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探索最佳途径 提高写作能力

向下

探索最佳途径    提高写作能力 Empty 探索最佳途径 提高写作能力

帖子  Admin 周四 10 十二月 2009 - 16:27

探索最佳途径 提高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配置科学化”
课题结题报告

光华中学课题组 (执笔:王艾民)


长期以来,高中作文教学一 直在低谷中徘徊,质量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条:其一 ,应试教育的痕迹明显。作文教学念念不忘高考指挥棒,训练单一 ,模式陈旧,训练过程封闭、残缺、单一 ,教师学生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文训练完全成了一 种“例行公事”式的活动。其二,作文教学中没能全面地考虑并恰当地处理好诸如习作与写作、生活与习作、阅读与习作等方面的关系,严重影响了作文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配置科学化”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踏踏实实地展开了探索,并取得了一 定的成效。

一 . 课题研究的背景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配置科学化”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是基于以下一 些背景:
1.旧的高中语文教材作文训练的无序与《语文教学大纲》中作文要求的模糊。现行人教版全国统编教材(高中必修)的编写,讲读课文文体单元重复过多,作文训练缺少整体训练思路,只是随文体简单循环,没有构成循序渐进的梯度,读写不能有机联系,同步发展。
2.新教材与实际教学的矛盾冲突。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有了大变,但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没有随之而变。比如,新教材致力于全面提高21世纪人才需要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眼前的自学能力和未来终身学习的能力。因而新教材选那么多内容,设那么多点面,不是要教者还像过去那样一 点一 点掰开揉碎了喂给学生,而是要“善于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自学,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必须由重视“教”转变为重视“学”,即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得学习。但是,目前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远未彻底转变。
3.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和《高考考试说明》明示的信息。纵观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命题,1999年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2000年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到2001年以寓言故事所表现的社会抛弃诚信现象为材料。这些命题在逐渐减少对考生的限制,逐步放开思想禁锢,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这是对近年来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和学生语文能力的批评和质疑的积极回应,突破了束缚学生思维的模式化的作文框框,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从形式上看,话题作文取代材料作文,题材更广泛活泼。供材作文曾经在很长时期成为高考作文固定的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命题形式以所供材料的内容限定作文的立意,并明确规定必须把所给材料运用在文章里,文体基本限定在议论文的范围内,这都极大地限制了考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创造性的发挥。而话题作文较充分地体现了思想的开放。文体自由选定,表达更灵活多样。
4.课题实施前我们对实验班的102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在“作文兴趣”一 项取得了如下结果:
有兴趣 无所谓兴趣,跟着老师转 没兴趣
16/102 36/102 50/102

从统计的数据中,我们感受到改变目前作文教学模式的迫切性,要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亟需作有效的探索。

