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后还应反思些什么?【高中数学论文】
解题后还应反思些什么?【高中数学论文】
解题后还应反思些什么?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德扬中学 王志勇 0527-4939698
高考是以知识为载体、方法为依托、能力为目标来进行考查的,命题时则是以能力为立意、以方法和知识为素材来进行命题设计的。纵观这几年的高考试卷中的一 些题目,背景新颖、能力要求高、内在联系密切、思维方法灵活。这正体现了目前新课程理念标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不断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以前的那种“题海战术”在高考中已不适用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摆脱这种困境,尽快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呢?我个人认为:学生做完一 道题后应学会反思。
本文就解题后还应思考些什么谈自己的一 点看法和体会:
1、反思解题本身是否正确
由于在解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在解完一 道题后就很有必要进行审查自己的解题是否混淆了概念,是否忽视了隐含条件,是否特殊代替一 般,是否忽视特例,逻辑上是否有问题,运算是否正确,题目本身是否有误等。这样做是为了保证解题无误,这是解题后最基本的要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选用一 些错解或错题,进行解题后反思,使学生真正认实到解题后思考的重要性。
例题1:已知:a、b、c、d∈R,且a2 + b2 = 1,c2 + d2 = 1,求证:|ac+bd| ≤1
证法一 :∵ a、b、c、d∈R,
∴ ac ≤ ; bd ≤
∴ ac + b d ≤ + = = 1
∴ |ac+bd| ≤ 1。
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要这样解?这样解正确吗?解题过程中用了哪些知识点?通过学生反思,得知如果ac+bd= - 2,则|ac + b d|=2与|ac + b d|≤1矛盾,所以上述证明是错误的。本题是以绝对值不等式为背景的,所以想到利用绝对值的定义来证明此题。
证法 :(比较法)
∵|ac+bd|≤1
∴- 1≤ac+bd≤1 即 ac+bd≥-1且ac+bd≤1
利用作差法证明上述两式。
通过这样反思,学生反思至少有以下两点收获:①本题是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证明题,利用去绝对值来证明,思路得到了肯定,下次遇这类题就不会手足无措;②反思过程中得知绝对值不等式是双向的,单向成立是不能推出绝对值成立的,这样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不会出错。
2、反思有无其它解题方法
对于同一 道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启示,从而引出多种不同的解法,当然,我们的目的不在于去凑几种解法,而是通过不同的观察侧面,使我们的思维触角伸向不同的方向,不同层次,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上述例题解完后,再引导学生想一 想除了利用定义去绝对值外,还可以利用什么方法去绝对值,通过思考学生得出可以平方。即用分析法证明此题。
证法二:(分析法)
要证 |ac+bd|≤1
即证 (ac+bd)2≤1
即证 a2c2+2abcd+b2d2≤1
而 a 2 + b 2 = 1,c 2 + d 2 = 1
∴ a2c2+2abcd+b2d2≤(a 2 + b 2)(c 2 + d 2)
∴ (ad – bc)2≥0
∵ a、b、c、d∈R,
∴ 上式恒成立,即原结论得证。
再让学生观察题目的条件和结论,看一 看各种形式,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仔细分析、观察,学生会联想到本题是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证明,应想到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和均值不等式来证明此题。
证法三:∵ a、b、c、d∈R,
∴ |ac| ≤ ;|bd |≤
∴ |ac + b d|≤|ac| + |bd |≤ + = = 1
∴ |ac+bd| ≤ 1。
利用绝对值不等式和均值不等式证明时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
由条件中有两个实数的平方和为1,而三角函数中也有平方和为1,所以可想到利用三角代换来证明。
证法四:(三角换元)
设a=cosα,b=sinα,c=cosβ,d=sinβ
∴ ac+bd = cosαcosβ+ sinαsinβ=cos(α – β)
∵ |cos(α – β)|≤1,
∴ | ac+bd|≤1
由条件中的平方和与ac+bd,学生会联想到向量中两向量的模和数量积。学生就会试着构造向量去解决本题。
证法五:设 =(a,b), =(c,d)
∵ | |= =1 | | = =1
· = ac+bd · =| ||·| |·cosθ
∴ | · |≤| |·| | =1
∴ |ac+bd |≤ 1
