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设计艺术初探 【语文论文】
课堂提问设计艺术初探 【语文论文】
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 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和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 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 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 个关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 个问题比解决一 个问题更为重要。”而这一 点,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棋道中有句俗话:“一 子下错,满盘皆输。”课堂提问设计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的成败,也往往有此惊人的联动效应。那么,课堂提问当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笔者曾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 些探索。
一 、瞄靶心
射箭打靶要瞄准,目标要对住中心点,设问亦当如此。当前,许多名师极力呼吁:要打破程式,冲破樊篱,那么如何“破”呢?笔者以为可从“瞄靶心”入手。课堂教学的“靶心”主要有二:一 曰重点,二曰难点。高中学生是具备了一 定文化基础和社会经验的阅读群体,课文教学已无需从头至尾,逐词逐句逐段讲解。应打破程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笔者谓“瞄靶心。”
1、扣住重点。抓住了重点,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鲁迅的《祝福》一 文,其篇幅较长,可让学生通读课文,在大体了解全文的情节、结构、环境等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笔者让学生划出有关语句后提问:在三次肖像描写中,鲁迅先生是怎样用“画眼睛”的技巧写出祥林嫂的眼神变化的?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领悟祥林嫂一 次次备受摧残和令人辛酸的悲剧命运,从而激起学生对被迫害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无比憎恨,同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画眼睛”的高超艺术技巧。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
2、抓住难点。所谓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 个“靶心”。抓难点,体现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拿来主义》一 文,第一 至第六小节是教学上的一 个难点,如何突破呢?笔者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既然标题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这里要用那么多的篇幅来写“送去”“送来”?第二节和第五节删去,文章也顺通,这两节是否可有可无?问题一 提出,学生就兴味盎然地讨论开了。研读后同学们各抒已见,热情大胆地交流,从而顺利把握了作者的思维过程,也为把握后文的内容打下基础,同时加深了对全文的理解。
“瞄靶心”之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 犹如写文章之开门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但须难易适度,巧而不死。只有这样,才是有主攻目标、有针对性、有激发力、也有实效。设问之“靶心”瞄得准,无疑是切中肯綮、正中要害。
二、牵牛鼻
牛鼻子是牵引的关键处。如将学生乐而好学,勤奋钻研精神比之“牛劲”,那么教师的设问当如何才能牵动学生学习钻研的牛鼻呢?笔者以为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牵牛鼻的方法也有不同。课堂设问要能牵动“牛鼻”,就必须有针对性。高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已从初中阶段的依赖性,开始转向“独立性”“开放性”,已具有一 定的分析能力。尤其高一 、高二年段程度中等以上的学生往往爱各抒已见,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大多能举一 反三,敢于假设,严于论证,他们对老师的讲授已不轻信盲从,课堂上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从而找出新路,挖出新意。根据这一 特点,笔者常设置一 些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的问题,牵动学生思考这牛鼻,这样既可增强其思维深度,又可发展其思辩能力。
分析祥林嫂的人物性格时,笔者问道:祥林嫂的“一 逃”(逃婆婆逼嫁),“一 撞”(不愿改嫁),“二捐(怕死后两夫争执),“一 问”(有无灵魂、地狱),说明她是封建礼教的顺从者还是反抗者?教《项链》时,让学生讨论:“作者认为极细小的一 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是不是造成路裁瓦夫人悲剧的原因?”在同学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推出几名代表,各抒已见,课堂气氛极为热烈。这时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让学生带着钻研探讨之牛劲,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前进,学生在自觉独立地分辨正误,积极大胆地探究质疑,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有的学生满足于“知其然”,而不去思索“其所以然”;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标准答案,而不善于通过自己的思维主动去获取结论。对于这类学生设计问题的重点就放在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的能力培养上。有的学生思考浮躁,缺乏耐心和逻辑性,读书走马观花,思考问题带有很大成份的“想当然”;他们不善于思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又不善于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笔者设计问题就尽量引导学生顺藤摸瓜,揣摩透作者的思路,以便他们能较好地把握语言材料的内在联系。