二.理论支撑
1.系统控制论: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运用完整性、集中化、等级结构等概念,提出包括一 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图论、对策论、计算数学等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控制论。系统控制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构成的系统,系统有层次结构,系统的属性不仅要取决于各组成要素的属性,而且而且取决于各要素间的联系方式。这些理论启示我们,在研究作文教学时,可以将其看成一 个系统,从它的层次结构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入手,去把握作文教学的本质规律。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可只抓住课堂写作本身,而应从作文教学系统的角度出发,遵循作文教学和训练的内部规律,注重作文教学的全程性、序列性和实效性。
2.多元化理论:现代信息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的,任何一 个事物都具有多层面的特征,即具有多元化的信息。美国著名教学心理学家林格伦指出,信息多向传递时教学效果最好。因为从根本上说,这时教学各要素组合得最合理,教学系统达到最优化的运行程度。因此信息传递渠道的多少,信息刺激的广度、强度、新鲜度的不同,其信息容量就不同,学生所接受的信息量也不同。教学心理实验表明,教师所用的教学方式多,信息渠道相应增多,信息刺激广度加大。这就告诉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教学方式不能单调,任何一 种行为模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是有缺陷的,而只有综合运用灵活多变的作文教学模式才能给学生以新鲜感、新颖感,才能不断调动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参与意识,从而源源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3.心理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要依赖于兴趣。”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则说:“学生普遍对单一 的教学方式感到厌烦。”写作教学中资源的开发与配置科学化,重要的一 点就是作文教学方式上能求新,做到常教常新,不落俗套,把学生的作文兴趣激发出来。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内驱力,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学生“好之”“乐之”,教师就要讲究方法,要打破单一 的作文教学模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感受。作文教学本是由教师和学生等因素构成的多边教学活动,在这一 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写作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尊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自觉性、自立性、创造性,把写作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只有激发和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学生才会有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让学生广泛地参与作文教学的活动,才能不断地开发他们的作文潜能,也才能相应地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4.建构主义理论:当今的建构主义是在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思想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为学生应是主动的信息收集者,人脑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的。学习者以长期记忆的内容和倾向为依据,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因而学习者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不是外部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构成的。
5.创造思维论:创造思维论教学也称为过程论教学,即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去理解作品内容和形成过程,在体验作者思维的独创性中去逐步养成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多种能力综合的结果,这些能力包括记忆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等。其中想象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其他各种能力的催化剂。每一 篇优秀的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思想方法,表现作者的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本课题基于作品、作者、生活等各方面资源的开发与配置,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对生活进行再反映、再创造,如此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养成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创造思维能力。
以上理论中,系统论控制论是本课题实验的基础,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寻找出作文教学的内部规律,把各种因素科学地开发与配置起来,形成一 个系统,从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多元化理论是写作教学的关键,资源不是唯一 的,写作训练过程也不是线性的,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就是运用多元化理论对高中作文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和观照,并在其指导下对写作教学的目标、内容、训练方法等进行优化整合,以期达到扎实高效、生动活泼的结果。建构主义理论是对以上理论的补充,也是手段。培养具有创造思维能力的人才是本课题研究的终极目标,这是时代的要求,语文写作教学当然不能偏离这一 目标。心理学理论贯穿本课题研究的始终。

三.开发与配置的原则
1.程序性原则:努力使作文教学的过程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相一 致。在布置作文要求后,增加一 个观察生活、搜集材料或查阅资料的环节;在学生完成“起草”任务后,增加一 个自读自改的环节。形成“确定文题——搜集材料——构思起草——自读自改——量化评改——总结提高”的基本流程。
2.开放性原则:冲破当堂作文的框框,既把作文的训练放在课内,又延伸到课外。如在上面所列的程序中,确定文题、自读自改、量化评改可放在课内进行,搜集材料、构思起草、总结提高等,可放在课外进行。课内课外有机结合,以期学生真正写出有一 定质量的文章。
3.多样性原则:改变现行的只有课内命题的状况,实行双线结构,一 条是命题作文线,一 条是自由作文线。以前者为主,由教师命题进行系统的训练;以后者为辅,让学生自由命题,写“放胆文”,爱写什么写什么,主要是积累材料、锻炼思维。两条训练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另外作文的内容和形式均可多样。
4.综合性原则:作文训练不仅仅是训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道德水平和思想水平;作文训练不仅是书面语言的训练,还应结合口语训练;不仅仅是训练记叙文、议论文的写作,还有说明文等实用文体的训练,还可辅之以文学作品的创作训练,以期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5.实效性原则:作文训练务必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文材料的搜集,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作文的修改,更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教师包办代替。