通过构造向量来解题,这种方法有创意,但一 般学生很难想到这种思路,要求有较高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种思考其实就是“一 题多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联想到均值不等式、三角换元、向量等知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进一 步体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广阔,解题更富有灵活性。
3、反思结论或性质在解题中的作用
有些题目本身可能很简单,但是它的结论或做完这道题目本身用到的性质却有广泛的应用,如果让学生仅仅满足于解答题目的本身,而忽视对结论或性质应用的思考、探索,那就可能会“拣到一 粒芝麻,丢掉一 个西瓜“。
例2:如图1:二面角α—BC—β的大小为θ
(θ是锐角)A∈β,A在α内的射影为A/,求证:cosθ= 。
题目的证明很简单,但这个关系式却给出了求一 个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特别是当一 个二面角的平面角不易作出时,(如两平面相交于一 点时)而当二面角的一 个面所在的三角形及这个三角形在另一 面内的射影面积容易求出时,利用这个结论求二面角是一 种极为简捷的方法。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理科卷第17题:
如图: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ABCD中,∠ABC=900,SA⊥面ABCD,SA=AB=BC=1,AD = ,
(1) 求四棱锥S—ABCD的体积;
(2) 求面SCD与面SAB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
本题的(2)可用例2的结论来求,这里只要求出S△SCD与S△SAB,则所求的二面角θ应满足COSθ= ,解答略。
所以解完一 道题后,思考一 下解题过程和结论其收获将远远超出解题本身,使学生有可能揣测到一 类题的解题规律。
4、反思题目能否变换引申
改变题目的条件,会导出什么新结论;保留题目的条件结论能否进一 步加强;条件作类似的变换,结论能扩大到一 般等等。象这样富有创造性的全方位思考,常常是学生发现新知识、认识新知识的突破口。
例3:点P在椭圆 +y2=1上运动,求定点A(0,2)到动点P的距离|AP|的最大值。
这是一 道简单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AP|的最大值是。解完这题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把题目变一 下,引起学生热烈的议论和争论,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得出以下的几种变题:
变题1:将求|AP|的最大值改为求|AP|的最小值。
变题2:将椭圆改为双曲线 — y2=1,结论改为求|AP|的最小值。
变题3:将椭圆改为抛物线y2=2x,结论改为求|AP|的最小值。
变题4:已知点P在椭圆 +y2=1上运动,定点A(0,a)(a>0),求|AP|的最大值。
变题5:动点Q在圆x2+y2 – 4y+3=0上运动,动点P在椭圆 +y2=1上运动,求|PQ|的最大值。
(将圆方程化为x2 +(y – 2)2=1,则圆心A(0,2),问题就转化为原题了)
变题6:求三角式(cosα– 2cosβ)2+(2+sinα– sinβ)2的最大值。
变题7:设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且离心率e = ,点P在椭圆上运动,若定点A(0,2)到动点P的距离的最大值是,求椭圆方程。并求|AP|取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
通过这种反思,由一 题多变,侧重训练了学生思维递进性;由多题一 解,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条件和结论的换位,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由多向探索,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这样让学生掌握一 类题型的解法,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5、反思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能否迁移
解完一 道题目后,不妨让学生深思一 下解题程序,有时会突然发现: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竟然体现了一 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对于学生解决一 类问题大有帮助。
例:与的值相等的是 ( )
A、tan100 – cot500 B、- cot500 C、- tan250 D、tan750
解:∵>0,而A、B、C的值均小于0,∴应选(D)
本题的解答虽然简单,但它却体现了解选择题的一 种独特的数学思想方法——估算法。在某些选择题的解答中,运用估算法,其解法令人称奇。
总之,解完一 道题目后,作为我们教师应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这样,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认识,真正领悟到数学的思想和知识的结构,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和潜能。
