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研指导讲座之五: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误区
体育科研指导讲座之五: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误区
首都体育学院
问卷调查是调查法的运用形式之一,是体育科研中特别是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较多的一种具体方法。它因独特的运用形式和诸多优点,往往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偏好,在大量现状研究课题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主要的调查工具是精心编制的调查问卷。
一、问卷调查的优缺点
1.优点
与访谈调查、电话调查等形式相比,问卷调查的调查范围更广、调查对象的数量较大,可获得更丰富的调查资料;无论是集中发放问卷还是邮发问卷,其调查成本较低,更节省时间与经费;调查者与调查对象之间一般不当面接触交流,而且可不署名填答问卷,因而调查对象可以不受拘束,自由真实地回答问题;经过精心设计的标准化的调查问卷,不但调查问题的系统性强,还便于对回答问题的信息做标准化统计处理,实现调查信息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化,有利于对假说的检验和问题的定量描述。
2.缺点
由于问卷的问题及设计形式受限,调查结果(信息)往往缺乏一定深度(特别与访谈调查比),很难准确地考察某些社会行为事实或现象;由于调查对象的不同,总有一部分调查对象不作回答,很难全部回收调查问卷;有关个人、企业的隐私秘密问题或其它敏感性问题,问卷调查难以得到答案或真实信息,因为有的调查对象宁愿当面讲心里话而不愿意把话留在问卷上。另外,对于儿童或文化程度低的调查对象,更不适合以问卷调查去搜集资料。
二、设计调查问卷的主要环节
一份高质量、高效度的调查问卷,需要经过认真研究、精心编制和反复修改才能完成;特别是完全靠问卷提供检验假设的论据或主要事实观点的课题,其问卷的编制时间可能长达3个月至半年左右。编制问卷的主要环节包括:
1.研究和吸收前人的调查问卷
通过期刊、网络等形式查找与本人课题相似或相近的前人研究成果,从其附件中找到调查问卷。主要看前人针对研究主题如何分解问题,确定调查变量;如何根据不同问题(变量)设计不同的问题形式与回答方式;不同的前人成果(含问卷)各自有哪些可值得学习吸收的地方;尽量在研究前人的调查问卷中博采众长,防止简单照抄照搬。
2.从研究假说(或主题)出发,逐一分解问题
任何研究课题及其假说,都是仅仅就研究主题及所包含的事物关系,提出了总的假定性陈述。而要去证实、检验假说,必须要从假说(或主题)出发,把问题再逐层、逐个合理分解,形成了解与支撑假说(主题)的全部具体问题。就像一棵大树很难单靠树干自身去吸收阳光雨露,它必须从主干上先分出几个一级分枝;再从一级分支树杆上分长出若干二级至更多层级的分枝杆;然后在末级分枝上长满绿叶;全部绿叶得以从不同角度去吸收阳光、水分,最终为大树的成长提供全面保障与支持。研究主题(及假说)如同主干,末级树枝是分解后的具体问题,绿叶是各具体问题的变量。
在分解问题时,分解的层次和数量如何确定?这也是不少初期从事科研的人常有的困惑。这个问题可从两个基本方面来结合确定:一是从假说(或主题)出发,确定在逻辑上可能分解的若干小问题,明确在理论上的可能研究边界;二是研究的可行性需要,即从研究者的条件出发,保留那些对假说(或主题)最重要或关联较大的分解问题,舍去那些在逻辑上与假说(主题)一致,但重要性与关联度较小的分解问题。这样,我们可以集中精力研究与调查能反映假说(主题)的主要问题,也有利于调查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3.根据分解和确定的全部小问题,正确地(按照逻辑关系或公认标志)将其转变为要
调查、测量的各类变量例如,对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与水平的调查研究,可以分解为以下若干小问题和相应变量:(变量中划黑线部分为关键词)
上述分解确定的8个小问题中,基本满足了研究主题的需要;进而将其分别转化为12个相关联的调查(研究)变量。为下一步设计提问打好基础。
4.根据不同的调查变量,合理选择不同的调查对象,并分别设计不同的提问类型与回答方式
