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变革将对教育以及对学校体育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与课题。在新的世纪,就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改变与发展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而有益的。为此,本研究在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将如何发展,以及在国内外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比较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小康社会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构建进行了探索。
1 小康社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特征
1.1 “目标”的科学性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首先,必须从4个方面来考虑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即保健、营养、身体技能、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同时将其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避免曾在教育史上多次出现过的“个人本位”、“社会本位”片面强调的现象。第二,体育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它有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我们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特性,对应体育的多种功能,建立体育的课程教学目标。在多功能中要有选择性,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体质,还要兼顾学生的心理发展,优先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完善人格。第三,当今信息时代需要的通才,具有创新力与个性。在体育课中,要因时、因地而异,重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和对体育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符合新世纪发展的人,使学校体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1.2 “目标”的具体性
体育教学目标要在不同年级、不同层面上具体化,把目标落到实处。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又要有具体的方法,还要有能评价达到程度的可判断性,使教学目标是可行的,又是有效的。在目标的具体操作上,要从单纯追求学生的外在技能水平转向全面追求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既要通过体育教育完成在校期间对学生身体形成、技能培养、知识传授等方面的任务,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志向、爱好、习惯、能力,为其终身参加体育锻炼打下基础。体育教学目标还应注重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关系。在目标的表达上,语言清晰,使各个相邻阶段的目标层层递进,避免目的、任务等关键词的来回混用,体现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具体性。
1.3 “目标”的整体性
体育教学目标应从整体上进行协调、统一,更应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突出阶段目标。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制订,应注意整体性和阶段性,按照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来确定目标。各个学段目标的设置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和身心特点相符合,有所侧重,充分反映各阶段的特点,体现目标的针对性;各个学段目标的设置注意要承上启下,有层次地对待,体现目标的可操作性。各个目标的设置都应包括技能、认知、情感3 个方面,体现目标的整体性。
1.4 “目标”的发展性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不应只局限于学生在校时身体各方面的发展,而要培养学生自主地参加锻炼,体验运动的乐趣进而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从横向发展来看,应将课内、课外目标相结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从学生自身而言,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然后根据个体之间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身心潜力;在发挥所长的同时,实现其最佳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观念,自始至终贯彻“终身体育”的思想。
2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沿革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是由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构成,并随同《体育教育大纲》一起颁布实施。建国以来,我国共颁布了5部大纲,相应提出了5 个课程目标。从目标建设的历史来看,可分为3 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课程目标建设的探索、奠基时期(1949~1966 年) ;第二个时期为“文革时期”(1966~1976年) ,是课程目标的停滞时期;第三个时期(1978~1993年) ,是课程目标建设与发展的新时期。而从课程目标建设的内容上来看,以1978年首次出现的“一个目标,三个基本任务”的框架为界,前后分为两个阶段。1956、1961年前的课程目标内容,反映了借鉴、学习前苏联,探索自己的课程目标体系的过程;而中国式的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经历了一个学习借鉴、批判与继承、不断扬弃的过程。1956年发布推行了第一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是:体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1961年第二部中学体育大纲,课程目标是: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并通过体育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参加生产劳动和准备保卫祖国。
1978年3月编订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是: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7年颁布了新大纲,课程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几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1993年为实现2000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而制订了新大纲,课程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是我国首次以初中段提出的课程目标,反映了以育人为根本的思想,从身体素质、体育素养、道德品质、体育文化到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1987年目标相比,首先是增加了卫生保健知识教育,提出了“提高体育、卫生文化素养”的目标。体育锻炼和卫生(包括环境、营养) 保健是维护、增强健康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过去的大纲在目标说明部分都提到将体育与卫生相结合,但都不如在目标上直接反映出来更明了。而提高体育、卫生、文化素养的目标,主要是着眼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相对于过去只强调操作性知识水平而言,课程的目标内容更加完整了。
3 国内外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比较
(1) 学校体育目标比较
