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体育教学对后进生转化的初探

向下

体育教学对后进生转化的初探 Empty 体育教学对后进生转化的初探

帖子  牙齿 周二 15 十二月 2009 - 12:22

学校是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里,后进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转变这些后进生,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运动中领略豪迈、奔放的节律,在静止中去感受刚毅、稳健,那么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一定收到特殊的效果。因为体育能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精神,增强纪律观念和社会公德,提高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进行体育教育中作促进后进生转化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非常明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每个人至少有七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七种智能表现出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与弱项,有人显现得较早,有人显现得较迟。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如同十五的月亮一样引人眼目,而后进生宛如夜空的星星暗淡微弱,常常被人遗忘。本文试从体育教学这一层面,剖析后进生,了解他们的需求,贴进他们的心理,为后进生的转化作一粗浅探讨。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后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复杂和长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药到病除”。教师应本着理解的原则,摸清其犯错的原因和动机,想方法接触他的同学和交往的朋友,还可以采用通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联系,从侧面了解其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过程、成长经历等等,为转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分析一般的后进生,我认为其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如下:

(一)家庭原因

1、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

2、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代沟,相互之间的沟通困难。

3、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

(二)学校原因

1、“打击”不断,使其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2、怀才不遇,使其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三)社会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青少年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

2、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对青少年培养的投入。

3、消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其负面的、消极的方面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

(四)后进生的表现特点

1、思想品德不高

2、心理健康不全

3、行为习惯不良

4、学习成绩不佳

二、后进生现象调查与分析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学习和行为习惯等诸方面显著落后的学生,他们一般具有学习不用功,好动而又精力充沛,兴趣广泛,言行具有明显的情绪性等特点。后进生的心理比较复杂,长期落后的境地,特别是学习成绩上的落后,导致其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从而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从而对正常的学习活动产生一定的恐惧感和畏难情绪,这种非正常的心理状态使他们不易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与老师、同学之间产生距离感,长此以往,必然形成恶性循环。

(一)后进生现象的认识

对后进生这个概念是很难下定义的,他以一些现象表现出来,很多教师、家长及社会上对此认识是比较模糊的,有的认为学习差就是后进生,这是一种较典型的看法。然而有的学生只是学习好,其品行没有达到学生行为规范的,甚至思想品质较差的学生,似乎并不把他们列为后进生。其实,很多学生的文化课或其他方面较差,体育课成绩和运动成绩很好的也不少或在其它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也是有的,以此而论,他们应该是体育课的优生或其它方面的优生。这种以成绩衡量优劣,以智力论好坏的观点和标准是极端错误的。于学生不公平,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于教师是危险的,有害于教育事业和人才的培养。对于后进生的标准问题,我们应该从德、智、体、美等方面来理解和看待,这才是衡量学校教育工作与学生的重要尺度和依据。

(二)后进生现象分析

在学校教育中,后进生现象始终是存在的,其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某些品质上的差异或缺陷,或智力缺陷、或品德差、或形态、生理、心理等水平低下及障碍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有的学习成绩好却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或表现较差;有的学习成绩差,却表现出较好的品质,有的在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等等。因此,后进生具有相对性,而不是绝对性,有共性,也有个性,只有从德、智、体、美等方面来全面衡量和考察学生,我们才能科学地作出判断与评价。那么,造成后进生现象的原因是怎样的呢?这是我们了解差生现象的重要线索。在主观方面我们重点从心理方面去了解和把握,因为后进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够,或者说较多的处于一种“亚健康心理”,医学上认为这种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健康状态和非健康状态之间,如果“教育策略”得当,就可能回到健康状态;在客观方面重点从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师自身水平上了解,从而把握后进生的原因,以确定教育对策。而在实践中我们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才能真正把握问题的本质。