有的学生已开始注意通过概念思维去获取新知识,但他们求同往往多于求异,他们还不善于对学过的课文进行比较、鉴别和联想。因此,教完《阿房宫赋》后,笔者提出这样三个问题:①《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三文作者发议论的事实是什么?②三文的主题有何不同?③三文的议论方法有何区别?现今之高中生,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视野的日益开阔,逻辑思维也日益完善。所以,要牵好牛鼻,问题的设置,还必须有一 定的深度。牵牛鼻,非扯牛尾,踢牛腿,抽牛后,“牵”不同于“拉”和“扯”。前者之牛是主动的,只是顺着“牵”而走,而后二者之牛则是非常被动的,甚至极不愿意的。故课堂提问题的设计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实际,才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才会有较强的效用。
三、扔石子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是否真的“全懂”没问题呢?有经验的教师,常会提出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平中见奇,“一 石激起千层浪。教《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 文,初读时,学生产生一 种“一 览无余”的错觉,教师提出:“有人认为文章标题可改为《‘棉花迷’吴吉昌》更有吸引力,你同意吗?”这一 问犹如在一 潭微波不现的静水里投下了一 枚小石子,随即激起阵阵的涟漪──热烈的讨论。扔石子是排除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满足感”的一 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设置一 种让学生可望而又可及的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一 种“原来并没有全懂”的心理体验,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 种不断深入探求的心理流向, 从而使阅读向更深更广的程序推进。《警察与赞美诗》一 文,初看情节那么荒诞不经,语言那么风趣而又俏皮,给人一 种独特的幽默,学生较感兴趣,但又容易仅此就产生一 种满足感。至于如何深入地思考,怎样挖掘深层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扔石子”了。可这样设问,“这小说倘若改为剧本, 它该是“喜剧”还“悲剧”?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从而增强小说的批判威力,也体会到欧享利小说既深刻反映阴暗悲惨的现实,又体现了幽默诙谐的风格特点。有人教《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就在预习之初扔了两枚“石子”:①到底谁断案?②为什么是葫芦案?而后课堂围绕这两问题展开讨论,并从而引出:主人公,贾雨村和门子两人的性格特征,“护官符”的由来情节的发展变化,统治者断案的内幕,揭露黑暗腐朽的主题等六方面内容。此两石可谓精彩之至、其“千层浪”也真是波翻浪涌。
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教学中有意设置矛盾,创造一 种“愤悱”的心理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疑窦丛生;创设问题情境,激起认知冲突。正如陈献章所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 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当然,这石子不宜过重过大,虽然有句名言叫:“难啃的骨头才有嚼头”,但问题的设置,最好是让学生“跳一 跳摘到桃”。否则教师还须“引猴上树”或“架桥搭梯。”那还得有另外一 番功夫。
四、点豹斑
成功的教学往往是点“一 叶”,而能使学生“知秋”之至,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往往能“四两拨千斤”。点豹斑,是指课堂问题设计,应通过“一 斑”以引出“全豹”。《守财奴》一 文,通过对抢夺梳妆匣这一 情节的设疑,可引出作品的人物分析,从而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中心。笔者这样设问:针对精美的梳妆匣,葛朗台、其妻子和女儿三人各想到什么?葛朗台想用刀撬匣夺金的行为可能产生什么后果?葛朗台是怎样一 个人?一 篇小说通过 一 处设疑,点示豹之一 斑,顺势而下,牵动全文,为学生理解课文开辟了一 条蹊径。
点豹斑还包括抓关键词句设置提问,如《送东阳马生序》一 文,对开篇“余幼即嗜学”一 句进行设问:这句中“嗜学”一 词改为“好学”行不行?为什么了?这两字在全篇中有何作用?这两问有一 定的思考深度,学生需认真阅读全文并进行深入思考才能回答得好,所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通反复阅读推敲,学生领悟到①作者幼时特别好学的急切心情;②也正是这种好学精神,才有后文无所畏惧地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③“嗜学”二字统 摄全文,又与段末“勤且艰”相应,与篇末“善学”相照应;④“嗜学”“善学”既是作者对马生的勉励与希望,也是全文的主旨。点拨两字而能牵动全篇,语文教学提问中抓关键词是很有实效的。
教《鸿门宴》一 文,让学生从范增“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和“吾属今为之虏矣!”二句的比较设疑中感悟其内涵的区别。学生通过讨论明白,前句是范增召项庄,指示其舞剑,伺机击刘邦于坐时说的。时间副词“且”意味着:今日若不击杀刘邦,明天就会惨败在他的手下。主语“若属”意在正告项庄:成为阶下囚的,首先是你等部将。范围副词“皆”强调了到被俘那一 天谁也跑不了。在此范增机智地用上了“激将法”,同时也表现出范 增当场急切焦灼的心理。后句是范增得知刘邦逃走,项王却无动于衷时说的,换上时间副词“今”句意大变,败局已定岂,用不着将来了,主语改为“吾属”,意在正告项王:我们已是阶下囚了,包括你项羽在内,结合前句“竖子不足与谋”,可看出,范增是在之指桑骂槐,“吾属”句表现出范增此时万般无奈的沮丧和按耐不住的愤怒。一 篇长长的课文,仅从两句子的比较提问讨论中,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人物刻画的特点,可谓是窥一 斑而知全豹。
五、抢占制高点