韩国“总目标”:重视运动教育,培养学生为社会作贡献的品德和生活能力。具体目标:1) 合理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运动技能;2)培养把体育保健、安全知识应用于体育运动和实际生活的能力;3) 自觉参加竞赛,培养光明正大的精神和协作精神;4)逐步使体育生活化,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日本“总目标”:生活体育和提高学生能力。具体目标:小学阶段,让学生尝试各种体育运动兴趣,培养进行各种运动的基础能力;中学阶段,使学生掌握适合自身能力、特点的运动项目和实施方法,重点提高各种运动能力运动技能。美国“总目标”:全国无统一的学校体育目标。具体目标:纽约州,1) 增强体质;2) 培养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3) 培养开拓精神和创造性,发展积极和主动性;4) 加强安全教育;5) 提倡互相尊重和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中国“总目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提高体育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目标,1) 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2) 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个体社会化;3)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4) 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和优秀运动员。
(2) 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比较
美国:以发育主义教育、社会化教育、科学化运动和军事化运动思想为基础,以“新体育”理论为基本格调,即“以儿童为中心”的进步教育理论为主的“新体育”理论体育教学思想,重视培养体格健全的人;强调体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类型参加活动。
日本:以终身体育为主导,向实践方向转化,生涯体育、快乐体育、闲暇体育,使日本走向多样化的实验阶段;体育教学理论由“身体锻炼论”向“运动文化论”转移“, 运动文化论”的教育思想在现时代进一步得到宣传和发展。
俄罗斯: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并试行了几个选择性的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强调“终身体育”,并向多样化发展。
中国:多种体育教学思想同时并存,如体质教育、技能教育、全面教育、运动技术教育、运动能力教育、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质教育和运动技术教育仍占主导地位,而终身体育思想则是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发展的主要趋势。
(3) 体育教学目标比较
日本: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了解健康、安全方面的知识,培养喜好运动的态度,提高体力,形成明朗的生活态度。
美国:1) 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进健康;2) 发展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3) 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促进向社会化发展。
前苏联:1) 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提高工作能力;2) 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关心自己的健康是一种社会责任的观念,培养经常参加锻炼的习惯;3) 使学生获得卫生学、医学、体育运动方面知识;4) 掌握基本技能技巧;5) 发展运动素质。
中国:1) 全面锻炼身体;2) 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3) 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中国、日本、美国和前苏联体育教学目标均突出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这一根本任务,并强调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相结合,其主要差异之一是在教学目标上的侧重点不一。美国和日本体育教学目标较为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社会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以及体育与学生生活的结合;中国和前苏联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4 构建小康社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体系基本框架
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特征,分别制定。以下4个阶段的目标,构成学校体育和健康相结合的课程目标体系。
(1) 启蒙阶段(7~9 岁) ,以基本运动和游戏教育为主,培养学生喜欢运动的兴趣,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掌握基本的体育动作,学习体育保健常识,初步树立卫生安全的观念,注重自信心、自尊心的培养。
(2) 初级阶段(10~12 岁) ,在游戏教育的基础上,由基本的体育动作逐渐增加体育项目和保健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懂得过渡期的生理特点。通过运动实践体验到愉悦感受和运动达成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爱好和习惯,掌握常见的基本运动技术,提高体力。在注重培养自尊心、自信心的基础上,加强团结、协作精神及创新、竞争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快乐、健康的生活态度。
(3) 中级阶段(13~15 岁) ,在这一时期,学生已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在健康教育中,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随着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提高,青春期抽象逻辑思维和各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发展,应加强学生的独立思想的能力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初步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培养经常锻炼身体和自主运动的习惯。
(4) 高级阶段(16~18 岁以上) ,以竞技性运动项目的学习和体育保健为主,认识运动技术、技能的价值,了解并遵守运动规则,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态度,最终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
5 结论
(1)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发展和演变,受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校教育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也是如此。因此,只有转变思想,树立新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观念,构建小康社会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才能使学校体育更好地迎接世纪的挑战。
(2) 应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应用性研究。新课程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应注重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质量。
(3) 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加强对学生体育学科能力,包括主动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思考与创造力) 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新世纪的体育将进一步向大众化、多样化和生活化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运用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进行独立创造的能力,是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体育实践能力包括主动进行体育活动,科学锻炼身体、体育竞技欣赏和体育娱乐能力。对学生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在体育教学,还应在课外,体育活动和家庭、社会体育全方位中进行。
(4) 体育教学实践选择制,既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也是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当前发达国家学校体育教学从中学开始基本都采用选择制教学。我们要有计划地在具备条件的学校进行选择制教学,逐渐在全国普及,使我国的学校体育同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同步发展。