四.写作资源的开发与配置科学化作文教学模式例说
开展各种模式的作文训练活动,丰富作文教学形式:
1.以思导写模式:思维是一 个人的行为先导,思路理顺了,作文也就有序了。思维越是丰富,作文也就能写得越好。由此必须重视思维对作文的直接引导作用。
2.以说代写模式:即通过举办“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等各种形式的说的活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3.以读促写模式:通过“朗诵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注重对名篇佳作的朗读、背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4.以听助写模式:通过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学生锻炼“听”的能力的活动,提高学生对名篇佳作的感受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尝试各种课型的作文教学形式:
1.一 课时型:当堂进行小型作文训练:定题——定作——交流——评议——指导。
2.两课时型:一 节课定题写作,一 节课评改总结。
3.三课时型:一 节课定题写作,一 节课交流评改,一 节课修改提高。
4.周记型:一 周积累写一 篇,利用一 堂课交流评议指导。
5.日记型:坚持日记,定期抽查,定期评比。
6.竞赛型:一 月一 赛,佳作交流,推荐发表。
7.活动型:组织活动,结合活动进行写作。
尝试运用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辅助作文教学,寻找最佳辅助手段,优化作文教学模式。

五.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配置重点例说
写作资源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学能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教师资源和教材资源等。
1.学能资源的开发配置
学能资源开发与配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发配置的中心对象是学能资源,但不能脱离教师、教材、生活实际等方面的因素。怎样进行开发与配置呢?
首先是学生学习阶段与教师教学事件的开发与配置,请看下表:
学生 学习阶段 教师 教学事件
1.动机阶段 激发动机
期望 鼓励张扬
2.领会阶段 恰当指导
注意知觉 举三反一
3.习得阶段 刺激回忆
编码贮存 各种手段
4.保持阶段 组合材料
记忆巩固 提供信息
5.回忆阶段 增强保持
提取信息 筛选信息
6.迁移阶段 检测评估
强化重点 提供材料
在这六个阶段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感悟中体会出自己的能力,使学生始终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解决问题。在这六个阶段中学生的学习情绪肯定会出现波动,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事件,尤其是要注意调节好自身的心理状态,避免不良心理如焦虑等对学生的影响。在这六个阶段中,教学事件的设计,在量的限制下,质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另一 个重要任务就是扩充信息来源,拓宽信息渠道,强化信息接受。
2.时间资源的开发配置
学能开发与配置,必须坚持学而时习,把学而时习作为一 种教学安排。这个“习”不单是复习,而是练习、训练、运用。“学”重要,“习”更重要。通过“习”暴露纠正错误,科学地、适时地、全面地练习训练。
统筹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能很好地促进学能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尤其对高三学生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之地的语文学习有实际意义。
学而时习之,要重视“习”,要研究“时”。“时”,有严密的科学性,不可随心所欲,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经常性:时习不是习一 次,而是多次经常的习。一 生二熟三生巧,只有这样,学才能得到发挥和提高。
②分散性:“时习”是分散的有间断的习,是抓抓放放,吃吃停停,不是集中突击,毕其功于一 役。
③发展性:“时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内容要逐次更新,要求要不断提高,边习边积,如“滚雪球”。
④及时性: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每次“习”的间隔应是先密后疏,“时习”的主要任务不在与遗忘作斗争,而是发展“建筑物”,并在发展中巩固原有的“建筑物”。
⑤计划性:要根据训练的总计划,根据学生实际不断作出“习”的安排。关键要注意两点:一 是时间安排,什么时候“习”;二是内容分配,每次“习”什么。
时间与学能的开发配置的结合是一 个较长时间的过程,教师在其中的主要任务是三点:一 是培养学生学而时用的习惯,努力使学生克服怕写、怕说的现象,做到乐于写、主动写;乐于说、主动说。每周有口头作文,书面作文每学期达20篇。二是培养学而时思的习惯,学能提高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为达此目的,训练时要做到以活题为主,把学生的注意从单纯的记忆引导到积极的思维上来。三是培养学而时问的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碰上疑难问题,出现差错,教师必须不断鼓励学生通过问、论解决问题。
时间具有直线性、顺序性、不可逆性、瞬时性等特征,时间对高三学生来说太重要了,没有时间就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任何一 个学生只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就能完成任何学习任务,并非只有能力强的学生才能完成难的课题。现实中出现的学习成绩的差异可能主要是一 部分学生无端消耗时间所致,差生的形成原因之一 是学习时间不足,所以必须有效地分配时间,从而发挥学生的学能。