以上几点是本人对高中学生解题后应反思些什么的一 点肤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德扬中学 王志勇 0527-4939698
高考是以知识为载体、方法为依托、能力为目标来进行考查的,命题时则是以能力为立意、以方法和知识为素材来进行命题设计的。纵观这几年的高考试卷中的一 些题目,背景新颖、能力要求高、内在联系密切、思维方法灵活。这正体现了目前新课程理念标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不断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以前的那种“题海战术”在高考中已不适用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摆脱这种困境,尽快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呢?我个人认为:学生做完一 道题后应学会反思。
本文就解题后还应思考些什么谈自己的一 点看法和体会:
1、反思解题本身是否正确
由于在解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在解完一 道题后就很有必要进行审查自己的解题是否混淆了概念,是否忽视了隐含条件,是否特殊代替一 般,是否忽视特例,逻辑上是否有问题,运算是否正确,题目本身是否有误等。这样做是为了保证解题无误,这是解题后最基本的要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选用一 些错解或错题,进行解题后反思,使学生真正认实到解题后思考的重要性。
例题1:已知:a、b、c、d∈R,且a2 + b2 = 1,c2 + d2 = 1,求证:|ac+bd| ≤1
证法一 :∵ a、b、c、d∈R,
∴ ac ≤ ; bd ≤
∴ ac + b d ≤ + = = 1
∴ |ac+bd| ≤ 1。
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要这样解?这样解正确吗?解题过程中用了哪些知识点?通过学生反思,得知如果ac+bd= - 2,则|ac + b d|=2与|ac + b d|≤1矛盾,所以上述证明是错误的。本题是以绝对值不等式为背景的,所以想到利用绝对值的定义来证明此题。
证法 :(比较法)
∵|ac+bd|≤1
∴- 1≤ac+bd≤1 即 ac+bd≥-1且ac+bd≤1
利用作差法证明上述两式。
通过这样反思,学生反思至少有以下两点收获:①本题是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证明题,利用去绝对值来证明,思路得到了肯定,下次遇这类题就不会手足无措;②反思过程中得知绝对值不等式是双向的,单向成立是不能推出绝对值成立的,这样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不会出错。
2、反思有无其它解题方法
对于同一 道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启示,从而引出多种不同的解法,当然,我们的目的不在于去凑几种解法,而是通过不同的观察侧面,使我们的思维触角伸向不同的方向,不同层次,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上述例题解完后,再引导学生想一 想除了利用定义去绝对值外,还可以利用什么方法去绝对值,通过思考学生得出可以平方。即用分析法证明此题。
证法二:(分析法)
要证 |ac+bd|≤1
即证 (ac+bd)2≤1
即证 a2c2+2abcd+b2d2≤1
而 a 2 + b 2 = 1,c 2 + d 2 = 1
∴ a2c2+2abcd+b2d2≤(a 2 + b 2)(c 2 + d 2)
∴ (ad – bc)2≥0
∵ a、b、c、d∈R,
∴ 上式恒成立,即原结论得证。
再让学生观察题目的条件和结论,看一 看各种形式,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仔细分析、观察,学生会联想到本题是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证明,应想到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和均值不等式来证明此题。
证法三:∵ a、b、c、d∈R,
∴ |ac| ≤ ;|bd |≤
∴ |ac + b d|≤|ac| + |bd |≤ + = = 1
∴ |ac+bd| ≤ 1。
利用绝对值不等式和均值不等式证明时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
由条件中有两个实数的平方和为1,而三角函数中也有平方和为1,所以可想到利用三角代换来证明。
证法四:(三角换元)
设a=cosα,b=sinα,c=cosβ,d=sinβ
∴ ac+bd = cosαcosβ+ sinαsinβ=cos(α – β)
∵ |cos(α – β)|≤1,
∴ | ac+bd|≤1
由条件中的平方和与ac+bd,学生会联想到向量中两向量的模和数量积。学生就会试着构造向量去解决本题。
证法五:设 =(a,b), =(c,d)
∵ | |= =1 | | = =1
· = ac+bd · =| ||·| |·cosθ
∴ | · |≤| |·| | =1
∴ |ac+bd |≤ 1