三、体育教学与后进生转化的关系

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大力宣传体育运动对于陶治学生情操,内化学生意志品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都能提高认识,拓宽视野,不能把体育仅仅看作是锻炼身体,增强体魄的手段,而应当充分认识体育本身的育人功能。我们认为体育是培养人的意志与毅力的一门课程,如果一个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吃苦耐劳,持之以恒,那么他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能如此;如果一个学生能在体育课中严格遵守纪律,那么他在其他方面的纪律观念也必然比较强。可见体育教育对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成绩有一定的作用。

(一)体育教学激发后进生的自尊、自强精神

一些学生会因学习成绩差而觉得抬不起头来,但是他们迫切希望人们对其自身价值的肯定,而体育则为他们提供了展现自身价值的良好的“环境”,这是因为任何一种体育活动和游戏,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和游戏角色,以及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成功地承担角色,将自己的行为置于角色的规定的价值标准中,并受到一定的角色团体的评判。如此,每个人都可能因为自己的努力,不负集体对自己的期望,而受到称赞和表扬,从而会得到展示自身价值之后的愉悦和满足。学生还可以通过体育竞争和游戏伙伴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的形象,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萌发不甘落后,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尊自强精神。

(二)体育教学增强后进生的纪律观念和社会道德观念

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和纪律观念的增强,并非仅仅通过对体育活动中特定的规则和公平竞争精神的了解即可完成,它还有一个认同的内化过程。即“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即将在外在的行为要求逐步转化为个人内在的素养和行为心理习惯的过程,就体育的具体活动过程和特点看,对于学生自控能力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任何一种体育活动和游戏,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和游戏角色,以及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成功地承担角色,将自己的行为置于角色的规定的价值标准中,并受到一定的角色团体的评判。如此,每个人都可能因为自己的努力,不负集体对自己的期望,而受到称赞和表扬,从而会得到展示自身价值之后的愉悦和满足。学生还可以通过体育竞争和游戏伙伴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的形象,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萌发不甘落后,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尊自强精神。

(三)体育教学增强后进生的纪律观念和社会道德观念

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和纪律观念的增强,并非仅仅通过对体育活动中特定的规则和公平竞争精神的了解即可完成,它还有一个认同的内化过程。即“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即将在外在的行为要求逐步转化为个人内在的素养和行为心理习惯的过程,就体育的具体活动过程和特点看,对于学生自控能力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任何一种体育活动,实际上都贯穿着严肃的组织纪律严格的练习要求以及统一而准确的行动方式。而体育各项活动有章可循地进行的各种规则和裁判法则,更是社会法规和人类共同活动规范的模拟和缩影。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可深切地感受到集体活动对个人行为的要求,以及完成特定的训练任务或取得良好运动成绩所需要的个人意志和集体责任感,进而有效地增强学生遵守社会活动规范与组织纪律的观念

(四)体育教学提高后进生的进取和竞争意识

体育活动常以对抗性训练或分组竞赛的形式出现,最富有竞争性。运动竞争是技术、战术、智力的竞争,是身体素质的竞争。体育竞争的求胜心和奋争精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任何一种竞赛的参与都有可能不知不觉地受到竞赛所特有的规律和氛围的感染。当发现自己处于不利地位的那种渴望胜利和荣誉的心理,以及为改善不利处境所做出的努力过程,无疑有助于增强自己的进取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如果一个学生经常处于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并将它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之中,他定会自觉地克制自己一切懈怠的行为和散漫的作风,最终促进各方面的进步。

(五)体育教学增强后进生的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勇气

观看田径比赛的人会发现,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中长跑的竞争,运动员在整个赛程中争夺十分激烈,体力与精力消耗极大,这不仅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正确的运动技术,而且必须具备坚强不屈、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样,障碍跑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跳马、双杠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畏艰险、知难而进的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见,开展体育活动不仅能提高人的身体素质,而且对于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四、体育教学转化后进生的实践策略