(5) 为实现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学校体育必须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特别是学校实施五日制作息制度以后,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时间增多,因此,家庭和学校要分担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责任,形成以学校体育为主,以家庭、社会体育为辅的一体化模式。
1 小康社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特征
1.1 “目标”的科学性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首先,必须从4个方面来考虑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即保健、营养、身体技能、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同时将其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避免曾在教育史上多次出现过的“个人本位”、“社会本位”片面强调的现象。第二,体育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它有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我们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特性,对应体育的多种功能,建立体育的课程教学目标。在多功能中要有选择性,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体质,还要兼顾学生的心理发展,优先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完善人格。第三,当今信息时代需要的通才,具有创新力与个性。在体育课中,要因时、因地而异,重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和对体育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符合新世纪发展的人,使学校体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1.2 “目标”的具体性
体育教学目标要在不同年级、不同层面上具体化,把目标落到实处。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又要有具体的方法,还要有能评价达到程度的可判断性,使教学目标是可行的,又是有效的。在目标的具体操作上,要从单纯追求学生的外在技能水平转向全面追求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既要通过体育教育完成在校期间对学生身体形成、技能培养、知识传授等方面的任务,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志向、爱好、习惯、能力,为其终身参加体育锻炼打下基础。体育教学目标还应注重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关系。在目标的表达上,语言清晰,使各个相邻阶段的目标层层递进,避免目的、任务等关键词的来回混用,体现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具体性。
1.3 “目标”的整体性
体育教学目标应从整体上进行协调、统一,更应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突出阶段目标。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制订,应注意整体性和阶段性,按照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来确定目标。各个学段目标的设置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和身心特点相符合,有所侧重,充分反映各阶段的特点,体现目标的针对性;各个学段目标的设置注意要承上启下,有层次地对待,体现目标的可操作性。各个目标的设置都应包括技能、认知、情感3 个方面,体现目标的整体性。
1.4 “目标”的发展性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不应只局限于学生在校时身体各方面的发展,而要培养学生自主地参加锻炼,体验运动的乐趣进而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从横向发展来看,应将课内、课外目标相结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从学生自身而言,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然后根据个体之间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身心潜力;在发挥所长的同时,实现其最佳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观念,自始至终贯彻“终身体育”的思想。
2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沿革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是由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构成,并随同《体育教育大纲》一起颁布实施。建国以来,我国共颁布了5部大纲,相应提出了5 个课程目标。从目标建设的历史来看,可分为3 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课程目标建设的探索、奠基时期(1949~1966 年) ;第二个时期为“文革时期”(1966~1976年) ,是课程目标的停滞时期;第三个时期(1978~1993年) ,是课程目标建设与发展的新时期。而从课程目标建设的内容上来看,以1978年首次出现的“一个目标,三个基本任务”的框架为界,前后分为两个阶段。1956、1961年前的课程目标内容,反映了借鉴、学习前苏联,探索自己的课程目标体系的过程;而中国式的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经历了一个学习借鉴、批判与继承、不断扬弃的过程。1956年发布推行了第一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是:体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1961年第二部中学体育大纲,课程目标是: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并通过体育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参加生产劳动和准备保卫祖国。
1978年3月编订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是: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7年颁布了新大纲,课程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几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1993年为实现2000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而制订了新大纲,课程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是我国首次以初中段提出的课程目标,反映了以育人为根本的思想,从身体素质、体育素养、道德品质、体育文化到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1987年目标相比,首先是增加了卫生保健知识教育,提出了“提高体育、卫生文化素养”的目标。体育锻炼和卫生(包括环境、营养) 保健是维护、增强健康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过去的大纲在目标说明部分都提到将体育与卫生相结合,但都不如在目标上直接反映出来更明了。而提高体育、卫生、文化素养的目标,主要是着眼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相对于过去只强调操作性知识水平而言,课程的目标内容更加完整了。
3 国内外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比较
(1) 学校体育目标比较
韩国“总目标”:重视运动教育,培养学生为社会作贡献的品德和生活能力。具体目标:1) 合理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运动技能;2)培养把体育保健、安全知识应用于体育运动和实际生活的能力;3) 自觉参加竞赛,培养光明正大的精神和协作精神;4)逐步使体育生活化,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日本“总目标”:生活体育和提高学生能力。具体目标:小学阶段,让学生尝试各种体育运动兴趣,培养进行各种运动的基础能力;中学阶段,使学生掌握适合自身能力、特点的运动项目和实施方法,重点提高各种运动能力运动技能。美国“总目标”:全国无统一的学校体育目标。具体目标:纽约州,1) 增强体质;2) 培养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3) 培养开拓精神和创造性,发展积极和主动性;4) 加强安全教育;5) 提倡互相尊重和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中国“总目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提高体育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目标,1) 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2) 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个体社会化;3)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4) 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和优秀运动员。