通过构造向量来解题,这种方法有创意,但一 般学生很难想到这种思路,要求有较高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种思考其实就是“一 题多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联想到均值不等式、三角换元、向量等知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进一 步体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广阔,解题更富有灵活性。
3、反思结论或性质在解题中的作用
有些题目本身可能很简单,但是它的结论或做完这道题目本身用到的性质却有广泛的应用,如果让学生仅仅满足于解答题目的本身,而忽视对结论或性质应用的思考、探索,那就可能会“拣到一 粒芝麻,丢掉一 个西瓜“。
例2:如图1:二面角α—BC—β的大小为θ
(θ是锐角)A∈β,A在α内的射影为A/,求证:cosθ= 。
题目的证明很简单,但这个关系式却给出了求一 个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特别是当一 个二面角的平面角不易作出时,(如两平面相交于一 点时)而当二面角的一 个面所在的三角形及这个三角形在另一 面内的射影面积容易求出时,利用这个结论求二面角是一 种极为简捷的方法。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理科卷第17题:
如图: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ABCD中,∠ABC=900,SA⊥面ABCD,SA=AB=BC=1,AD = ,
(1) 求四棱锥S—ABCD的体积;
(2) 求面SCD与面SAB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
本题的(2)可用例2的结论来求,这里只要求出S△SCD与S△SAB,则所求的二面角θ应满足COSθ= ,解答略。
所以解完一 道题后,思考一 下解题过程和结论其收获将远远超出解题本身,使学生有可能揣测到一 类题的解题规律。
4、反思题目能否变换引申
改变题目的条件,会导出什么新结论;保留题目的条件结论能否进一 步加强;条件作类似的变换,结论能扩大到一 般等等。象这样富有创造性的全方位思考,常常是学生发现新知识、认识新知识的突破口。
例3:点P在椭圆 +y2=1上运动,求定点A(0,2)到动点P的距离|AP|的最大值。
这是一 道简单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AP|的最大值是。解完这题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把题目变一 下,引起学生热烈的议论和争论,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得出以下的几种变题:
变题1:将求|AP|的最大值改为求|AP|的最小值。
变题2:将椭圆改为双曲线 — y2=1,结论改为求|AP|的最小值。
变题3:将椭圆改为抛物线y2=2x,结论改为求|AP|的最小值。
变题4:已知点P在椭圆 +y2=1上运动,定点A(0,a)(a>0),求|AP|的最大值。
变题5:动点Q在圆x2+y2 – 4y+3=0上运动,动点P在椭圆 +y2=1上运动,求|PQ|的最大值。
(将圆方程化为x2 +(y – 2)2=1,则圆心A(0,2),问题就转化为原题了)
变题6:求三角式(cosα– 2cosβ)2+(2+sinα– sinβ)2的最大值。
变题7:设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且离心率e = ,点P在椭圆上运动,若定点A(0,2)到动点P的距离的最大值是,求椭圆方程。并求|AP|取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
通过这种反思,由一 题多变,侧重训练了学生思维递进性;由多题一 解,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条件和结论的换位,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由多向探索,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这样让学生掌握一 类题型的解法,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5、反思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能否迁移
解完一 道题目后,不妨让学生深思一 下解题程序,有时会突然发现: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竟然体现了一 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对于学生解决一 类问题大有帮助。
例:与的值相等的是 ( )
A、tan100 – cot500 B、- cot500 C、- tan250 D、tan750
解:∵>0,而A、B、C的值均小于0,∴应选(D)
本题的解答虽然简单,但它却体现了解选择题的一 种独特的数学思想方法——估算法。在某些选择题的解答中,运用估算法,其解法令人称奇。
总之,解完一 道题目后,作为我们教师应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这样,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认识,真正领悟到数学的思想和知识的结构,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和潜能。
以上几点是本人对高中学生解题后应反思些什么的一 点肤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