经常开展体育活动对后进生和谐人际、充实精神有什么影响呢?从走访后进性可知:经常开展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过剩精力得到渲泄,心情比较舒畅,郁积心中的某些烦躁或不愉快情绪会随之消失。阶段性开展体育活动,开展友谊竞争,会使同学间的情感距离拉近,某些心理障碍得到克服,同学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和谐。并且体育活动本身对加强学生的社会规范的认识和自身行为和自身行为的控制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发现优势项目,呈现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自尊心。

教师的表扬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并促使其将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迁移到其他的学习中。在实际中,后进生往往因为品德、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差而与表扬无缘,这对后进生的成长十分不利。对于后进生而言,教师一次表扬所产生的触动可能胜过十次批评所产生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树立起自我激励的自尊与自信,从而强化个体意识的自觉性,增强个体的自制力,促进其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完成教师逐步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利用集体项目,表现自身价值,消除孤独感、自卑感。

后进生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同学平等的对待,心理常常被扭曲,自尊心与自卑感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处于反复无常的心理动荡之中,从而形成言行不一、情绪化明显、性格孤僻、好动好胜等外显特征。他们常常游离于集体之外,对教师、同学自我封闭,有不信任的自卑心理。体育教师在明确后进生的优势之后,利用集体项目,可以有效地调动后进生的积极心理因素,消除孤独感、自卑感。

(三)运用竞争项目,全面认识自我,增强上进心。

后进生的文化学习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他们被迫地习惯了“差”给其带来的各种打击,心理上支持进步的上进心在一点点地减弱,心理正常不正常地产生一些适应能力,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调节自己的情绪,淡化学习上失败带来的痛苦。但是,应该清楚,任何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处于孩童时代的后进生,他们承受的心理负荷一旦超过承受、调节能力的范围,其意志必将崩溃,结果只能是更难进行教育、转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哪怕是一丝一毫的上进心,展开心理引导,使其增强上进心,恢复学习的动力。

(四)学校应成立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精神和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每次活动之后应及时总结,及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对后进性在体育活动中的良好表现要大力表扬和鼓励,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从而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上进的勇气。因为后进性在平时受到表扬的机会较少,所以他们对各种荣誉特别珍惜,在优育活动中所得到的成功的愉悦往往会使他们终生难忘,这正是本人几年来在体育教育中致力于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最深切的体会。

(五)在体育教学中多运用赏识教育。

运用赏识教育去正确地看待学生,转化差生,对我们的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赏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是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激励作用具有显著性和多样性,一是可以运用舆论力量进行价值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作出肯定性和否定性评价,教师要作好舆论导向,以肯定性评价为主,特别是对差生的重视与中肯适度的评价,使之感到自我价值的回归。二是利用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集体与个人的荣誉、成功、快乐、失败等的分享达到精神上的激励,进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另外积极营造一种激励氛围,特别是对差生的赞扬、肯定和欣赏以及分享其成功,帮助他们最终形成和掌握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学校教育中,转化后进生工作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教师作出巨大付出的工作,运用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就要求我们研究和运用赏识教育,研究后进生,树立赏识教育的意识。赏识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赏识教育的核心就是“爱”,爱的教育,转化后进生就是要以“爱”去教育学生,正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在爱的基础上的教育,孩子才得以健康地发展,否则,就没有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后进生的特点,把握后进生的心理承受限度,开展各种类别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其潜能,发挥其体能上、技术上的优势,激发学生活力,增强上进心,让后进生全面了解自己,认清他人。清楚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就有利于消除后进生心理上存在的片面的、消极的评价,增强上进心,并将这种健康的心理迁移到其他的学习中,产生全面进步的动力。我仅在体育教学的角度做了浅显的尝试,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刻苦研究,反复尝试,掌握规律,学生是可塑的,只要教师能够以一颗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有“垃圾也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的信念,就一定能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因为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

牙齿

帖子数 : 104
注册日期 : 09-12-10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