(2) 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比较
美国:以发育主义教育、社会化教育、科学化运动和军事化运动思想为基础,以“新体育”理论为基本格调,即“以儿童为中心”的进步教育理论为主的“新体育”理论体育教学思想,重视培养体格健全的人;强调体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类型参加活动。
日本:以终身体育为主导,向实践方向转化,生涯体育、快乐体育、闲暇体育,使日本走向多样化的实验阶段;体育教学理论由“身体锻炼论”向“运动文化论”转移“, 运动文化论”的教育思想在现时代进一步得到宣传和发展。
俄罗斯: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并试行了几个选择性的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强调“终身体育”,并向多样化发展。
中国:多种体育教学思想同时并存,如体质教育、技能教育、全面教育、运动技术教育、运动能力教育、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质教育和运动技术教育仍占主导地位,而终身体育思想则是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发展的主要趋势。
(3) 体育教学目标比较
日本: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了解健康、安全方面的知识,培养喜好运动的态度,提高体力,形成明朗的生活态度。
美国:1) 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进健康;2) 发展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3) 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促进向社会化发展。
前苏联:1) 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提高工作能力;2) 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关心自己的健康是一种社会责任的观念,培养经常参加锻炼的习惯;3) 使学生获得卫生学、医学、体育运动方面知识;4) 掌握基本技能技巧;5) 发展运动素质。
中国:1) 全面锻炼身体;2) 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3) 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中国、日本、美国和前苏联体育教学目标均突出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这一根本任务,并强调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相结合,其主要差异之一是在教学目标上的侧重点不一。美国和日本体育教学目标较为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社会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以及体育与学生生活的结合;中国和前苏联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4 构建小康社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体系基本框架
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特征,分别制定。以下4个阶段的目标,构成学校体育和健康相结合的课程目标体系。
(1) 启蒙阶段(7~9 岁) ,以基本运动和游戏教育为主,培养学生喜欢运动的兴趣,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掌握基本的体育动作,学习体育保健常识,初步树立卫生安全的观念,注重自信心、自尊心的培养。
(2) 初级阶段(10~12 岁) ,在游戏教育的基础上,由基本的体育动作逐渐增加体育项目和保健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懂得过渡期的生理特点。通过运动实践体验到愉悦感受和运动达成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爱好和习惯,掌握常见的基本运动技术,提高体力。在注重培养自尊心、自信心的基础上,加强团结、协作精神及创新、竞争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快乐、健康的生活态度。
(3) 中级阶段(13~15 岁) ,在这一时期,学生已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在健康教育中,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随着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提高,青春期抽象逻辑思维和各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发展,应加强学生的独立思想的能力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初步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培养经常锻炼身体和自主运动的习惯。
(4) 高级阶段(16~18 岁以上) ,以竞技性运动项目的学习和体育保健为主,认识运动技术、技能的价值,了解并遵守运动规则,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态度,最终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
5 结论
(1)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发展和演变,受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校教育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也是如此。因此,只有转变思想,树立新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观念,构建小康社会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才能使学校体育更好地迎接世纪的挑战。
(2) 应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应用性研究。新课程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应注重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质量。
(3) 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加强对学生体育学科能力,包括主动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思考与创造力) 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新世纪的体育将进一步向大众化、多样化和生活化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运用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进行独立创造的能力,是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体育实践能力包括主动进行体育活动,科学锻炼身体、体育竞技欣赏和体育娱乐能力。对学生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在体育教学,还应在课外,体育活动和家庭、社会体育全方位中进行。
(4) 体育教学实践选择制,既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也是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当前发达国家学校体育教学从中学开始基本都采用选择制教学。我们要有计划地在具备条件的学校进行选择制教学,逐渐在全国普及,使我国的学校体育同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同步发展。
(5) 为实现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学校体育必须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特别是学校实施五日制作息制度以后,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时间增多,因此,家庭和学校要分担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责任,形成以学校体育为主,以家庭、社会体育为辅的一体化模式。
牙齿- 帖子数 : 104
注册日期 : 09-12-10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