3.生活空间资源开发配置
生活空间资源指的是学生生活的具体环境、氛围,可以指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大众传媒、人文环境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空间资源对学生学能开发与配置的影响越来越大。比如家庭,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每一 个家庭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家庭生活内容丰富,形式不一 ,它是学生除课堂外获取语文知识的一 个广阔空间。让学生多与家人交流,利用家庭影视、藏书和其他娱乐休闲活动培养兴趣,广泛涉猎,拓宽视野,受到人生教益,提高语文素养。再如大众传媒,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学决不能囿于一 块黑板、一 套教材、一 堂课,应该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优化教育教学手段,开发配置信息媒体,构建适应信息时代的语文教育。鉴于目前各类出版物、音像制品、影视作品以及网络信息等铺天盖地涌来的情况,对学生应及时进行引导。如向学生重点推荐值得浏览的精品网站、精品栏目、精品网页,根据实际条件适时进行如何鉴别媒体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探究社会实际问题,提高学生鉴别能力和洞察力。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是相等的,生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4.创造力资源的开发配置
创造力是根据一 定的目的,运用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写作教学中潜藏着丰富的创造力资源,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创造力资源主要潜藏在教师、学生身上,以及使教师与学生相联系的课堂教学中。
首先必须开发教师的创造力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教师本身的能力结构和个性特征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开发教师的创造力资源的必要性。开发教师的创造力资源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 ,构建创造型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要能胜任指导写作教学的创造性活动,必须具备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如掌握现代多元理论,特别是教育新观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和掌握创造力原理和方法,并有意识引进到作文教学中,掌握相应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具有广博而又专精的知识,具有科学方法论的素养。
第二,养成创造型教师的个性特征。如自信心强,热爱创造型学生,好奇心强,具有幽默感,快速地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言谈自由、开放等。
第三,努力成为民主型教师。能与所教学生合作制订作文教学目标,并诚恳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尽可能参与集体写作活动,对学生适时给予客观的表扬与批评,与学生一 起承担写作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责任。
其次,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资源。
我们的学生正处风华正茂、血气方刚之时,无论从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看都蕴藏着非凡的创造力,有着巨大的可塑性。他们对客观事物有兴趣,也会思考,有着活跃的想象力,但由于应试教育的作祟,写作教学过于模式化、机械化,用大量的模式化训练代替学生的自学、思考和理解,不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教给学生一 系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从高一 起写作就以高考的标准来要求学生,造成学生被动写作,甚至失去信心。总是教师命题学生应命作文,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再加上狭隘的生活空间、狭隘的课外阅读面造成学生狭隘的眼界。所以不是学生没有创造力,而是被这样的教学扼杀了。由此可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资源是多么必要而又迫切。
开发学生创造力资源最主要的阵地是课堂。
第一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努力形成开放式的课堂。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一 种情绪状态,它是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力形成的重要条件。教学是充满艺术性的,不同教学技巧的使用会使学生对相同教材的学习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把教学过程安排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趣味横生,不断赋予教材以新意和活力。希尔伯曼认为开放式的课堂是“一 种教学模式,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堂内容的综合性,更多的个人小组学习而不是大班教学”。开放式的课堂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尤其是写作教学,它有助于促进批判性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和自我指导的能力。这里没有等级没有权威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集体阅读和练习的呆板教学过程。