带兵打仗,常需抢占制高点,以利于克敌制胜。平日游览山川,常要登高而望远。笔者以为教学设问也需高屋建瓴,居高临下,抢占理解课文的“制高点。”当前,教学界比较一 致地反对机械、狭隘、片面地支解课文,倡导站在文章整体的高度来把握内容,让学生学会从宏观上把握全文能力。新教材就强调了这一 点,面对新教材,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既站在了整体的高度,又避免空洞无物的驾驭和简单的说教呢?笔者以为抢占制高点是一 好 招。从学生角度来看,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电视、网络,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学生怎样才能在卷帙浩繁,瞬即倍增的时代疆场上纵横驰骋,快速高效的捕捉大量信息,以满足自身与事业的发展需求呢?学生也应学会相应阅读的能力。“抢占制高点”不失为一 个好方法。
如何去占领制高点呢?笔者以为至少有如下三点:
第一 、吃透教材。教师首先须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吃透教材,只有真正“吃透”,才能做到高屋建瓴、纲举目张,真正占领教材的“制高点,”进而占领教学的“制高点,”。
第二、抓住文眼进行问题设计。如《荷塘月色》一 文,“心里颇不宁静”句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钥匙。作者因“不宁静”而去荷塘排解,然而宁静而优美的月下荷塘,也仅仅使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超脱,暂觉自由。“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没也没有,”作者内心淡淡的哀愁仍未解脱排除。作者忆念江南采莲,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内心的不宁静自然仍不能排解;而古今对比,莲花依旧,世态全非,作者无可奈何只好回到黑暗 的现实中来,其感情之曲折,思路之清晰,可通过对“颇不宁静”几字设问讨论,自然理出头绪来。
第三、确定基调。以《阿Q正传》一 文为例,如果一 开始,就直接分析讲解,难度大,教学呆板。考虑到第四小节概括介绍了阿Q对革命的态度,可通过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粗知阿Q思想基调。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全文。笔者问道:“阿Q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 向深恶痛绝。而这种看法,作者说是“不知”从哪里来的,我们能不能知?”经过一 番讨论,明白这是封建正统思想在阿Q头脑里作怪。阿Q 这里以统治者自居。再问:既然这样,阿Q为什么又神往革命呢? 学生参读题解,认为这是他的阶级本能的反映,最后要求学生找出最能从这两方面概括阿Q对革命态度的一 词:“投降”。这两字最能反映一 个对革命深恶痛绝的封建“统治者”却在神往革命的心态。学生就此把握了阿Q的思想基调,扫除了阅读上的一 大障碍。
第四、抓住线索。记叙文中都有记叙的线索。在小说中贯穿于各个生活事件之间的发展脉络,就是线索。不同人物有不同的活动,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脉络,所以有复线小说。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写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和日常生活,其中虽然包含着故我双方的矛盾冲突,但很难根据它来梳理情节的发展脉络,因为作者并未将重点放在充分展示这一 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上,而是放在细致地描绘妇女们的日常生活和成长过程 上。如果根据人物的活动来梳理就比较容易,也能把所有的生活事件贯穿起来。笔者问:从水生嫂这群普通妇女的活动来看小说展现了哪些生活事件?学生顺理成章归纳出了“话别”、“探亲”“遇敌”、“战斗”、“返回”等情节,这里抓住了女人们这条主线设疑,也就是抢占了理解课文情节内容的制高点。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 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课堂提问艺术的探索中是否可以找出一 些能让学生迅速理解文章的支点呢?“路温温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艺术里有道不尽的奥妙,写不完的体验,诸如:“顺藤摸瓜”“铺路搭桥”等许多问题本文还未涉及。在此谈些粗浅的看法,只想借以抛砖引玉,以求就教于大方之家。笔者渴望通过问题的设计能找到一 个让学生“撬动”文章的支点。
(请参阅2001年《中学文科教学月刊》第五期)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 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 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 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 、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知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园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 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 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 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 文,一 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 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 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 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 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 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 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 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三、 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 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 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 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 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 