乐。学生恍然大悟,进一步加深了对蒙古族音乐的了解,整个过程显得自然顺畅。在课后,学生纷纷收集了传统版和现代版作比较的内蒙民歌《森吉德玛》、《嘎达梅林》,腾格尔演唱的《天堂》、《蒙古人》等。学生的这些行为让我惊喜地表现,他们已经爱上了民歌!这一切来得那么自然、那么真切,同时也让我感到自己在上课时巧妙设疑,营造氛围、启发诱导得当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三、多边互动,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新课程新理念背景下的现代教学应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以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避免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出现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尴尬,我在课中采用了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环节来体现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新课程理念。

1、获得真挚情感交流的师生互动

为了能更好地切入“新生代民歌”的创作这一教学环节,唤起学生探究民歌的欲望,我先声情并茂地演唱了《又唱浏阳河》中的第一段。在演唱过程中我用表情、眼神、姿态等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学生交流,用亮丽的歌喉特别强调了原浏阳河中的唱词“浏阳河……浏阳河……咿呀咿子哟……”让学生感受在《又唱浏阳河》歌曲中引用原“浏阳河”歌曲中的旋律。甜美的歌声,亲切的交流,倾刻间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民歌的兴趣。在视频播放原《浏阳河》旋律时,学生辨听出了《又唱浏阳河》中采用的《浏阳河》中“浏阳河……浏阳河……咿呀咿子哟……”的旋律,又经小组探究和讨论得出在《又唱浏阳河》中还保留了《浏阳河》那湖南地区热情洋溢、爽朗、明快的风格,《又唱浏阳河》是用现代人看待浏阳河的眼光给歌曲作的扩充,给人一种新意,把人们带进当今的时代之中,展现了民族新风尚、新思想和新观念。

2、资源共享小组合作的生生互动

新课标指出:“在艺术欣赏与创造活动中,学生应提倡合作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协调,学会分享成果,让学生与他人在共享成果的情况下,获得更高境界的体验”这一教学理念,始终贯穿在整节课的过程中,也体现在某一环节的实施中。在延展学习环节——研究新疆音乐的两周内,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头查寻,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们互相合作,各取所长,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他们集体合作产生成果的价值满足感,增进生生间的友谊和情感交流,以达到音乐审美的最高境界。

四、延展学习,发展学生自主的创造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创造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音乐新课程理念中要求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进行有主题、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后研究性学习,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丰富体验、获得丰富的知识能力,并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根据学生对新生代民歌的爱好和兴趣并产生欲望对民歌进行进一步探究这种情形时,我便不失时机以“吐鲁翻的夏日”为题,让学生展开对新疆音乐的研究,并引导学生从新疆的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角度了解其音乐的风格特点,再以范唱《大坂城的姑娘》为例,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节奏、旋律曲调等特点,然后完成如下词句的旋律编创: “一条条火龙戈壁滩上游,火焰山下何处是绿洲,吐鲁番的夏日热呀热得无处走,清泉水引你进入葡萄沟”。根据每班学生不同的擅长和性格特点,用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让学生完成。在研究新疆音乐的两周内,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头查寻并收集有关资料,有的查阅有关介绍新疆音乐的书籍资料,有时直接上网查询,还有的去学校对面的具有西域风味的清真馆向当地人士了解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以便更好地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在两周之后的民歌编创展示课中,学生带来了他们经小组共同合作的创作成果:才艺功底好及擅长项目多的班级,带上了精彩的自己作曲的歌、舞、器乐于一体的小型表演类节目;没有特别才艺的班级不甘示弱,他们用自己熟悉的新疆民歌的旋律来套用以上歌词,并用上“铃鼓”这一具有新疆特点的乐器来伴奏;还有的班级索性用新疆民歌特有的“切分“和“十六分”节奏编创了一段脍炙人口的快板书……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很好地挖掘了学生的音乐潜能,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超乎想象的发挥,使民歌在学生心中扎根延蔓直至枝繁叶茂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一位学生在她的周记中写道:以前我认为民歌是土得掉了渣的东西,现在我才知道民歌是如此具有艺术魅力,我会好好地去关注、学习它。我会用自己对民歌的一腔热情去把它发扬光大……。从这句话反应出,学生对民歌已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潜移默化的提升。

《改编创作的民歌》一课的教学实践终于让我彻底地认清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为什么五、六年前我在给学生上《民歌》一课时,学生会表现出漫不经心、心不在焉的一副冷漠状态而导致那种凝滞、压抑的课堂气氛?为什么今天却有了扭转乾坤的势态?不言而喻,是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促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一个教学的主宰者和知识传授者变成了一个学生学习的设计者、促进者和组织者。正是新课程理念的导向,给予教师极大的施展空间,通过“课堂”这一教学“舞台”,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在教师“导”的行为下学生自信自如的“演”,培养学生自主地进行体验,感受、合作和探究。《民歌的改编和创作》一课取得的成功正是我导演的策略、手段得当而取得的丰硕成果。正如另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通过学习,我们领略到民歌的博大精深,通过探究我们了解到民歌是音乐的源头活水,是一切音乐创作的基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坚信,民歌随着时代的步伐会走得更潇洒,步履更轻盈,更加繁荣昌盛,根深叶茂,我们喜欢民歌,让民歌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中!”



参考资料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1

2、《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3

3、《中国音乐教育》2001,9

4、《学校艺术教育探索与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6

5、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3

王虎

帖子数 : 263
注册日期 : 09-12-01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