首先,针对要研究(调查)的各种变量,合理确定哪些变量是可向研究课题直接相关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询问的,哪些变量只能向课题间接相关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对课题直接相关的(研究)调查对象,可对之进行有关态度、意愿倾向、爱好兴趣、理由、价值观等问题变量的调查;二是也可对这类调查对象能回答(但不一定准确)的某种事实、现象(如收入、婚姻、学业成绩)等进行初步调查,但不能仅凭他们主观的答案就仓促下结论,还需找与其有关的人(直接调查对象的同事、学生、下属、领导等),作为参照调查对象对之调查相同问题,然后对这几类调查对象所获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客观调查结果为主,判断调查资料的真实可靠性;三是对于涉及直接调查对象的名誉、业绩、成就、能力等功利性变量(问题),对本人的主观调查只能作参考,还必须对与之关系密切的知情人群(如上所说的参照调查对象)进行背向同题调查,以获取更为客观、可靠的调查信息。这是因为:调查对象在涉及与本人名利相关的事实、问题调查时,可能会从对自己趋利避害或受社会欢迎的角度回答问题,而且调查者难于向调查对象去进行核实。同样以上述分解题例为例:
(1)有关优秀教师对体育科研的态度、价值观、兴趣、教学工作量、科研条件等变量,适合于向本人直接调查。
(2)有关选题能力、研究能力、研究水平、研究成果、转化成果能力等问题相关的变量,虽可向本人做调查,但还要向其主管部门做核实性统计调查。如可向教师所在学校教务处发出调查问卷,问题如“你校教师在近几年科研立项、获奖,参加学术会议的教师中,有无体育教师?如有,请分列在相关栏目注明有关信息”等等。主管部门的核实性调查结果更为可靠。
(3)有关优秀体育教师是否获奖、是否为科研带头人,教学质量、同行评价等变量,必须向其同行、学生或所在领
导进行背向调查,更为客观。
其次,针对不同的变量特征,设计相适应的提问类型及其回答方式,以保证调查信息的多样化、丰富性与准确性。例如:(同上例)关于体育教师对科研的态度调查,可用五个等级的单选式设计。如对科研的价值取向、动力因素调查,则可设计为多项选择答案的多项选择题。
5.调查问卷的科学性检验问卷检验主要指问卷的效度(有效性)和信度(可靠性)验,检验方法在各类科研方法的教材中多有阐述,在此不必赘述。需要指出的是,有的研究者在效度检验中运用专家逻辑检验(表面效度)法时,对所请专家未经严格选择,部分专家虽有高职称但对所检验问卷的问题并不熟悉;检验结果失真,并对调查的科学性、有效性造成隐患。以至于等到论文答辩、发表时才有真正专家发现调查信息与问卷的有效性问题,其时修改已晚
6.实施预调查
研究者如有条件,在问卷设计完成之后,力争在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出小样本(且不是后来正式调查的样本中)先进行预调查。分析预调查结果可以诊断以下几个问题:问卷设计的有效性,如大量答案与经验判断或假设不一致,可能主要是调查问题及变量、提问方式等设计不当所致;如对一些问题变量全体调查对象都回答相同答案,则显示所提问题及答案设计区分度小;如有的问题多数人不答,则可能是问题(变量)不合理或敏感性高,同样属于有效性较低。针对发现的缺陷修改问卷,有利于提高问卷的科学性。
三、设计问卷中易出现的误区
1.问卷调查的问题(及变量)太多。有的调查问卷长达3-5页含30-40个问题,全部填完要一个小时。提问贪多图全,未考虑调查对象的回答能力与心态,反而会使部分回答者产生麻烦、厌恶的感觉;进而干脆不予回答,结果大大降低回收率。
2.对部分变量的提问过分学术化、专业化,而研究者对此又未加操作定义解释,将导致调查结果在不同的理解下填答而混乱失真。对此,一定要对有关专业性强的变量,作出通俗易懂或客观一致的操作定义。如体育人口、学科带头人,优秀运动员等。
3.对调查对象提出的调查问题(及变量)不合理,容易导致调查结果的主观趋利性而不客观。如,有关个人名利、地位、成就等问题的主观调查。
4.某些仅靠调查对象主观判断可能有误的客观事实,不能做问卷调查(如本人的身体状况、心理指标、体质指标),需要客观测试才更可靠准确。
5.对不同的调查变量设计千篇一律的提问与回答方式(如全为是否式或单选式),会导致调查结果单一化和信息表浅化,缺少有深度和多样化的信息。
总之,问卷调查中的问卷设计是最关键、重要的一环,其设计的严谨、合理与科学程度,直接决定调查资料的丰富性与可靠性,进而决定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水平。