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 下子难以理解, 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 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 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 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 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 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 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 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 处的"曲问", 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 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 (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 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 节语文课,单靠一 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 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 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 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 环扣一 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 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 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 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 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 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五、 “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发散型思维的提问。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 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 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 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 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 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 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 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 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 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 个关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 个问题比解决一 个问题更为重要。”而这一 点,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棋道中有句俗话:“一 子下错,满盘皆输。”课堂提问设计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的成败,也往往有此惊人的联动效应。那么,课堂提问当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笔者曾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 些探索。
一 、瞄靶心
射箭打靶要瞄准,目标要对住中心点,设问亦当如此。当前,许多名师极力呼吁:要打破程式,冲破樊篱,那么如何“破”呢?笔者以为可从“瞄靶心”入手。课堂教学的“靶心”主要有二:一 曰重点,二曰难点。高中学生是具备了一 定文化基础和社会经验的阅读群体,课文教学已无需从头至尾,逐词逐句逐段讲解。应打破程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笔者谓“瞄靶心。”
1、扣住重点。抓住了重点,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鲁迅的《祝福》一 文,其篇幅较长,可让学生通读课文,在大体了解全文的情节、结构、环境等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笔者让学生划出有关语句后提问:在三次肖像描写中,鲁迅先生是怎样用“画眼睛”的技巧写出祥林嫂的眼神变化的?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领悟祥林嫂一 次次备受摧残和令人辛酸的悲剧命运,从而激起学生对被迫害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无比憎恨,同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画眼睛”的高超艺术技巧。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
2、抓住难点。所谓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 个“靶心”。抓难点,体现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拿来主义》一 文,第一 至第六小节是教学上的一 个难点,如何突破呢?笔者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既然标题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这里要用那么多的篇幅来写“送去”“送来”?第二节和第五节删去,文章也顺通,这两节是否可有可无?问题一 提出,学生就兴味盎然地讨论开了。研读后同学们各抒已见,热情大胆地交流,从而顺利把握了作者的思维过程,也为把握后文的内容打下基础,同时加深了对全文的理解。