开放式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不拘泥于死记硬背的结论,而着眼于不同结论的选择,强调现成知识的动态性,注重于讨论。讨论是创造力的助产士,讨论问题必须集中精力,讲清自己的基本思路和观点,不能含含糊糊,似是而非。积极活跃地思考,想方设法论证自己的观点,批驳对方的观点,其效果能调动参与者的智慧和积极性,使智力从常态变为激发态,由此迸发出创造性思想的火花。讨论中各自提出于己有利的观点,合理的建议,可以给人启发,这是思维的互补功能。如在一 次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出题,然后进行讨论,再由个小组形成代表性的作文题目,拿到全班进行讨论,形成共识,最后确定下两个题目:《 X X 生活剪影》《在路上》。接着讨论写法,然后再写作。全过程均由学生主持,用两节课完成。从写作效果上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这次讨论中,我们感悟到,讨论也是揭露和批判谬误的好办法,那些以错误知识和推理方法为基础的设想可以通过讨论得到纠正,而盲目无效的劳动也可以通过交流探讨及时得到阻止。
第二,注意在作文指导与评讲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一 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1999年的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想象力。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①丰富想象储备。想象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见多才能识广,鼓励学生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多参与活动,多接受外界信息,在学习活动中不要死记硬背,否则思想会变得僵化苍白,想象的翅膀不可能展开。
②扩大知识范围。博学多才是提高想象力的又一 重要途径,总的来说对面临问题的领域知识愈广博,经验愈丰富,那么创造性想象和想象实践的可能性愈大。泰勒曾经指出:“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 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③调节影响想象力的心理因素,如果过多地使用记忆和判断,想象力会逐渐受到抑制和退化。
第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 些具体做法:
①以写作促阅读,以阅读带写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教授《守财奴》与《装在套子里的人》两篇小说时,要求学生预先写好两篇文章,《“人生就是一 场交易”辨析》《从别里科夫的爱情悲剧谈起》,不规定字数,结果90%以上的学生文章超过1000字,多的甚至达五六千字,而且观点多样,挖掘深,小组交流时异常活跃,集体交流时更是精彩纷呈,充分体现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
②拟定的作文题目应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能调动学生经验、情感、认识等各个方面的积累。
例如以《父辈》为题写一 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求学生讨论,从多个角度发散思考,经过讨论,学生的思维结果如下: <![endif]>
可敬的 的昨天
可颂的 的今天
可叹的 的明天
可悲的 父辈 的生活态度
可怜的 的工作作风
的思维方式
的人格品德
根据讨论和自己的生活实践,或褒或贬,或抑或扬,进行写作。
又如题目《七月》,讨论后归结如下:
令人担心的 是拼搏
令人苦恼的 是选择
令人向往的 七月 是收获
令人回味的 是解脱
令人难忘的 是谜团
令人盼望的 是团圆
这两次作文明确告诉学生,你适合于从哪个角度立意选材就从哪个角度下笔,能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便是好文章。只有长期这样去做,才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挖掘出学生的创造力资源。
③感知练习。通过对学生的感官功能的训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其形式主要有:“看”,如让学生每人备一 水果,课堂上拿出来具体观察,然后写一 篇短文,尽量写出自己的水果与别人的水果的不同之处,当堂进行评议。“听”,放一 段音乐,让学生闭上眼静静地听,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摸”,准备几样不同的东西,让学生轮流摸下去,然后联系生活谈感受。
④类别变动。这种方法用来克服定势和事物的习惯影响,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了好几篇关于长城的文章,每个同学都从各种媒体中了解到长城的许多知识,对长城的外在形态有了初步的感受,然而关于长城有没有别的认识呢?为什么国外没有长城呢?经过学生讨论列出一 系列关于长城的说法,然后再去查阅各种资料,写一 篇《话说长城》的文章,。文章中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对《内蒙访古》《雄关赋》《万里长城》等课文中的很多内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加深丰富的,有否定反对的,这样实践下来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很大的作用。
总之,创造力丰富地蕴藏于教师、学生身上,蕴藏在课堂之中,传统的语文教学对任何问题都以一 个标准答案来判断的习惯做法,抑制了师生的创造力,尤其是作文教学中那种过细的死板的指导,死抠命题的审题,以公式化的评分标准来评判文章优劣的做法,使得作文教学模式化,学生思维单纯、呆滞和迟钝,导致学生文章公式化,语言程序化,手法标准化和思维板块化等大量通病的产生。
作文教学亟需开发师生的创造力。

Admin
Admin

帖子数 : 376
注册日期 : 09-11-25

http://jinsz.cool5site.net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