问卷调查是调查法的运用形式之一,是体育科研中特别是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较多的一种具体方法。它因独特的运用形式和诸多优点,往往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偏好,在大量现状研究课题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主要的调查工具是精心编制的调查问卷。
一、问卷调查的优缺点
1.优点
与访谈调查、电话调查等形式相比,问卷调查的调查范围更广、调查对象的数量较大,可获得更丰富的调查资料;无论是集中发放问卷还是邮发问卷,其调查成本较低,更节省时间与经费;调查者与调查对象之间一般不当面接触交流,而且可不署名填答问卷,因而调查对象可以不受拘束,自由真实地回答问题;经过精心设计的标准化的调查问卷,不但调查问题的系统性强,还便于对回答问题的信息做标准化统计处理,实现调查信息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化,有利于对假说的检验和问题的定量描述。
2.缺点
由于问卷的问题及设计形式受限,调查结果(信息)往往缺乏一定深度(特别与访谈调查比),很难准确地考察某些社会行为事实或现象;由于调查对象的不同,总有一部分调查对象不作回答,很难全部回收调查问卷;有关个人、企业的隐私秘密问题或其它敏感性问题,问卷调查难以得到答案或真实信息,因为有的调查对象宁愿当面讲心里话而不愿意把话留在问卷上。另外,对于儿童或文化程度低的调查对象,更不适合以问卷调查去搜集资料。
二、设计调查问卷的主要环节
一份高质量、高效度的调查问卷,需要经过认真研究、精心编制和反复修改才能完成;特别是完全靠问卷提供检验假设的论据或主要事实观点的课题,其问卷的编制时间可能长达3个月至半年左右。编制问卷的主要环节包括:
1.研究和吸收前人的调查问卷
通过期刊、网络等形式查找与本人课题相似或相近的前人研究成果,从其附件中找到调查问卷。主要看前人针对研究主题如何分解问题,确定调查变量;如何根据不同问题(变量)设计不同的问题形式与回答方式;不同的前人成果(含问卷)各自有哪些可值得学习吸收的地方;尽量在研究前人的调查问卷中博采众长,防止简单照抄照搬。
2.从研究假说(或主题)出发,逐一分解问题
任何研究课题及其假说,都是仅仅就研究主题及所包含的事物关系,提出了总的假定性陈述。而要去证实、检验假说,必须要从假说(或主题)出发,把问题再逐层、逐个合理分解,形成了解与支撑假说(主题)的全部具体问题。就像一棵大树很难单靠树干自身去吸收阳光雨露,它必须从主干上先分出几个一级分枝;再从一级分支树杆上分长出若干二级至更多层级的分枝杆;然后在末级分枝上长满绿叶;全部绿叶得以从不同角度去吸收阳光、水分,最终为大树的成长提供全面保障与支持。研究主题(及假说)如同主干,末级树枝是分解后的具体问题,绿叶是各具体问题的变量。
在分解问题时,分解的层次和数量如何确定?这也是不少初期从事科研的人常有的困惑。这个问题可从两个基本方面来结合确定:一是从假说(或主题)出发,确定在逻辑上可能分解的若干小问题,明确在理论上的可能研究边界;二是研究的可行性需要,即从研究者的条件出发,保留那些对假说(或主题)最重要或关联较大的分解问题,舍去那些在逻辑上与假说(主题)一致,但重要性与关联度较小的分解问题。这样,我们可以集中精力研究与调查能反映假说(主题)的主要问题,也有利于调查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3.根据分解和确定的全部小问题,正确地(按照逻辑关系或公认标志)将其转变为要
调查、测量的各类变量例如,对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与水平的调查研究,可以分解为以下若干小问题和相应变量:(变量中划黑线部分为关键词)
上述分解确定的8个小问题中,基本满足了研究主题的需要;进而将其分别转化为12个相关联的调查(研究)变量。为下一步设计提问打好基础。
4.根据不同的调查变量,合理选择不同的调查对象,并分别设计不同的提问类型与回答方式