“瞄靶心”之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 犹如写文章之开门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但须难易适度,巧而不死。只有这样,才是有主攻目标、有针对性、有激发力、也有实效。设问之“靶心”瞄得准,无疑是切中肯綮、正中要害。
二、牵牛鼻
牛鼻子是牵引的关键处。如将学生乐而好学,勤奋钻研精神比之“牛劲”,那么教师的设问当如何才能牵动学生学习钻研的牛鼻呢?笔者以为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牵牛鼻的方法也有不同。课堂设问要能牵动“牛鼻”,就必须有针对性。高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已从初中阶段的依赖性,开始转向“独立性”“开放性”,已具有一 定的分析能力。尤其高一 、高二年段程度中等以上的学生往往爱各抒已见,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大多能举一 反三,敢于假设,严于论证,他们对老师的讲授已不轻信盲从,课堂上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从而找出新路,挖出新意。根据这一 特点,笔者常设置一 些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的问题,牵动学生思考这牛鼻,这样既可增强其思维深度,又可发展其思辩能力。
分析祥林嫂的人物性格时,笔者问道:祥林嫂的“一 逃”(逃婆婆逼嫁),“一 撞”(不愿改嫁),“二捐(怕死后两夫争执),“一 问”(有无灵魂、地狱),说明她是封建礼教的顺从者还是反抗者?教《项链》时,让学生讨论:“作者认为极细小的一 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是不是造成路裁瓦夫人悲剧的原因?”在同学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推出几名代表,各抒已见,课堂气氛极为热烈。这时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让学生带着钻研探讨之牛劲,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前进,学生在自觉独立地分辨正误,积极大胆地探究质疑,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有的学生满足于“知其然”,而不去思索“其所以然”;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标准答案,而不善于通过自己的思维主动去获取结论。对于这类学生设计问题的重点就放在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的能力培养上。有的学生思考浮躁,缺乏耐心和逻辑性,读书走马观花,思考问题带有很大成份的“想当然”;他们不善于思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又不善于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笔者设计问题就尽量引导学生顺藤摸瓜,揣摩透作者的思路,以便他们能较好地把握语言材料的内在联系。有的学生已开始注意通过概念思维去获取新知识,但他们求同往往多于求异,他们还不善于对学过的课文进行比较、鉴别和联想。因此,教完《阿房宫赋》后,笔者提出这样三个问题:①《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三文作者发议论的事实是什么?②三文的主题有何不同?③三文的议论方法有何区别?现今之高中生,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视野的日益开阔,逻辑思维也日益完善。所以,要牵好牛鼻,问题的设置,还必须有一 定的深度。牵牛鼻,非扯牛尾,踢牛腿,抽牛后,“牵”不同于“拉”和“扯”。前者之牛是主动的,只是顺着“牵”而走,而后二者之牛则是非常被动的,甚至极不愿意的。故课堂提问题的设计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实际,才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才会有较强的效用。
三、扔石子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是否真的“全懂”没问题呢?有经验的教师,常会提出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平中见奇,“一 石激起千层浪。教《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 文,初读时,学生产生一 种“一 览无余”的错觉,教师提出:“有人认为文章标题可改为《‘棉花迷’吴吉昌》更有吸引力,你同意吗?”这一 问犹如在一 潭微波不现的静水里投下了一 枚小石子,随即激起阵阵的涟漪──热烈的讨论。扔石子是排除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满足感”的一 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设置一 种让学生可望而又可及的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一 种“原来并没有全懂”的心理体验,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 种不断深入探求的心理流向, 从而使阅读向更深更广的程序推进。《警察与赞美诗》一 文,初看情节那么荒诞不经,语言那么风趣而又俏皮,给人一 种独特的幽默,学生较感兴趣,但又容易仅此就产生一 种满足感。至于如何深入地思考,怎样挖掘深层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扔石子”了。可这样设问,“这小说倘若改为剧本, 它该是“喜剧”还“悲剧”?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从而增强小说的批判威力,也体会到欧享利小说既深刻反映阴暗悲惨的现实,又体现了幽默诙谐的风格特点。有人教《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就在预习之初扔了两枚“石子”:①到底谁断案?②为什么是葫芦案?而后课堂围绕这两问题展开讨论,并从而引出:主人公,贾雨村和门子两人的性格特征,“护官符”的由来情节的发展变化,统治者断案的内幕,揭露黑暗腐朽的主题等六方面内容。此两石可谓精彩之至、其“千层浪”也真是波翻浪涌。
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教学中有意设置矛盾,创造一 种“愤悱”的心理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疑窦丛生;创设问题情境,激起认知冲突。正如陈献章所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 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当然,这石子不宜过重过大,虽然有句名言叫:“难啃的骨头才有嚼头”,但问题的设置,最好是让学生“跳一 跳摘到桃”。否则教师还须“引猴上树”或“架桥搭梯。”那还得有另外一 番功夫。