首先,针对要研究(调查)的各种变量,合理确定哪些变量是可向研究课题直接相关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询问的,哪些变量只能向课题间接相关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对课题直接相关的(研究)调查对象,可对之进行有关态度、意愿倾向、爱好兴趣、理由、价值观等问题变量的调查;二是也可对这类调查对象能回答(但不一定准确)的某种事实、现象(如收入、婚姻、学业成绩)等进行初步调查,但不能仅凭他们主观的答案就仓促下结论,还需找与其有关的人(直接调查对象的同事、学生、下属、领导等),作为参照调查对象对之调查相同问题,然后对这几类调查对象所获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客观调查结果为主,判断调查资料的真实可靠性;三是对于涉及直接调查对象的名誉、业绩、成就、能力等功利性变量(问题),对本人的主观调查只能作参考,还必须对与之关系密切的知情人群(如上所说的参照调查对象)进行背向同题调查,以获取更为客观、可靠的调查信息。这是因为:调查对象在涉及与本人名利相关的事实、问题调查时,可能会从对自己趋利避害或受社会欢迎的角度回答问题,而且调查者难于向调查对象去进行核实。同样以上述分解题例为例:
(1)有关优秀教师对体育科研的态度、价值观、兴趣、教学工作量、科研条件等变量,适合于向本人直接调查。
(2)有关选题能力、研究能力、研究水平、研究成果、转化成果能力等问题相关的变量,虽可向本人做调查,但还要向其主管部门做核实性统计调查。如可向教师所在学校教务处发出调查问卷,问题如“你校教师在近几年科研立项、获奖,参加学术会议的教师中,有无体育教师?如有,请分列在相关栏目注明有关信息”等等。主管部门的核实性调查结果更为可靠。
(3)有关优秀体育教师是否获奖、是否为科研带头人,教学质量、同行评价等变量,必须向其同行、学生或所在领
导进行背向调查,更为客观。
其次,针对不同的变量特征,设计相适应的提问类型及其回答方式,以保证调查信息的多样化、丰富性与准确性。例如:(同上例)关于体育教师对科研的态度调查,可用五个等级的单选式设计。如对科研的价值取向、动力因素调查,则可设计为多项选择答案的多项选择题。
5.调查问卷的科学性检验问卷检验主要指问卷的效度(有效性)和信度(可靠性)验,检验方法在各类科研方法的教材中多有阐述,在此不必赘述。需要指出的是,有的研究者在效度检验中运用专家逻辑检验(表面效度)法时,对所请专家未经严格选择,部分专家虽有高职称但对所检验问卷的问题并不熟悉;检验结果失真,并对调查的科学性、有效性造成隐患。以至于等到论文答辩、发表时才有真正专家发现调查信息与问卷的有效性问题,其时修改已晚
6.实施预调查
研究者如有条件,在问卷设计完成之后,力争在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出小样本(且不是后来正式调查的样本中)先进行预调查。分析预调查结果可以诊断以下几个问题:问卷设计的有效性,如大量答案与经验判断或假设不一致,可能主要是调查问题及变量、提问方式等设计不当所致;如对一些问题变量全体调查对象都回答相同答案,则显示所提问题及答案设计区分度小;如有的问题多数人不答,则可能是问题(变量)不合理或敏感性高,同样属于有效性较低。针对发现的缺陷修改问卷,有利于提高问卷的科学性。
三、设计问卷中易出现的误区
1.问卷调查的问题(及变量)太多。有的调查问卷长达3-5页含30-40个问题,全部填完要一个小时。提问贪多图全,未考虑调查对象的回答能力与心态,反而会使部分回答者产生麻烦、厌恶的感觉;进而干脆不予回答,结果大大降低回收率。
2.对部分变量的提问过分学术化、专业化,而研究者对此又未加操作定义解释,将导致调查结果在不同的理解下填答而混乱失真。对此,一定要对有关专业性强的变量,作出通俗易懂或客观一致的操作定义。如体育人口、学科带头人,优秀运动员等。
3.对调查对象提出的调查问题(及变量)不合理,容易导致调查结果的主观趋利性而不客观。如,有关个人名利、地位、成就等问题的主观调查。
4.某些仅靠调查对象主观判断可能有误的客观事实,不能做问卷调查(如本人的身体状况、心理指标、体质指标),需要客观测试才更可靠准确。
5.对不同的调查变量设计千篇一律的提问与回答方式(如全为是否式或单选式),会导致调查结果单一化和信息表浅化,缺少有深度和多样化的信息。
总之,问卷调查中的问卷设计是最关键、重要的一环,其设计的严谨、合理与科学程度,直接决定调查资料的丰富性与可靠性,进而决定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水平。
牙齿- 帖子数 : 104
注册日期 : 09-12-10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