四、点豹斑
成功的教学往往是点“一 叶”,而能使学生“知秋”之至,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往往能“四两拨千斤”。点豹斑,是指课堂问题设计,应通过“一 斑”以引出“全豹”。《守财奴》一 文,通过对抢夺梳妆匣这一 情节的设疑,可引出作品的人物分析,从而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中心。笔者这样设问:针对精美的梳妆匣,葛朗台、其妻子和女儿三人各想到什么?葛朗台想用刀撬匣夺金的行为可能产生什么后果?葛朗台是怎样一 个人?一 篇小说通过 一 处设疑,点示豹之一 斑,顺势而下,牵动全文,为学生理解课文开辟了一 条蹊径。
点豹斑还包括抓关键词句设置提问,如《送东阳马生序》一 文,对开篇“余幼即嗜学”一 句进行设问:这句中“嗜学”一 词改为“好学”行不行?为什么了?这两字在全篇中有何作用?这两问有一 定的思考深度,学生需认真阅读全文并进行深入思考才能回答得好,所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通反复阅读推敲,学生领悟到①作者幼时特别好学的急切心情;②也正是这种好学精神,才有后文无所畏惧地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③“嗜学”二字统 摄全文,又与段末“勤且艰”相应,与篇末“善学”相照应;④“嗜学”“善学”既是作者对马生的勉励与希望,也是全文的主旨。点拨两字而能牵动全篇,语文教学提问中抓关键词是很有实效的。
教《鸿门宴》一 文,让学生从范增“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和“吾属今为之虏矣!”二句的比较设疑中感悟其内涵的区别。学生通过讨论明白,前句是范增召项庄,指示其舞剑,伺机击刘邦于坐时说的。时间副词“且”意味着:今日若不击杀刘邦,明天就会惨败在他的手下。主语“若属”意在正告项庄:成为阶下囚的,首先是你等部将。范围副词“皆”强调了到被俘那一 天谁也跑不了。在此范增机智地用上了“激将法”,同时也表现出范 增当场急切焦灼的心理。后句是范增得知刘邦逃走,项王却无动于衷时说的,换上时间副词“今”句意大变,败局已定岂,用不着将来了,主语改为“吾属”,意在正告项王:我们已是阶下囚了,包括你项羽在内,结合前句“竖子不足与谋”,可看出,范增是在之指桑骂槐,“吾属”句表现出范增此时万般无奈的沮丧和按耐不住的愤怒。一 篇长长的课文,仅从两句子的比较提问讨论中,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人物刻画的特点,可谓是窥一 斑而知全豹。
五、抢占制高点
带兵打仗,常需抢占制高点,以利于克敌制胜。平日游览山川,常要登高而望远。笔者以为教学设问也需高屋建瓴,居高临下,抢占理解课文的“制高点。”当前,教学界比较一 致地反对机械、狭隘、片面地支解课文,倡导站在文章整体的高度来把握内容,让学生学会从宏观上把握全文能力。新教材就强调了这一 点,面对新教材,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既站在了整体的高度,又避免空洞无物的驾驭和简单的说教呢?笔者以为抢占制高点是一 好 招。从学生角度来看,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电视、网络,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学生怎样才能在卷帙浩繁,瞬即倍增的时代疆场上纵横驰骋,快速高效的捕捉大量信息,以满足自身与事业的发展需求呢?学生也应学会相应阅读的能力。“抢占制高点”不失为一 个好方法。
如何去占领制高点呢?笔者以为至少有如下三点:
第一 、吃透教材。教师首先须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吃透教材,只有真正“吃透”,才能做到高屋建瓴、纲举目张,真正占领教材的“制高点,”进而占领教学的“制高点,”。
第二、抓住文眼进行问题设计。如《荷塘月色》一 文,“心里颇不宁静”句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钥匙。作者因“不宁静”而去荷塘排解,然而宁静而优美的月下荷塘,也仅仅使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超脱,暂觉自由。“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没也没有,”作者内心淡淡的哀愁仍未解脱排除。作者忆念江南采莲,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内心的不宁静自然仍不能排解;而古今对比,莲花依旧,世态全非,作者无可奈何只好回到黑暗 的现实中来,其感情之曲折,思路之清晰,可通过对“颇不宁静”几字设问讨论,自然理出头绪来。
第三、确定基调。以《阿Q正传》一 文为例,如果一 开始,就直接分析讲解,难度大,教学呆板。考虑到第四小节概括介绍了阿Q对革命的态度,可通过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粗知阿Q思想基调。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全文。笔者问道:“阿Q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 向深恶痛绝。而这种看法,作者说是“不知”从哪里来的,我们能不能知?”经过一 番讨论,明白这是封建正统思想在阿Q头脑里作怪。阿Q 这里以统治者自居。再问:既然这样,阿Q为什么又神往革命呢? 学生参读题解,认为这是他的阶级本能的反映,最后要求学生找出最能从这两方面概括阿Q对革命态度的一 词:“投降”。这两字最能反映一 个对革命深恶痛绝的封建“统治者”却在神往革命的心态。学生就此把握了阿Q的思想基调,扫除了阅读上的一 大障碍。
第四、抓住线索。记叙文中都有记叙的线索。在小说中贯穿于各个生活事件之间的发展脉络,就是线索。不同人物有不同的活动,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脉络,所以有复线小说。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写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和日常生活,其中虽然包含着故我双方的矛盾冲突,但很难根据它来梳理情节的发展脉络,因为作者并未将重点放在充分展示这一 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上,而是放在细致地描绘妇女们的日常生活和成长过程 上。如果根据人物的活动来梳理就比较容易,也能把所有的生活事件贯穿起来。笔者问:从水生嫂这群普通妇女的活动来看小说展现了哪些生活事件?学生顺理成章归纳出了“话别”、“探亲”“遇敌”、“战斗”、“返回”等情节,这里抓住了女人们这条主线设疑,也就是抢占了理解课文情节内容的制高点。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 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课堂提问艺术的探索中是否可以找出一 些能让学生迅速理解文章的支点呢?“路温温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艺术里有道不尽的奥妙,写不完的体验,诸如:“顺藤摸瓜”“铺路搭桥”等许多问题本文还未涉及。在此谈些粗浅的看法,只想借以抛砖引玉,以求就教于大方之家。笔者渴望通过问题的设计能找到一 个让学生“撬动”文章的支点。
(请参阅2001年《中学文科教学月刊》第五期)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 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 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 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 、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知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园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 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 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 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 文,一 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 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 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 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 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 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 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 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三、 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 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 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 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 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 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 下子难以理解, 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 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 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 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 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 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 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 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 处的"曲问", 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 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 (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 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 节语文课,单靠一 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 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 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 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 环扣一 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 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 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 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 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 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五、 “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发散型思维的提问。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 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 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 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 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 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 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 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